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牡丹交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0199
颗粒名称: 第二章 牡丹交流
分类号: S685.11
页数: 1
页码: 336-336
摘要: 清朝后期,曹州牡丹的商品化程度有了提髙。《山东通志》载:“牡丹,曹州最盛,居民有以此为业分运各省者。”据《菏泽县乡土志》记载,当时每年运往外地的牡丹,多则3万株,少亦不下2万株。《赵楼牡丹花谱》序中说推销最多的一年,别处无人统计,仅广州一地就运销八万多株。
关键词: 牡丹 牡丹交流

内容

清朝后期,曹州牡丹的商品化程度有了提髙。《山东通志》载:“牡丹,曹州最盛,居民有以此为业分运各省者。”光绪十一年本《菏泽县志》载: “花卉之繁,凡他邑所有,其数略备。牡丹芍药各百余种,土人植之,动辄数十百亩,利厚于五谷。每当仲春花发,出城迤东,连阡接陌,艳若蒸霞。土人捆载之,南浮闽粤,北走京师。至则厚值以归,故每岁辄一往。”据《菏泽县乡土志》记载,当时每年运往外地的牡丹,多则3万株,少亦不下2万株。《赵楼牡丹花谱》序中说推销最多的一年,别处无人统计,仅广州一地就运销八万多株。”建国前,曹州牡丹的主要出路是运往广州销售,称为“下广”。牡丹乡花农每年“下广”, 大抵是二三十人结伴前往。霜降动身, 将带着“土托子”(根部老土)的牡丹, 每60棵打成一包(约一二百斤重),千辛万苦运到广州,培植至春节期间开花时销售。由于当时不少人对花期把握不准,亏本者屡见。赵楼村有名的养花能手赵俭父子就为此而客殇他乡。
  建国后,曹州牡丹一直是中国牡丹的主要生产输出基地。曹州丹皮因久存不易发霉,又无虫蛀之患,被称为“曹丹”,列为丹皮上品,畅销国内外。曹州牡丹种植面积大,花色品种多。近几年来,全国各大城市差不多都有曹州牡丹落户。广州、上海、北京、南京、沈阳、兰州、成都、无锡、深圳等城市先后举办了“曹州牡丹花”展览,观众达百万人。北京植物园卧佛寺牡丹园自1980年起,3年中4来菏泽牡丹乡采运牡丹花苗,共移植牡丹260多个品种,2900多株。北京其他的公园如景山公园、北海公园、天坛公园、中山公园和劳动人民文化宫等,均有种植。1978年后的几度春节,曹州牡丹经冬季催花运往港澳展销,轰动全世界,游客叹为观止。1978年1月在澳门举办的“中国牡丹花展览”,展出曹州牡丹2000株,成为世界游人注目的中心,观众达40万人,被称为“牡丹盛会四百年首见”。1980年2月16日至3月6日(农历正月初一至二十日)“中国牡丹展览会”在深圳举行,展出的50多种牡丹,都是曹州牡丹的名贵品种,有大胡红、状元红、脂红、盛丹炉、赵粉、樱花粉、宫样粉、紫凤朝阳、大棕紫等。现在,日本、朝鲜、苏联、美国等10几个国家,都引种了曹州牡丹。日本于1981年和1982年先后两次来人交换品种,并在东京举办了 “中国牡丹花观赏会”。曹州牡丹的交流不仅为国争了荣誉,创造了财富,也在广泛地传播着友谊。

知识出处

菏泽市志

《菏泽市志》

菏泽上次的地方志是清光绪六年(1880年)修,距今已110年。新修《菏泽市志》,应上承光绪六年,举凡光绪六年后菏泽的政治、经济、文化、人物等等方面都应修在新志里,传之后世。新志继承了以前地志的传统格式,共分大事记、建置沿革、自然地理、农业、工业、商业、财税金融、交通邮电、城乡建设、牡丹、党派群团、政权政协、公安司法、教育、文化、科技、军事、风俗、方言、人物、附录等二十多编。在编纂过程中,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同志付出了大量劳动。他们重视调查,重视档案。他们派人深入农村、街道,采访历史事件当事人,记录口述材料,调查古迹,寻觅残碑,记录民间传说、故事。他们采访了200多人次,积累了宝贵的资料。他们查阅各种档案,摘录材料数十万字。他们还创办了不定期刊物 《菏泽市史志资料》,收集各方面材料。他们工作很细致。

阅读

相关地名

菏泽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