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化学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0104
颗粒名称: 第十章 化学工业
分类号: F407.7
页数: 2
页码: 225-226
摘要: 菏泽市有化工企业4个,其中国营企业3个,市属集体企业1个。主要产品有氮肥、磷肥、复合肥、农药、化工原料、煤炭机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化学工业有了较大发展,在菏泽市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 化工企业 化学工业

内容

菏泽市有化工企业4个,其中国营企业3个,市属集体企业1个。主要产品有氮肥、磷肥、复合肥、农药、化工原料、煤炭机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化学工业有了较大发展,在菏泽市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1985年底,菏泽市属化学工业有职工1013人,拥有固定资产1257・5万元,工业总产值达274万元,实现利润一154・7万元,共生产9类28种产品。
  第一节氮肥
  菏泽市化工企业所生产的氮肥主要有氨水和碳酸氢铵。
  氨水氨水是60年代菏泽县化肥厂生产的产品。该厂是菏泽市和荷泽地区第一个生产氨肥的厂家,主要产品是农用普通氨水。原来只能年生产3000吨合成氨,经过技术改造生产能力逐渐增加到年产5000吨、7500吨、10000吨。产品也由普通氨水改造为碳化氨水、碳酸氢氨。1982隼,菏泽县化肥厂转产改为菏泽县啤酒厂。
  碳酸氢铵碳酸氢铵为菏泽跃进化肥厂生产。该厂1976年开始筹建,1980年正式试车投产。年生产能力为5000吨合成氨。为满足广大农村对化肥的需求,1982年以来,经过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合成氨生产能力扩大到7500吨。1985年菏泽跃进化肥厂与明水化肥厂签订了经济技术合同。由明水协作组对该厂的生产、技术、管理进行具体地帮助和指导,从而不断地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效益。
  第二节磷肥
  磷肥为菏泽市磷肥厂生产。该厂1973年筹建,1975年8月正式投产。当时产品为磷矿粉。1978年土法上马,采用大池人工搅拌生产普通过磷酸钙。1980年通过技术改造,又投资15万元,增设皮带滑承、三浆搅拌和氟气回收装置,实现了机械化连续生产,年生产能力达1万吨。1984年为发展和壮大企业,陆续开发了日用化工产品,成为菏泽市唯一日用化工生产厂家。足宝、灭虫花露、干洗灵、空气清洁剂等均系该厂产品。
  1977年该厂又投资20万元筹建小型硫酸车间,1979年投产。生产4个月后因设计不合理而停产。
  第三节农药制剂
  农药粉剂为荷泽农药厂生产。该厂于1966年投资4万元开始筹建,旧厂址在原菏泽县水利局侯店水利发电站,占地30余亩。1967年10月试车投产,产品为1%的“六六六”农药粉剂。1968年10月增加投资30万元将农药厂扩建搬迁到双河集桥北。生产能力由1000吨增加到10000吨;又增加了5%的DDT、2.5%的敌百虫和2%的乐果粉等10多种产品。1980年4月,农药厂再投资12万元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增加了部分设备,改进了工艺流程,从而提高了劳动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有机磷农药属高残毒农药,故1982年底停止了生产。粉剂农药停产后,为了解决职工生活,相继开发了导火索、理疗热敷袋、DC分散剂、漏电保护开关、淀粉、磷酸脂等产品。

知识出处

菏泽市志

《菏泽市志》

菏泽上次的地方志是清光绪六年(1880年)修,距今已110年。新修《菏泽市志》,应上承光绪六年,举凡光绪六年后菏泽的政治、经济、文化、人物等等方面都应修在新志里,传之后世。新志继承了以前地志的传统格式,共分大事记、建置沿革、自然地理、农业、工业、商业、财税金融、交通邮电、城乡建设、牡丹、党派群团、政权政协、公安司法、教育、文化、科技、军事、风俗、方言、人物、附录等二十多编。在编纂过程中,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同志付出了大量劳动。他们重视调查,重视档案。他们派人深入农村、街道,采访历史事件当事人,记录口述材料,调查古迹,寻觅残碑,记录民间传说、故事。他们采访了200多人次,积累了宝贵的资料。他们查阅各种档案,摘录材料数十万字。他们还创办了不定期刊物 《菏泽市史志资料》,收集各方面材料。他们工作很细致。

阅读

相关地名

菏泽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