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梁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风物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0528
颗粒名称: 棘梁山
分类号: K928.352
页数: 2
页码: 24-26
摘要: 从梁山县城北行,跨过运河大桥和东平湖水库石坝,沿湖心公路走20公里,前面有一座荆棘丛生、怪石磷峋的小山,名叫棘梁山。相传此山是水浒英雄最初起义时的根据地。
关键词: 菏泽市 梁山 棘梁山

内容

从梁山县城北行,跨过运河大桥和东平湖水库石坝,沿湖心公路走20公里,前面有一座荆棘丛生、怪石磷峋的小山,名叫棘梁山。相传此山是水浒英雄最初起义时的根据地。
  棘梁山说不上雄伟高峻,却处处悬崖峭壁,上山只有西南一条道。这条石径称为“云梯”,是石砌盘路。盘路左则有一座青砖绿瓦的关帝庙。从关帝庙继续攀登,上面有个山洞,人称仙人洞,相传李逵曾在此把守。云梯尽处,山路转平,有〜块比较平坦的地方叫做漫海滩,据说这里是宋江上山之前,晁盖、阮氏三雄等修建的第一个聚义厅遗址。他们在此拉起造反大旗,招集四方英雄好汉。从漫海滩前行,有一块向南突岀、半截悬空的巨石,名叫“探海石”。当年,梁山泊苇荡丛生、大水漫漫,这探海石是起义军的水上码头。探海石附近有一处长30米、宽17米的建筑物遗址,现在还可以扒出烧焦了的粮食粒。这里原是水泊好汉们的粮仓,后来起义军转移到梁山山寨后,被官军放火焚烧。“粮仑” 北面一块巨石上有几个窝,那是当年起义军的旗杆座。
  棘梁山上,有块奇特的巨石,高三丈三尺,宽五丈,长十余丈,巨石中间有一道四尺多宽的石峡,走进石峡可仰望“一线天”的奇观。石峡上面有座小石桥,名曰“昧心桥”,说是谁若干了昧心事,从这桥上经过,就会摔进石峡。这块巨石的名叫千佛岩,石壁上刻着三个顶天立地的大佛像,大佛两侧全是大小不同的石龛和佛像,大的三、四尺,小的两、三寸。龛旁多有题记,大都剥蚀模糊。保存下来的历代镌刻的佛像有470余尊。这些雕刻有北魏、南北朝、唐、宋各代的作品,形象生动,丰富多彩。千佛岩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是一处重要的佛教文化遗址。
  千佛岩附近还完好保存着明清的四座石碑,据碑文记载:古代这座山上有大佛殿、文昌阁、碧霞行宫等。说明当年棘梁山上庙宇很多,客观上为农民起义军提供了营房和据点・至今山上还有一座破旧的庙宇,门额上书“文昌阁”三个大字。相传阁前曾有一座石碑,群众称“宋江碑”。碑文为宋江所书,内容是称颂晁盖功德的。当年起义军转移到梁山山寨后,百姓恐遭官军破坏,特将此碑移到山南20多里的大清河边,埋在今安山镇旁的运河大堤下。这里的一个村子,至今仍叫“宋江碑村” 。
  北宋末年,为反抗反动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和剥削,梁山泊地区广大农(渔)民反抗斗争此起彼伏,晁盖、吴用联络李逵、阮氏三雄等造反上了棘梁山,树起“杀富济贫,推翻大宋”的大旗。棘梁山东边有一大树林,叫“常家林”,通往京城汴梁的一条官道从林中通过。晁盖他们常派人在这条官道上杀贪官、截皇纲、杀富济贫。他们还严惩贪官污吏,并一度杀进东平府,斩了作恶多端的东平府府台宋金山,为民除了一害,受到当地百姓的拥护。相传当地群众把绣着“托塔王晁盖”的大旗献给棘梁山的英雄们,同时还送了大匾,上写“威名四海震八方,为民除害托塔王”。许多贫苦农民、渔民纷纷参加起义军。由于队伍迅速壮大,棘梁山已容纳不下众多人马,起义军便转移到了梁山,与宋江领导的起义军相会师。

知识出处

菏泽风物志

《菏泽风物志》

菏泽古称曹州.史称“天下之中”,历来以“风俗人民之阜饶,山川文物之灵异,称誉全国,这里不仅有甲天下的牡丹奇观和举世闻名的梁山风景,而且是著名的戏曲之乡和武术之乡,令中外游人心向神往。本竹从十个部分对菏泽风物做了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它内部丰富,史料翔实,知识性较强,是一本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旅游性读物。

阅读

相关地名

菏泽市
相关地名
梁山
相关地名
棘梁山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