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利津年鉴1999年卷》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20002579
颗粒名称: 供电
分类号: D912.181
页数: 3
页码: 173-175
摘要: 《利津年鉴》1999卷中对供电的相关描述。
关键词: 供电 公用事业

内容

〔机构队伍〕利津县供电公司内设办公室、工会、政工科、财务公司、审计科、生产科、用电科、调度所;下属电力实业总公司、利城供电工区、北岭供电所、王庄供电工区、陈庄供电工区;全县各乡镇分别设有1处供电站。公司现有干部职工254人,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63人,其中中级以上36人。
  〔事业概况〕1998年底,供电公司拥有固定资产2411.5万元。主要设备有王庄110KV变电站1座;利城、城北、盐窝、陈庄、汀虎、刁口35KV变电站6座,主变容量为50850KVA/12台;35千伏以上输电线路135.6公里;6—10千伏配电线路共687.746公里;配电变压器88455KVA/935台。可供最大电力负荷4500千瓦,年供电能力达2.5亿千瓦时。
  1998年完成供电量10020万KWH,售电量9834万KWH,同比增长17.3%。全年线损率完成1.86%,综合线损率完成3.97%,分别比市局下达的指标低0.14和0.73个百分点。全年电压质量合格率达到93%,供电可靠率为99.8%,居民生活照明用电保证率99.7%,政府重大活动供电保证率达100%。
  全年主业完成趸售折扣收入659.3万元,创利税264万元;多种经营完成营业收入3569.99万元,创利税44万元。主业和多种经营实现利税总额308万元,其中上交税金27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7%和12.9%,纳税额列全县第二位。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7万元/人,比市局下达指标增加0.4万元/人。实现了全年安全生产无重大责任事故。继续保持了省级文明单位称号,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电力建设〕变电站建设。年内,投资200万元,对盐窝35KV变电站进行了无人值守化改造。改造项目采用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SF6(六氟化硫)开关和真空开关及微机保护监控系统。自9月28日改造开始;经两个多月的时间,于12月5日全部完成改造任务,达到无人值守标准,并投入运行,从而使盐窝35KV变电站成为继城北变电站后,利津县第二座无人值守标准的变电站。该项目的实施,为提高全县电业建设技术含量趟出了路子,同时为老变电站的改造积累了经验。
  线路设施的建设和改造。结合油区改网、县城建设等,对县内所有10KV线路进行了补装拉线并水泥加固,采用防腐新技术对35KV线路进行防腐处理达115.4公里,新架设高低压线路37公里,改造老化线路28公里;配合县城建设、改造,进行了线路迁移,共迁线4.39公里,并为津三路延伸和利四路拓宽安装配变50KVA/1台,路灯127盏。
  〔用电管理〕年内,突出抓了整顿电价减轻农民负担。供电公司联合县计委、物价局等部门对农村电价电费进行了治理整顿。一是通过对农村低压电网进行整改,降低损耗。二是变原先由各村抄表到户改为由供电站直接抄表到户,并运用微机管理电费。98年投资10万元为所有供电站配齐了微机,电费统一由微机核算、开票,并把各村的用电量、电价、电费情况明确到户,打印后张榜公布,增加了透明度,有效的解决了人情电、关系电、权力电及乱加价、乱收费等问题。三是从5月份开始,经县府同意停收了不应收取的县乡电力建设基金;从9月份开始,全县农村实行了统一电价。通过治理整顿,农村电价平均降低0.1元/KWH左右,全年减轻农民用电负担168万元,受到农民群众的高度赞扬,同时也促进了电力部门对农村电力市场的开拓。
  改革电费收取办法,减少电费拖欠。电费拖欠一直是困扰全县电力发展的大问题。为减少电费拖欠,在全县推行了预付电费管理办法,变先用电后交钱的传统方式为先交钱后用电。全年共为40户高、低压用户安装预付费表达44块,这不仅杜绝了这些主要用户的电费拖欠,也使广大电力用户转变了观念,增强了“电是商品、用电交钱”的意识。
  加强油区用电管理,开拓油区用电市场。年内,供电公司重点对滨南采油厂所属供电范围的油区用电进行了治理,油地双方共同投资120余万元,更换变压器20台,整改线路12.5公里,把18个原在油田网用电的大用户改由农网供电,对其它仍在油田网用电的用户,也通过治理规范了用电秩序;同时,本着油地双方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原则,为油田18口偏僻零散的油井提供了农网电源。
  积极开展行业优质服务活动。一是通过开展“电力优质服务年”活动,推行全岗位全行业规范化服务,对农业生产用电施行倾斜政策,确保了冬灌、春灌、蓄水、农田会战和麦收、秋收等农业季节性用电。二是承担了利华益集团凤凰制药厂电力配套建设的全部设计、安装任务,并确保了县化工厂、化肥厂、纺织总厂等重点企业用电。三是制定优惠政策,扶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全年共为18户个体私营企业优惠上电,其中5户一次性投资50万元以上的业户免交电贴费8.6万元,免收18家企业设计、勘探、施工等费用16.2万元,共为其节约投资24.8万元,有力的促进了全县个体私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四是通过放开用电、取消不合理加价,鼓励用电、保证居民生活用电质量以及搞好服务等措施,促进了家庭电气化的发展,刺激了居民生活、照明用电量的增长。
  〔多种经营快速发展〕为加快多种经营的健康发展,供电公司对电力实业总公司进行了股份合作制改造,使其成为由集体和内部职工持股,产权清晰、职责明确、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按照股份合作制形式运作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此基础上,电力实业总公司优化经营结构,盘活资本,强化管理,紧紧围绕追求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这一目标,通过强化领导,层层落实经营承包责任制,形成了自上而下的责任指标体系,并建立了严格的监督检查约束机制和奖罚分明的利益分配机制,有力地调动了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多种经营得到了快速发展。年内,多种经营共完成销售收入3569.99万元,创利税44万元。
  〔大事记〕1.1998年1月,《山东省农电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公布,提出用3年左右时间,理顺并建立符合我省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农电管理体制,以县为实体,实现城乡电力一体化管理的改革目标。实施过程中采取分步走,先对趸售县供电单位全部由山东省电力集团公司实行代管,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体制上划或股份制改组。按照省里的部署,代管工作今年一季度完成,代管后,政府管电职能移交经贸委。
  2.1998年12月12日,收到山东省电力工业局鲁电计〔1998〕389号文件,将利津县农村电网改造列入东营市1998年第二批农村电网建设改造计划。上级共解决资金1425万元,其中资本金285万元,贷款1140万元。
  (孙景春郭健)

知识出处

利津年鉴1999年卷

《利津年鉴1999年卷》

《利津年鉴》(1999年卷)内容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采用分行业记事的办法,系统地记载各行业、各乡镇两个文明建设的实况,所用资料为1998年度,与《利津年鉴》(1998年卷) 相衔接,保持了历史资料的连续性。

阅读

相关地名

利津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