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电力工业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007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电力工业建设
分类号: F407.2
页数: 3
页码: 191-193
摘要: 菏泽市的电力工业起步于1931年。是年,山东省立第六中学校长刘培源从济南购买12马力柴油机和8千瓦直流发电机各1部,在校内发电,供该校照明。自1931年至1938年,菏泽市先后有4个办电单位:菏泽六中、南华电厂、耀华电灯公司、潘隅首电厂。
关键词: 能源工业 电力工业建设

内容

菏泽市的电力工业起步于1931年(中华民国20年)。是年,山东省立第六中学(今菏泽一中)校长刘培源从济南购买12马力柴油机和8千瓦直流发电机各1部,在校内发电,供该校照明。菏泽市开始有了电灯。
  自1931年至1938年,菏泽市先后有4个办电单位:菏泽六中、南华电厂、耀华电灯公司、潘隅首电厂。1932年(中华民国21年),菏泽人刘汉卿同亲友集资办南华电厂,买德国立式柴油机1台(15马力)、直流发电机1台(12千瓦)。机房在考北街北头,发电供南华小学和附近街道照明。
  经营一年多,因亏本而停办。1934年,刘汉卿又卖掉土地增资办电,在城内潘隅首创办菏泽耀华电灯公司,安装28马力柴油机和25千瓦发电机各1部,发电供附近街道照明。经营2年余,又因亏本倒闭。1936年,菏泽县政府建设科以官府名义买下燿华电灯公司全部设备,又从济南买来50马力柴油机、40千瓦发电机,办起潘隅首电厂。发电主要供县政府和民生工厂所需,少部分供商店照明。1938年因日军侵占荷泽城而停办。
  建国以来,菏泽市电力工业迅速发展起来。大致可分3个阶段:
  小型柴(汽)油机发电厂的建设:
  1950年创建菏泽虹光电厂,设备为美制75马力汽油机、50瓩发电机、木柴煤汽炉、单相5千伏安升降变压器各1台,电压3300/220伏,全部供照明用电。后因汽油短缺,成本高,于1952年元月停产。1954年4月,菏泽虹光电厂并入菏泽联合烟厂,组建了电力科(电力车间),发电供全城照明,偶而兼供极少数工业用电。其设备为200马力柴油机1台(日本昭和13年出品)带动50千瓦发电机2台(美国造)和25千瓦发电机1台(此台专供该厂烤烟车间用电),生产供电均为三相50周波,输出电压220伏。每晚开动3〜5小时「照明供电趋于正常。至1957年,供电线路已发展为5条、方圆3华里范围。1958年10月,菏泽联合烟厂电力科并入荷泽火力发电厂。
  火力发电厂的建设:菏泽第一、第二发电厂始建于1958年元月,1972年全部建成,共5个机组,总容量7500千瓦。1974年前统称荷泽发电厂,统一领导,统一核算。因1、2、3、4号机组厂址在菏泽城东关,5号机组厂址在菏泽城南7.5公里处的马庄, 人们习惯称老厂为“北厂”,新厂为 “南厂”。自1975年1月16日起分为菏泽第一发电厂、菏泽第二发电厂。其建设发展过程是:1958年,菏泽地委、专署决定将原计划在1959年施工的1号机组750千瓦提前在1958年旅工,并于是年10月开始试运行,1959年1月正式投入生产。1号机组投产后,正在努力上2号机组,并且锅炉已装好,汽机、电机待装,但因“大办钢铁”需要,将2号机拆迁给了王台钢铁厂。1961年钢铁厂下马,又拆迁回菏泽发电厂存放库内,至1964年初方开始安装,是年5月竣工投产。3号机组(容量1500千瓦)于1967年1月正式投入运行;4号机组(容量1500千瓦)于1968年1月正式投入运行。
  菏泽第二电厂于1971年开始建设,1972年9月建成,并于是月23日把容量3000千瓦的5号机组投入运行。此时,菏泽发电厂共5个机组7500千瓦。
  由于1、2、3、4号机组制造工艺粗糙,有的甚至是半成品,均经过加工改制,消缺达到生产能力。故1、2号机组于1974年即停止运行,而用1、2号机组厂房改装的5000千瓦调相机,于1978年8月18日上午正式投入运行。但该机系德国西门子公司30年代产品,已经陈旧老化,绝缘状况很差,如维修到能正常生产的程度,需维修费用较大,从经济上考虑得不偿失,后经批准报废。发电一厂到1982年所有机组全部报废后,发电二厂改为“荷泽电业局发电厂输变电设备及电网建设:菏泽市电网建设,经过近20年的艰苦奋斗,到1985年底已初具规模。电网输变电压为220千伏、110千伏、35千伏,配电电压10千伏,民用电压400(380)伏、230(220)伏,共6个等级。
  (一)输电线路
  110千伏、220千伏线路:1967年开始筹建济宁——菏泽110千伏输变电工程,1970年10月建成投产。山东电网首次延伸到菏泽。1984年起又兴建济宁——巨野——菏泽220千伏工程,预计1986年竣工,强大电流不久将源源输来菏泽。
  35千伏线路:1985年,全市已建成6条35千伏线路。
  北高线北郊变至高庄变长度14・4公里
  巨沙线巨野变至沙土变长度30.9公里
  北王线北郊变至王浩屯变长度20.0公里
  北黄线北郊变至黄堤变长度9.7公里
  北郊线菏泽变至北郊变长度6.9公里
  东郊线荷泽变至城关变长度4.3公里
  (二)变电站
  35千伏变电站:1985年底菏泽市有35千伏变电站6座。
  高庄站变压器1台容量1800千伏安
  沙土站变压器1台容量2500千伏安
  王浩屯站变压器1台容量1800千伏安
  黄堤站变压器1台容量1800千伏安
  城关站变压器1台容量10000千伏安
  北郊站变压器1台容量3150千伏安
  110千伏变电站:1970年10月菏泽变电站1号变容量10000千伏安投入运行以来,除郵城外,9个市、县都建设了110千伏变电站。菏泽市建110千伏变电站3座,装变压器5台,容量112000千伏安,占全区总容量的50.2%。
  (三)企业自备35千伏设备
  菏泽市跃进化肥厂自建35千伏变电站1座,装变压器1台,容量为4000千伏安。自架35千伏线路1条,从菏泽变至跃进化肥厂变,全长7・5公里,于1980年7月正式投入运行。
  至此,菏泽市高低压供电系统已初具规模,为菏泽的经济振兴创造了有利条件。

知识出处

菏泽市志

《菏泽市志》

菏泽上次的地方志是清光绪六年(1880年)修,距今已110年。新修《菏泽市志》,应上承光绪六年,举凡光绪六年后菏泽的政治、经济、文化、人物等等方面都应修在新志里,传之后世。新志继承了以前地志的传统格式,共分大事记、建置沿革、自然地理、农业、工业、商业、财税金融、交通邮电、城乡建设、牡丹、党派群团、政权政协、公安司法、教育、文化、科技、军事、风俗、方言、人物、附录等二十多编。在编纂过程中,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同志付出了大量劳动。他们重视调查,重视档案。他们派人深入农村、街道,采访历史事件当事人,记录口述材料,调查古迹,寻觅残碑,记录民间传说、故事。他们采访了200多人次,积累了宝贵的资料。他们查阅各种档案,摘录材料数十万字。他们还创办了不定期刊物 《菏泽市史志资料》,收集各方面材料。他们工作很细致。

阅读

相关地名

菏泽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