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馆藏文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0335
颗粒名称: 第四节 馆藏文物
分类号: G26
页数: 3
页码: 550-552
摘要: 收藏外,无专门机构管理,大部散失民间或遭毁坏。建国后,文化馆设专人负责收藏文物。这些文物包括发掘品、征集品和捐献品。以质地和类别的不同,分为石器、陶器、瓷器、青铜器、书画、景泰兰、骨蚌器、缮本书类等,同类器物则以其年代先后,列表于下。
关键词: 文物保护 馆藏文物

内容

解放前,菏泽的文物除个人点滴
  收藏外,无专门机构管理,大部散失民间或遭毁坏。建国后,文化馆设专人负责收藏文物。这些文物包括发掘品、征集品和捐献品。以质地和类别的不同,分为石器、陶器、瓷器、青铜器、书画、景泰兰、骨蚌器、缮本书类等,同类器物则以其年代先后,列表于下。
  菏泽市馆蔵出土文物情况表二、革命文物
  文件箱一件,系荷泽城西南许寺老红军战士王武保捐献。此箱为朱德总司令装盛文件而背负在身,随军转战。他视为珍品,完好的保存至今。
  抗日战争时期,鹤鹑笼一件,杨湖村捐献。抗日人士曾以此笼捉捕鹤鹑为掩护,在杨湖、徐庄、白寨、周寨一带进行党的秘密活动。
  铁锤一把,杨湖村捐献。1939年的一天,我地方武装要消灭驻在黄集的杂牌军。杜东玉受党的委托,接受砸黄集寨门大铁锁的任务,锤子就是当时砸锁用的。
  红缨枪头一件,系菏泽黄集乡安陵大队老党员捐献的。当时,该村的地主为保护自己财产,特制大刀12把和红缨枪头,组织一支所谓护村队。我地下党组织派党员打进去,从此抓到枪杆子,以掩护我地下干部。
  木轮车一辆,黄集乡毕寨村捐献。此车曾为我军运送枪枝炮弹,送米送面。
  文件袋一件,安兴镇安桥村王甲科(三区区委书记)捐献。文件袋是他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一直用来盛放文件的。
  包囊一件,高庄乡贺庄大队刘玉莲捐献。解放战争时期她到河北为我解放军做了大量的军衣、军鞋。包囊就是她当时盛放针、线、绳子、布料用的。
  全杵一把,高庄乡圈头大队捐献。在当时的支前活动中,用这把杵胜利完成了近6000斤的舂米任务。
  扁担铁壶2件,黄集乡刘三门大队捐献。大杨湖战役结束后我军转战他地,为百姓留下了铁壶和扁担以作纪念。
  信件一页,黄集乡前张集大队捐献。前张集原是五分区司令部所在地,林滨(原名李甲和)为五分区领导成员之一。离开张集后,于过江前给本村教师张洪德来信一封,一叙别后想念之情。
  担架床一张,稍残。高庄乡朱庄大队朱兴业捐献。1946年9月“杨湖战役”打响,群众组成了担架队,只朱庄一村就去担架10多付,此为其中1付。
  木平车1辆,稍残。高庄乡贺庄大队1948年冬曾用它完成运送小米的任务。
  算盘2件(紫坛),东马垓捐献。东马垓是临泽县第八仓库所在地。当时会计用它完成公粮400多万斤,储存秆草10余万斤的计算。
  汇报提纲一本,32开本,共12页。提纲写于1951年9月朝鲜平康郡。其内容主要记载了我26军某连战士在修筑仙开洞工事阵地上的顽强革命精神。
  毛泽东选集(1967年)合订本一套。此书是1967年朱德总司令寄给王武保同志的。要求王武保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主席著作,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做贡献,立新功(信件由菏泽军分区参谋处保存)。1985年前菏泽市(含地直)文化系统出席省以上先进个人表

知识出处

菏泽市志

《菏泽市志》

菏泽上次的地方志是清光绪六年(1880年)修,距今已110年。新修《菏泽市志》,应上承光绪六年,举凡光绪六年后菏泽的政治、经济、文化、人物等等方面都应修在新志里,传之后世。新志继承了以前地志的传统格式,共分大事记、建置沿革、自然地理、农业、工业、商业、财税金融、交通邮电、城乡建设、牡丹、党派群团、政权政协、公安司法、教育、文化、科技、军事、风俗、方言、人物、附录等二十多编。在编纂过程中,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同志付出了大量劳动。他们重视调查,重视档案。他们派人深入农村、街道,采访历史事件当事人,记录口述材料,调查古迹,寻觅残碑,记录民间传说、故事。他们采访了200多人次,积累了宝贵的资料。他们查阅各种档案,摘录材料数十万字。他们还创办了不定期刊物 《菏泽市史志资料》,收集各方面材料。他们工作很细致。

阅读

相关地名

菏泽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