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客货运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0162
颗粒名称: 第六节 客货运输
分类号: F502
页数: 2
页码: 296-297
摘要: 1924年,菏泽城内开始出现黄包车,主要是给私人拉包车。从菏泽拉到郓城,一般需2块大洋,短距离如拉两三道街,只需30个铜板。1926年,王玉修从外地买回一部“小道吉”汽车,可乘坐四、五人,后来又买了一部“雪夫兰牌”汽车,在东门高升旅店搞客运。
关键词: 交通运输 客货运输

内容

1924年(民国13年),菏泽城内开始出现黄包车,主要是给私人拉包车。从菏泽拉到郓城,一般需2块大洋,短距离如拉两三道街,只需30个铜板。
  1926年(民国15年),王玉修从外地买回一部“小道吉”汽车,可乘坐四、五人,后来又买了一部“雪夫兰牌”汽车,在东门高升旅店搞客运。
  1929年(民国18年),山东省交通厅始在菏泽设汽车站,汽车多至八九部,以客运为主。
  建国后,人民政府从青岛调来七八辆汽车,在西门里路南开设私人裕民车站,主要经营客运。后参加公私合营,并入菏泽地区汽车运输公司。
  1965年地区汽车运输公司菏泽长途汽车站先后开通菏泽至兖州、菏泽至单县、菏泽至兰考、菏泽至东明、菏泽至郵城、菏泽至哪城、菏泽至聊城等线。至1985年底又相继开通了菏泽至济南、菏泽至民权、菏泽至枣庄、菏泽至泰安等线路。市水利局两部“黄河”大客车开通菏泽至上海特长客运线。市公共汽车岀租公司也先后向济南、兖州、开封、泰安、徐州、商丘等地发出班车。据统计,1985年客运量达650余万人次,周转量为3.5亿万人公里。
  二、货运
  清末荷泽已有私人开设的马车行,运货也是按里程和重量收钞。从济宁运百斤货到荷泽要八九角钱。
  国民党和日伪时期,菏泽县虽有货运汽车,但为数很少,要价很高,只有富商大贾才能用得起。因此,建国前长途运输主要靠肩挑人抬和部分手推木轮车。由于交通不便,运输工具落后,货运量很小。
  1949年虽成立了搬运工会,但汽轮马车很少,车辆多是红车、土牛车、太平车等,粗老笨重,运量小而费力。1954年开始使用胶轮地排车,1956年成立马车运输合作社。专业运输合作社的成立促进了运输事业的发展。据统计1957年专业马车完成货运量1.54万吨,周转量21万吨公里;专业人力车完成货运量7900吨,周转量71万吨公里。至1958年参加营运的胶轮马车增加到294辆、地排车2868辆。但由于缺少机动车辆,县运输公司的地排车队曾爬山涉水往500里之遥的济南运电线杆。
  1961年市运输公司从东明买进2部三轮汽车,开始使用机械化运输。但真正机械化的运输是从70年代中期才开始的。
  1966年至1975年全县平均货运量为45万吨,周转量为1569万吨公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载重汽车迅速增加,至1985年全市货运量已达到106.9万吨,周转量达6020万吨公里。

知识出处

菏泽市志

《菏泽市志》

菏泽上次的地方志是清光绪六年(1880年)修,距今已110年。新修《菏泽市志》,应上承光绪六年,举凡光绪六年后菏泽的政治、经济、文化、人物等等方面都应修在新志里,传之后世。新志继承了以前地志的传统格式,共分大事记、建置沿革、自然地理、农业、工业、商业、财税金融、交通邮电、城乡建设、牡丹、党派群团、政权政协、公安司法、教育、文化、科技、军事、风俗、方言、人物、附录等二十多编。在编纂过程中,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同志付出了大量劳动。他们重视调查,重视档案。他们派人深入农村、街道,采访历史事件当事人,记录口述材料,调查古迹,寻觅残碑,记录民间传说、故事。他们采访了200多人次,积累了宝贵的资料。他们查阅各种档案,摘录材料数十万字。他们还创办了不定期刊物 《菏泽市史志资料》,收集各方面材料。他们工作很细致。

阅读

相关地名

菏泽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