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县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荷泽地区概况》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0510
颗粒名称: 梁山县概况
分类号: K925.52
页数: 36
页码: 355-390
摘要: 梁山县位于鲁西南菏泽地区东北部,地处鲁中丘陵西部边缘,与华北平原相接,地形西南高、东北低,土地资源丰富,属季风型大陆性气侯,四季分明。梁山县由于建县较晚,经济基础薄弱,工农业发展缓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贯彻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推行了农业生产责任制,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关键词: 梁山县 概况

内容

梁山县概况
  建置沿革
  位置
  梁山县位于鲁西南菏泽地区东北部,东经一百一十五度五十二分至一百一十六度二十一分,北纬三十五度三十六分至三十六度十分之间。东与平阴、东平、汶上县毗邻,南与嘉祥、郓城县接壤,西北隔黄河与台前、阳谷、东阿县相望。境域纵长横狭,南北六十三公里,东西四十三公里,总面积一千三百一十平方公里。
  沿革
  梁山本名“良山”,春秋时期近有良邑,故名。《史记•梁孝王世家》载,公元前168年,汉文帝封第二子刘武为梁王,曾“北猎良山”,死后葬于山麓,景帝追谥为孝王,遂易名“梁山”。《汉书•地理志》载:“梁孝王北猎良山”。应劭注释:东汉光武叔父名刘良,避叔讳,改良山为梁山。今梁山县所辖区域,历史上曾隶属须城、寿張、汶上、郓城等县。1936年初,梁山一带就有共产党活动。1940年9月在县境建立鲁西区党委实验区工委。1941年1月建昆山县。1949年9月改为梁山县,属平原省。1952年撤平原省归山东省菏泽专署。1958年划归济宁专署。1959年6月复属菏泽专署。
  区划
  建县时九个区。1958年2月撤区并乡,全县二十五个乡、一个镇。同年8月,改建为七处人民公社。1959年6月,改划为十处公社。1965年春改划为十七处公社。1979年春划为二十处公社。1984年1月进行体制改革,全县改建为六个区(城郊、小安山、银山、小路口、韩岗、徐集)、五个镇(梁山、银山、韩岗、徐集、小路口)、二十七个乡(前集、后孙庄、马营、馆里、寿张集、小安山、商老庄、大安山、李官屯、馆驿、斑店、豆山、司里、昆山、代、庙、袁口、韩垓、开河、王府集、杨营、黑虎庙、赵堌堆、大路口、郓陈、拳铺、方庙、信楼)。1980年,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修复梁山,并将县城建设成轻纺、旅游城帀。
  人口
  1949全县四十四万四千人。1983年七十一万零六百人。其中,男三十六万三千六百人,女三十四万七千人,性比例为百分之一百零四点八(女为一百)。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五百四十二人。农业人口六十六万八千一百人;非农业人口四万二千五百人。出生率千分之十点二,死亡率千分之五点九,自然增长率千分之五点八七。据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县六十九万九千五百九十五人。十八岁以下三十万一千零九十五人,占百分之四十三点零四;十九至六十岁三十三万五千五百三十七人,占百分之四十七点九六;六十一至八十岁五万八千六百三十二人,占百
  分之八点三八;八十一岁以上四千三百三十一人,占百分之零点六二。每千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一点五七人,高中四十三点五一人,初中一百三十七点三三人,小学二百零一点七四人,文盲、半文盲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三十六点五。
  民族
  以汉族为主,共七十万零九千七百八十人,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九点零八。少数民族有回、壮、维吾尔、苗、彝、藏、朝鲜、满、瑶、白、哈尼、土、达斡尔十三个,共八百二十人。其申,回族四百零五人,分布在代庙、大安山两乡;壮族三百六十四人,散居徐集、韩垓、拳铺等十五个乡(镇)。
  自然条件
  地形
  梁山县地形西南高、东北低。海拔高度一般在三十七至四十四米之间,地面坡降为三
  千分之一至八千分之一,最高点在赵堌堆乡大吴村附近(四十四米),最低点在大安山乡义和堤村西零点六公里处(三十七米)。境内山丘占地三十点二平方公里,为总面积的百分之二点三,多在县境北部。水域面积一百八十二平方公里,占百分之十三点九,分布在县境东北、西北和南部边缘。其余均属黄河冲积平原,面积为一千零九十七点八平方公里,占百分之八十三点八。由于历史上河湖变迁的影响,在县境内形成了缓平坡地、浅平洼地、河滩高地、沙质带状高地和湖滨退水坡地等五个微地貌类型。缓平坡地五百七十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点五,分布在县境西部和南部;浅平洼地二百九十平方公里,占百分之二十二点一,分布在东平湖滞洪区北部和县境南边缘;河滩高地一百二十平方公里,占百分之九点二,分布在黄河主河槽至黄河大堤之间的河床上;沙质带状高地一百二十
  平方公里,占百分之九点二,分布在金线岭一带;湖滨退水坡地一百二十平方公里,占百分之九点二,分布在东平湖至黄河堤之间。
  地质
  梁山地处鲁中丘陵西部边缘,与华北平原相接。地质有太古、元古界,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和新生界地层。境内诸山系泰沂山切割余脉,有薄层坡残积物发育,为剥蚀残丘。
  山脉
  境内有山岭四十二座,山头一百零六个,多呈东西走向。梁山,位于县境中部、县城东南,南北二点五公里,东西二点四公里,面积三点五平方公里,主峰虎头峰海拔一百九十七米。小安山,位于县城东北八公里处,面积一点零一平方公里,海拔一百五十七米。金山,位于县城东北二十三公里处9面积三点一三平方公里,海拔一百七十七点一米。腊山,位于县城东北三十五公里处,面积五点四平方公里,海拔二百五十八点四米,是境内的最高山峰。六工山,位于县城东北
  三十九公里处,面积三点八平方公里,主峰海拔一百八十九米。
  河流
  梁山县西北有黄河绕境而过,中泓道长为六十一点五公里,河床宽一点五至六公里,主河槽宽五百至二千米。最高洪汛水位为四十八点四五米(发生在1960年8月8日),最高凌汛水位四十八点九四米(发生在1961年12月21日),最大过境流量每秒一万五千九百立方米(发生在1958年7月20日)。沿黄堤防四十二公里。梁(山)济(宁)运河纵贯南北,境内长四十八公里,既是水运航道,又是县内排水主干,素有“客水来梁千条路,排水只靠一条河”之说。其支流有宋金河、代码河、金码河、龟山河、柳长河、林庄河、南新河、排涝河、琉璃河等十条。总长一百二十七公里,流域面积一千三百一十平方公里。
  东平湖
  在县境东北域,湖面约二十一万亩,在梁山县境内十七点一万亩,是山东省第二大湖。湖盆呈浅碟状,底部多淤泥,湖申水深约二米左右,水质良好,适于水生物的生长繁殖。
  气侯
  梁山县地处北温带,属季风型大陆性气侯,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凉爽,冬季干冷。年平均气温摄氏十三点五度。最冷在一月,最热为七月,极端高温摄氏四十一点七度,极端低温摄氏零下十八点三度。初霜一般在10月24日,终霜多在4月2日,年平均无霜期二百零四天,年平均日照二千玄百五十一点六小时,日平均日照量近七小时,日照率为百分之五十八。平均年降水量五百九十九点四毫米,最多的是1964年,一千一百六十一点一毫米,最少的是1966年,三百二十一点六毫米。累计平均相对湿度为百分之六十八,其中7一8月份最大,一般在百分之八十以上;5一6月份最小,低于百分之六十。冬春多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年平均风速每秒二点八米。自然灾害
  梁山县的主要自然灾害是涝、雹和干旱。1959一1983年大小涝灾十二次,最严重的是1964年8一9月间的四次暴雨,使百分之八十的农作物受灾。冰雹灾害,建国后有九次。干旱也时有发生,干旱期最长的1966年持续九十四天。
  土壤
  全县土壤分为棕壤土、沼泽土、潮土三大类。棕壤土系岩石风化而成,面积一万亩,分布诸山背面,适宜种红薯、谷子及各种杂粮。沼泽土一万三千二百亩,分布在大安山乡至商老庄乡的一级湖畔,适宜种水稻、高粮、玉米、小麦等。潮土系黄河冲积而成,遍布全县,面积一百二十三点六万亩。因受黄河决口、改道、串流和淤灌改土的影响,潮土又分为沙土、粘土、壤土和沙质壤土四类。沙土三万一千二百亩,占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二点五,分布在黄河床和金线岭一带。这种土壤质地松软,渗透性强,保水保肥性能差,肥力薄弱,抗涝易旱,适于种植花生、红薯、大豆、玉米等。粘土四十六万八千亩,占百分之三十七点一,分布在商老庄、大安山、韩垓、.大路口、王府集、班鸠店等乡(镇)。这种土壤质地粘重,保水保肥,通透性好,适耕期短,易受涝、渍灾害。壤土四十万七千亩,占百分之三十二点三,分布在韩岗、馆驿、马营、寿张集、代庙等乡(镇这种土壤表层疏松,通透性能好,养分转化快,保水保肥性能较强,适耕性好,宜于种植各种农作物,但地下水出流不畅,易受旱、涝、碱灾害。沙质壤土三十五万三千一百亩,占百分之二十八,分布在梁山镇、马营、徐集、拳铺等乡(镇)。这种土壤质地松散,渗透性强,但肥力较低,适宜种小麦、棉花、谷子、玉米等。
  资源
  梁山县土地资源丰富,总面积一百九十六万五千亩,其中山地四万五千三百亩,平原一百六十四万六千六百亩。水资源富足。地表水
  七点七三亿立方米,年拦蓄量为一千六百零七万立方米。地下水储量三点二亿立方米,可开采利用量为二点二亿立方米。可利用的黄河和东平湖客水量为三点一二亿立方米。生物资源有兔、獾、山狸、黄鼠狼、山叭狗、山鸡、鹤鹑、大雁、水鸭、天鹅等二十余种。矿物资源有煤、铁、天然气、石膏、石灰岩等。药材资源有枸杞、车前子等百余种。另有梁山、腊山、东平湖等旅游点,有待开发利用。
  经济状况
  梁山县由于建县较晚,经济基础薄弱,工农业发展缓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贯彻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推行了农业生产责任制,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农业
  全县共有耕地一百零五万亩,人均一点五亩。建国前,由于生产技术落后,旱涝灾害严
  梁山县、农业总产值一览表重,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建国后,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发展农业机械化生产,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实行科学种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983年,全县有引黄闸两处,引湖闸一处,虹吸管一处,排灌站十三处,机井四千六百眼,配套三千六百八十眼,排灌总动力十万六千四百三十四马力,有效灌溉面积八十五万亩,占总耕地的百分之八十点九。机械化程度迅速提高,有拖拉机二千五百九十九台,排灌机械九千八百四十台,农用汽车二百六十九辆,收割机二十七台,播种机一百五十八部,农机总动力十九万零九百二十三马力,机耕面积占百分之五十四点四。农用电一千五百六十四万度。随着生产责任制的推广,改革了耕作制度,由二年三作改为一年二作,复种指数达到百分之一百五十。其中粮食作物复种指数为百分之一百八十二点七。小麦、玉米、大豆、棉花四种主要作物,基本上实现了良种化。1983
  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二亿二千零五十五万元,粮食总产四亿六千二百五十一万斤,平均亩产七百一十三斤。棉花二十七万七千七百亩,总产皮棉三千零九十四万斤,平均单产皮棉一百一十斤。
  林业
  梁山县主要乔木有:杨、柳、榆、刺槐、泡桐、臭椿、苦楝、侧柏等;主要灌木有:柽柳、紫穗槐、白蜡条等;主要果树有:苹果、枣、柿等。1983年全县有苗圃四百二十七处,果园二百一十八处,林场一处。林木育苗五千亩,四旁植树二百九十五万株,造林三千二百六十五亩。农田林网二十六万亩,桐粮间作七千零六十亩,共有林地面积八万五千三百九十七亩。林木覆盖率为百分之七点八,木材蓄积量二十万一千立方米。
  牧业
  建国初期,梁山县大牲畜有牛、驴、骡、马,家畜以羊居多。后来,畜牧业逐年发展,
  到1983年全县大牲畜存栏量六万零一百六十七头,其中牛四万七千一百七十三头(鲁西大黄牛二万八千五百八十六头),马二千七百二十七匹,骡一千零四十七匹,驴九千二百二十头。生猪存养量八万五千二百三十七头,出栏五万一千六百二十七头,年产肉八百零六万二千斤。羊六万五千四百三十四只,其中小尾寒羊三万一千五百七十六只,产青猾皮二万四千九百四十二张。兔三万三千五百九十八只。貂三千七百五十八只,产貂皮三千零九十三张。家禽六十八点五四万只。牧业开始向商品生产发展,1983年牛产肉量五十六万一千一百五十六斤,远销香港。1983年牧业总产值达一千五百九十二万元。
  渔业
  境内水面较多,水质肥沃,适宜各种鱼类和水生植物的生长。建国前,鱼船较少,且逐水飘泊。建国后,始有渔业队。1983年发展到两个渔业乡,有渔民一万一千零八十三人,各种渔船二千一百八十只,渔具二十六种一万二千三百一十五件。县设水产局、水产公司,下设四处水产站。有国营渔场八处,鱼塘六千三百处。自然鱼类五十六种主要有鲤、鲫、甲、鸟醴等,年产鱼四百三十万斤,产值三百一十六万六千元。虾类有秀丽白虾、日本沼虾和细足米虾。贝类主要为褶纹冠蚌和田螺。蟹类系中华绒鳌蟹,年产量二百五十四万斤,远销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水生植物四十余种,主要有苇、蒲、苦江草(菰)、菱、茨和藕等,种植面积十一万六千亩,年产量八千六百七十二万斤,总产值八百九十八万元。其中芡实年产量二百四十万斤,畅销国内外。
  副业
  1983年多种经营发展较快,主要有工业加工、砖瓦窑、石灰窑、采石、运输、土陶、建筑、打粉、缝纫、编织和孵化、饲养等。其中工业企业三百零一个,乡镇企业四百六十九个,其他企业一百六十八个。全年总收入一亿一千五百万元(其中乡镇企业收入六千三百万元),人均一百七十三元。涌现出粮棉和多种经营专业戶(重点户)一万二千六百二十六戶,占总户数的百分之八点一。
  工业
  1949年前全县只有少量个体手工业,总产值仅有六十九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百分之一点五六。1957年县有手工业联社。1958年开始,社有联合厂,县有全民工业。1978年产值达到九千一百三十七万元,1983年增到一亿一千四百二十八万元。平均每年以百分之八点九的速度递增。1983年全县已有电力、化学、机械、建材、木林加工、纺织、缝纫、皮革、造纸、文化用品等十一个部门、三十个行业、一百一十个企业。其中全民十五个,集体九十五个,轻工六十九个,重工四十一个。职工总人数一万零六十四人,其中
  全民七千六百七十人,集体二千三百九十四人。工业产品有五十多种,二百多个品种,一千三百多个花色。县农机厂生产的“梁山牌”收割机动定刀片,1983年获国家银质奖。“梁山牌”花键轴,1983年评为省优质产品。钢制家具厂生产的“水泊牌”双人喷花床头和农具厂生产的球墨铸铁耙片,1981年均被评为省优质产品。服装厂生产的“梁山牌”女上衣,1981、1982连续两年获全省同行业质量评比第一名,“梁山牌”中山服获第二名。梁山酒厂的“水泊牌”泥池酒,1982年被省一轻局评为优质产品,畅销全国十几个省、市。造纸厂生产的白有光、条纹包装和卫生纸等,在国内十八个省、市畅销。
  交通
  建国前,交通闭塞,境内仅有三条土公路。1983年全县已有公路三百零二点四公里,其中二、三级干线公路一百三十四点九公里,四级支线公路一百六十七点五公里。铺设沥青路面一百七十七点七公里,砂石粒料路面六十三点四公里,土路面六十一点三公里。南北有济(南)兰(考)路穿境而过。共有货运汽车五百六十辆,客运汽车十五辆。日货运量五千六百吨,年货运量二百零四点五万吨,年货运周转量八千四百零八万吨公里。日客运量一千一百人次,年客运量四十万人次。境内现有二十五个站、点,客运车每日从梁山始发二十车次,过路二十六车次。南通商丘,东北达济南,西抵聊城,东至泰安、济宁、兖州。年总收入五十九万八千元。
  境内黄河通航六十五公里,运河通航二十八公里。现有机动船九艘,一千一百五十马力,八百吨位;三十七艘驳船,三千零一十一吨位。年货量五万一千吨,年货运周转量一千七百九十六万吨公里。黄河现有两个轮渡码头。蔡楼码头,1973年建成,有轮渡船两艘,均为二百七十马力、三百二十吨位,日十六航次,年收入二十八万元。沈屯码头,1983年建成,有轮渡船一艘,二百五十吨位,日二十航次,月收入一万二千元。
  东(明)银(山)窄轨铁路建于1972年,1976年通车,全长一百八十四公里。总站设在银山。境内路长四十一公里。主要为黄河堤坝运送石料,1983年货运量十五万五千吨。
  邮电
  1949年建县后,拥有邮电局一处,代办所十六处。邮政信箱一个,磁石交换机一台、十门,市话单机五部,职工十人,全年营业额六千二百元。1983年全县拥有邮电局、支局和代办所二十二处,职工二百零五人。有邮政信箱四十六个,磁石交换机九台,七百二十门,电话单机四百零九部。农村交换机十九台,八百六十门,农村单机二百九十二部。邮路总长度二千一百五十二公里,其中摩拖车邮路一百三十二公里,自行车邮路二千零二十公里。城内架明线四十三杆公里一百零一对公里,通乡镇明线二百零五杆公里、五百五十六对公里。村村通邮,乡镇通话。全年报刊发行量四百七十五万一千六百三十八份。总营业额五十五万三千九百六十元。
  商业
  建县初期,梁山县仅有杂货摊、货郎担、个体饭馆和简易客店。1983年全县有商业网点二千六百三十六个,从业人员四千七百三十人。其中全民七十八个,一千九百六十人;集体二十四个,五百零三人;个体二千五百二十五个,三千二百六十五人;队办九个,六十二人。全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一亿一千五百二十五万元,比1978年增长百分之七十二。农副产品的收购总值七千三百三十二万元,为1978年的五点五倍。商品率为百分之二十八点四,比1980年提高百分之二十四。集市贸易成交额二千八百三十五万元,为1980年的一点一五倍。其中农副产品成交额二千五百三十一万元。外贸商品的收购有五个门类三十九个品种,主要是菜牛、松花蛋、山
  羊板皮、兔毛和柳、苇编织品,收购额七百一十八万九千元。
  土特产品
  梁山县的土特产品有鲤鱼、甲鱼、大4F、绒鳌蟹、菱角、鸡头米6大安山的甲鱼汤、糟鱼;蔡林的狗肉等,味道鲜美,富有传统的地方特色。黑虎庙、小路口的大红枣,斑店、银山一带的菸叶、大蒜,深受欢迎。苇织璧帘、玉米皮编提篮、花篮及条编套筐、套篮等手工艺品,远销港澳、日本及欧洲。
  财政
  1983年梁山县财政收支平衡,略有节余。但因上年拖转赤字九十八点一万元,抵减后仍存累计赤字九十七点八万元。
  入民生活
  1983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一百七十八元,为1980年的三点八倍。国家职工人均收入八百零八点九七元,比1978年增长百分之五十五点四二。全年城乡人民储蓄余额三千八百三十七万元,比1982年增长百分之三十点一;城乡人民消费额七千六百九十一万元,比1978年增加三千五百六十万元。销售化纤布七十九万二千五百米,为1978年的二点五倍;自行车八千六百二十四辆,为1978年的二点六倍;手表一万零八百零九只,为1978年的四点一倍;收音机七千六百八十五台,为1978年的一点六倍;电视机三百六十八台,为1980年的二十六点三倍。1981年到1983年,城乡购置摩托车、轻骑车二百三十九辆;农村新建房屋九千七百余间,面积约一百五十万平方米。城镇职工的住宿条件也有改善。
  文化事业
  教育
  1949年初,全县有:小学一百五十一处,在校学生五千七百二十五人。1951年创建梁山中学,1956年设立二中,1958年在一中增设高中部, 同时办了农业中学和师范学校各一所。1983年,全县拥有小学六百六十五处,在校学生九万六千三百四十二人,入学率百分之九十四点二;普通中学一百三十七处,在校学生二万八千六百四十五人;农技中学一处,在校学生一百八十六人;师范一处,在校学生一百六十人;学龄前儿童班二百五十六个,学生七千零四十八人;教师进修学校一处,在校学员八十人。教职工六千九百五十人,其中教师六千三百二十八人。参加电大、广播、函授学习者,共计五万六千六百二十人。教育事业的发展,向国家输送了大批人材,1977年至1983年,升入大专七百四十一人、中专一千零七十七人、小中专和技工学校三百七十一人。
  科技
  1959年8月成立县科学技术委员会。1983年全县有县级学会十个,工程师三十一人,助理工程师八十九人,工程技术员五十二人;经济师四人,统计师三人,会计师四人;农牧艺师二十三人;助理农牧艺师五十七人,农牧艺技术
  员五十六人;讲师十一人,特级教师一人;主治医师二十人,医师二百二十二人,医士四百七十人。县评定发证农民技术员二百九十四人。1970年至1983年共搞科研项目四百一十四个,推广科研成果九十四项。
  文化艺术
  1983年,梁山县有文化馆一处,乡镇文化站十七个;新华书店一处,图书馆一处,藏书八万册,村办图书室九十六个;山东梆子剧团一个,业余剧团和杂技魔术团三十五个,九百九十七人;剧院一处,座席一千四百六十三个,建筑面积二千四百平方米;电影公司一个,个体和集体电影队六十八个,影院一处,座席一千四百七十三个,建筑面积二千二百平方米,基层千人以上的露天影院六十八处,各种放映机六十八台,人均年看电影二十八场次。传统民间艺术有狮子、高跷、竹马、旱船、龙灯、花棍、魔术、杂技、抬司衙、民乐合奏等。地方曲艺有琴书、坠子、
  道情、花鼓、莲花落等。民间艺术表演团体三十九个,七百七十余人。全县有创作骨干四十余人,被省级接收为会员的八人。戏剧《水泊激浪》在1971年全省文艺会演时受到好评,《李逵闹衙》在1981年全区戏剧会演时获创作奖,舞蹈《梁山红画兵》在1975年全国小型舞蹈会演中被评为优秀节目,舞蹈《麦田小景》在1982年全省新创作会演时获演出奖和创作奖。县广播站创建于1957年,1983年设放大站二十处,建电视差转台一处。地上线路二千一百七十四点六杆公里,东平湖区地下线路二百五十五条公里。七百四十八个村通广播,喇叭入户率占百分之八十五。
  体育
  1954年成立县体育运动委员会。1983年建体育场一处,面积五万五千九百四十四平方米。有国家等级裁判员三十七人,专职教练员十二人。在体育项目中,武术、田径、蓝球、乒乓球比较突出。梁山人民崇尚武术,源远流长。建国前,民间遍设拳房,素称“武术之乡”。主要盛行洪拳、少林拳、梅花拳、佛汉拳、螳螂拳、埋伏拳、查拳等,十八种器械皆备。建国后,武术活动更加广泛。1983年业余武术活动场一百九十六处,武术队二百余个,参加活动的达五万人之多。斑鸠店乡村村有武术活动。豆山乡的淹王沟村被誉为“武术村”,1977年第三届全运会上受到国务院的表彰,六年来向国家输送体育人才五十三名。刘怀亮获第三届全运会枪术第一名,第四届全运会全能第二名,十一年中出访了五大洲的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参加了《少林寺》《少林小子》等电影的拍摄。
  卫生
  1949年梁山县医院建立,有卫生人员十五名,至1953年设病床十五张。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医药卫生事业大发展。1983年全县有医院(站、所)二十五处,病床六百七十
  五张,从医人员一千三百一十三名。企业单位设立了卫生所(室)。乡村诊所一千零四十七处,从业人员一千二百八十四名。住院病人治愈率为百分之八十六点一。县医院外科成功地进行了心脏二尖瓣狭窄闭式扩张、高选择迷走神经切断、自体骨移植等项手术。黑热病、天花、霍乱、伤寒已经绝迹。地方病基本控制。对地方氟骨症的除氟改水防治,已初见成效。
  1971年6月设立县计划生育办公室。1983年,全县有育龄夫妇九万五千五百零三对,已采取节育措施的八万六千九百七十八人,其中四种手术三万七千四百例,节育率百分之九十一点一,一胎率百分之七十八点二。
  重大事件
  抗日自卫队建立
  “七七”事变后,鲁西南工
  委派刘星到梁山东部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先后组织起“农民福利会”、“民族解放先锋队”等群众组织。1938年春节期间,刘星以串亲拜年为名,进行组织发动,部署行动计划。正月初五,由曹志尚、陈伯衡、田子珍等组织一百多名青年农民和进步学生,在今方庙乡申垓村永安寺,举行会议,成立了“汶上县人民抗日自卫队”,刘星任队长。
  梁山歼灭战
  1939年8月1日,日军三十二师团炮兵一部和步兵长田大队四百余人,自汶上经靳口向西进发。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一一五师警卫连和骑兵连预伏在梁山脚下前集村。8月2日上午两军相遇,激战至翌日凌晨。日军二十余人被俘,其余自长田少佐以下全部被歼灭。创建了敌我力量相等、全歼敌冠的模范战例。
  中共寿张县委和县政府成立
  1939年7月,在徐桥村(今大路口乡)建立了中共寿张县委,徐坤任书记兼组织部长。同年8月1日在碌碡庙村(今黑虎庙乡)成立了寿张县政府,县长杨启煌。这是县境内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
  中共昆山县委和县政府成立
  1940年8月,鲁西行署派工作队赴寿张、阳谷、东平三县边区开展工作,遂成立昆山实验区工委,辖八个区。1941年1月18日在师集村(今属代庙乡)成立中共昆山县委、县政府。县委书记邵子言,县长于少畲。
  金山突围战
  1942年9月27日,日伪军数万以所谓“铁壁合围;战术,对我冀鲁豫边区进行大扫荡。10月2日,"昆山县委领导机关和县大队,在金山被敌包围。在突围中,县大队副队长赵玉才牺牲,县长于少畲被俘,不少同志遇难,损失惨重。
  鹅鸭场战斗
  1948年6月23日傍晚,我冀鲁豫军区独立旅,围歼驻扎在鹅鸭场村的国民党八十一团。经一天两夜的激战击毙敌人三百名,俘虏二百名,其余二百余名怆惶逃跑。
  著名人物
  褚玉璞 (?一1929)方庙乡褚庄人,土匪出身。1913年8月,率匪徒二三百人投靠军阀冯国璋。1918年春,在湖南进攻孙中山组织的“护法联军”,战斗中擢升北军暂编第一师某团团长。1921春,该团在江西被击溃。是年冬,褚到沈阳投靠奉系军阀张作霖。1924年9月,张作霖发动第二次直奉战争。此时褚在第三混成旅某团任团长,随旅长张宗昌捷足先入关,经一个月的激战,直军全线崩溃,褚被提升为旅长。」925年初,又提升为军长。1926年初,任直鲁联军前敌总指挥。占领天津后,张作霖委任褚玉璞为直隶省军务督办。1928年4月,在国民革命军第二次北伐中,褚和张宗昌的“直鲁联军”被击溃于河北滦州一带。尔后褚在段祺瑞的指使下,秘密潜赴烟台,企图收罗奉军残部,伺机东山再起。被军阀刘珍年俘虏于福山县城。1929年8月8日夜,被杀于牟平县城内常家祠堂。
  杨静斋 (1888一1942)名修稳,字安亭,别号静斋,小安山乡杨堤口村人。1912年入北京中国大学学习。“七七”事变后,曾在梁山县东北部组织地方武装,动员大批知识分子参加抗日战争。1940年被选为鲁西行署委员。后任晋冀鲁豫边区参议会冀鲁豫办事处驻会委员。1942年9月日寇大 “扫荡”时,在濮县杏子铺殉国。
  董临仪 (1912一1954)又名张纯成,李官屯乡张官屯人。济南乡师毕业。1934年,由赵健民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5月,在梁山县北部发展第一批中共党员,建立了第一个中共梁山县党支部,并选派万丹茹、陈玉坤、于志坚等十一人赴延安学习。后调山东省委工作,因被捕脱党,回家任教,于1954年病逝。
  徐坤 (1908一1942)寿张集镇道沟村人。1937年在寿张集一带创建抗日小学,建立党的基层组织。1939年任中共寿张县委书记,1942年在济南病故。
  刘振喜 (1962一1982)银山镇北刘庄人。1982年8月,黄水猛涨,他踊跃参加了公社的抗洪救灾队,因下水排除机船故障,不幸牺牲。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军区追认刘振喜为烈士,并授予“抗洪抢险民兵模范”称号,共青团山东省委授予他“青年英雄”光荣称号。
  名胜古迹
  梁山寨
  据《水浒传》所述,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以水泊梁山为根据地。梁山,共七支脉,十一峰,宋江等于四峰筑寨。远眺梁山主
  峰,似猛虎昂首而卧,名虎头峰,上筑梁山寨,俗名“宋江寨”,又称前寨,面积约十五亩,周围以巨石砌寨墙两层,今仅留断壁残垣。寨中有“聚义厅”、“替天行道”杏黄旗的旗杆石、起义军水井等遗址。寨北有黑风口,两侧深谷绝涧、悬崖峭壁,是通前寨的咽喉,为李逵把守。1982年在此雕塑李逵像一尊,高六米,树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沙孟海所题“黑风口”碑刻一方。
  黑风口西侧为郝山峰,设右寨,上建“黑风亭”。东北为雪山峰,建左寨。山顶平阔,上有演马场、练武场、点将台。梁山寨西北有小梁峰,传为起义军内眷居住的后寨。山上有粮仓,山坡有晒粮场。后寨和前寨有“宋江马道”相通,今在马道北端建有“断金亭”、“水浒陈列馆”、停车场和一百零八级登山石阶,悬崖上镌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舒同所题“水泊梁山”四个大字。
  西竺禅师墓
  位于黑风口下,雪山南麓。墓前有七级石塔一一“西竺法师之塔”,高三百一十二厘米,直径四十厘米至八十五厘米。塔前裨名“东鲁西竺禅师铭记”,详载明嘉靖年间爱国僧人西竺禅师”率领僧兵三千余众"抗倭战绩。
  莲台寺
  始建于唐代,明清扩建重修,民国年间尚好。寺院中有一天然巨石就地凿成莲台石刻。基石一米高,系束腰莲台、上为盛开仰莲,托出一尊高二米的坐佛,雕工精细,技法娴熟,造型生动逼真。寺旁有鲁班庙、老君洞、问礼堂、清宁观、八角琉璃井等。
  棘梁山
  在县城北二十七公里处,传为晁盖起义初期的根据地。山西南有石磴“云梯”、李逵把关的哨所、“仙人洞”等遗迹。峰顶矗立千佛岩,高十二米,南北长十七米,东西宽三十三米。正面镌高大释迦牟尼坐像,两旁各有一僧侍立。崖两侧全是大小石龛,佛像四百七十二尊,姿态各异,多为唐宋石刻,间有明清镌刻。崖东侧有宋代摩崖石刻佛经。
  马跑泉
  在县城东北三十公里处的昆山西麓。泉出山岩罅隙中,隐于松柏浓荫间,汇流于“瑶池”。另有“月严瀑雪”胜景。泉西北有明代所建月严寺大殿。殿前左有造香亭,右有石锺楼。院中有元代所植鸟柏、血柏两株,明清古碑三幢,今尚完好。殿后有清代增建双层月严阁。泉西北山壁间有唐代开凿的石窟寺,内有石雕立体佛像三尊,后人结石为庙于窟顶,俗称“庙上庙”,内有老君像一尊。
  腊山
  又名小岱峰,在县城东北三十五公里处,东临东平湖。山势奇特,怪石突兀。翠柏苍松,或横生绝壁,或倒挂岩隙。更有“柏上柏”、“柏内柏”等奇观。山上庙宇、殿堂依山势而建,沿谷峰簇拥而上,有“平云桥”、“老古洞”、“三清官”、“碧霞元君祠”等名胜。山北麓有镇会厅和古戏楼。山崖绝壁上摩崖镌刻着历代名人题咏。

知识出处

荷泽地区概况

《荷泽地区概况》

出版者:菏泽地区地方史志编篡委员会办公室

本《概况》,概要地记述了全区及各县、市 的历史和现状。地区概况包括建置沿革、自然条 件、经济状况、文牝事业四部分;县、市概况包 括建置沿革、自然条件、经济状况、文化事业、重大事件、著名人物、名胜古迹七部分。菏泽地区历史悠久,早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就有氏族在此渔猎耕种。菏泽地区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今北依黄河,南临陇海路,中有新(乡)石(臼所)铁路贯东西,战略地位较古代更为重要。

阅读

相关地名

梁山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