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黄河通信网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牡丹黄河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0659
颗粒名称: 第六章 黄河通信网建设
分类号: F603
页数: 9
页码: 125-126
摘要: 牡丹黄河防汛专用通信网主要设备有:数字交换机、数字微波机、450兆赫无线接入和800兆赫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及其配套电源设备等,组成了以程控交换自动化数字微波传输、无线接入、集群移动通信为主,辅以有线电路等多种通信手段的黄河通信专用网。
关键词: 黄河 通信网建设

内容

牡丹黄河防汛专用通信网主要设备有:数字交换机、数字微波机、450兆赫无线接入和800兆赫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及其配套电源设备等,组成了以程控交换自动化数字微波传输、无线接入、集群移动通信为主,辅以有线电路等多种通信手段的黄河通信专用网。为了在抗洪抢险和各部门进行信息传递, 在通信中还加入了公用网和计算机网络。
  一、专用网
  (一)网络交换中心
  牡丹黄河防汛专用通信网有数字交换机1部,组成了以刘庄微波站为枢纽的通信网络交换中心,实现了河务局、河务段、闸管所、工程处等单位的防汛办公电话交换自动化。
  (二)无线微波通信
  郑州至济南的480路数字微波通信干线经牡丹区刘庄站,并在此设置了一定数量的通信线路,为牡丹区黄河防汛抗洪指挥调度及上呈下达通信联络提供了重要通信保障。
  (三)无线接入通信系统
  牡丹黄河防汛专用通信网专用450兆赫固定台3部,车载移动台1部,基本上满足了河务段、堤防险工、滩区控导防汛抗洪无线通信的需要。
  (四)集群移动通信系统
  黄河防汛专用通信网800兆赫集群移动通信系统,配备车载台2部,移动通信手机16部,以确保黄河汛期及大洪水期间巡堤查险、抗洪抢险的通信联系。
  (五)有线通信线路
  牡丹黄河河务局保留的部分防汛通信线路,连接所辖的各河务段、闸管所、险工、控导工程,是黄河防汛、抗洪前线通信联络的辅助手段。(六)会议电话系统
  牡丹黄河河务局有电话会议终端机1部,接入黄河专用通信网建立的电话会议系统后,可组织收听收看黄河水利委员会、山东黄河河务局、荷泽黄河河务局治黄工作和黄河防汛电话会议。
  二、公用网
  公用网是指黄河专网以外的通信部门,是承担黄河防大汛、抗大洪任务的主要机构。
  为了方便与各级防汛指挥部联系,增加了中继线路2条,实现了牡丹区黄河通信以用户自动交换方式与当地通信部门公用网联网
  三、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指包括黄河河务部门内部的局域网和局域网以外的Internet网络。牡丹黄河河务局进一步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实现了局属各部门局域网与Internet网络连接,加速了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
  第二节牡丹黄河防汛通信建设发展历程
  1985年以前,荷泽的黄河防汛通信工作主要是依靠架空明线、人工电话通信。由于这些线路大都在20世纪50、60年代建成,使用年限较长,电器性能、机械强度降低,通信保障能力不能适应防汛工作的需要。为改善架空明线通信的性能,提高通信质量,保证黄河通信畅通,从1986年开始至1993年,在上级业务主管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对荷泽架空明线传输干线进行了大规模的更新、改造和完善,并先后开通了荷泽地区黄河修防处至黄河水利委员会、山东黄河河务局12路载波无线电路,至各县(市)黄河修防段的3路载波通信电路,建立了较完整的以有线电路传输为主的黄河防汛通信网,在黄河防汛和日常通信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鉴于有线电路容量小、音质差,易受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原有的黄河通信已不适应现代治黄和防洪抗洪工作的需要。因此,从1986年开始,在维修、改造、完善原有设备的同时,开始了黄河通信现代化建设。1986~1994年,开通了荷泽地区黄河修防处至所属县(市)黄河修防段的双工多路无线通信电路,为荷泽黄河提供了良好的应急通信保障,在历年的黄河防汛、抗洪抢险工作中发挥了应急保障重要作用。1988-1993年,黄河水利委员会为了给黄河下游各级防汛调度电话、计算机网络系统、水情测报系统提供优质可靠的信息通信传输电路,投资建设了郑州至济南480路数字微波通信干线。在荷泽刘庄设置了一定数量的通信电路1989年10月至1990年6月,投资13万元,在荷泽黄河修防段(刘庄)建两层通信楼1座,建筑面积322平方米。附属通信铁塔1座,高59米,安装开通了意大利TELETTRA公司生产的HA -2LI.514型数字微波通信设备,并设置了相应的微波通信管理部门。郑济微波通信干线的修建,增强了黄河治理、防汛抗洪的通信手段,结束了荷泽黄河30多年利用架空明线通信的历史,通信质量得到提高,保障能力得到增强,对于黄河下游通信保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989年由黄河水利委员会通信总站投资,在荷泽黄河修防处建设开通了山东黄河第一部MD110型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1992年开通了东明至刘庄的ZZDI -43型铁线三路载波机,并安装建设了荷泽黄河第一部半自动供电电话交换机。
  1993-1996年,为配合郑济微波通信干线的开通运用和荷泽黄河地、县 (市)数字微波通信支线的建设开通,由山东黄河河务局投资建设开通了荷泽市黄河河务局的哈里斯HZ0-20型程控交换机,以及东明县和鄄城县黄河河务局的EAST8000型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并将荷泽地区黄河河务局的 MD110型交换机更换为哈里斯HZ0-20型程控交换机,结束了荷泽黄河使用人工交换摇把子通信的历史,建成了完整的数字程控电话交换网,实现了荷泽黄河电话交换程控数字化、自动化。
  1998年,为解决县(市)河务局以下的基层单位的防汛通信问题,黄河水利委员会通信管理局实施了黄河下游县(市)黄河河务局以下单位的ETS450无线接人系统工程建设。荷泽地区范围内设东明、杨集两个基站,荷泽市黄河河务局设固定台3部、车载台1部,荷泽地区黄河河务局又为每个用户固定台配备建设了太阳能电源供电设备,为基层单位提供了较稳定可靠的无线通信手段,基本上满足了河务段、堤防险工、滩区控导防汛抗洪无线通信的需要。使用了40余年的有线通信被无线通信取代。经上级批准,荷泽市黄河河务局(现牡丹区黄河河务局)范围内的有线通信线路于2002年拆除(包括刘庄至荷泽的防汛通信线路)。
  1999年,为加强黄河防汛通信建设,增强黄河防汛抢险、查险、报险的通信能力,提高防汛信息化水平,黄河水利委员会在荷泽黄河沿线的县(市)河务局先后建设开通了 TCM -800M无线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共设东明、荷泽、鄄城、杨集4个基站,30个信道,覆盖了荷泽地区黄河堤防内外大部分区域,其中为荷泽市黄河河务局配发了移动手机16部和车载台2部。新一代800兆赫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的建成,对黄河堤防查险、报险、抢险及日常治黄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黄河防汛通信网络经过1986年以来的建设、改革,特别是近十几年的现代化建设,已建成一个信息传输数字微波化、交换数字程控化,辅以无线接入通信、集群移动通信等多种通信手段的现代化防汛通信网,基本上能满足黄河防汛指挥调度和日常治黄工作的需要,并在黄河防汛保安全及黄河产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第三节黄河防汛通信原则与保障任务
  一、黄河防汛通信原则
  黄河专用信息网按照“专网为主,公网为辅,公专结合,紧急情况下利用公网或申请其他通信设施”的原则,为重点保证防汛抢险的需要,减少电话堵塞率,根据实际情况,对非防汛部门实行限呼控制或闭塞,确保防汛抢险电话的畅通。
  二、黄河通信信息保障任务
  黄河通信的专职管理单位目前是牡丹黄河河务局通信管理站,担负着黄河防汛期间和应付突发性黄河水灾的信息保障任务,以及牡丹黄河河务局辖区内黄河各险工、堤段、控导工程以及与地方政府机构的通信信息保障任务。即完成数字、文字、图表、视频的有效互通,以及为办公自动化和高速互联上网提供传输宽带,并做到语音信息清楚正规。
  第四节黄河通信管理调度与责任划分
  黄河专用通信电路调度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牡丹黄河河务局通信电路的调整由荷泽黄河河务局通信处负责,牡丹黄河河务局具体管理,并报山东黄河河务局通信管理处备案,在紧急情况下,由山东黄河河务局通信管理处直接下达调整命令。通信公网电话的调整由牡丹区、荷泽市通信部门负责,河务局协助完成。第五节黄河防汛通信使用公网的程序
  牡丹黄河河务局以环路中继方式接入公网,通信部门提供两路小号接入黄河专用中继,出局呼叫拨“0”,入局直接拨通信部门提供的两路中继号。另外,牡丹黄河河务局安装了两个互联网公网电话,汛期分别服务于副指挥长和防汛值班外线,以确保各级行政部门防汛抗洪抢险的调度指挥。
  第六节洪水期间通信保障调度方案
  为保障洪水期间黄河防汛通信畅通,以便各级领导及时掌握汛情、险情,正确决定抢险决策,下达抢险命令,确保黄河防洪工程安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失,从1997年开始,每年都制订汛期通信保障调度方案。以2005年按照花园口水文站洪水分五级制订了通信保障调度方案为例,分别对黄河专用通信部门、人员和社会各有关单位提出了具体要求,摘录如下。
  一、花园口站出现4000-6000立方米每秒洪水时的通信保障方案
  (1)所辖黄河防汛专用通信网内通信站点,要停止所有机线设备的调整测试和维修检查,不得中断任何方向的通信传输电路,及时了解、上报机线设备运转情况。
  (2)及时安装各水位报汛点、守险房、区、乡防汛指挥部的联络电话,保证辖区内的防汛通信联络电路畅通无阻。
  (3)牡丹黄河河务局通信部门的岗位工作人员,要在岗在位,加强对设备的巡视管理,及时试机试话,定点定时与所属通信值班室保持联系,确保各类通信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4)黄河防汛专用通信网各通信值班室,要及时掌握全区黄河防汛通信情况,保证各级防指和防办部门的水情、工情、险情等信息的上传下达,确保防汛抗洪指挥调度通信畅通。
  (5)要保证郑州至济南微波干线通信设备安全可靠地运行,确保设备供电正常。通信值班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及时掌握和上报通信设备运行情况。
  (6)牡丹黄河河务局辖区所有无线通信设备都要保证开得通、联得上。800兆赫黄河专用移动通信网内的车载台、手机都要保证全天开机待命,确保通信联络畅通。
  二、花园口站出现6000~10000立方米每秒洪水时的通信保障方案
  (1)牡丹黄河河务局通信部门要组建通信指挥调度室,通信部门主要负责人要进入指挥岗位,随时掌握辖区内的通信运行情况,及时解决通信网络运行中发生的故障和问题。
  (2)牡丹黄河河务局通信部门程控交换机、微波通信、电源、机务、线务、话务等各通信机房和全体人员,要按照汛期岗位工作分工,实行24小时不中断通信值班制。
  (3)黄河专用网通信技术维护人员必须到机线设备运行现场值班,加强对各类通信设备的运行监测和维护,以便及时发现和排除各类通信故障,确保机线设备正常运转。
  (4)各级黄河防汛通信部门都要储备必要的通信设备、器材及备品备件, 以便黄河防汛抗洪抢险通信保障之用。
  (5)牡丹黄河河务局组建通信机动抢险队,保证人员、物料、车辆三落实,集中待命,随时准备执行抗洪抢险通信保障任务,确保牡丹区黄河防汛通信联络的畅通。
  (6)要保证牡丹黄河专用通信网与市、区、乡(镇、办事处)通信部门公用网连接良好,必要时及时增加市话中继电路容量。有关通信部门应给予大力协助,并办理开通。
  (7)沿黄乡(镇)及上堤防守的市、区机关部门,要自带移动电话,以保证其防守责任段的汛情、险情信息联络以及与后方的通信联系。
  (8)利用黄河通信800兆赫无线移动通信系统手机,保证堤防险工及滩区的防汛抗洪工程的通信联络,并做好巡堤、查险、报险工作,确保滩区和抗洪前线各类信息的传递。
  (9)运用450兆赫无线接人系统固定台及800兆赫无线集群移动通信车载台,保证防汛指挥、抗洪抢险车辆和堤防险工、险点及重要坝岸、前线防汛抗洪指挥中心的通信联络,为抗洪抢险调度指挥提供可行的通信保障。三、花园口站出现10000〜15000立方米每秒洪水时的通信保障方案
  (1)牡丹黄河河务局通信部门要全力以赴,采取一切可利用的通信手段和措施。必要时,可对非防洪部门和用户实行限呼或闭塞控制,以保证抗洪抢险电话优先畅通。同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对现有通信系统进行紧急调整或扩容、改造和代替,切实保证牡丹黄河专用通信网抗洪抢险通信安全可靠地运行。
  (2)为确保黄河抗洪抢险通信畅通,确保牡丹黄河专用通信网机线设备始终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必要时应聘请通信技术专家和通信设备生产厂家的工程技术人员到抗洪抢险通信现场巡检维修设备,确保通信设备完好,电路畅通。
  (3)牡丹区沿黄各级通信部门,应遵照各级防汛指挥长的批示和要求,积极主动地协助做好抗洪抢险通信保障任务,并与黄河防汛专用通信网管理部门协助,联合制订抗洪抢险应急通信措施和保障方案。
  (4)牡丹区通信部门要迅速组建好机动通信队伍,落实好通信设备和器材,随时准备执行抗洪抢险应急保障通信任务。同时,要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指挥、组织协调,执行支援黄河防汛抗洪通信保障工作及任务,其组织落实情况上报上级防指。
  (5)沿黄各级电力供应部门,要千方百计保证黄河防汛通信部门供电正常,必要时可架设黄河防汛抢险备用供电线路,确保抗洪抢险通信设备供电正常,安全可靠、不间断。
  (6)沿黄区、乡(镇)防汛指挥部要保证开通一条防汛专用通信线路,以确保抗洪抢险指挥和人力、物力供应调度通信联络。
  (7)河务局通信部门要及时为黄河防办等各职能部门增加抗洪抢险电话座机数量,提高电话传输级别。必要时,可增设通信联络专机专线,以确保防汛指挥部与各部门通信畅通。
  (8)配备抗洪抢险通信指挥车辆,用以发现和处理辖区内通信电路障碍和设备故障,或作为应急通信机动联络站,保证抗洪抢险、调度指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中断。
  (9)区、乡通信部门要主动为黄河防汛抗洪提供一定数量的移动电话,用于黄河滩区群众迁安救护和抗洪抢险指挥调度的通信联络。四、花园口站出现15000~22000立方米每秒洪水时的通信保障方案
  (1)按照防汛抗洪首长负责制的要求,应立即派遣通信调度协调组进驻防汛抗洪指挥部门。及时了解抗洪抢险对通信保障的需求,现场制订抗洪抢险应急通信保障方案,并做好组织落实和实施。
  (2)牡丹区黄河防汛指挥调度室要全力以赴,加强通信指挥调度,采取各种应急通信保障措施,保证全区黄河专用通信网防汛抗洪通信畅通。
  (3)区、乡各级通信部门,要根据水情变化,及时调整沿黄乡(镇)长途通信电路,增加与黄河专用通信网的联络电路。建立应急移动通信基站,采取其他应急通信措施,重点保证抗洪抢险前线的通信需要和上传下达通信联络畅通。
  (4)装备抗洪抢险通信联络车,专车专用,除作为抗洪抢险指挥车辆外,还可以作为临时应急通信联络移动站点。
  (5)要根据各级防指的要求,组织好相当数量的机动通信队伍,随时准备奔赴黄河防汛抢险重点区域,执行抗洪抢险通信保障紧急任务。
  (6)在紧急情况下,请上级通信主管部门或周边地区通信部门及时派员或提供抗洪抢险通信设施,支援重要抗洪抢险单位。
  五、花园口站岀现22000立方米每秒以上洪水时的通信保障方案
  当发生此类超标准特大洪水时,抗洪保安全将是全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届时,必须是全区、全社会总动员,各级通信部门,社会各种通信力量齐参与,为战胜黄河特大洪水共保通信畅通。
  第七节黄河通信管理
  一、机构沿革
  1986年至1991年7月12日,荷泽黄河修防段通信管理单位称为电话站,由秘书股直接领导(1990年12月31日秘书股改为人秘股)o1991年7月13日,电话站改称为通信站,为单列的股级职能部门。1999年9月12日,通信站升格为副科级单位。2002年11月25日,通信站并入荷泽市黄河河务局机关服务部,直到2005年底黄河通信均按此种管理模式进行运转。二、管理制度
  为加强通信管理工作,强化规范管理,提高信息通信服务质量和维护管理水平,确保通信设施安全、可靠运行,为防洪保安全提供良好的通信保障,1986-2005年,黄河水利委员会、山东黄河河务局、荷泽市黄河河务局、牡丹黄河河务局的领导对黄河通信管理都给予高度重视。1988年山东黄河河务局印发了《通信工作制度》。1992年黄河水利委员会印发了《关于保护黄河通信设施的规定》,荷泽地区黄河河务局印发了《通信管理百分考核办法》,荷泽市黄河河务局印发了《通信站工作管理制度》。2000年荷泽地区黄河河务局印发了《通信工作管理办法(暂行)》、《通信工作岗位考核办法(试行)》、《黄河汛期通信保障应急措施》。2001年荷泽市黄河河务局印发了《关于开展规范化、标准化通信站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通信管理规章制度》。2003年荷泽市黄河河务局印发了《关于开展信息通信业务劳动竞赛争先创优活动的通知》。2005年荷泽黄河河务局经过修订,又一次印发了《荷泽黄河信息通信管理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都有力地促进了黄河通信管理工作,使黄河通信工作不断上台阶,不断提高水平。

知识出处

菏泽牡丹黄河志

《菏泽牡丹黄河志》

本书详细地记载了1986~2005年牡丹黄河治理开发的历程、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内容包括防洪工程、防汛、兴利、管理、综合经营、人物等方面。

阅读

相关地名

菏泽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