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教育经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0287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教育经费
分类号: G526
页数: 2
页码: 460-461
摘要: 清末,教育经费主要靠学生、学田、官吏赠捐和国库拨款。当时仅重华书院就有学田936亩,每年收租400串。1882年知府樊希棠捐银300两,曹州府所辖11县令捐银500两,各县绅民捐钱2300串,其他捐钱1700串;菏泽知县凌寿柏自愿捐1000两资助该书院。
关键词: 教育行政 教育经费

内容

清末,教育经费主要靠学生、学田、官吏赠捐和国库拨款。当时仅重华书院就有学田936亩,每年收租400串。1882年(光绪八年)知府樊希棠捐银300两,曹州府所辖11县令捐银500两,各县绅民捐钱2300串,其他捐钱1700串;菏泽知县凌寿柏自愿捐1000两资助该书院。当时国库拨款较少,只供教授、训导的薪俸。
  1932年统计,菏泽市有县立中小学246处,全年教育经费总收入为8.0426万元。其来源:地丁附捐7.5672万元、学田租金958元、基金利息1426元、契纸附捐300元,其他2070元;其支出:教育行政费6%,初等教育费74%,中等教育费4%,职业教育费2%,社会教育费2%,贷费1%,预备费2%,资助私立中小学4%,其他5%。
  抗日和解放战争期间,共产党所办学校教育经费多数从地方公粮支付,学生免费上学,甚至领取助学金。国民党和日伪统治区的学校经费,按地亩征费。
  建国后,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库、集资、勤工俭学、学杂费等。其支出包括教师工资、教职工福利、离退休人员费、助学金、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业务费等。菏泽市历年教育经费情况表
  单位:万元
  集资是教育经费的来源之一。1975年首先在城里开始,至1984年,驻城各工厂、企业、铁路、邮电、交通等单位共集资43万元,部分解决了城市学校经费紧张的局面。菏泽城乡大兴集资办学始于1980年,到1986年底,仅群众集资就达2110万元,岳程庄乡农民(专业户)李传亮一人就向教育捐款5万元。
  勤工俭学也解决了部分教育经费之不足。五六十年代,各类学校特别是中学,大搞种菜、种粮、饲养牲畜家禽,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文革”间勤工俭学流于形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勤工俭学又兴旺起来,多数学校以校办工厂出现,另有农场、商店。1985年全市勤工俭学收入达87.82万元,仅菏泽二中灵芝厂就获纯利9万元。
  学杂费是建国后教育经费的来源之一。五六十年代学杂费数量较小,小学生每学期不过1元,初中生不过2元,只有高中生每学期2.5元。1984年后,由于城乡学生数量猛增,多数学校所收学杂费都突破了上级规定的标准。

知识出处

菏泽市志

《菏泽市志》

菏泽上次的地方志是清光绪六年(1880年)修,距今已110年。新修《菏泽市志》,应上承光绪六年,举凡光绪六年后菏泽的政治、经济、文化、人物等等方面都应修在新志里,传之后世。新志继承了以前地志的传统格式,共分大事记、建置沿革、自然地理、农业、工业、商业、财税金融、交通邮电、城乡建设、牡丹、党派群团、政权政协、公安司法、教育、文化、科技、军事、风俗、方言、人物、附录等二十多编。在编纂过程中,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同志付出了大量劳动。他们重视调查,重视档案。他们派人深入农村、街道,采访历史事件当事人,记录口述材料,调查古迹,寻觅残碑,记录民间传说、故事。他们采访了200多人次,积累了宝贵的资料。他们查阅各种档案,摘录材料数十万字。他们还创办了不定期刊物 《菏泽市史志资料》,收集各方面材料。他们工作很细致。

阅读

相关地名

菏泽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