第五章 科技与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牡丹黄河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0697
颗粒名称: 第五章 科技与教育
分类号: F204
页数: 7
页码: 309-315
摘要: 人民治黄以来,荷泽黄河修防段遵照上级指示精神和治黄需要,积极开展科技与教育工作,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活动,学习先进的业务技术和管理方法,不断改善施工设备和机具,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科技成果;培训了大批干部职工,提高了职工的整体素质和文化水平,对促进治黄事业的发展、确保黄河安澜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科技 教育

内容

人民治黄以来,荷泽黄河修防段遵照上级指示精神和治黄需要,积极开展科技与教育工作,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活动,学习先进的业务技术和管理方法,不断改善施工设备和机具,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科技成果;培训了大批干部职工,提高了职工的整体素质和文化水平,对促进治黄事业的发展、确保黄河安澜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6年以后,为加快科技与教育工作的发展,黄河水利委员会、山东黄河河务局和荷泽黄河修防处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科技与教育的办法、规定和制度,建立了技术岗位责任制和考核制,调动了广大科技人员和职工搞好科技工作的积极性,推动科学技术进步,逐步提高治黄工作者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使科技与教育工作一年上一个新台阶。
  1996年,山东黄河河务局为贯彻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关于实施科教兴水战略的决定》,切实搞好“治黄、致富、育人”三项系统工程建设,制定了《关于实施科技兴河战略的决定》,进一步明确科技教育在治黄中的重要地位,大力推进治黄科技进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治黄职工的整体素质,推动治黄工作健康发展。
  为贯彻上级文件精神和有关办法、规章、决定,加强对科技与教育工作的管理,促进科技与教育的快速发展,菏泽市黄河河务局于1998年建立以分管局长为组长,人劳科、工务科、河务段、工程处、产业办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一名工程师具体负责科技工作的管理,明确分工, 实行科技工作岗位责任制。科技工作领导小组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编制和检查科技工作计划,研究科技项目的落实、论文撰写、科技培训等,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科技工作的开展。
  为充分发挥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才干,做到人尽其用,经研究,建立了奖罚和竞争聘用机制。结合平时表现,年终按工作业绩、工作态度、技术水平等,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民主测评、考核,并将考核材料、科技论文及评审结果作为本人技术考核成绩,入档保存,作为今后技术职务评审、聘任及晋升工资的主要依据。
  为让技术人员尽快适应治黄工作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制定了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制度,按需要不定期举办培训班,据情派人到外地进修,适时提高技术人员的科技水平,使技术人员能够全面合格上岗。同时,组织科技人员认真学习《人民黄河》、《治黄科技信息》、《山东黄河科技》等刊物,扩宽视野,更新知识,提高理论水平。
  1997年以来,广泛发动职工为黄河治理献计献策,截至2005年,共收集合理化建议551条,经研究,有价值、被采纳的建议有35条(其中1997年12条,1998年23条)。其中1998年提出的1条合理化建议受到山东黄河河务局的奖励。2005年,荷泽市总工会、荷泽市科技局授予牡丹黄河河务局“合理化建议先进单位”称号。
  第二节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一、淤背区灌溉节水试验
  1999年,荷泽市黄河河务局有淤背区土地650亩,其中红土盖顶已达标准的有47.6亩。之前由于无灌溉设施,大多数农作物歉收或绝产,个别淤背区虽打了机井,但由于用土渠灌溉,渗漏损失较大,成本较高为此,组织有关人员考察了郓城县黄垓村机井地埋水泥管节水灌溉工程,了解到用管道灌溉和用土渠灌溉相比,水的利用率可提高30%,节电40%,节省占压土地2%以上,同时具有省工、省时、缩短灌溉轮换期等优点。当年3~4月,菏泽市黄河河务局分别在黄堤桩号221+965-222+245和222+500~223+044两块淤背区,新建了机井地埋水泥管灌溉工程,总长度840米,可灌溉107亩淤背区土地,总投资1.2万元。地埋水泥管灌溉工程启用后,每亩费用由50元降低到30元,每亩浇地费用可节约40%。
  二、银杏苗密植试验
  为了打破淤背区原有的低效农作物种植结构,荷泽市黄河河务局计划引种和扩种全身是宝的银杏,它不仅具有多方面的利用价值,而且繁育和种植简单,投资小,收益大,一次投资长期收益,时间越长,收益越大。为此,1998年进行6亩银杏苗圃密植试验,采取畦宽1.2米、行距10厘米、株距5厘米的规格,每亩播种银杏籽约7.77万粒。采取了适当的保温、保湿、追肥和防治病虫害等措施,实行了责任承包办法,加强了管理,幼苗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且均为优质壮苗,为扩大银杏种植规模奠定了基础。
  第三节科技论文交流
  为加强对技术人员的管理与考核,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科技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推动科技进步,提高治黄工作水平,荷泽市黄河河务局对技术人员建立了激励机制,鼓励技术人员深人探讨治黄科学技术,撰写学术论文。要求初级职称人员每人每年撰写论文不少于1篇,中级职称人员不少于2篇,除在本单位定期进行交流外,还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学术交流。组织技术人员向有关刊物踊跃投稿,对被选用的论文作者给予一定的奖励。
  1996年,在荷泽地区黄河河务局科技论文交流中,皮殿卿撰写的论文获一等奖,程爱俭、光治合撰写的论文获优秀奖。
  1999年,在荷泽地区黄河河务局科技论文交流中,皮殿卿撰写的《浅谈刘庄闸急待改建的必要性和方案设想》获二等奖,光治合撰写的《新形势下稳定群管队伍的做法和建议》和张曙光撰写的《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黄河专业机动抢险队的建设》获优秀奖。
  第四节职工教育
  依据上级部署,荷泽黄河修防段在“六五”期间,举办了4期扫盲班,使23名职工脱盲。举办了5期初中文化补习班,64人经考试合格,合格率98.5%。举办了初级技术补课班,72人经考试合格,合格率93.5%。举办了7期青年职工政治教育轮训班,主要教材是《中国近代史》、《科学社会主义常识》、《中国工人阶级》3本书。参加学习254人次,85人经考试合格,占应轮训职工人数的92.4%。有8名职工参加了荷泽黄河修防处举办的高中文化学习班,5人参加了荷泽黄河修防处举办的中级技术工人培训班。根据工作需要,还举办了15期修防业务、抢险技术、机械维修、电话通信等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班,650余人次参加了学习培训。这些举措显著地提高了广大职工的文化水平和治黄技术水平,为搞好黄河建设奠定了基础。
  1986年,荷泽黄河修防段按照山东黄河河务局和荷泽黄河修防处提出的 “为适应治黄工作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职工队伍的政治、文化、技术素质和生产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职工的劳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治黄工作培养有理想、有纪律、有文化、有道德的职工队伍”的指示精神,根据上级印发的《1986~1990年职工教育规划》,制定了《荷泽黄河修防段“七五”职工教育规划》,建立了以党组书记、段长为组长,副段长为副组长,工会主席、政工股长、工程队长、工务股副股长和专职教师为成员的职工教育领导小组,政工股具体负责职工教育的组织和管理工作。《菏泽黄河修防段“七五”职工教育规划》分析了职工教育现状,提出了“七五”期间的基本任务和重点,要求继续搞好职工的文化学习、干部培训、青年职工教育、职工技能培训等。
  一、初级文化知识学习
  1987年春,荷泽黄河修防段举办了第一期高小文化学习班,17名具有初小文化程度的职工参加了学习,时间一个半月。经考试,参加学习的职工语文平均分数81分,数学平均分数89.7分,已达到了高小文化程度。
  1987年冬,荷泽黄河修防段举办了第二期小学文化补习班,11名文盲半文盲职工参加了学习,教学采用五年制小学课本。经考试,9人合格,占参加学习人员的82%。同时,结合实际,还学习了土方、石方、土地丈量和圆木计算等知识。
  二、青年职工系统政治轮训
  1990年7月,山东黄河河务局印发了《关于搞好青年职工系统政治轮训工作的通知》,决定从下半年开始至1991年底,对35岁以下的青年职工(包括干部)普遍进行一次以基本国情、基本路线教育为内容的系统轮训,采用山东省委宣传部组织编写的《基本国情与基本路线教育读本》作为教材,每个职工受训时间不少于120学时,每期培训班结束,对考试合格者发给全省统一印制的《青年职工政治轮训结业证书》。
  当年,菏泽黄河修防段职工总人数145人,35岁以下职工84人(含在校学员),计划分3期培训完毕。第一期参加学习人员30人,学习时间1个月(11月15日至12月15日),每天下午上课,晚上自学,由担任过教师的职工任专职教师,支部书记、政工股长、工会主席担任辅导员。按教材的章、节分工讲课,必要时,请菏泽黄河修防处的专职教师授课。到1991年3月底,菏泽黄河修防段举办了2期青年职工系统政治轮训班,参加学习的人员共56人,经考试,最高成绩96分,最低成绩72分,80分以上者计53人,占参加考试人数的95%。三、干部培训
  (一)政治学习
  全体干部必须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根据中宣部关于干部理论教育正规化的规定,领导干部和政工干部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基本问题4门课程,专业技术干部和管理干部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概论、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基本问题2门课程。干部正规化理论教育,根据中共荷泽市委统一安排进行,到1990年学完全部课程。几年来,荷泽黄河修防段的正科级干部和政工干部、专业技术干部分别参加了市委党校学习班和黄河系统举办的理论学习培训班。仅1990年、1991年两年就有14名干部参加了适应性培训学习。
  (二)专业知识学习
  要求到1990年,科级领导干部达到中专或高中以上文化水平。同时,抓好对工程技术干部的培训,重点开展知识更新教育,以自学、函授或选派部分有培养前途的职工到大中专院校进修的形式,促使工程技术干部学习新技术、新理论,扩大知识面。
  (三)文化知识学习
  1986年,菏泽黄河修防段现有干部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有16人,其中45岁以下的有9人。为提高这部分干部的文化知识水平,组织他们分别学习了初中、高中或中专的课程。要求到1990年,45岁以下的干部都达到中专或高中文化程度,适应现代治黄工作的需要。
  1988年,菏泽黄河修防段对职工普法学习作了具体安排,保证每周上一次法制课,由公安人员讲授法律常识,收到较好效果“八五”、“九五”期间,干部培训教育重点是权力观、执政能力建设和反腐倡廉教育。
  为适应教育工作的需要,使职工教育逐步走向正规化、制度化,根据上级文件精神,1998年3月,荷泽市黄河河务局制定了《职工教育管理规定》,摘录于下:
  (1)报考各类学校、培训班的办法。
  ① 职工报考国家承认学历的各类中、高等学校(含自学考试),必须符合工作需要,报考专业对口,由本人写出书面申请,经本部门负责人同意,报人劳科审查,经局党组研究同意后,方可报考。
  ② 职工申请国家承认学历的脱产学习,必须有两年以上工龄和达到规定的年龄。
  ③ 每个职工原则上只准参加一次由单位支付学费取得国家规定学历的学习。如工作特别需要,首期学习毕业两年,经批准方可再次报考业余学校。
  ④各类短期培训(岗位培训、继续教育、技术等级培训、文化学习等),按上级下达的培训计划选派人员,职工必须服从组织安排,按时参加学习。
  (2)费用报销标准。
  ① 职工经组织批准考人国家承认学历的各类中、高等学校学习,所需的学费和实习费先由个人垫付。全学年或学期学习成绩全部及格,凭学习成绩通知单和学费收据,单位报销2/3,个人负担1/3。
  ② 经批准考试入学的函授学员赴外地参加面授、实验、实习、考试等集中教学活动的往返车船费、住宿费,单位负责报销,函授学校设在本地区的,上述费用自理。
  ③ 经批准参加自学考试的职工,在取得毕业证书后,中专按每门课程40元,大专及以上学历按每门课程50元发给学习补助。
  ④ 经组织选派参加各类短期培训的职工,学习结业后,凭收据报销学费; 赴外地参加学习的往返车船费、住宿费回单位后报销。
  (3)学习期间的待遇。
  ① 职工经批准脱产学习1年以上(含1年),除发基本工资和政策性生活补贴外,不再享受施工补助、各类奖金、劳务费。
  ② 职工经组织选派参加各类短期脱产培训,时间在1年以内的,同在岗职工享受一样待遇。
  ③ 职工经选派到外地参加各类短期脱产培训进修,单位按有关财务标准发给伙食补助。
  ④ 经批准考试录取的在职函授、电大、业余大学及自学考试的职工,应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按教学计划要求参加面授、实验、实习、考试等集中教学活动占用的工作时间,作为学习公假。未经批准参加学习的,学习期间应先服从单位的正常工作安排,离开单位参加学习的时间,一律按事假处理。
  四、职工技能培训
  职工技能培训是20世纪90年代职工教育工作的重点,也是新时期科技治黄发展的需要。菏泽市黄河河务局根据荷泽地区黄河河务局关于技术工人培训、鉴定、考核的通知精神,对技术工人培训作了精心安排和部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999年,技术工人培训安排时间为1个月(9月20日至10月20日),每周三、四两个整天集中培训,聘有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师皮殿卿和工程师程爱俭授课。参加修防工培训人员共74人,其中,中级工升高级工56人,初级工升中级工4人,办证人员4人,补考人员10人(其中8人升高级工,2人升中级工)。要求每个受培训人员充分利用时间抓紧学习,自学时间不少于200小时。其他工种人员(汽车驾驶员、内燃机操作员与修理工、通信工、闸门运行工等)由省、地河务局统一培训。
  1999年底,经山东黄河河务局统一命题,对技术工人进行上等级技能鉴定考试,荷泽市黄河河务局修防工的理论和技能成绩均在80分以上,全部合格,其中,中级工升高级工75人,初级工升中级工12人,初级工认定4人,合计91人。其他工种有6人由中级工升为高级工(其中通信工2人,内燃机修理工2人,汽车驾驶员1人,闸门运行工1人),另有8名内燃机修理工由初级工升为中级工。
  2004年5月18日,山东黄河河务局转发水利部《水利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实施办法》,根据申报条件,牡丹黄河河务局有河道修防工技师2人,高级工9人,中级工3人,内燃机装试高级工6人,中式烹调高级工1人,文字录入中级工1人进行申报。经过考试和技能等级评定,22人均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证书一水利行业技术工人上岗的重要依据。该年,牡丹黄河河务局组织3名高级工、18名中级工、3名初级工参加业务技能培训,安排72人次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资格培训、适应性培训和牡丹区财政局组织的会计电算化学习。
  2005年,有7人参加技术上等级培训(其中修防工4人,内燃机修理工3人),安排72人次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资格培训、适应性培训和牡丹区财政局组织的会计电算化学习。
  据不完全统计,1990~2005年(1996年和1998年没有统计数字)用于职工教育的经费支出55.73万元。1986年以来,职工的文化、业务、技术素质逐年变化,呈上升趋势,详见表5-35。
  表5-351986-2005年职工素质变化统计表 (单位:人)

知识出处

菏泽牡丹黄河志

《菏泽牡丹黄河志》

本书详细地记载了1986~2005年牡丹黄河治理开发的历程、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内容包括防洪工程、防汛、兴利、管理、综合经营、人物等方面。

阅读

相关地名

菏泽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