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事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荷泽地区概况》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0466
颗粒名称: 文化事业
分类号: G127
页数: 4
页码: 164-167
摘要: 建国前只有初中一处,小学二百零八处,在校学生一万五千人。1983年各类学校学生总数达十一万四千六百零八人,教职员工五千七百一十二人。建国前,民间杂技和山东梆子、两夹弦、枣梆、曲艺等剧种较为流行。建国后,文化事业发展较快。
关键词: 文化事业 巨野县

内容

文化事业
  教育
  建国前只有初中一处,小学二百零八处,在校学生一万五千人。1983年各类学校学生总数达十一万四千六百零八人,教职员工五千七百一十二人。中等师范学校一处,学生三百三十九人;高中七处,学生二千三百七十五人;初中一百二十二处,学生二万零五百一十五人;小学二千六百九十六处,九万一千七百一十八人。七至十一岁学龄儿童入学率百分之八十九点四。
  1977一1983年考入大专学校的五百一十人。幼儿园、托儿所共一百三十处,幼儿一千九百名。
  文化
  建国前,民间杂技和山东梆子、两夹弦、枣梆、曲艺等剧种较为流行。建国后,文化事业发展较快。1983年,各种剧团四十六个,一千四百二十五人;曲艺队(组)四十二个,一百二十人;电影队十三个,电影放映机十九台;广播放大站二十一处,有线广播线路长一千二百公里,广播喇叭十三万只;还有电视差转台一座。文艺创作、美术、书法等活动也有开展,县文化馆退休干部彭中岳编写戏、曲六十六万多字,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十余篇。县政协常委、画家黄恩涛,勤学苦练国画、年画、连环画,三次参加全国美展,出版作品三十余幅,1981年被推为省年画研究会理事,1983年被吸收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名列《美术辞林》。
  体育
  县体委、体校和有关学校,已培养
  体育专业学生四百多人。除各种球类、田径活动项目外,民间武术较为普遍。大义镇孔楼村在建国前后一直被称为“武术之乡”。1983年有武术队十九个,队员三百八十人,为国家培养武术人材八十五人。山东省和菏泽地区杂剧团,均有孔楼籍武术主演。县、乡镇杂剧团经常巡回各地演出,被称为“功夫硬”的武术队。
  卫生
  建国前,城内只有一处私人诊所,农村有中医一百一十名。建国后,卫生事业发展较快。1983年,卫生行政机构六十六个,一千三百七十六人。医院二十七处,一千二百三十八人。病床五百多张。主治医师四人,西医师一百三十九人。基本达到乡镇都有医院,村村都有卫生医疗室,农村缺医少药的现象已基本改变。
  计划生育
  近几年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计划生育工作。1983年,实行节育手术的七万四千零一十五人,占育龄总人数八万一千三百一十
  一人的百分之九十一。带环的一万一千七百一十八人,引流产的四万四千零八人,只生一胎的一万三千七百一十八人。人口净增率由最高千分之十七点七八下降到千分之三点零五。
  科技
  1983年科研组织为六十五个,各类科技人员九千七百一十五名。其中有工程师十八名,农艺师二十六名,助理工程师九十名,技术员七百九十名。科研成果不断出现,各项技术不断提高,对工农业生产和其他各项事业都起了很大推动、指导作用。

知识出处

荷泽地区概况

《荷泽地区概况》

出版者:菏泽地区地方史志编篡委员会办公室

本《概况》,概要地记述了全区及各县、市 的历史和现状。地区概况包括建置沿革、自然条 件、经济状况、文牝事业四部分;县、市概况包 括建置沿革、自然条件、经济状况、文化事业、重大事件、著名人物、名胜古迹七部分。菏泽地区历史悠久,早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就有氏族在此渔猎耕种。菏泽地区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今北依黄河,南临陇海路,中有新(乡)石(臼所)铁路贯东西,战略地位较古代更为重要。

阅读

相关地名

巨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