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乡镇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0108
颗粒名称: 第十一章 乡镇工业
分类号: F29
页数: 6
页码: 226-231
摘要: 菏泽市乡镇工业起源于传统的手工业。自1953年起部分个体手工业者集资入股,联合经营,成立了农村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最早的这类合作社有窑业、木工、铁业、罗笼、缝纫、鞋业、针织等。
关键词: 乡镇工业 乡镇经济

内容

菏泽市乡镇工业起源于传统的手工业。自1953年起部分个体手工业者集资入股,联合经营,成立了农村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最早的这类合作社有窑业、木工、铁业、罗笼、缝纫、鞋业、针织等。1958年大部分人民公社兴办了铁业、砖瓦业、修理业,从事小型机械的维修和锄、锨、镰、镢、耧、耙等木制农具的制造。1965年全市社、队办工业发展到91个,从业人员1158人,产值370万元。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公社、大队办的工业经过整顿,普遍推行了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增强了企业活力,项目也逐步增
  多,办起了磷肥、地毯、裘皮、酿造、食品、粮油加工、建筑、运输等工业。1983年联户办工业、个人办家庭工业犹如雨后春笋,荷泽市委、市政府将原社队工业、农村联营合作社工业、个体工业统称为乡镇工业。
  1980年〜1985年菏泽市乡镇工业基本情况表
  第一节机构设置
  建国初期的菏泽县供销社生产科是全县最早的手工业管理机构。1955年,以县供销社生产科为基础组成了菏泽县手工业联合社管理全县手工业。1958年手工业联合社撤销,全县手工业归属县工业局领导。1959年又恢复手工业管理机构,改称荷泽市手工业管理局。1969年菏泽县手工业管理局撤销,所属工厂改归菏泽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工交组。1976年县建立轻工业局,下设公社工业生产科负责管理公社工业。1979年菏泽县建立公社工业局,1982年下半年改称菏泽县社队企业管理局,1983年又改称荷泽市乡镇企业管理局。1984年4月,菏泽市多种经营办公室归并乡镇企业管理局,更名为菏泽市多种经营乡镇企业局,各乡镇均设经济联社。1985年5月又改名为菏泽市乡镇企业局,各乡镇设“经委”。
  第二节生产项目
  乡镇工业最初以铁业、木业为主要行业,生产农民急需的生产工具和木制小农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乡镇工业迅速发展,生产项目逐年增多。至1985年菏泽市乡镇工业项目有石油化工、机械、五金、建筑材料、农药、化肥、植物激素、造纸、印刷、文具、棉花加工、丝绸、麻纺、皮革、橡胶、粮油加工、副食品、日用家具、生活用品、缝纫、服装、工艺美术等20
  多个生产项目300多个品种,品种系列已初具规模。第三节著名产品
  葵花牌特鲜酱油原名优质豆王鲜,是1980年由沙土酿造厂采用当地的优质黄豆、小麦粉发酵晒制而成的营养调味品,含有多种氨基酸,色泽鲜艳,香味浓郁,口味鲜美。1983年获山东省科研一等奖。1985年获国家银质奖。经国家科委鉴定,理化指标超过瑞士“美极鲜”酱油,卫生指标优于GJB2717-81酱油生产指标。远销日本、美国、加拿大、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
  氧化铁红1980年沙土公社工厂开始生产。主要原料是废铁花、铁屑。它是油漆、橡胶、塑料、玻璃等工业原料。在山东省同行业质量评比中获第一名,1982年在全国颜料产品质量评比中获第三名,其中制漆沉淀性被评为第一名。
  安兴磨头1958年由安兴磨头厂开始生产。该产品在1976年全省同行业评比中获第三名。1985年该厂又研制成功硬度强、重量轻、成本低、加工面粉质量好的新型合金磨头,年产量达2万套,畅销本地和河南、安徽、江苏等地。
  增产灵1985年6月由都司乡农丰化学制剂厂开始生产。经省鉴定,质量超过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规定的标准。用于棉花可增产15〜20%;用于水稻、小麦、玉米、谷子可增产15〜30%。
  防落素1985年6月由都司乡农丰化学制剂厂开始生产,是新型植物调节剂,能促进农作物生长,防止花果脱落。在瓜果刚开花时喷洒,可提高结果率83%。
  青鲜素1985年6月由都司乡农丰化学制剂厂开始生产。它是优良的植物调节剂。既可用于蔬菜瓜果的保鲜,也可抑制蔬菜的发芽,延长贮存期。经试验,用于马铃薯、萝卜、大蒜、大葱的贮存可不空心、不发芽;用于白菜、西红柿的贮存可使不腐烂、不脱叶,贮存期可延长至1年以上。该产品是山东省首创,产品畅销本省及河北、安徽等地。
  李村地毯1978年开始生产,有4义6英尺、8×10英尺、10X12英尺、2.5X8英尺等规格。主要为外贸出口加工,产品销往美国、日本、西德等国家。最高年产值18万元,年盈利8000元。
  沙耙沙耙是菏泽生产的传统农具,用本地产的桑木制成。耙齿细而坚固,放在地上站一个人而齿不折断。在1958年至1965年全省中小型农具评比中年年名列前茅。该产品生产普遍,如彭拐、尚庄、张菜园等村家家户户都会做。1985年产量达2万提, 畅销河南、安徽等地。
  镰把解元集刘庄的镰把是传统名牌产品。其特点是粗细适当、弯度合适。多采用象形木料,根据木质纹路制成。1958年至1965年在全省中小农具评比中年年获奖。
  建筑涂料1984年岳程庄乡从南京引进技术开始生产。品种有白、兰、果绿、米黄、粉红五种颜色。有亮度好、不退色、附着力强等特点,年产量达150吨,畅销河南新乡、山东德州等地。
  皮毛玩具马垓回族乡农民王福才自办家庭工厂,用各种动物皮张下脚料生产。开始只做牛、马、羊等简单动物,逐渐发展到制做稀奇珍兽,品种达30余种。造型美观、神态各异,千姿百态、形象逼真、栩栩如生。他制作的“老虎”曾被搬上电视剧《武松》;用电子控制的狮子、老虎、猫、狗等动物,在数米远处听到信号也会跑、会叫。产品畅销亚、非、欧、美四大州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第四节主要乡镇工厂
  张什店窑厂建于1958年,当时属辛集公社集体所有,占地400亩,有36门轮窑1座。1983年该窑划归岳程庄乡所有,并承包给农民李传亮经营。李传亮承包后,加强了管理,经济效益明显提高。1985年生产成品砖1000万块,产值60万元,创利润10万元。当年李传亮即捐款5万元支援教育事业。李被授予“尊师重教”模范,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
  安兴棉纺厂始建于1984年6月。共有厂房12间,职工50人,800支纱锭。有固定资产39万元,流动资金4・5万元。日产棉线1000斤,主要生产14支纱。建厂当年即创产值26万元、利税3・7万元。1985年年产值30万元、利润3万元。
  沙土酿造厂建于1980年6月。当时只有12名农村磨油师傅、4盘石磨、5头小毛驴和一些小农具,主要为外贸加工香油。在生产经营中坚持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用滚雪球的办法,不断开发新产品,扩大出口贸易。至1985年,这个厂已发展成为占地400余亩、427名职工,拥有固定资产380万元、流动资金140万元,年产值500万元的中型企业。该厂生产20多种产品,其中芝麻酱、香辣油、特鲜酱油、腐竹等7种产品远销日本、美国、西班牙、东南亚等14个国家和香港、九龙、澳门地区。几年来,创外汇381万美元,向国家缴纳税金100万元,获利214.2万元,转化粮食1.7420万吨。1984年葵花牌特鲜酱油获山东省和国家农牧渔业部双优产品。1985年荣获国家银质奖。
  都司乡农丰化学制剂厂该厂1984年10月兴建,1985年6月正式投产。拥有固定资产30万元,固定职工35人,设计年生产能力1300吨。主要生产促进农作物生长的植物激素 ——增产灵、防落素、青鲜素。1985年6月投产后至年底共生产3种激素92.2吨,产值85.3万元,获利润15万元。
  该厂从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工研究所引进最新科研成果,其产品经山东省农业厅农技站多次试验,对多种农作物都有明显增产效果。

知识出处

菏泽市志

《菏泽市志》

菏泽上次的地方志是清光绪六年(1880年)修,距今已110年。新修《菏泽市志》,应上承光绪六年,举凡光绪六年后菏泽的政治、经济、文化、人物等等方面都应修在新志里,传之后世。新志继承了以前地志的传统格式,共分大事记、建置沿革、自然地理、农业、工业、商业、财税金融、交通邮电、城乡建设、牡丹、党派群团、政权政协、公安司法、教育、文化、科技、军事、风俗、方言、人物、附录等二十多编。在编纂过程中,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同志付出了大量劳动。他们重视调查,重视档案。他们派人深入农村、街道,采访历史事件当事人,记录口述材料,调查古迹,寻觅残碑,记录民间传说、故事。他们采访了200多人次,积累了宝贵的资料。他们查阅各种档案,摘录材料数十万字。他们还创办了不定期刊物 《菏泽市史志资料》,收集各方面材料。他们工作很细致。

阅读

相关地名

菏泽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