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沿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荷泽地区概况》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0455
颗粒名称: 建置沿革
分类号: K901.9
页数: 5
页码: 109-113
摘要: 成武县位于鲁西南菏泽地区的东南部,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就有人类活动。周初属部国。秦置成武县,属东郡,1953年湖西专区撤销,改属菏泽专区。
关键词: 建置 沿革

内容

建置沿革
  位置
  成武县位于鲁西南菏泽地区的东南部,东经一百一十五度四十四分至一百一十六度十一分,北纬三十四度四十九分至三十五度十分。西与定陶县、北与巨野县接壤,西南与曹县、东南与单县相连,东邻济宁地区金乡县。南北宽约三十九公里,东西长约四十一公里,总面积九百八十八平方公里。
  沿革
  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就有人类活动。周初属部国。秦置成武县,属东郡。公元前207年(秦二世三年),刘邦、周勃、曹参“攻破东郡尉及王离军于城武南”。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此事,两处用“成武”,一处用“城武”。因此,两千多年来,成武县名“成”、“城”交替使用。西汉初属梁国,后属山阳郡。东汉属兖州济阴郡。刘宋改用“城武”,北齐升为永昌郡,治部城。隋初废郡复为“成武”。公元596年(隋开皇十六年)于县置戴州,606年(隋大业二年)州废。公元621年(唐武德四年)复戴州,至643年(贞观十七年)州撤,县改属曹州。五代至金属单州。元属中书省曹州。明初,县名又为"城武”,属兖州府。清改属曹州府。中华民国前期先后属济宁道、曹濮道和山东省第一、第二、第十一专署。1939年7月1日,县城沦于日本侵略军。1941年6月4日城武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隶属于冀鲁豫笫十七专署,1942年冬划属第二十一专署(即湖西,名称屡易),1949年8月属平原省湖西专区,1952年随湖西专区改属山东省,1953年湖西专区撤销,改属菏泽专区。
  区划
  清代全县分为二十四个社。中华民国初期分为五个区。1949年全县分为八个区,1957年改为十个区。1958年春撤区,划为十七个乡(镇);秋,改建成十处人民公社;H)月,城武、定陶合并,县名复用“成武”。1962年初恢复定陶县,各辖原地区。1979年初,将十处公社划为十八处公社。1983年底,全县改设为:四个镇城关、天宫庙、大田集、汶上集;十五个乡一九女集、智楼、康集、孙寺、部鼎集、苟村集、孙庙、白浮图、张楼、桃花寺、党集、南鲁集、宝峰集、徐庄、伯乐集。共有五百零二个行政村,一千三百一十七个自然村。
  人口
  1949年,全县三十四万零三百五十一人,其中男十六万三千七百零八人,女十七万六千六百四十三人,性比例(女等一百)为九十二点六七;农业人口三十三万六千五百零一人,占百分之九十八点八七,非农业人口三千八百五十人,占百分之一点一三。自然增长率为千
  分之二十点八。1983年,增至四十八万四千九百一十八人,其中男二十四万二千六百六十五人,女二十四万二千二百五十三人,性比例(女等一百)为一百点一七。每平方公里四百九十人。农业人口四十六万一千二百零一人;非农业人口二万三千七百一十七人,占百分之四点九八。出生率为千分之九点六四;死亡率为千分之四点六六;自然增长率为千分之四点九八。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年龄构成是;十八岁以下二十一万五千六百九十人,十九至六十岁二十二万零八人,六十一至八十岁三万八千五百九十一人,八十一岁以上三千八百零八人。文化构成是:每千人有大学毕业生一点二九名,大学肄业和在校生零点零六名,髙中文化程度的三十五点三七名,初中文化程度的一百二十六点一二名,小学文化程度的二百五十七点一二名。
  民族
  全县共有八个民族。汉族四十八万四
  千八百四十五人,占百分之九十九点九八。少数民族共有七十三人,其中蒙古族四人,回族四十四人,维吾尔族一人,苗族一人,壮族三人,朝鲜族二人,满族十三人,白族五人。

知识出处

荷泽地区概况

《荷泽地区概况》

出版者:菏泽地区地方史志编篡委员会办公室

本《概况》,概要地记述了全区及各县、市 的历史和现状。地区概况包括建置沿革、自然条 件、经济状况、文牝事业四部分;县、市概况包 括建置沿革、自然条件、经济状况、文化事业、重大事件、著名人物、名胜古迹七部分。菏泽地区历史悠久,早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就有氏族在此渔猎耕种。菏泽地区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今北依黄河,南临陇海路,中有新(乡)石(臼所)铁路贯东西,战略地位较古代更为重要。

阅读

相关地名

成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