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自然资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0027
颗粒名称: 第六章 自然资源
分类号: F205
页数: 3
页码: 95-97
摘要: 菏泽市的土地土层深厚,地势平坦,起伏较小。全市可利用土地面积159.8万亩,分潮土和盐土两个土类,其中潮土土类157.5万亩,占土地面积的98.6%,盐土土类2.3万亩,占1.4%,共计107个土种。在各土壤类型中有三个类型生产性能较好。
关键词: 自然资源 资源管理

内容

菏泽市的土地土层深厚,地势平坦,起伏较小。全市可利用土地面积159.8万亩,分潮土和盐土两个土类,其中潮土土类157.5万亩,占土地面积的98.6%,盐土土类2.3万亩,占1.4%,共计107个土种。在各土壤类型中有三个类型生产性能较好。一是褐土化潮土土属,属稳产高产土种,居各土属之首,全县有名的土特产如柿子、牡丹都生长在这个土属上。二是“内排水型”土。土体腰部以上为粘质或壤质,保肥性能好,养分含量较高,腰部以上为砂质土,土壤中多余水分下渗较快,可减少渍涝灾害,稳产高产,居第二位。三是“蒙金型”土,上层为沙质或壤质,通透性好,腰部以下为粘质,保肥保水,也是较高的土属。以上三种土壤类型,是全市高产土壤类型,面积计50・5万亩,占潮土土类的31.6%,适合建立高产稳产粮、棉、果、菜等生产基地。
  菏泽市属内陆平原,土地资源有限,全市平均每人占有土地2・57亩,如不能很好的保护现有的土地资源,任其毁坏下去,将会严重影响本市农业经济的发展。
  土地是发展农业的重要因素,但菏泽市的土地减少速度很快。1957年到1980年23年的时间,土地减少了23万亩,平均每年减少1万亩,递减率0・63%。土地减少的原因有三:一是村庄和城镇的扩大。解放初期,菏泽城仅占土地3000亩,到1980年已发展到1.2380万亩,扩大了4倍多; 村镇占地21.1051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9.8%,比解放初期增加1.9倍。二是沟、路、河、渠占地的增多。全市的沟、路、河渠占地21.7033万亩, 占土地面积的占非可利用土地的43.5%。其三是工矿占地。工矿共占地5.7469万亩,占总面积的2.68%,占非可利用土地的53%,特别是砖瓦窑厂占地迅速增加,每年可烧掉耕地2148亩。
  第二节水资源
  水资源是重要的农业气候资源之一,它和光、热资源一起决定着一个地方自然生产力的高低和自然条件的优劣。水资源包括大气降水、河流、湖泊、地下水等。其中大气降水是最基本的,它是河流、湖泊、地下水的主要来源,是水分循环的主项。菏泽市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累计平均降水量为680・8毫米,市境内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量最多和最少的乡、镇相差90・3毫米。
  荷泽市可利用水资源总量是4・0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250万立方米,占3・1%;地下水为75000万立方米占18.6%;黄河流经市西北境,多年平均流经总量436・7亿立方米。菏泽市年平均引黄河水2.82亿立方米,加上东明县引黄尾水流经我市平均每年约3350万立方米,两项合计全年可引用黄河水3・16亿立方米,占78・3%。引黄河水是可利用水的主要资源。菏泽市可利用水资源人均占有429・4立方米,比全省人均350立方米多79.4立方米;亩均占有312.8立方米,比全省亩均多86.8立方米。1981年国民经济各部门实际用水量合计2・43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2.24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92・3%;工业用水860万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3.3%;城镇生活用水369万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1.41%;农村人畜用水466万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2.65%;其他用水93万立方米, 占总用水量的0・35%。总用水量与可利用水资源量相比,水资源有余。
  全市水资源开采利用比较容易,引黄河水灌溉,可以自流或利用河沟提水浇地。地下水埋深较浅,开采容易。
  菏泽市水资源利用量低,地上水由于径流量大,仅利用1250万立方米,占38.7%;地下水开采量为8500万立方米,其中开采浅层淡水7700万立方米,仅占28.5%;引黄水利用系数仅0.36,充分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潜力很大。
  第三节矿产资源
  分布在李村镇和高庄镇的石油和东明油田相通,储量约2亿吨。天然气储量约在120亿立方米。
  第四节动物资源
  菏泽市属鲁西南平原,气候温暖,雨量适中,适宜各种动物的生殖,动物发展较快。据1983年统计,全市共有标准牲畜12・8万头、生猪存养量13万头、羊29.8万只、家禽79.6万只、兔25・1万只、其它家禽15万只; 提供肉1676・9万斤、蛋366万斤、牛奶116.8万斤、各种皮革76.2万张。
  饲养的名特动物有鲁西南黄牛、曹州黑猪、青山羊、荷泽麻鸡、斗鸡等。
  除以上动物外,还有黄鼠狼、野兔、猫头鹰、蝙蝠、刺猬、蟾蜍、青蛙、蛇类和七星瓢虫、草青蛉、青眼蜂、蚯蚓、蝎子等。还有麻翟、黄鹏、斑鸠、八哥、百灵、布谷鸟、啄木鸟、雁、蜜蜂、蝴蝶、螳螂、蝉、蚕、蝈蝈等。
  第五节植物资源
  菏泽市地处温暖气候带,适宜多种植物的生长。其中以小麦、玉米、大豆、棉花为主。全市树木总株数为1564.5万株,每人平均占有18.3株。其中有牡丹2500亩260万株、柿树3.6万株、桑园500亩。其它还有木瓜、山楂、二红杏和芍药等,也都是古有种植,享有盛名。
  野生植物有马齿苋、香附、益母草、牛旁草、菟丝子、黄芪、野半夏、车前子、野括萎、薄荷、荆芥、天葵、黄蒿、野艾、地丁、小蓟等。

知识出处

菏泽市志

《菏泽市志》

菏泽上次的地方志是清光绪六年(1880年)修,距今已110年。新修《菏泽市志》,应上承光绪六年,举凡光绪六年后菏泽的政治、经济、文化、人物等等方面都应修在新志里,传之后世。新志继承了以前地志的传统格式,共分大事记、建置沿革、自然地理、农业、工业、商业、财税金融、交通邮电、城乡建设、牡丹、党派群团、政权政协、公安司法、教育、文化、科技、军事、风俗、方言、人物、附录等二十多编。在编纂过程中,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同志付出了大量劳动。他们重视调查,重视档案。他们派人深入农村、街道,采访历史事件当事人,记录口述材料,调查古迹,寻觅残碑,记录民间传说、故事。他们采访了200多人次,积累了宝贵的资料。他们查阅各种档案,摘录材料数十万字。他们还创办了不定期刊物 《菏泽市史志资料》,收集各方面材料。他们工作很细致。

阅读

相关地名

菏泽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