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党的领导机构沿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020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党的领导机构沿革
分类号: D035.5
页数: 8
页码: 344-351
摘要: 1927年10月在省立六中建立了菏泽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曹州支部,徐鹏翥任书记。该支部直接受中共山东省执委领导。1928年春,支部遭到国民党严重破坏,并与上级党组织失去了联系。
关键词: 地方组织 领导机构 机构沿革

内容

1927年10月在省立六中建立了菏泽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曹州支部,徐鹏翥任书记。该支部直接受中共山东省执委领导。1928年春,支部遭到国民党严重破坏,并与上级党组织失去了联系。
  二、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便于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今市境内先后建立了中共荷泽县工作委员会、中共菏泽(西北)县委员会、中共菏泽(西南)县委员会、中共南华县委员会、中共临泽县委员会5个县级党委。
  1937年9月,共产党员汲丕显受中共山东省委派遣来菏泽开展党的工作。1938年汲与共产党员杨海鹏取得联系,经过一年努力,先后发展了杨培要、李玉亭等20余名党员。是年11月正式建立中共菏泽县委员会,汲丕显任书记。下设宣传部、青年部、1939年3月,中共荷泽县工作委员会改建为中共蒲泽(西北)县委员会。先后隶属郛城中心县委、鲁西七地委、郛西地委、鲁西地委、冀鲁豫二地委领导。汲丕显、杨海鹏、杨培要、何健之先后任书记。县委下设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军事部、民运部、青年部。是年9月,县委建立乾元、岗峰、临河、义聚4个区委。县委主要活动在今解元集、吕陵店、李庄集、高庄集一带。
  1942年9月,中共冀鲁豫部队在菏泽县西北部和东明县东部全歼顽军郝子端、孙建福等部,开辟了东西40华里、南北60华里的抗日根据地。于是在原菏泽(西北)县委的基础上改建为中共南华县委员会。隶属冀鲁豫十地委,杨锦堂任书记。下设组织部、宣传部、敌工部、武装科。主要活动于今李庄集、圈头、解元集、小留集一带,辖临河、乾元、岗峰、义聚、岗义、永华、平陵、德化、西河、杨镇10个区委。
  1940年7月由于鲁西南根据地的不断巩固和扩大,经冀鲁豫三地委决定,在荷泽城西南安陵集建立中共菏泽(西南)县委员会,程力夫任书记。先后隶属冀鲁豫三、七、五、十地委领导。下设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敌工部、武装科(后改称武委会)。主要活动在今马岭岗、刁屯、一千王、何楼、王浩屯一带,并先后建立了青邱、长明、灵圣、离明、更生、炎黄、顺河、永绥8个区委。
  1943年11月又将郛、郵、巨、菏边区县委改建为临泽县委,徐翼、徐雷健先后任书记。后来,由于临泽县域不断扩大,于1944年12月再将临泽划分为郛巨、临泽二县。郓巨县辖原临泽县东部,新临泽县辖菏泽北部和鄄城南部。隶属八地委领导,张赤侠任书记。下设组织部、宣传部、武委会、社会部。主要活动在今都司、彭楼、什集、黄堤一带。下辖一、二、三、四、五5个区委。
  三、解放战争时期
  1945年10月29日,菏泽城第一次解放。1946年2月为了尽快医治菏泽城区的战争创伤,加强城市经济建设,成立了中共菏泽市委员会,刘镜西任书记。下设组织部、宣传部、民运部、并建立了东、西、南、北、牡丹5个区委。菏泽、南华、临泽县委则活动于今市境广大农村。是年9月蒋军占领荷泽城,菏泽市委、市政府转移到黄河以北。口月撤销。
  1948年11月22日,菏泽城第二次解放,冀鲁豫区党委决定,将临泽县委改为菏泽县委,进驻菏泽城,张文轩任书记。下辖原菏泽县的永绥区、炎黄区,原临泽县的五区、六区,南华县的西河区、平陵区,并新建了城关区,共计7个区委。原菏泽县改为安陵县,驻地安陵集,李羿任县委书记。下辖青邱、灵圣、离明、更生、临河五个区委。
  1949年3月,为了尽快搞好菏泽的城市建设和经济恢复工作,冀鲁豫区党委决定,将菏泽城关区与菏泽县分开,并升格为县级单位,边鲁吉任副书记,主持工作,直属冀鲁豫区党委领导。8月,平原省建立,冀鲁豫区党委撤销。菏泽城关区委改归菏泽地委领导。
  1949年8月,为了迎接新中国的成立,便于领导荷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上级党委决定,撤销安陵、南华2县,基本上按照抗日战争前的区划并入荷泽县。任轮升为县委书记。同时建立了12个区委。
  四、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和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建国初,菏泽城内同时存在两个县级党委,即荷泽县委和城关区委。二者均属菏泽地委,归属平原省。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后,荷泽专区改属山东省。菏泽县和城关区仍属荷泽地委领导,任轮升、田中伍分别任书记。1953年8月撤销城关区委,改建为城关镇委,隶属菏泽县委领导。1956年5月,菏泽县召开第一次党代会,选举产生了中共菏泽县第一届委员会, 田中伍当选为书记。1957年4月,县委设立书记处,第一书记先是袁子扬,后为李向平。1958年2月,实行撤区并乡,除城关镇外,将12个区划为29个乡,同时设西南、西北、东北3个工委,对乡分片领导。是年9月,又将29个乡和城关镇改建为11处人民公社,工委随之撤销。1958年10月,菏泽地委合并于济宁地委,菏泽县委随之隶属济宁地委。1959年6月,菏泽地委恢复后,菏泽县委重属荷泽地委领导。1960年1月,根据国务院第94次会议的决定,将菏泽县改为菏泽市。市委第一书记朱清源。1962年12月,撤销书记处。1963年5月16日复改市为县。截止到“文化大革命”初期,菏泽县将11处公社党委陆续调整为14处公社党委和一个镇委。
  五、“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7年1月25日,群众组织夺了县委、县人委的党、政、财、文大权,县委组织瘫痪,无法办公,菏泽处于无政府状态。是年4月,建立了“三结合”的革命委员会,1968年3月又进行了改组,孙宝帅任主任。下设2部1室,即政治部、生产指挥部和办公室,统管全县党、政、财、文大权。1969年11月成立了菏泽县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党组织方恢复了活动。1971年8月,召开了中共菏泽县第三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菏泽县第三届委员会,祁平(军代表)当选为书记。新的县委建立后,县革委改为行政机构,这时,县委职能部门尚未恢复,县革委办公室、政治部仍履行其职权,直至1975年6月县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等职能部门恢复建立。但这时的领导机构仍是党政合一,一些主要职务多系军代表兼任。
  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1983年9月19日,菏泽县再次改为市。菏泽市委于1984年元月按照中央关于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的指示精神,为了扩大农民的自主权,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在农村撤销22个公社党委和王浩屯区委,建立6个办事处、26个乡、10个镇的党委;在城区撤销城关镇党委,建立东城、南城、西城、北城和丹阳5个办事处党委。市委下设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农村工作部、政法委员会、企业政治部等。1985年7月,将王浩屯办事处所辖的王浩屯、龙王冯、新寨、姚亨寨、张庄、孙化屯6个乡党委撤销,建立王浩屯镇党委、同时增设马垓回族乡党委。此时,荷泽市委下辖11个办事处、21个乡、11个镇党委。
  1985年6月,为了加强党的纪律检査工作,中共荷泽市委纪律检査委员会改为中共菏泽市纪律检査委员会,并升半格成为独立的党的纪律检査机构。
  中共菏泽市委沿革示意图
  中共菏泽市类领导人更迭一览表(续表一)(续表二)(续表三)(续表四)
  第三节中共荷泽市纪 律检查委员会
  1950年3月,菏泽县委建立“纪 律检查委员会”,1956年,经县第一次 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菏 泽县委监察委员会1983年改为“中 国共产党菏泽市委纪律检查委员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荷泽县委纪律检査委员会和监察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进行,检查全县党员违反党的章程、党的纪律、国家的法律法令的案件;决定和取消对于党员的处分;受理党员的控诉和申诉;检查党员和党员干部执行纪律的情况,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并同各种违反党的纪律的行为作斗争。1979年县委纪律检査委员会恢复后,查处了一批违纪案件和群众来信来访案件,纠正了一批冤假错案。从 1979-1985年分别给93名党员以警告、严重警告、撤销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等处分,严肃处理了借改革之名钻改革空子,搞以权谋私的不法 分子。近几年来市纪律检査委员会围绕端正党风,保证全市经济体制改革,积极开展了大量的纪律检査工作,加强了对党员的党性、党风、党的纪律 的监督和教育。
  1979〜1985年菏泽市受处分党员统计表

知识出处

菏泽市志

《菏泽市志》

菏泽上次的地方志是清光绪六年(1880年)修,距今已110年。新修《菏泽市志》,应上承光绪六年,举凡光绪六年后菏泽的政治、经济、文化、人物等等方面都应修在新志里,传之后世。新志继承了以前地志的传统格式,共分大事记、建置沿革、自然地理、农业、工业、商业、财税金融、交通邮电、城乡建设、牡丹、党派群团、政权政协、公安司法、教育、文化、科技、军事、风俗、方言、人物、附录等二十多编。在编纂过程中,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同志付出了大量劳动。他们重视调查,重视档案。他们派人深入农村、街道,采访历史事件当事人,记录口述材料,调查古迹,寻觅残碑,记录民间传说、故事。他们采访了200多人次,积累了宝贵的资料。他们查阅各种档案,摘录材料数十万字。他们还创办了不定期刊物 《菏泽市史志资料》,收集各方面材料。他们工作很细致。

阅读

相关地名

菏泽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