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0034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农业
分类号: F303
页数: 27
页码: 99-125
摘要: 1949年2月,县设农业科,1950年改归建设科分管农业。1956年又改为农业科,年底改为农业局。至1985年30年间,与林业、畜牧、水产几度合并、分开,所辖机构也随之几经变动。详细情况见《农业机构设置情况表》。解放前,菏泽市土地制度为封建土地所有制。
关键词: 农业建设 农业发展

内容

1949年2月,县设农业科,1950年改归建设科分管农业。1956年又改为农业科,年底改为农业局。至1985年30年间,与林业、畜牧、水产几度合并、分开,所辖机构也随之几经变动。详细情况见《农业机构设置情况表》。农业机构设置情况表
  第二节农业经济制度变革
  一、封建土地制度
  解放前,菏泽市土地制度为封建土地所有制。大量土地被少数地主占有,大部分农民无地或只有少量土地。如城东新兴集任姓一户地主就占地45顷。诸如城东孔楼,城南何楼,城西南王浩屯,城西吕陵店、杜庄,城北小留集、高庄,都有占地几十顷乃至几百顷的大地主,还有众多的中、小地主,也都占有相当一部分土地。据1949年调査,全县总耕地为155.35万亩。其中地主占有46・6万亩,占总面积的30%;富农占有32.6万亩,占总面积的21%;中农占有62.5万亩,占总面积的42%;而人数最多的贫农仅占有10.95万亩,占总面积的7%。
  地主把土地以不同的方法租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耕种,以榨取高额地租。其岀租方式一般分为小种地、大种地、课地、二八锄地、雇工等几种。
  小种地:佃户租种地主的土地,所需肥料、牲畜、种子、农具皆由地主负担,佃农负责耕种、管理、收获。收获的农产品佃农分三成,地主分七成。
  大种地:地主的土地由佃农耕种, 肥料、牲畜、种子、农具全由佃户负担,所收产品地主与佃户各半。因之又叫“二五分成”。
  二八锄地:地主的土地播种后,由佃户锄地、拔草和收割,收获的产品佃户分二成,地主分八成。课地:佃农租种地主的土地,事先言明向地主交纳粮食的数量、课地期限,定期交纳。除遇灾年歉收免赋税时,佃户可不交纳粮食,其余则一概如数交纳。
  雇工:一般分为长工、短工、季节工。长工是地主长年雇用的佃农;季节工是在某一季节雇用的临时佃农;短工是地主在收割耕种等农忙时雇用的临时佃农。地主除了管这几种雇工吃饭外,只给一点少得可怜的工钱。有时雇用童工,只给饭吃,不开工钱。另外,地主每逢婚丧喜庆之事,要佃户帮工,也只管饭吃,不给工钱,美其名曰“帮忙”。
  在封建土地制度的重压下,地主和广大农民过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地主利用土地岀租和放高利贷等手段盘剥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过着花天酒地、妻妾成群的糜烂生活。南关厢地主袁万成虽仅有80亩地,却“娶”了5个老婆。南关朱庄地主朱其秀,有土地280亩,一家5口人,雇着一个做饭的、一个长工和7个种地的,对农民实行“二八”分的重租剥削,穷人借他的粮食或钱都是“驴打滚”的利。贫农王文兰借了他10斤谷子,只10多天就滚到35斤。
  广大农民过的是衣不蔽体、食不饱腹,常年颠沛流离的生活。解放前仅南关厢逃荒要饭的就有309人,卖儿卖女的14家,1942年大灾荒饿死60多人,死绝的有10多家,外出逃荒下落不明的有王春英、张东海、吕金才、郭二妮、宋二白、彭树德等10几人。
  二、减租减息
  1941年至1943年间,菏泽抗日县政府、南华抗日县政府、临泽抗日县政府先后分别在各根据地推行“减租减息”政策。减租,又称“二五减租”,即在佃户原交租的基础上减少25%,过去多交的租子退还给佃户。减息,即减轻农民所受高利贷的剥削。当时的高利贷10个月为期的利息2〜5%;1个月为期的利息5%;1至3天的利息10%。到期不能还清本息的,则把利息“滚”成本,再按上述方法计算本息,故群众称之为“驴打滚”。借粮也是如此,有的借1斗还3斗或者4斗5升,最高的借1斗还8斗。所以很多人为此倾家荡产,家破人亡。减息规定:借1斗还1斗3升,借款一律按3分行息。这就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债务负担。继而又实行“增资增佃”,以提高雇工工资,增加佃农收入。
  三、土地改革
  1949年6月,菏泽、南华、临泽等县分别贯彻中共中央5月4日发出的《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将党在抗战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土地改革运动展开。经过反奸诉苦、说理斗争,将地主的土地、牲畜、农具等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按照政策,留给地主、富农与农民同样多的土地,并监督其劳动。1946年10月,国民党反动派重占菏泽城,土地改革暂停。1948年9月,菏泽第二次解放后,中共菏泽县委组织工作队全面进行“土改”运动。后经“土改”复査、“土改”补课,于1952年12月22日全部结束“土改”,并进行丈地评产,颁发了土地证。土地改革中,全县共没收地主与征收旧式富农的土地18.7171万亩、房屋4802间、农具2063件、牲口609头、长短枪357支。全县贫雇农民分得了土地,
  生产力得到了解放。据“土改”后的1951年调査,全县有耕地153.27万亩。其中地主占4.6万亩,占总面积的3%;富农占5.5万亩,占总面积的3.6%;中农占64.4万亩,占总面积的42%;贫农占78.77万亩,占总面积的51・4%。
  原临泽县西姚高寨土改前后阶级情况对照表土改前
  土改后
  四、互助合作
  互助组:1943年,菏泽县抗日根据地内出现变工互助组,它对解决战争与生产的矛盾起了重要作用。1949年生产救灾中,试办一批农副业结合的互助组。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到了土地,生产积极性高涨,但因缺少牲畜农具,生产中困难很多。特别是遇到天灾人祸,分散的农户没有抗御的能力,不少人不得不把分得的土地卖掉,新的破产户时有出现。为避免新的两极分化现象的出现,1950年,号召群众“组织起来,发展生产,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经过宣传、教育和组织发动,一些农户本着自愿互利、自由结合的原则组成了劳动互助组织。临时组、季节组、常年组等各种形式的互助组迅速形成。临时组和季节组属小型互助组,成员不固定,多在农忙时换工互助。常年组成员较固定,一般的有计划,有分工,有管理制度;有的农副业结合,有的增置了公共财产;分配办法是“论工找粮,牲畜找草”。至1953年4月,临时组、季节组逐渐变成了常年组。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简称“初级社”。1953年,在互助组不断巩固和发展的基础上,全市成立了9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时称荷泽县九盏明灯。1956年,县委传达了毛泽东主席《关于农业合作问题》讲话,农业生产合作社迅速发展。到年底,全县初级社发展到1718个,入社农户达8.6229万户。初级社的土地为农民所有制,按土地和劳力进行分配,比例一般为地六劳四(即土地占六成,劳力占四成)、地五劳五、地三劳七等几种形式。牲畜、大型农具折价归社或租借给社,社员劳动记分。初级合作社的建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953年全县粮食总产36131万公斤, 比1949年增产16343万斤。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简称“高级社”。1956年全县成立121个高级社,入社农户2.9018万户,占全县总农户的23%;到1957年底发展到757处,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97.8%。高级社将土地私有变为集体所有;耕畜和大型农具折价归社;劳动力由社统一管理,实行评工记分,按工分计酬, 取消土地分红。夏、秋粮食分配按“人七劳三”(人口占七成,工分占三成)或“人六劳四”的比例,现金部分按工分进行分配。高级社的建立,克服了初级社土地私有和统一经营的矛盾,有利于农田基本建设和公有财产的积累。但有的高级社的建立要求过急,步子过快,在一些互助组、初级社还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也都转入高级社,入社农民对取消土地报酬和耕畜折价归公的作法只能勉强接受,加之基层干部经验不足,管理不善,曾出现过少数人闹退社的风潮。
  五、人民公社化
  1958年8月15日,荷泽县第一个人民公社——牡丹乡人民公社建立。9月9日,又建立10处人民公社。到年底,全县共建立人民公社15处。
  人民公社是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经济组织。它政社合一,融工、农、商、学、兵各业为一体。
  随着“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运动的展开,农村也开始了“大炼钢铁”,要求群众将吃饭用锅等铁制用具(生产工具除外)全部“奉献”岀来,作为炼钢原料。接着,又成立了公共食堂,实行生活定量配给制,“吃饭不要钱”。男女劳力按军事体制编制,分别编为团、营、连、排、班。如:按年龄把妇女编为余太君队、穆桂英队、花木兰队;男人编为黄忠队、武松队等。老年人进幸福院,小孩子进托儿所、幼儿院。这种不切合实际的做法混淆了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的界限,加之随后刮起的“一平二调”(即对集体经济平均分配,无偿调拨,收回存款)的“共产风”,严重挫伤了社员的生产积极性;特别是生产中造成人力物力上的极大浪费,集体财产损失殆尽。1959年5月贯彻“郑州会议”精神,对“一平二调”的钱、粮、物清算退赔,“共产风”始有所收敛。
  1962年2月,市委落实了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全市建起生产大队844个,基本核算单位的生产队6513个。由生产队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组织生产分配。按基本口粮和劳动工分相结合的方法分配粮食。一般是人七劳三,也有的是人六劳四。社员的劳动积极性有了提高,粮食产量有所增长。1962年全市粮食总产1.7314亿斤,1965年增长到3.3074亿斤。
  “文化大革命”期间,错把集中劳动和平均分配当作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形成农业生产上的“吃大锅饭”。社员出工不出力现象普遍发生,再加上片面强调以粮为纲,执行纪律种田,把种自留地、搞家庭副业当作资本主义进行批判。这些做法约束了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生产多年处于徘徊不前状态。
  六、联产承包责任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委认真贯彻落实了农村各项经济政策,对农村生产关系作了重大调整。1979年在部分社、队推行多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1981年在全县普遍展开。1982年农业生产获得突破性发展,粮食总产5.6805亿斤,比1978年增产1.0317亿斤。1985年粮食总产7・3494亿斤,人均占有829斤。多年来未能解决的群众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如胡集村,1978年全年总收入68万元,粮食单产551斤,人均口粮365斤,人均分配73元。1980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5年总收入即达324万元,粮食单产1100斤,人均口粮提高到560斤,人均收入415元。现在该村拥有各种动力机械51台930马力,农用汽车3部,架设高压线40华里,灌溉面积6000亩,占总耕地的86%。现有林木100多万株,林木蓄积量2・1万立方,人均占有4立方。全村公共积累已达400万元。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从事商品生产的专业户、重点户逐年增多。全市1982年有各类专业户、重点户72户,1984年发展到4505户。农民开始从单纯的种植业解放出来走向富裕之路。如胡集饲养专业户吴广才,过去全家一个劳力,生活极端困难。1983年养羊8只,1985年发展到养驴2头、牛1头、貂30只、鸡50只、母猪2头,年获纯利3000多元,新盖8间砖瓦房。该村酿造专业户朱孟连,全家5口人,3个劳力。自1980年开始, 他建立了家庭酿造厂,请2个亲戚帮工,利用传统技术,手工操作酿醋,当年获纯利4000元。在此基础上,酿造厂进一步扩大,建房10间、水塔1座, 并增添了1吨锅炉,雇了10名工人, 生产能力比原来提高5倍,年获纯利5万余元。第三编农 业
  105
  1985年胡集乡5个行政村农民收入情况表
  1985年胡集乡5个行政村农民负担情况表 单位:元第三节农业区划
  1983年菏泽市根据市境内不同的地貌类型和土壤条件,因地制宜制定了综合农业分区。其目的是为更好地采用农业先进技术,加速农业技术改造,使农、林、牧、副、渔业的综合发展更趋科学。全市共分5个区,即菏中(部)粮、棉、果、菜特产区,菏西北(部)粮食丰产区,荷北(部)棉、粮、林、牧区,菏东南(部)棉、粮、林、瓜区和菏西南(部)棉、粮、油、林、牧、蚕区。
  一、菏中(部)粮、棉、果、菜特产区该区包括城区5个办事处,何楼、金堤乡东部,赵楼乡南部,佃户屯、皇镇乡西部,共258个自然村,3.4799万户,15.9087万人,6.4314万个劳动力。土地面积29・6774万亩,折合198平方公里。耕地17.968万亩,占全市耕地的12.3%,人均1.2亩,为全市人均土地最少地区,菏泽市有名土特产牡丹、芍药、耿饼、木瓜、二红杏及山楂等都生长在这片土地上。该区粮田面积8.2494万亩,单产996斤;棉田4.1666万亩,单产108斤。粮、棉单产均为全市最高。全区经济作物合计6.5729万亩(包括棉花),占耕地的36.7%,居全区之首。1983年人均总收入287元,为全市最高。在农业总收入中种植业只占51%,工副业占43%,工副业基础较好。市计划在该区建3个生产基地:一是在赵楼乡建立3000亩牡丹、芍药生产基地;二是在城区5个办事处及赵楼、辛集、何楼、佃户屯4个乡镇建立4000亩果品生产基地,其中柿子3000亩,杏、山楂、葡萄、木瓜、草梅等杂果1000亩;三是在城区5个办事处及赵楼乡建立6000亩蔬菜基地。
  二、菏西北(部)粮食丰产区
  此区横跨全市北部,经过12个乡镇(办事处),581个自然村,共5.7641万户,26.153万人,10.6329万个劳力。土地总面积67・5434万亩,折合450.8平方公里。耕地47.3754万亩, 占全市32.6%。根据土质、生产情况和灌溉方式,该区又分为3个亚区。
  (一)麦、豆亚区:包括李村、高庄、白虎3个沿黄乡镇和吕陵镇北部,共有205个自然村,2.3513万户,1.066万人,耕地面积20.2066万亩,占该区耕地的42.7%,人均耕地较多。全区粮田面积11・5743万亩,1983年单产675斤,总产7318.9万斤,人均736斤,居全市第二位,属余粮区。大豆7.6723万亩,单产269斤,全市最高。但该区土壤盐化威胁严重,养分含量低,氮少,有机质缺乏,农业结构单一,多种经营基础薄弱,渠系配套也较差,有效灌溉面积少。市政府拟在该区建立大豆生产基地,实行麦豆轮作,发展豆制品等加工业及窑业,建立养牛、养禽、养猪基地,使该区主要向国家提供粮食产品及畜禽产品。
  (二)麦稻亚区:位于荷泽城西部, 包括杜庄乡、吴店乡南部和吕陵镇一部,共165个自然村,1.2884万户,5.6624万人。耕地面积8.9569万亩,占全区耕地18.9%。该亚区种植业以麦、稻轮作为主,是全市粮食高产区。粮田面积6.0631万亩,1983年单产878斤,总产5326.4万斤,人均1255斤,占全市第一位。该亚区目前稻改区边沿没有排水截碱工程,侧渗严重,而在稻改区内部,排灌系统还不健全。因此,西北部次生盐碱现象还在加重;抗旱沟和排水沟河道平交,抗旱与排涝矛盾突出;农业结构失调严重。市政府计划该亚区以发展麦、稻、池藕等为主,主要向国家贡献粮食和藕制品。
  (三)麦杂亚区:包括小留、黄堤、都司3个乡镇南部,辛集镇北部和安兴镇西部,共211个自然村,2.1244万户,9.8846万人。耕地面积1.82119万亩,人均1.8亩,高于全市平均数。该亚区作物种植以小麦、玉米、大豆、棉花为主。全亚区粮田面积9.5636万亩,单产655斤,总产6260万斤,人均633斤,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该亚区地势低洼,土质粘重,渗水慢,渍涝灾害严重,特别是夏苗易受渍涝危害,造成减产,所以该亚区棉花面积不宜过大,特别是不宜种夏棉花。
  三、菏北(部)粮、棉、林、牧区该区包括都司、黄堤、小留3个乡镇北部,胡集乡全部,共288个自然村,2.5528万户,11・851万人。土地总面积26.8054万亩,折合17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2414万亩,占全市总耕地13.2%,人均1.6亩。该区是全市重点产棉区之一。全区棉田5.2516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19.1%,单产88斤,属平均水平。林业生产水平较高,人均占有树木21・2棵,蓄积量人均立方米,覆盖率为13.9%,均占全市第一位。该区土壤肥力低,西部、中部的引黄灌区工程配套差,存在次生盐碱威胁。市拟在该区发展棉花、木材和畜产品。
  四、菏东南(部)棉、粮、林、瓜区该区包括新兴、沙土2乡镇全部,皇镇、安兴2乡镇大部,辛集镇南部和佃户屯乡东部,共301个自然村,2.8621万户,12.9205万人。土地总面积39.1136万亩,折合260.7平方公里。耕地27.0561万亩,占69.2%。按照地貌类型、生产水平,该区又分为2个亚区。
  (一)棉、粮、林、瓜亚区:该亚区包括新兴、沙土2个乡镇和皇镇、安兴2个乡镇大部,共211个自然村,2.0401万户,9.3524万人。土地总面积28.0569万亩,耕地20・1432万亩,占该区耕地的74.4%,人均2.2亩,为全市最高数。该亚区种植业特点是夏熟作物产量低,秋作物产量高,经济作物面积大。粮田面积9.7781万亩,单产540斤,人均409斤,属全市最低。棉花单产104斤,占全市第二位,是全市重点产棉区之一。该亚区地势高、砂,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淀粉、糖分积累和运输,潜水矿化度低,氯离子含量少,所以瓜、果等类
  菏泽市农业区划图产量高,质量好;透砂型土壤多,透水好,秋播作物无渍涝灾害,所以秋作物产量高;林业生产上,在1.447万亩的有林地中,经济林占29.1%,居全市第二位,但间作面积只占宜间作面积的21.1%。所以发展林业生产的潜力重点在间作、林网和经济林上。
  (二)棉、粮、林亚区:包括佃户屯乡东部、辛集镇南部和皇镇乡西南部,共90个自然村,8220户,3.5681万人。人均占有土地1.9亩,高于全市平均数。该亚区种植业以粮、棉为主。1981年人均占有粮食634斤,稍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棉花单产79斤,占全市第5位。该亚区在发展片林上潜力大,宜林地8450亩,有林地仅占47%。另外还有367亩疏林地和未成林造林地可以改造。
  五、菏西南(部)棉、粮、油、林、牧、蚕区该区包括马岭岗、解元集、王浩屯、黄集4个乡镇全部,吕陵镇南部,金堤、何楼2个乡镇西部,共369个自然村,4.0375万户,18.4763万人。土地总面积46.8402万亩,折合312.3平方公里。耕地33.731万亩,人均1.8亩,人均占有粮食623斤,接近全市平均水平。棉花单产78斤,占全市第7位。林业生产基础较好,人均占有树木21棵,占全市第2位,但经济林少。该区林业生产还有很大潜力,宜林地、疏林地和未成林地,合计6395亩,经过植树和改造后可变成林地。市政府拟在该区调整作物布局,增加棉花和其他经济作物的比重。除继续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外,再建立2个基地。一是在吕陵、马岭岗、解元集3乡镇建立8000亩蚕桑基地,二是在王浩屯镇建立5000亩花生基地。
  第四节农业生产
  一、作物
  作物种类:菏泽市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高粱、大豆、谷子、地瓜、大麦、稻谷,另有豌豆、扁豆、小豆、黍子、豇豆、绿豆等小杂粮。
  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芝麻、花生、油菜、黄红麻、大麻、茴麻、牡丹、白芍等。其他有蔬菜、瓜果。
  作物结构:1949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04.3638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4.1191万亩,其他作物播种面积5.6040万亩,所占比重分别为91.2%、6.3%、2.5%。
  1985年粮食作物面积为152.5953万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为54.2176万亩,其他作物种植面积为9.4266万亩,所占比重分别为71%、25%、4%。
  粮食作物之间的比重,1949年,小麦、大豆、玉米、高粱、谷子、小杂粮分别占粮播面积的37.45%、17.46%、13.67%、12.12%、11.31%和3・29%;至1985年,小麦、大豆、玉米、高粱、谷子、稻谷、地瓜、小杂粮分别占粮播总面积的60%、9%、20%、1%、1.5%、2.5%、4.9%、1.1%。
  经济作物之间的比重,1985年棉花、花生、油菜、芝麻、黄红麻、大麻、茴麻、药材、其他经济作物分别占总播面积的74.13%、14.1%、0.06%、0.5%、5.9%、0.05%、0.08%、0.08%、4.38%。
  其他作物的比重,1985年,蔬菜占63.7%,瓜果占36.3%。
  作物布局:建国前与建国初期,小麦、大豆、玉米、髙梁、谷子、地瓜及小杂粮在全市普遍种植。随着生产技术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髙,市境内作物分布也发生了变化。1985年,小麦、玉米、谷子、髙粱、地瓜、棉花等在市境内分布较匀。大豆主要分布于西北部的髙庄、白虎、李村3个乡镇;城区主要种植蔬菜;稻谷多种植于杜庄乡和西城办事处;牡丹、芍药则以牡丹乡为首;新兴乡、沙土镇盛产桃尖西瓜;西南部的解元集、马岭岗、王浩屯、黄集各乡镇则是本市花生和油菜基地。
  粮食作物的种植情况:市境内粮食作物品种繁多,这里主要记述小麦、玉米、地瓜、稻子、大豆等7种。
  小麦。1933年,全市种植面积84・6万亩,亩产98斤;1949年,单产79斤;1954年增至123斤。六十年代,小麦单产一直徘徊在100斤左右。从七十年代始,由于农田基本建设逐步发挥效益,生产技术发展较快,单产逐年提髙。1983年,单产达529斤,总产为4・35亿斤,分别是1949年的6・7倍和7・2倍。总产占全年粮食总产的70%以上。
  玉米。1933年种植面积5.4750万亩,平均单产72斤,总产394.2万斤。1949年至1961年,单产一直在100斤左右;1962年起,引进部分杂交品种,单产始有提髙。但因扩种地瓜,压缩了玉米播种面积,总产排在小麦、地瓜、大豆之后。1965年播种面积扩大,并且推广了杂交(双交)种,1966年种植42・3722万亩,单产168斤。自1967年至1974年,单产在200斤左右;1975年推广单交种,试行麦田套种,单产突破300斤。1976年面积扩大到34.9306万亩,单产337斤,产量跃居秋粮作物之首。1978年以来,单产直线上升,突破400斤,并且出现了部分髙产地块。如1982年牡丹乡于洼行政村2・4亩春玉米,经地市科委、农业局验收,单产达1462斤。
  谷子。1933年,种植18.9375万亩,1949年种植19・3万亩,单产均在200斤上下。60年代一般种植5・8万亩左右,单产114斤,被认为是低产作物。至八十年代,每亩单产虽达到387斤,但播种面积只有4・3万亩。
  地瓜。建国前,全市种植面积约5万亩,全是夏栽,作为调节食物。建国后面积逐渐扩大。1956年后开始种植春地瓜,到六十年代末,全市春、夏地瓜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单产瓜干360斤,成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瓜干成为人们的主食。八十年代初下降到10万亩,单产折瓜干505斤。地瓜仍作为调节食物,瓜干则多作为饲料。
  稻谷。明、清以来,菏泽市没有种植稻谷的记载。1954年开始引进糯米稻种,利用旱直播的方式,只在低洼地块零星种植。全市种植面积一二千亩。1957年始学习安徽种稻经验,种植水稻,在高庄、李村等沿黄地带推广,面积约八九千亩,单产百余斤。主要是夏稻。1959年停种。1964年又开始种植,面积约1・8万亩,1966年又停种。1972年随着水利建设的发展,灌溉面积的扩大,全市种水稻面积达9万亩,各公社均有种植,是本市历史上种稻最多的一年。单产一般300〜600斤,高产地块达800余斤。1973年后面积又大大下降。80年代, 全市种植面积一般在3万亩左右,主要分布于杜庄、吕陵、吴店、西城几个乡、镇、办事处。
  高粱。1933年全市种植高粱12.6250万亩,单产240斤,总产303万斤,为我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1953年种植37.2022万亩,为种植高峰,后逐渐减少。1960年降至5.0358万亩。1964年至1973年种植杂交高粱,终因品质差、难食用而被淘汰。至1985年,种植面积1.4693万亩,仅占粮播面积的1%。此时高梁已不是主食,只是作为酿造原料和调剂生活之用。
  大豆。1933年,全市播种面积70.0555万亩,单产111斤。在当时种植面积之大,产量之高,仅次于小麦。1949年至1957年,种植面积在48万亩左右,单产100斤上下。1958年面积有所减少,约32万亩,单产74斤。1966年到1975年大豆面积大幅度下降,十年平均播种面积24万亩,单产仍是100斤左右。1976年大豆面积仅10・6万亩,是历史上播种最少的一年。1979年后,面积又有所增加,单产突破200斤。1985年播种14万亩, 出现了不少300―500斤的地块。
  经济作物种植情况:菏泽市的经济作物主要是花生、芝麻、棉花等。
  花生。1920年以前,种植面积甚小,后迅速增加。1933年,全市种植面积达6.3152万亩,单产250斤左右。建国初期一直稳定在2万亩,单产100斤左右。1956年至1958年大面积扩种,面积达5万亩,单产提高到200斤以上。60年代一直控制在万亩左右,单产又降至100斤上下。70年代面积进一步减少,直至1984年,常在三四千亩,均是小面积零星种植,特别是1977年,全市花生面积只有627亩,单产89斤。1985年,花生种植面积猛增至7.6355万亩,单产达300斤。
  芝麻。芝麻为本市古老的传统作物,每年皆有种植。1933年,全市种植面积4・2927万亩,单产50斤,总产214.64万斤。建国前后种植2万亩左右,因产量低,种植面积越来越少。到六十年代种植面积往往是几千亩,种植方式多在田边、地头,或在其他植株较矮的作物中点种。1985年,全市芝麻种植面积只有2526亩。单产104斤。
  棉花。建国前,菏泽市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长期徘徊不前,且很不稳定。1914年,全市种植面积3万亩,1930年至1932年种植27万亩以上, 平均单产总在20〜35斤。虽全市境均有分布,但除黄堤、沙土、马岭岗、小留、安兴等区种植较集中外,其他区多是零星种植。1950年,全市棉花播种面积12.2388万亩,单产26斤;1957年,播种面积猛增到22・6763万亩,单产达到39斤。总产由1950年的238.42万斤增至1957年的587.81万斤。
  1958年〜1963年,由于受“共产风”和自然灾害影响,种植面积从1958年的12.4916万亩下降到1963年的9・8492万亩;单产由1958年的28斤降至9斤;总产由350万斤降至92.28万斤。
  1964年至1979年,因“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政治经济形势不稳,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虽较前稍有提高,但进展十分缓慢。种植面积在10〜17万亩之间,单位面积产量也在24〜52斤之间徘徊。
  1980年至1985年,由于贯彻了党中央的富民政策,落实了生产责任制。荷泽市棉花生产获得迅速发展,单产、总产大幅度上升。1980年棉花种植面积22.7085万亩,平均单产106斤,总产2405万斤,比1979年单产26斤增加4.5倍,总产增加5.2倍。1981年植棉增加到32万亩,在旱、涝、晚霜冻等严重灾害影响下,仍夺得丰收,平均单产85斤,总产3045万斤。1984年种植面积增至53.9万亩, 平均单产109斤,总产5857万斤,创历史最高纪录。
  菏泽市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产量表(续表)菏泽市主要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产量表(续表)
  蔬菜种植情况:菏泽市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集中,土壤肥沃,适于各种蔬菜生长。春季和初夏雨量少,空气干燥,光照充足,蔬菜种类较多,尤以瓜和茄果类生长良好,产量高,品种好。秋季降雨适中,空气比较湿润,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适于叶菜类、根菜类、豆菜类以及葱、辣椒的生长。冬季严寒时间较短,耐寒性蔬菜稍加保护即可露地安全越冬;冬季光照时间较长,是发展保护地下栽培的有利条件。菏泽市东城区、北城区一带的风障阳畦就有近百年的历史。
  荷泽市蔬菜栽培历史悠久,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了很多优良品种,积累了宝贵的栽培经验。
  建国前,由于农业生产的落后,劳动人民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生活,蔬菜生产得不到发展。到1949年全市蔬菜面积仅1000亩。建国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蔬菜种植的面积、产量及栽培技术等方面得到发展。1956年,农业生产合作社将村边近地、园田作为自留地分给社员种菜。1959年至1961年的经济困难时期,推行“十边”“四旁”大种瓜、豆、菜,以解决社员生活实际问题。1962年贯彻《农村六十条》,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生产队建立菜园集体种菜,并把集体耕地的5〜7%分给社员作为自留地种菜种粮,收效显著。“文化大革命”期间,把种自留地和种菜作为资本主义批判,蔬菜生产遭到破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普遍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种菜面积迅速扩大,品种增多,产量提高,一大批种菜专业户似雨后春笋在全市岀现。到1985年,全市蔬菜面积发展到6.005万亩,总产值达1797万元。
  菏泽市蔬菜种类多,品种资源丰富。栽培的蔬菜可分为根牙类、薯芋类、葱蒜类、白菜类、瓜菜类、茄果类、豆菜类、水生菜类等9大类40余种。如荷泽大包头白菜中的大糙、二糙、大青叶、狮子头,菏泽粘鱼胡葱,菏泽大刺黄瓜,荷泽大紫茄、大青茄等,品质优良,各具独特风味,深受群众欢迎。
  荷泽市种植最广泛的蔬菜有大白菜、甘兰、花椰菜、萝卜、胡萝卜、菠菜、芹菜、萬苣、芫荽、韭菜、大蒜、大葱、圆葱、黄瓜、南瓜、荀瓜、西葫芦、瓠瓜、番茄、茄子、辣椒、芸豆、豆角、莲藕、马铃薯、山药等。1975年始,本市又相继从外地引进了一大批蔬菜新品种,通过试种,也逐渐进行推广。
  二、种子
  良种引进与推广:菏泽群众历来对作物优良品种都很重视。“好种出好苗”、“种大子肥”等农谚广泛流传。但是,在建国前由于反动政府不重视农业生产,农民不得不沿用当地农家品种,混杂、退化现象十分严重。建国后,人民政府重视种子工作。1956年,由种子部门从外地引进部分新品种,并传授繁育技术。1958年,开始贯彻“四自一辅”(自选、自繁、自留、自用,辅之以必要的调剂)的种子方针。由国家拨专款,对引进、试验、示范、良种繁育和杂交制种等实行财政补贴。经营良种免交工商税。并对种子引进、生产、经营等实行低息贷款和优质优价等政策,推动了种子的引进与推广。1978年,又提出种子生产专业化、种子质量标准化、种子加工机械化、品种布局区域化和以县(市)为单位统一供种的种子工作方针,为种子工作指明了方向。1981年11月,菏泽市又增加了蔬菜种子的繁育和推广。建国以来,菏泽市引进与推广的作物良种主要有小麦、玉米、高粱、水稻、棉花、大豆、花生等。
  小麦。建国以来,小麦品种进行了6次更新。50年代中期,以平原五O、四三八、黄县大粒半芒代替了当地的小红芒、小白芒等品种。使小麦单产由1949年的79斤上升到1955年的113斤。50年代后期引进并推广了碧玛一号、碧玛四号和她子麦,小麦单产达到123斤。60年代中期引进济南2号、济南4号、济南6号、济南9号等品种,因受“文革”干扰,无力推广普及,产量一直徘徊不前。70年代引进推广了蚰包2411和泰山一号、泰山四号、泰山五号,小麦亩产达到293・4斤。80年代引进幅63、济南13号、鲁麦1号、城幅752等良种,使小麦产量大幅度提高。1985年单产达541斤,比1949年增长6・8倍。
  玉米。从1961年以来,相继引进了双跃80、双跃85、中杂44、烟三6号、烟三10号、鲁原单4号、丹玉6号、中单2号、丹玉11号等杂交种。1981年全市种植玉米28・4万亩,平均单产451斤,为1949年单产77斤的5・86倍。
  高粱。1964年引进遗杂5号、遗杂7号,1971年引进原杂10号,1972年荷泽市制种面积达1.4万亩,种植面积30万亩,单产500斤,但终因杂交高粱品质差而被淘汰。
  水稻。70年代初引进常规品种,70年代末期引进杂交水稻,以后每年配制杂交水稻种200余亩,种植面积占总稻田面积的70%,单产一般700斤,比常规稻种增产20%以上。
  棉花。荷泽市历史上棉花品种多为草棉(柴花)。1930年开始引进洋棉花,50年代引进斯字棉2B、斯字棉5A,1960年引进岱字15号,70年代末期全部采用鲁棉1号,1982年又引进中棉所10号,1985年引进并推广了鲁棉6号、冀棉8号等品种。
  大豆。50年代推广牛毛黄、铁角黄、红花糙;60年代初引进了益都平顶黄,复壮牛毛黄、铁角黄,全市普及“三黄”大豆;60年代末引进莒选23号;70年代初推广跃进2号、跃进4号;70年代中期大量种植跃进4号、跃进5号。1981年调査,全市种植大豆面积27.9万亩,跃进4号、跃进5号品种占80%,平均单产215斤,比1949年单产79斤增长1.72倍。
  花生。60年代中期引进伏花生、杂选4号和白沙1016;70年代初引进了花27、半站秧。70年代后期推广临花1号。80年代初引进徐州68—4,1985年又引进了海花1号、海花17、鲁花4号等品种。1985年花生种植面积8.6万亩,平均单产411斤,比1949年单产110斤提高3.7倍。
  良种繁育:建国前,种子繁育靠农民自繁、自留。建国初期,仅有市棉花原种场能够繁育良种,且数量有限。60年代以后,良种繁育出现了新的起色。1961年至1967年,县种子站在杜庄乡张家庙大队设置了1000亩种子田,每年繁殖小麦良种20万斤;1967年至1979年在原吕陵公社贾坊大队、郭西堂大队,都司公社杜庙大队,安兴公社张楼大队、龙凤大队,辛集公社张海大队等6处公社10个大队的75个生产队建立良种繁育基地3500亩,主要繁育杂交高粱、杂交玉米、小麦、棉花等作物良种和少量亲本。每年向县种子站交售良种60余万斤。1980年至1985年在牡丹乡的于洼、何寨,丹阳办事处的胡屯,佃户屯乡的邵楼,辛集镇的三里河,安兴镇的安兴,胡集乡的张庄等建立良种基地4000亩,主要繁育玉米杂交种、甘兰、大白菜、章丘大葱等良种。几年来,共繁育玉米杂交种200万斤,各样蔬菜种子100万斤。良种基地的建设,加速了良种的繁育推广进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三、肥料
  农家肥:农家肥为荷泽市传统肥料。主要包括:①人粪尿;②牲畜家禽粪便、草木灰;③饼肥;④绿肥;⑤旧房土、墙土、锅台、坑泥。1951年以前,本市全部施用农家肥,既作底肥,也作追肥。60年代,施用农家肥占施肥总量的80%,70年代占60%,80年代占20%,为提高土壤有机质,近年来,提倡多施农家肥。
  化肥:1952年,菏泽市开始施用硫酸铵、氯化铵化肥、全年本市共施用23吨,后逐年增加。1960年施用化肥1722吨,1970年施用8209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施用的化肥种类逐渐增多,1985年菏泽市施用的化肥数量达7.5605万吨。主要有碳酸氢铵、尿素、钙镁磷、复合肥、磷酸二铵等。
  菌肥:六十年代末期,菏泽市生产和使用5406菌肥曾风行一时,后因收效不显著而停止使用。
  附:①秸杆还田
  70年代以前,由于作物产量低,所产秸杆也不多,加上农村饲草、燃料也相当缺乏,所以只有个别地方豆叶直接还田。70年代末期,秸杆还田面积迅速扩大。主要方法有直接还田和经讴制后还田2种。现在提倡兴办沼气和发展畜牧业,通过加工或过腹还田的方法也日渐兴起。
  ②种植绿肥
  荷泽市种植绿肥的主要品种有红叶苕子、田菁、绿豆、紫穗槐等。一般为零星种植。建国前及建国初期,种植制度为二年三熟,利用土地休闲时间种植绿豆等绿肥作物者较多。70年代初,引进了红苕子、田菁等绿肥作物,种植面积稍有扩大,进入80年代,在沟路河渠的旁边栽种紫穗槐有所发展。
  四、农具
  耕耙农具:建国前,菏泽市多沿用古代耕耙农具,如铁辕犁、钉齿耙、铁锹、倒铲、铁耙子、镉头等。其中,钉齿耙、铁锹、铁耙子等至今使用,其他一些传统农具则逐渐被新式农机具取而代之。
  1950年4月从北京引进了铁辕7寸步犁。1951年又先后引进了5寸、8寸、10寸步犁和一六六粘土犁、双锌犁、12片圆盘耙等。经试用,8寸步犁得以推广,广泛沿用至今。1954年引进机引犁2部、机引耙1部。到1965年发展到机引犁65部、机引耙38部、1985年全市有机引犁1159部;因机引耙不适应小块责任田作业,由1981年的82部下降到1985年的20部。1981年开始引进的旋耕机,至1985年全市达200多部,年旋耕面积几十万亩,几乎代替了传统犁。
  播种农具:传统播种农具有木3腿耧和木2腿搂。这些农具迄今仍普遍使用。1954年曾从国外引进24行播种机;1956年引进10行播种机。因当时土地分散,地块较小,加上畜力不足,没能推广。1965年全县有棉花播种机30部、谷物播种机12部,播种面积3.1万亩。后引进与泰山一25拖拉机配套的9行播种机。到1985年全市播种机保有量33台,但全部闲置不用。
  中耕农具:锄头为主要中耕农具, 至今普遍应用。抓钩、铁铲有时也用于中耕。60年代有了耘锄,畜力牵引, 目前使用较普遍。
  植保农具:植保农具在建国前是个空白。50年代始使用喷粉器、压缩喷雾器以防治虫害。压缩喷雾器适应性强,价格低,只是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后引进泰山一18机动弥雾器,生产效率高,能进行喷雾、弥雾、喷粉等多种作业,适应性好;但因使用劳动强度大,价格高,以致发展缓慢,1981年仅13台,1985年才309台。1982年引进的手持式超低量静电弥雾器,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作业质量好,只是适应性差,1985年发展到近千台。目前荷泽市使用最多的仍是压缩式喷雾器,至1985年已发展到10.6453万台。作业面积占全年植保面积的90%以上。
  收获农具:传统收获农具有镰刀、绰子(钐镰)、板撅等。建国后,绰子被淘汰,镰刀、板撅广泛使用至今。1956年引进苏联产马拉摇臂式收割机,但没有推广开。1958年和1961年又分别引进牵引式联合收割机4台、割晒机1台,终因无用武之地,先后调出。到1973年,开始引进本省自产的1・7米和1.4米割晒机,1978年发展到90台,机收6900亩。后逐渐减少。1985年收割机几乎无存。
  运输农具:传统运输农具有手推车、红车子、太平车、拖车、大车(马车)等,建国后先后淘汰。1954年推广使用地排车。1957年有与拖拉机配套的大小挂车3部。1985年发展到2536部,个别村和个人运用了农用汽车和机动三轮车。
  场上农具:主要有杈子、扫帚、木锹、棒槌、筢子、排杈、沙把、风车、筛子、石磙、耢石等。除风车已淘汰外,其余农具从古至今一直沿用。1954年引进脱粒机,1956年发展到12台,都是大型一次清选式的。到1966年仅剩1台。1970年后又开始引进和制造1500筒式和500筒式脱粒机,1975年发展到631台,1979年为2094台。至1985年全市有脱粒机4513台,作业量为7.1406万吨。
  排灌农具:50年代以前,一直沿用古代提水农具,如戽斗、辘轳、吊杆子等。1950年开始从北京引进了解放式水车。后又相继引进手摇水车和52型、53型、55型、56型4种水车,其中53型适合本市使用,得以推广。60年代,这些53型水车部分被改为电动水车。70年代末,所有水车被水泵取代。
  加工农具:传统农产品加工工具有石臼、石磨、石碾、轧车、弹花弓、纺车、织布机等。1958年从外地引进手摇地瓜切片机,但因破碎率高,瓜片厚薄不匀,没能推广开。60年代引进手摇玉米脱粒机,至今沿用。从60年代开始,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发展较快,至1980年,全市有轧花机687部、碾米机1004部、磨面机2547部、榨油机274部、饲料粉碎机2364部,实现了农产品加工全部机械化。
  农用动力机械:菏泽市的农用动力机械在建国前是一无所有,从1954年开始才先后有了拖拉机、柴油机、电动机、农用汽车等。
  拖拉机。1954年8月国家分配蒲泽县拖拉机2台。一台是苏联纳齐一54,另一台是匈牙利齐(斯)一35。当年耕地1200亩,耙地300亩,从此结束了本市农田作业全靠人畜力的历史。1955年全县拖拉机发展到32台,分链轨式和轮式2种,系苏联、波兰、捷克及英国产品。由于损坏时修理困难及与农具不配套,保有量日趋减少。1960年开始使用国产东方红一54链轨式和铁牛一40轮式拖拉机,使用和修理都很方便。1971年开始使用泰山系列拖拉机,农机事业进一步得到发展。到1981年全市拖拉机已发展到1545台,其中大中型1024台、小型521台,共4.2907万马力。这些拖拉机属全民所有的4台,占全市拖拉机总数的0.26%;社营195台,占全市拖拉机总数的12・6%;大队、生产队1027台,占全市拖拉机总数的62.8%;联户的190台,占全市的12.3%;个体户6台,占全市的0.39%。
  至1985年底,全市拖拉机发展到2646台6・3919万马力。其中大中型1428台4.9299万马力,小型1218台1.4620万马力。这些拖拉机属全民所有的8台353马力,占全市台数的0.3%;集体所有的442台1.7375万马力,占全市台数的16.7%;联户所有旳981台2.0719万马力,占全市总台数的37.1%;个体户所有的1215台2.5476万马力,占全市总台数的45.9%。
  柴油机。1956年,菏泽市农业开始引进1140型柴油机和青岛10马力立式、卧式柴油机。沈阳10马力30马力柴油机用于抽水,效果良好。后又引进X195、X295、X495、S195等柴油机,1981年发展到7385台,计9.0186万马力;1985年全市有柴油机9392台,计12.0454万马力。柴油机开始是由国家调拨,集体所有,后发展为大队、生产队所有。自实行生产责任制后,柴油机属个体或联户所有。
  电动机。菏泽市农业自60年代使用电动机。开始主要用于粮食加工,后来发展到农田排灌、脱粒和农副产品加工等。1980年全市农用电动机发展到3155台3.0808万马力。到1985年全市有农用电动机6034台6.7036万马力。主要机型有J系列、JO系列和JO2系列。小者几百瓦,大者100瓩以上。
  农用汽车。1964年国家调拨到菏泽市2辆农用汽车。至1981年全市共有农用汽车135辆。1985年全市农用汽车发展到239辆,其中国营5辆、集体107辆、联户49辆、个体户78辆。这些汽车大部分用于运输。
  其他动力机械有蒸汽机,也叫锅驼机,是以煤炭或木材作原料的一种动力机械。50年代初开始在荷泽市使用,由于使用不便,效率较低,使用时间不长就被淘汰了。汽油机油耗高,修理不便,在荷泽市使用不广泛;今多用于机械植保和农用汽车上。农用机动三轮车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的运输工具,1985年全市农用机动三轮车已发展到30台157马力。
  五、农田建设
  菏泽市土壤类型较多,历年来影响农业生产较为严重的有盐碱和涝洼。改造盐碱地:盐碱地的成因大部分是由于引黄灌溉或积涝成灾抬高了地下水位所形成,个别因为耕作粗放,长期不施肥而形成“饿碱1949年至1955年,全市盐碱地面积一直在7万亩左右;盐碱地最多的1961年面积达34.11万亩。从1964年至1974年一直在18万亩左右,1975〜1980年又上升到27・2万亩。1985年下降为12万亩。受气候、氷文、地貌影响,这些盐碱地在全市均有分布。50年代主要分布在沙土、杜庄、安兴等乡镇,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主要分布在沙土、杜庄、马岭岗、王浩屯、佃户屯、李村、小留等乡镇。据1980年全市第二次土壤普査,盐碱地的分布可概括为三线、一弧、两片。
  三线。第一条线西起李村镇李堌堆,沿徐河两岸呈片状分布。第二条线西起贾坊乡的大桑庄,沿安兴河南侧,经杜庄乡北部、牡丹乡的康庄、辛集镇中部、安乡镇南部到新兴乡中部止。第三条线从佃户屯乡的长堤集沿河滩高地的南侧到皇镇乡和沙土镇的中南部止。
  一弧。指沿引黄灌区的东部、东南部和南部,包括小留镇的北部和西部,吴店乡的东北部和西南部,吕陵镇、贾坊乡的北部,呈弧状分布。
  两片。指分布在马岭岗镇西部、王浩屯镇西北部一片,何楼乡南部、佃户屯乡东部的一片。
  对盐碱地的治理,在建国前及建国初期,没有成功的经验,后进行挖沟截碱、蓄淡压碱、灌水压碱,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改碱效果不够巩固。70年代后,注重了水利措施和农业措施并用的方法。一方面通过增施有机肥,大搞桔杆还田,增施磷肥;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黄河水资源进行灌淤改良,种稻压碱。大部分盐碱地得到改造。80年代,随着农村责任制的实行,盐碱地的改造取得可喜成果。如历史上有名的重碱区杜庄乡,通过种稻,实行稻麦轮作、淡水压碱、洗碱增施有机肥料,基本消除了盐碱危害。昔日不毛之地,而今全年单产粮食近千斤。佃户屯乡旱、涝、碱综合治理,大搞沟、路、渠农田基本建设,水利条件优越,全乡盐碱地面积和碱化程度大幅度下降。再如高庄镇、白虎乡,通过引黄淤灌改良,现已成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改造涝洼地:1964年前全市洼地面积为44.09万亩,1973年下降到31万亩,1985年大约有20万亩。主要分布在几个大洼内。它们是西起吕陵镇的陈集洼,向东穿过杜庄乡的冯庄洼、刘寨乡的王庄洼、牡丹乡的于洼、庞王庄乡的北大洼,一直到安兴镇的郭庄洼。几个大洼基本上相连,形成一个低洼地带。随着排灌系统、土地整平、深翻改土等农田基本建设的逐步完善,除个别地方时有积水外,基本消除.了涝灾危害。原来的涝洼地大都变成了丰产区。
  六、病虫害防治
  虫害防治:荷泽市历史上共发现害虫115种,其中危害最大的是蝗虫、古命蚜、棉铃虫、粘虫、玉米螟、谷子钻心虫、高粱条螟、蝼蛄、蛴螬、大豆造桥虫、棉花红蜘蛛等。全市每年发生虫害面积200-460万亩次,损失粮食1000万斤,最高年份达3000多万斤。每年损失皮棉约200万斤。据记载,1840〜1949年发生3次严重蝗灾,作物绝产;1895年粘虫大灾,全县大部分农作物被毁;1952年连续发生蛴螬、豆虫、蝗虫、蚜虫灾害,为害面积达94.3161万亩;1963年的玉米螟虫害达10万亩,造成严重减产。对虫害的防治,建国前只靠人工捉拿捕打,效果甚微。建国后,随着科学事业的发展,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虫害在很大程度上被控制。1962年、1963年用飞机空撒农药灭蝗后,至1985年的20多年间再未发生蝗灾。
  病害防治:荷泽市农作物病害有90多种,其中小麦三锈、地瓜黑斑病、棉花枯萎病、棉花黄萎病、谷子黑穗病、小麦赤霉、小麦黄矮病、小麦丛矮病等危害最重。1958年小麦三锈(叶锈、条锈、杆锈)并发,千粒重只有15〜17克,减少50%;1985年5月10日〜20日连续阴天、多雨、低温,小麦赤霉病迅速发展,病穗率高达98%〜100%,全市小麦减产36%。这些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办法除用农药外,地瓜黑斑可用大屋窖高温贮藏,火炕育苗;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较好的办法是棉粮换茬。
  附:鼠害防治
  荷泽市害鼠有6种:大仓鼠、黑线仓鼠、黑线姬鼠、大家鼠、小家鼠、屋顶鼠。其中以大仓鼠、黑线仓鼠数量居多,占83%,危害最大。不少地方害鼠已开始袭击人和牲畜、家禽。当前“流行性出血热”日趋增多,即属老鼠污染食物所致。1977年沙土公社赵庄大队前赵庄村有一7个月的小孩被老鼠咬掉一只耳朵;是年中赵庄村集体耕牛夜间被老鼠咬得鲜血淋漓;是年秋季,东赵庄村集体饲养的一头母猪,头部两耳间被老鼠咬伤,数日不愈。1979年皇镇刘平坊大队有3亩玉米被老鼠咬食一遍,减产50〜70%。1983年吕陵镇算王大队3亩西瓜几乎每瓜被咬一洞,基本绝产。
  菏泽市历来重视养猫捕鼠。建国后由于剧毒农药的普遍使用,特别是专门防治老鼠的氟乙酰胺的使用,也造成老鼠的天敌——黄鼠狼、猫头鹰、猫、蛇等大量死亡,以致害鼠大量繁殖。近些年来,政府重视灭鼠工作,养猫户逐渐增多,加上1984年、1985年两年连续秋涝,大田积水,抑制了鼠类的生殖繁衍。
  七、耕作制度
  1956年以前,菏泽市耕作制度以二年三作为主,占耕地面积的73・2%。作物安排为高粱——小麦 ——大豆。一年两作的占19.2%0一年一作的主要是棉花。一年多作的则不多见。由于多年战争影响,根据当时生产水平和物质条件,这种耕作制度是合理的。
  1956年到1978年以一年两作的耕作制度为主。作物安排为小麦——玉米——小麦——玉米或小麦——地瓜——小麦——地瓜。棉花多为一年一作。受“左倾思想”影响,执行“纪律种田”,片面强调粮食生产,忽视了土壤的用、养结合,不顾地力强弱,造成种植业内部结构不合理。长达22年的时间粮食平均单产只增加12斤,广大群众的温饱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
  1979年到1985年,以一年两作的耕作制度为主。由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各项经济政策进一步落实,农民有了自主权,生产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他们调整了作物内部结构,改变生产条件。同是一年两作,粮食单产由1978年的501斤增至1985年的945斤,平均每年增产63.4斤。
  第五节农业科技
  一、农业科技的推广
  荷泽市利用农业科学技术,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建国后的30多年中,研究、引进了诸多的农业科技成果,通过推广应用,大部分受到群众的认识和肯定,主要有——
  推广优良品种:建国前荷泽市农作物品种多为当地农家品种,因多年相沿使用,退化、混杂严重,产量很低。建国后,陆续将各种作物优良品种引进本市,并进行推广,提高了作物产量。据统计,从1962年至1985年,本省内调入本市的各种农作物良种为199.6022万斤,从省外调入214.2404万斤;通过繁育,支援省内外共调出优良品种445.79万斤。
  土壤普査:1980年开始普査,普查面积为214.3537万亩,其中可利用面积162.7879万亩,农田面积148.2822万亩,比1979年上报面积增加19・1522万亩,增加了14・83%。挖掘主要剖面3451个,采集水样3420个,采集农化样品854个,物理样品108个,共化验2.59万个项次。并筹建了土壤档案室1处,绘制了公社一级万分之一的成果图5种和县一级五万分之一成果图11种。通过这次土壤普査,基本查清了荷泽市土壤方面的问题,为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地膜覆盖:1985年荷泽市地膜覆盖面积(主要是蔬菜)为8000亩,用地膜5・6万斤,为蔬菜提前上市,解决淡季蔬菜供应,起了很大作用。
  麦棉套种及其他作物间作:菏泽市的间作套种亩数逐年提高。小麦、玉米的套种1975年为0・3万亩,1976年为5万亩,1985年即达30.3万亩; 麦、棉套种1980年为0.5万亩,1982年增至10.5万亩,1984年即达40万亩。实践证明,间作套种可增产3成左右。
  合理密植:从50年代始,试行玉米、棉花、小麦等作物的合理密植。对小麦进行窄行密种,行距4.5-5.5市寸,用小三腿楼播,每亩播种量15〜20斤。年后最高苞数可达120万,成穗率30〜40%。1970年,小麦进入中产水平,行距放宽到6市寸,播量以基本苗不超过20万,年后最高总苞数不超过110万为标准。1980年部分社队小麦进入高产水平,每亩基本苗控制在10万左右,年后苞数不超过100万。棉花,根据水肥条件,分别创造了等行距2.5市尺,或小行1.4-1.6市尺,大行2.2~2.4市尺的大小行栽培方式,每亩株数为3500株、4000株、5000〜6000株的合理密度。春玉米则以2.5市尺等行距和小行1.6市尺,大行2.4市尺的大小行种植方式, 每亩株数为2500~3500株,最多不超过4000株。
  二、农业科技推广组织
  专业农技推广组织:建国前,菏泽市有一观花园农业试验场,但从未向农民提供过农业技术。1952年在陈官庄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场,开始有人员有场地来研究农业技术。1954年县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站,部分从大专院校毕业分配的学生从事农技研究和推广。1956年3月建立县种子站,1975年建立植保站,1981年又建立土肥站。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从建立至现在一直在发挥作用。1976至1981年,菏泽市建有四级农业技术推广网, 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公社农业技术推广站——管区农业技术推广网 ——生产大队农科队和生产队科研小组。1984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为适应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群众学科学、用科学的新形势,各乡镇将农业技术推广站、种子站和经营管理站合为一体, 建立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
  合作推广组织:合作推广组织是菏泽市各公社在1958年创办的集体性质的农技组织。名称分别有公社农场、公社良种场、公社红专农场等,直属公社领导,收入归公社。主要任务: 一是承担县或农业局农技站分配的科研项目进行试验示范;二是以场为基地引进先进经验,获得丰产后进行推广;三是繁育作物优良品种,供各大队种子田和大田用种。1962年部分公社将农场下放到大队管理,个别公社仍保留。到1975年改为公社农科站或公社良种繁殖场,后成为单纯的生产单位。
  群众推广组织:1958年,全市各大队、生产队分别建立科研队和科研小组,这种科学试验组织实行固定人员、固定土地、固定房屋、固定耕畜、固定农具的办法。其任务是根据本队实际情况,引进外地先进经验和科研成果,设课题搞验证性试验、示范。1962年被撤销,1964年又渐恢复, “文革”期间又被撤销。1978年随着四级农科网的建立,又恢复了科研队和科研小组的组织。1980年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自行消失。
  1980年以后,全市涌现出一大批学科学、用科学的典范,根据不同类型,人们分别称之为科技户、示范户、专业户。他们大胆地在自己的责任田里利用科研成果搞示范,使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收入明显增加。
  附一:菏泽市农业广播学校
  1981年,菏泽市建立农业广播学校,由一名副县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农业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1981年7月,全县录取了农学专业学生547名,分为25个教学班,学生主要是收听中央农业广播内容、学制3年。经考试,第一批547名学员有289名8门课程全部及格,获得了中央农业广播学校颁布的毕业证书,其中有122名经考试担任了各乡、镇、管区的技术网长,有198名被市政府命名为农业技术员,另有7名学员考取了对口的农业院校,有32名被提拔为领导干部。1983年全市教学班扩大到41个,其中乡、镇36个,市直5个。
  农业广播学校除重点抓好学员的学习外,还组织学员根据当时当地农业生产,大搞科学试验活动。全市农业广播学校学员每年承担农业科技试验项目205个,均取得较好成果。如市生产资料公司学员吴存良、崔同胜搞了一项科学使用溟気脂农药的试验,杀虫效率较原来提高10〜20%,而成本降低43%。这一新的使用方法1985年在全省得到普遍推广,并在《农业知识》和《农药》刊物上发表。杜庄乡学员张以增,通过学习遗传育种知识,繁育水稻杂交良种获得成功。自1982年至1985年4年共繁育“黎优57”水稻杂交种26万余斤。杜庄乡使用推广了新品种后,由亩产水稻400余斤猛增到714斤。1985年张以增还担负进行山东省水稻旱种试验项目,并获得成功,通过了省级技术鉴定。
  附二:菏泽市棉花原种场
  菏泽市棉花原种场位于侯集乡官庄自然村,建于1949年,为国营事业单位,全民所有。在建场时占地408亩,有固定职工2人。1968年又征地110亩。1985年有固定职工64人,其中科技人员2人。
  该场主要任务是为国家繁育优良品种。1949年至1965年每年向国家提供优良品种5〜6万斤;1966年向国家提供优质棉种4〜4・5万斤。70年代中期,又担负起繁育小麦、玉米、大豆等良种任务。1977年至1981年向国家提供小麦良种25万斤、玉米良种0.8万斤、大豆良种1万斤。1982年至1985年向国家提供各种良种共15万斤。

知识出处

菏泽市志

《菏泽市志》

菏泽上次的地方志是清光绪六年(1880年)修,距今已110年。新修《菏泽市志》,应上承光绪六年,举凡光绪六年后菏泽的政治、经济、文化、人物等等方面都应修在新志里,传之后世。新志继承了以前地志的传统格式,共分大事记、建置沿革、自然地理、农业、工业、商业、财税金融、交通邮电、城乡建设、牡丹、党派群团、政权政协、公安司法、教育、文化、科技、军事、风俗、方言、人物、附录等二十多编。在编纂过程中,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同志付出了大量劳动。他们重视调查,重视档案。他们派人深入农村、街道,采访历史事件当事人,记录口述材料,调查古迹,寻觅残碑,记录民间传说、故事。他们采访了200多人次,积累了宝贵的资料。他们查阅各种档案,摘录材料数十万字。他们还创办了不定期刊物 《菏泽市史志资料》,收集各方面材料。他们工作很细致。

阅读

相关地名

菏泽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