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状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荷泽地区概况》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0481
颗粒名称: 经济状况
分类号: F127
页数: 15
页码: 228-242
摘要: 建国前,构成曹县经济的主要成分是农业;建国后工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已占相当重要的位置。
关键词: 经济状况 曹县经济

内容

经济状况
  经济构成
  建国前,构成曹县经济的主要成分是农业;建国后工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已占相当重要的位置。
  农业
  曹县地属平原,除堤埝、河渠、村庄、道路外,尽为可耕之地。气候溫和,为两年三熟地区。主要作物有小麦、大麦、大豆、高梁、谷子、玉米、绿豆、地瓜、花生、芝麻、棉花等。建国前,由于生产工具原始,耕作粗放,产量低而不稳,风调雨顺的1936年,小麦平均亩产仅七十点一斤,高粱亩产一百四十二点三斤,谷子亩产一百七十一点一斤,大豆亩产九十六点三斤,也瓜亩产二百六十三点一斤(按五斤鲜地瓜折瓜干一斤计算),花生亩产九十五斤。建国后,进行了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1983年,全县开挖排水沟三千余条,长达九千公里,固定排灌站九十六座,机井一万零四百八十九眼,有效灌溉面积八十三万零三百亩。改碱十万亩,排涝四十万亩。全县柴、汽油机八千零四十六台,九万七千七百三十马力;电动机一千二百五十九台,九千一百五十二马力。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科学种田的发展,尤其是生产责任制实行以后,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产量均有大幅度的增长。1983年播种面积一百五十七万六千四百亩,复种指数为粮食总产七亿一千六百二十四万斤。小麦播种面积一百零一点四万亩,占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六十四点六,单产五百一十一斤,总产五亿一千七百五十三万九千斤,每人平均占有小麦五百余斤。玉米亩产四百四十七斤,高粱亩产二百五十一斤,地瓜亩产五百三十四斤,(按每五斤鲜地瓜折合瓜干一斤计算),大豆亩产一百四十六斤,花生亩产二百八十三斤。棉田面积达九十一万亩,单产皮棉八十八斤,总产皮棉八千零七十一万斤,并出现了亩产皮棉二百五十斤的高产地块。1983年农业总产值为三亿五千九百七十三万元。农村专业户、重点户和各种经济联合体蓬勃兴起,据1983年统计,全县已有重点、专业户三万三千六百多戶,各种经济联合体一万一千二百多个。郑庄乡
  马庄对烧窑专业户夏继东,东李集乡苑庄村养鸡专业户侯瑞祥年收入都在两万元以上,孙老家镇段楼村银耳专业户吴玉田年收入也在万元以上。
  林业
  曹县树种繁多。木材和薪炭用树主要有杨、柳、榆、槐、桐、椿、楝、柏、桑之类。刺槐(群众称洋槐)引进后,在曹县有较大的发展。果树有桃、杏、梨、柿、枣、李、樱桃、石榴、花红、林檎、葡萄之类。1983年有用材林一万西千三百六十二亩。农田林网化面积十三万六千亩,桐粮兼作面积二万三千五百亩,累计育苗面积一万七千零九十五亩。木材积蓄量五十万零七千四百七十立方米。果园面积八千五百二十七亩。水果总产量为五千三百一十五万二千八百斤,其中苹果一项年产即达一千七百二十六万七千四百斤。柿子个大、无核、味甘美,其质量不亚于菏泽所产,惜产量不多。红枣个大、肉肥、色美。巴旦杏、红李子、玉黄李子都是个大味美的佳品。
  牧业
  牛、驴、骡、马是曹县地区的主要畜力。据1983年统计,大牲畜饲养量十万零三千三百头(其中牛七万二千六百六十四头,马三千五百五十三匹,驴二万三千三百二十九头,骡三千七百五十四匹)。其他家畜有猪十二万七千四百七十五头。羊四十一万六千一百一十一只,其中山羊三十四万一千零九十只,绵羊七万五千零二十一只。鲁西南大黄牛,体大力壮,膘肥肉美,生育力强,是牛的优良品种。家禽的饲养极普遍,戶戶养鸡,有坑塘的地方,也有不少养鸭户。据1983年统计,家禽为一百一十八万一千四百七十一只;兔十八万五千六百九十一只;蜂二万四千四百一十二箱(多是意大利蜂);貂二千七百七十四只。
  副业
  解放前曹县的编织业较为普遍,但多在本地销售。建国后在政府的提倡扶助下有了很大的发展。以阎店楼、普连集、魏湾、砖庙等乡(镇》发展较快,其产品除部分在本地销售外,白条货绝大部分供应出口。近年来苇席、蒲包等也多运往外地销售。据1982年统计,柳制品收入为一百四十四万二千七百四十二元,苇制品为二十万零四千八百五十二元。1983年有桑园三百七十三亩,收茧八千二百四十九斤,其中桑蚕茧六千二百四十七斤,蓖麻蚕茧二千零二斤。乡镇企业近年也有较大发展,1983年有乡(镇)、村建筑队五十二个,从业人员四千八百零五人,年收入六百一三万元;运输队三十四个,八百七十九人,年收入一百三十九万元;砖瓦轮窑六十七个,从业人员五千五百六十三人,年产值一千一百一十六万元。
  渔业
  本县河流均是季节河,除太行堤水库土塘和几处潭坑外,水面不多。本县鱼类有鲤、鲫、鲢、千条、鳍、乌鱼等。1959年建鱼种场一处,生产的鱼苗除供应本县外,还支
  援了河南省的荥阳、商丘、民权等县。1980年一1983年共生产鱼苗五千二百二十五万二千七百尾;乌仔一千零四万四千六百尾;鱼种三百三十八万零八百尾。养鱼专业戶杨来柱,1983年承包生产队水塘四十亩,养鱼植藕,当年收入六千一百二十五元,后又承包城周十个坑塘一千余亩,放养鱼苗四十万尾,招聘33人组成水产队,年收入达十万元。
  工业
  曹县手工业兴起较早,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基督教会在曹县东关创办的打线袜、织毛巾、棉布等半机械化的工业,迄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二十年代青姻集棉产区办起了轧花厂,给天津厂商加工运销皮棉。三十年代城内除了几家手工旱烟场外,又办起了六家机械卷烟厂。1946年全县有卷烟、酿酒、小五金制造、鞋帽服装、棉花加工等八个门类二百七十余家作坊。建国后,曹县的工业获得了新生,并有较大的发展,
  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在原料产地办起了棉花加工厂、裘皮加工厂、面粉厂、桐木加工厂。接着棉纺厂、食品加工厂、植物油厂、酒厂、罐头厂、麻纺厂、肉联厂、鞋帽服装厂、工艺美术厂等也相继建立起来。1983年的工业产品有:小型火力发电厂(装机容量三千瓦)发电九百七十四万度;加工木材一千零五十二立方米;橡胶制品: 自行车内胎二十三万条,外胎九万条;纯棉纱五百三十四吨;棉布二百七十万米;麻袋三十七万条;罐头四百吨;饮料酒一千二百四十八吨;食用植物油一千一百零九吨;蹄角粒一百四十四吨。这些工业产品中,碎羊肉罐头、蹄角粒、工艺美术品(国画、屏风等)都进入了国际市场。据1983年统计,工业总产值一亿零八百三十二万九千元,其中全民所有制工业二十一个,总产值六千六百六十九万二千元;集体所有制工厂二百一十二个, 总产值四千一百六十三万七千元。交通
  建国前曹县只有通往商丘、柳河、菏泽三条较窄的土面公路。建国后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截至1983年,全境有沥青路面三百一十八公里,桥梁六百一十座(大型的五座,中型四十八座,小型五十二座,涵洞五百零五个)。县城至各大集镇均是沥青路,都通客车。主要于线(省养线)有:济(宁)黄(黄河故道)路、蔡(楼)青(堌集)路、庄(寨)青(堌集)路、临(清)商(丘)路、刘(菏泽市刘口)民(权)路、济(南)兰(考)路、曹(县)鱼(台)路。由曹县至菏泽、济宁、兖州、济南及河南的商丘、兰考、开封和江苏的徐州都有班车。每日发出客运班车十八部,日客运量两千多人次。据1983年统计,全县拥有货车(汽车)三百九十五辆(菏泽汽车三队车辆未计在内),货运量五十一万七千吨,货物周转量为二千三百十一万八千吨公里。邮电
  建国前,全县仅有邮局一处,全局人员不足十五人。信件、报纸的投递为数不多。电话由建设局管辖,通话的也只是县区政府部闩。建国后,曹县的邮电事业发展极为迅速,截止至1983年,全县有邮电局、所二十处,邮票代售处四十五处,报刊门市部一处,邮运车十一辆,邮路总长度三千六百七十九公里。电话线路总长五百三十八杆公里。市话机三百八十三部;农话机四百二十八部;市内交换机总容量五百四十一门。农村电话交换机总容量国营一千二百三十门,乡(镇)营二百三十门,31个乡(镇)全部通话,长途电话可通全国。报纸累计进口数五百五十九万七千六百零五份,转口三百八十八万一千九百八十二份,杂志累计进口数四十九万一千七百五十一份,转口二十六万零四百二十九份,总营业额六十五万零七百九十六元。
  商业
  建国前曹县商业萧条,除县城和大的,集镇有坐商外,其余均为小商小贩。本县人不谙经商,拥有较多资本的行商坐贾多是河南沁阳和山西人。建国后,商业有了较大的发展。据1983年统计,全县商业机构总计有九千四百七十个,从业人员一万七千四百四十三人。其中,国营商业二百五十个,从业人员二千九百五十五人;供销合作社商业六百二十一个,从业人员三千三百六十八人;集体所有制商业二百三十一个,从业人员一千九百人;个体商业七千二百八十二个,从业人员八千零九十八人。农村代购代销点一千零八十六个,从业人员一千一百二十二人;建国初期社会商品另售额八百三十五万元,1983年为一亿五千零七十九万元,其中国营商业四千七百八十六万元,供销合作社商业四千八百五十四万元;集体商业六百八十二万元,个体商业二千零三十七万元。按行业分,商业零售额一亿二千三百五十九万元,饮食业零售额六百四十六万元。社会农副产品收购总额二亿零二百二十七万元,其中对外贸易额五百一十三万元。
  财政
  1983年地方净收入三百八十六万四千元,总支出一千八百八十三万八千元,上级补贴收入一千五百一十七万二千元(其中定额补助九百九十六万元,其余是临时性专款五百二十一万二千元),年终滚存赤字一百五十八万三千元。
  土特产品
  土山集的“香附”、楚天集的“桑皮”都是道地药材。孙老家镇蔡庄的西瓜,皮黑而薄,瓤黄子黑,味甜而正,名叫“菜庄黑”。王吕集盛产大青秸白菜,颜色较青,棵大而长,煮熟后汤呈乳白色,味美而无酸味,每年远销外地。青猾羊皮是誉满国际市场的名牌货,庄寨镇一带所产色美而光洁,毛柔软而弯曲,尤为上品。曹县东关米、曹两家的烧牛肉,肉烂味香色红,吃时用快刀片下,截断肉丝,夹入热烧饼内,风味特佳。
  人民生活
  建国前,曹县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建国后,农业生产虽然有了发展,但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和工作中的失误,致使农业生产长期徘徊不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推行了联产承包制,曹县很快出现工新局面。1983年全县农业总产值三亿五千九百七十三万元,比1949年增长五点零四倍,农民人均分配二百七十五元。全县有职工二万零九百九十三人,年工资收入每人平均为六百七十三元。1983年农民平均每人占有粮食六百八十斤,比1978年增加一百六十七斤。全县农村新建瓦房三万四千多间,城乡居民年终存款达四千零七十万元,为1978年的十倍。每百户农民拥有自行车一百二十七点五辆,手表九十九块,收音机九十点四部,缝纫机五十部。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自行车一百三十辆,手表一百九十三块,收音机八十九部,缝纫机五十五部,电视机一千部。电视机、
  电风扇在农村也不罕见了。

知识出处

荷泽地区概况

《荷泽地区概况》

出版者:菏泽地区地方史志编篡委员会办公室

本《概况》,概要地记述了全区及各县、市 的历史和现状。地区概况包括建置沿革、自然条 件、经济状况、文牝事业四部分;县、市概况包 括建置沿革、自然条件、经济状况、文化事业、重大事件、著名人物、名胜古迹七部分。菏泽地区历史悠久,早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就有氏族在此渔猎耕种。菏泽地区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今北依黄河,南临陇海路,中有新(乡)石(臼所)铁路贯东西,战略地位较古代更为重要。

阅读

相关地名

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