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市区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0177
颗粒名称: 第三章 市区建设
分类号: TU984
页数: 8
页码: 313-320
摘要: 公元1446年于今城复置曹州,知州范希正开始营立城池,奠定了今城基础。公元1522年知州沈韩,离城5里,周围筑大堤,防水护城。城墙于1948年被拆除,共存502年,护城堤至今已有463年的历史。道路街巷明清时期城内道路纵横各7条,互相交叉,交叉点称隅首。
关键词: 城乡建设 市区建设

内容

城垣公元1446年(明正统十一年)于今城复置曹州,知州范希正开始营立城池,奠定了今城基础。公元1522年(明嘉靖元年)知州沈韩,离城5里,周围筑大堤,防水护城。城墙于1948年被拆除,共存502年,护城堤至今已有463年的历史。
  道路街巷明清时期城内道路纵横各7条,互相交叉,交叉点称隅首。街分数段,各段长短大体相等,每段称巷。计有东西巷32条,南北巷26条。清光绪年间,改巷曰街。民国22年,统一为街命名。纵横各36条(包括四关厢街),各宽约4米。解放后军分区占用了三皇庙前街,专署占用了进化街,四关厢街进行了改建,旧城内尚存66条街。1956年,拓宽主要街道19条,加高0・15米的街道13条,并铺6米宽的碎砖渣路面,全长为3264.7米。开辟四关厢公路16条,长达11公里,均宽7米。开挖城口道路6处,长1600米,宽8米。1958年新开南门——玉皇庙街北口通道长1600米。1960年新开城皇庙街至东大堤东西大街1条,铺沙石路面1923米。1962年改造路面1.18万平方米,翻修养护碎砖路面4808平方米。1965年第一条柏油马路——东方红大街铺成,相继解放大街北段、广福街北段、东方红大街东段、八一大街、反帝街、考棚街、中学前街、北顺城街的柏油路面也铺设完成。1974年,铺修青年路南段长1250米、宽16米的沥青路面。是年又铺修东方红大街西段、水洼街、八一大街西段、反帝街(李隅首——针织厂段)、民主街、火神庙街、东风街中段、北顺城街、胜利路的沥青路面,1977年,铺修中华路东段 (牡丹路——火车站)沥青路面长3850米、宽7米。1980年修青年路北段,长800米、宽5米。1981年铺修利民路,长470米、宽4米。1982年,路面分快慢车道人行道,修中华路中段慢车道,长1200米、宽15米。1983年筑曹州路快车道长1350米、宽14米。1983年铺牡丹路长3400米,拓宽32米。1984年铺康庄路西段,长1570米、宽14米。1985年翻修东方红大街,长860米、宽9米。1985年市区共有主要街道49条,全系沥青路面。
  桥涵建国前菏泽城区多为木板桥。建国后把木板桥改为砖石砌筑的拱型桥。1967年桥梁的建造开始进入钢筋混凝土阶段。1985年菏泽城区有桥涵30余座,其主要者有:
  西关桥:位于考棚西街西端和康复路交接处,连接西关坑和青年湖。该桥1974年拆除重修(原为砖拱梁)。桥长75米、宽25米,中间以单孔直径1・5米的涵管为通水孔,载重汽一20吨。
  中华路交道桥:该桥位于酒厂至何堤口的排水沟上,建于1983年,长9米、宽38米,单孔直径1.5米,钢筋混凝土结构,载重汽一20吨。
  二库桥:位于广福南街、二库南侧。1983年建成,长8米,宽5.5米。石结构平板型,载重汽一15吨。
  地委党校桥:1968年兴建,位于地委党校东侧,旧城墙里边。长5・5米、宽8米,砖石结构,拱型,载重汽一15吨。
  小游园桥:该桥左侧为地区水利建设指挥部,右侧为园林小游园,1964年建成。长、宽各6米,单孔洞,径1.5米,载重汽一15吨。
  朝阳桥:该桥位于三角花园北、城区污水注入赵王河的排水沟上,1974年建。长16米、宽26米,净孔10米,两侧拱门高1・5米,载重汽一20吨。
  双河集公路桥:该桥座落双河集村东赵王河上,1962年修建。6孔,总长68・6米、宽8米,载重汽一13吨。
  杨店公路桥:位于杨店村南的万福河上,1972年建成。该桥有10孔,每孔跨度10.7米,总长114.7米、宽9米,载重汽一13吨。
  西门桥:该桥位于老西门护城河上,1954年修建(原为木桥)。长5・5米、宽6米,桥净孔5米,载重汽一15吨。
  西城墙护城河桥(精神病院东): 位于八一街西段护城河上。1975年建成。长12米、宽6米,石孔结构,载重汽一15吨。
  城隍庙坑塘连通桥:位于八一西街电影机械制修厂西。1974年建。长5.5米、宽8米,涵管型,01.5米, 载重汽一20吨。
  北城墙护城河桥:1968年建成。位于广福街北端护城河上。长5.5米、宽8米,人行道2.5米。2孔,每孔2.5米,载重汽一15吨,钢筋混凝土结构, 空心盖板式。
  老北关厢护城河桥:1975年建成。该桥座落在北关厢南端护城河上。桥长5・5米、宽4.5米,孔径4米。
  解放大街北头护城河桥:该桥座落在解放大街和护城河交叉处。1985年修建(原为砖石结构拱桥)。长10米、宽18米,人行道2.5米,载重汽 —20吨。
  地区印刷厂护城河桥:位于八一街东端,地区印刷厂右侧。1968年建成。长5.5米、宽8米,人行道2米, 载重汽一15吨。
  东门桥:位于东方红大街东段,为护城河桥。长13米、宽16米,人行道5米。原为砖木桥,1968年改建,1983年增修,加宽8米。
  针织厂南护城河桥:该桥位于双井南街,座落在护城河上。1979年兴建。长6.5米、宽6米,石结构,载重汽一10吨。
  南门桥:位于解放大街南端,座落在护城河上。1954年建成。长5.5米、宽6米,载重汽一20吨。
  西关医院护城河桥:位于西关医院东侧护城河上。1975年建成。长15米、宽8米,人行道3米,桥洞5米, 单孔。载重汽一15吨。
  排水建国前,菏泽城靠护城堤、城墙两屏障,客水不能入内,污水、雨水由城内坑塘储积,遇大雨,城内常有积水难退。50年代初,街道采取一路两沟,明沟排水。60年代始改明沟排水为暗沟排水。60年代中期完成全城坑塘连通工程。70年代至80年代安装了泵闸。城内雨、污水由下水道汇集于坑塘,由泵站抽入护城河,最后注入洙水河、东赵王河。截至1985年,城内共修建下水道2.124万米,现存坑塘面积500亩,容积约50万立方米。城内所有坑塘于1968年全部用涵管连通,直通护城河。共设涵管17条,全长780米。设排灌渠道4条:①南城墙排灌站至何堤口三角闸排污渠,全长1500米,宽6米,雨、污水经南城墙泵站通此渠入洙水河。②东城墙中段自流闸口至丁堤口排灌站排涝排污渠至赵王河,全长3500米,宽4米。③黄堤口进水闸至西城墙中段至玉皇庙前街北端进水闸门进水渠,全长2.5万余米,宽4米。④黄堤口进水闸至西城墙中段城隍庙街两端进水渠, 长1500余米,宽4米。这些排灌渠道, 有更换坑塘污水之用。
  规划城区排水河道4条,即赵王河、洙水河、万福河、护城河。
  市内设主要下水道13条,即东方红大街下水道、解放大街下水道、广福路下水道、道碑街下水道、双井街下水道、八一街下水道、青年路下水道、中华路下水道、水洼街下水道、曹州路下水道、康庄路下水道等。
  泵站水闸4座,即何堤口三角闸、南城墙排灌站、黄堤口进水闸、丁堤口排水站。
  第二节路灯照明
  路灯发展和路灯管理1931年,山东省立第六中学(今菏泽一中)自办发电装置,自供照明。后有南华电厂、耀华电灯公司、潘隅首电厂相继创办。1938年日军占领菏泽,电厂停办。
  1950年4月,国营荷泽虹光电厂创办,1958年菏泽火力发电厂开机发电,路灯照明有了较大发展。1964年管理机构由原来的政府电力科移交菏泽县驻城机关房产管理委员会,后又转城建局。1981年6月26日,荷泽城建局设路灯管理所,负责城内路灯及线路的架设、安装、管理、维修。
  路灯线路架设和灯具安装1954年,电力主要供城关镇照明,极少数供工业用电。1957年供电线路有5条,路灯设置在繁华街道和主要隅首。路灯安装形式为鹅脖式白炽灯泡,40W共20盏。1964年由鹅脖式路弯灯改为三角铁(2.5mmX2.5mm长4米)白炽灯泡60W。在十字路口增添了4盏400W高压汞气灯。1966年,从铁货隅首西至东门里,由原来的三角铁杆白炽灯泡60W,改为1寸铁管长4米琵琶灯头,计高压汞气灯泡250W10盏。125W琵琶灯头汞气灯泡13盏。1967年从军区往东架设鹅脖式路灯10盏,路线长500米。1968年解放街中段架设短管路弯灯20盏,白炽灯泡60W。1970年上半年从军分区西至鼓楼架设路灯7盏,线路350米。1973年架设东关桥头灯4组20盏; 潘隅首至小隅首,架设路灯4盏,路线200米。1976年三角花园、朝阳桥架设大、中玉兰柱灯共20盏。1979年青年路架设琵琶灯头1寸铁管长5米灯具高压汞气灯泡250W23盏,线路长达1250米。1980年三角花园往东架设琵琶灯头,1寸铁管长5米灯具7盏,线路长350米。1982年中华路东段,由原来琵琶灯头改为钠灯泡13盏;解放街中段由原来鹅脖短管灯改为外伸1.5米LDq路灯19盏,改线路长1250米。1983年广福街中段新架设高压汞气灯泡22盏,线路长1500米;宋隅首西段架设高压汞气灯泡11盏,线路550米。1984年新架设牡丹路南段路灯27盏,线路长1650米;中华路西段新架设路灯9盏,线路长500米;广福路南段新架设路灯7盏,线路长520米;解放街南段架设路灯10盏,线路长700米;潘隅首以东,由原来鹅脖式路灯改为高压汞气灯泡9盏,线路长950米。1985年,中华路西段新架设路灯13盏,线路长680米;解放街北段新安装钠灯泡10组20盏,地下线路400米;水洼街集资安装路灯4盏,线路长250米;八一街西段街道集资安装路灯9盏,线路长1400米;北顺城街集资安装路灯6盏;中学前街架设路灯4盏,线路长250米;北关桥安装中玉柱灯4组20盏。1986年,双河路新安装路灯52盏,线路长3500米;丹阳路安装路灯22盏,线路长500米;曹州路安装路灯17盏,地下线路长达750米;康庄路架设路灯45盏,线路长2600米;牡丹路北段架设路灯10盏,线路长850米;青年路更换路灯23盏,改线路长达1350米;东方红街西段新架设路灯19盏,线路长达950米;西环路架设路灯6盏,线路长300米;利民路街道集资安装路灯8盏,线路长400米。
  1986年,全城共有路灯552盏, 布置在19条大小街道上,线路长达2.635万米。
  第三节城市园林绿化
  园林管理机构建国前,官方无管理园林事宜的专门机构。1949年,城关建设股负责县城绿化。1957年组成了林业社,负责坑塘管理。1959年改林业社为园艺场,1968年又改为县林场,1979年再改为荷泽县园林管理所,主要任务是搞好城市绿化,美化净化城市,改变市容。
  1983年12月9日又设菏泽市城建局苗圃,翌年5月牡丹花木公司并入城建苗圃,其主要任务是繁殖苗木,科学育苗,为城市绿化提供幼苗花卉品种。苗木来源除自繁自育外并由南京、浙江等地购进。
  公园绿化建国前,菏泽城内没有公园,也没有绿地。至1985年建成游园1处、街心花坛2处、儿童乐园1处。公共绿地面积1420亩,街头绿地总面积达2・75万平方米。
  环城公园:1957年开始改造城墙,整修城坛,植有杨、桐、桑、桃、苹果、柿、葡萄等,1980年定名为环城公园。1982年原树木更新为草木、花卉,有女贞、毛白杨、国槐、榆树、大黄洋、龙柏、碧桃、仙人掌、云松、色叶草、四季海棠、爪子黄杨球等。环城公园分段分片建设,现已建成了儿童乐园、游园、青年湖部分工程和北城墙温室。
  儿童乐园:位于南城墙中段,属环城公园的一部分,占地面积25亩。1984年筹建,1985年建东大门,门上方写有“儿童乐园”四个大字。平顶房,砖墙体,磁砖面,门两旁镶有曲形铁栏,门前植有冬园圃,内有云松、龙柏树、花坛。园内主要设施有“希望”雕塑1尊、展室1处、儿童电子游戏、古城游览、看谁算得快、哈哈镜等。儿童乐场有曲形滑梯、马式转椅、转伞、荡船、荡秋千、双杠、简易滑冰场等。
  游园:位于荷泽城东南角,占南北城墙一段,东西城墙一段,属环城公园一部分,面积50亩。1980年筹建。游园建北、西两个大门,园内置假山。园径小路绿树成荫,游园内布满了花圃草坪。路两侧植有雪松、女贞、碧桃、木槿、花灌木、冬青等。园内设旅有花房6间、休息亭1座、花展室1座、经售花卉门市1片、禽兽饲养室1处,内养虎皮鹦鹉、珍珠鸡、孔雀、南方猴、白鹅、荷兰猪、獲等。
  1980年在此举办菏泽首次菊花展。1981年在此举办过斗鸡赛,是年4月举办过八仙过海游艺活动。
  青年湖公园:位于西城墙内南部,是环城公园的一部分,有东湖、西湖和中湖。湖面积为200亩,公园总面积274亩。1982年纳入城市规划,是青年人游泳的场所,故命名为青年湖。北面建一月型大门,上书“青年湖”三字,1982年5月剪彩开放。东湖,石砌湖边,内修亭台1座,湖中植藕、养鱼;中湖与西湖中间修有一座拱型月桂桥,中湖南端修一亭榭曰:“爱莲亭”,湖心有“天鹅”,湖东岸里建有曲形路,名为“水上长廊”,西湖岸设码头,有游船。
  街心花坛绿带1979年在东方红大街东端和青年路交叉口建花坛1处,因呈三角形取名三角花园,占地675平方米。1982年改为圆形,名则未更。1979年于东方红大街和城墙交界处两侧建花坛2处,钢管栏杆,面积为400平方米。1983年在解放大街两侧和城墙交叉处建花坛300平方米。1984年,建曹州路绿化带,面积4500平方米;中华路绿化带,面积5445平方米;青年路南口绿化带,面积350平方米;青年路北口绿地,面积200平方米;曹州路北端中心花坛1处,面积1256平方米;广福街南四角绿地,面积200平方米;牡丹路绿化带,面积8800平方米。1985年建牡丹宾馆前花坛,面积270平方米;消防队门前四角花坛,面积550平方米;广福街北口东、西花坛、面积350平方米;棉花加工厂西三角花坛,面积255平方米;解放街北口四角花坛,面积700平方米;解放街北段中心绿带,面积1100平方米;宋隅首绿地,面积50平方米;城隍庙绿地,面积3600平方米。城市绿化工作已基本成为体系,三季有花,四季常绿。
  行道树建国前,城内街旁树木稀少。50年代至60年代多植杨柳;70年代至80年代以植国槐、女贞、法桐为主。1985年据全城13条街道统计共存树种10种,有国槐、椿树、合欢、苦栋、柳树、杨树、泡桐、法桐、青桐、女贞等共7500余棵。
  单位庭院绿化全城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多已制订了绿化规划,居民家庭房前阳台多栽盆花,宽敞院落开辟了花圃。1985年城市绿化先进单位已达100个,有荷泽地委、农校、师专、荷泽仪表厂、自来水公司、曹州宾馆……等。它们的院路两侧多植有冬青,院中心修有假山喷池,花坛多为圆形,内植雪松、月季、玫瑰、池边植有垂柳、龙头槐等。
  城区坑塘及水面的利用菏泽城区实有坑53个,面积860亩。“文革”以来,垫坑塘成风,据统计,单位填200亩,居民填160亩。1985年底实有坑塘48个,面积不足550亩。建国前坑塘属个人所有,建国后全部归公。1968年完成坑塘连通,使死水变为活水,并养鱼、植藕大大增加了经济效益。
  第四节城市供水
  20世纪50年代以前,菏泽市城市居民主要汲用井水,城内有大小水井72眼。因系浅水井,最深深度不足15米,井水多被污染。为满足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需要,1965年菏泽县政府普査城区地下水源,并着手筹备自来水厂。
  城区水文地质普查菏泽城处鲁西南凹陷地带,第四纪松散沉积层厚度较大,钻至160〜200米仍系土层,贮藏地下水的性能良好。1958年山东省801地质队曾在城区钻探,证实地下有一条西南东北向古河道,水量丰富,水质良好,从地表往下25〜50米之间,有细中砂2〜3层,其砂料径0.15-0.25公厘,建水厂的条件非常具备,特别是西关地下水丰富,水质好。1958年中央地质队曾在此打一眼直径为30mm,深度为100米的钢管井,水为甜水,该井通地下海,水量丰富,有开发价值。
  水源地西厂水源地,位于北城外白庄西北角,治淮测量铁塔北面200米处。1966年旅工建设,1967年元旦开始供水,日供量2000吨。1974年筹建西水厂系列工程,至1983年陆续打井11眼,井深分别为60米、80米、400米,抽水量每眼井每小时80吨。西水厂是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地,日供水量为1.5万吨。
  东水厂位于烈士陵园西侧,1968年建3号井,每小时抽水60吨。1974年又建井3眼,深度均为380米。1983年又打井4眼,其中2眼深度为430米,1眼深度为60米,1眼深度为73米。东水厂日供水量为8000吨。
  东、西水厂1975年建立二级泵房和清水池,实行二级供水,1980年底日供水量为1・5万吨,1985年底日供量为2・3万吨。
  供水管网城内自来水管道已形成纵横交错的供水管网。主要管道有,从西水厂到青年路北口的输水管道长1500米,400mm铸铁管;牡丹路至康庄路口输水管道长450米,300mm铸铁管;康庄路口至武警支队输水管道长1000米,150mm铸铁管;东方红大街市委门口至棉纺织厂输水管道长5000米,200mm铸铁管。从东水厂至牡丹路输水管道有长1670米的直径为300mm和长240米0为200mm的水泥管;东水厂至人民路输水管道长600米,300mm水泥管;东水厂至新地委输水管道长800米,200mm铸铁管。市区总计200mm以上的粗型管道26.83公里,100〜200mm的干管17.3公里,全城供水干管道已达44公里,支、干管总长为150公里,管网合格率达100%。
  供水管理1966年菏泽建自来水公司主管城内工业、机关、学校、消防等企事业单位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1985年公司有职工216人,日供水量达2.3万吨。
  水费:自1967年以来,水费收缴一直没有调整,公共水站用水0.12元 /立方米;工厂、企事业单位用水及其他用水0.20元/立方米。
  设备:1985年有水厂2处、二级泵房2处、蓄水池2处、公共供水站40个。架设高压线路10公里,有变压器16台、水泵电机20台、水泵20台、真空泵电机2台、高压配电盘3面、配电盘14面、自耦减压动箱13台、高压负荷开关4台、低压隔离开关2台、柱上油开关2台,现有动力1388瓩。
  水源管理地下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为保护合理开发城市地下水资源,市政府规定:凡在城市规划区内的地下水源及城市供水水源,均应由地下水资源管理委员会管理,一切用水由城市节约用水办公室调配,各单位自备水源要经过市水资源管理委员会批准后方可开凿和使用。凡凿井单位和用水单位都有责任保护水源,严禁水资源污染和混淆,凡违犯水资源管理办法的单位和个人要受到停止用水或罚款。
  第五节公共建筑
  钟楼鼓楼钟、鼓二楼为两座形式相同而对称的建筑物。钟楼座西(今一中西面的十字路口东街口),鼓楼座东(今一中东面的十字路口西街口),均建于公元1326年(元大定三年),占地面积约64平方米。楼分两层,下层高5米,有东西拱形洞道,通车马、行人;上层高3米,为飞檐挑角小楼。钟楼内悬挂巨钟1口,鼓楼内架巨鼓1面,专人按时撞钟击鼓,以报时辰。建国初因碍交通而拆除。
  文庙座落于荷泽市城东北角(今菏泽军分区院西半部),建于公元1446年。最前是门楼,内有两座石坊,向北进灵星门,迎面是月牙河,河上有横跨石桥,桥栏石雕百兽。月牙河两侧建有东、西厢房,正方是大成殿, 共10间。后殿是楼房,两侧建有东、西院。建国后拆除。
  魁星楼公元1866年(清同治五年)重修。座落在今菏泽军分区院西面。此楼为六棱形塔式建筑。共6层,高20米、基层有东西拱形洞道,跨于现八一大街上。红、黄、绿三色琉璃瓦覆顶,最高层雕有文曲星神像。1949年拆除。
  天主教堂始建于1895年,义和团运动时拆除。庚子赔款后德国教士主持重修。此教堂座落今地区广播局处,占地约5000平方米。礼拜堂为西洋建筑,两个方锥形堂顶,高达20余米,四面镶直径约1.5米的大时钟。1966年拆除。
  菏泽电视转播台建于1978年,位于市区东南部中华东路南侧。占地25亩,建筑面积3.8662万平方米,建有180米高直立电视转播塔1座,覆盖面积方园50余公里。
  菏泽汽车站建于1952年,位于市区东部,双河路南侧牡丹北路和牡丹南路相接处,占地面积31亩,建筑面积1.3794万平方米,为省内一流地区级站。
  菏泽百货楼建于1975年,座落在东方红大街中段北侧。占地5亩,营业楼为3层,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
  贸易大楼建于1982年,座落于市区东郊三角花园东侧,占地面积3800平方米。营业楼为4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
  菏泽地区气象局雷达办公楼建于1984年,条形基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楼4层,建筑面积1117平方米。
  菏泽市人民政府办公楼1984年12月由菏泽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施工,1985年10月建成。座落在中华路西端南侧,坐南面北,混合结构,建筑面积4776平方米。主楼5层,东、西辅楼4层。楼表面以米黄瓷砖装饰, 其格调严谨庄重。

知识出处

菏泽市志

《菏泽市志》

菏泽上次的地方志是清光绪六年(1880年)修,距今已110年。新修《菏泽市志》,应上承光绪六年,举凡光绪六年后菏泽的政治、经济、文化、人物等等方面都应修在新志里,传之后世。新志继承了以前地志的传统格式,共分大事记、建置沿革、自然地理、农业、工业、商业、财税金融、交通邮电、城乡建设、牡丹、党派群团、政权政协、公安司法、教育、文化、科技、军事、风俗、方言、人物、附录等二十多编。在编纂过程中,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同志付出了大量劳动。他们重视调查,重视档案。他们派人深入农村、街道,采访历史事件当事人,记录口述材料,调查古迹,寻觅残碑,记录民间传说、故事。他们采访了200多人次,积累了宝贵的资料。他们查阅各种档案,摘录材料数十万字。他们还创办了不定期刊物 《菏泽市史志资料》,收集各方面材料。他们工作很细致。

阅读

相关地名

菏泽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