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县境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利津年鉴1999年卷》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20002553
颗粒名称: (二)县境概况
分类号: C1
页数: 10
页码: 85-94
摘要: 《利津年鉴》1999卷中对县境概况的相关描述。
关键词: 县境 概况

内容

区划人口利津县属东营市。位于山东省东北部,渤海西南岸,黄河近口段左侧。地跨东径118°07'〜118°54',北纬37°22'~38°12'。东依黄河,东北濒临渤海,东南与垦利县、东营区、博兴县隔河相望,西北与滨州市、沾化县、河口区接壤。县境呈西南至东北向的狭长带状,南北长102.5公里,东西宽8.5~25公里,总面积1665.6平方公里。县境东北海岸线长59公里,黄河流经县境74.5公里。
  利津县历史悠久。早在周秦时代县境西南部是古陆地,属齐国。汉代属千乘郡潔沃县、蓼城县地。东汉以后,黄河来利津域地入海,随着黄河三角洲的形成和发展,利津域地不断向渤海湾延伸扩大,隋代建永利镇(在今利津城河东岸),属蒲台县。唐宋属渤海县永利镇。金代明昌三年十二月(公元1193年1月)升永利镇为利津县,属山东东路滨州剌史郡。元明时代属山东济南府滨州。清代、民国时期属山东武定府(今惠民县城)。新中国建立后属惠民专署。1958年11月,沾化、利津并县称沾化县,属淄博专署。1961年10月恢复利津县建制,仍属惠民专署。1983年10月15日划为东营市辖县。
  镇、盐窝镇、陈庄镇和南宋、北宋、店子、前刘、明集、王庄、大赵、北岭、汀河、虎滩、集贤、傅窝、罗镇、刁口等14乡。1998年2月22日,行政区划调整,将原有乡镇调整合并为5镇7乡。即将前刘、王庄两乡并入利津镇,将大赵乡并入盐窝镇,北宋、店子两乡合并建北宋镇(镇政府驻前王官庄),汀河、罗镇两乡合并建汀罗镇(镇政府驻罗镇)。调整后乡镇是:利津镇、盐窝镇、陈庄镇、北宋镇、汀罗镇、南宋乡、明集乡、北岭乡、虎滩乡、集贤乡、傅窝乡、刁口乡。至年底,共有510个村民委员会,另有海铺1处(刁口海铺)、国营农场1个(渤海农场)和济南军区黄河三角洲生产基地(简称 “济军生产基地”)的部分连队。
  1998年末统计:全县总户数为86520户,总人口为289137人,其中乡村户数7.22万户,农业人口251264人,非农业人口37873人。总人口比1997年底增加1030人。当年统计出生4290人,死亡2013人,迁入3241人,迁出4488人。各乡镇人口详见附表。
  据有关部门统计,1998年底,全县常住人口有12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99.98%。少数民族11个,共56人,占人口总数的0.02%,其中回族8人,满族15人,蒙古族2人,苗族21人,土家族14人,壮族6人,白族、甫族、傣族、彝族、朝鲜族1997年末,全县辖3镇14乡、即利津各2人。
  行政区划情况表续表注:此表为1998年底数。
  1998年末人口分布情况表组织机构概览(1998年12月底)1998年,全县组织机构有一些变动,更名、合并、新设一些副科级以上机构单位。4月,设立“利津县督查局”,为正科级行政机构;原利津县水产局更名为“利津县海洋与水产局”;县第一人民医院与县中医院合并,称“利津县中心医院”,仍保留利津县中医院的牌子。5月,原利津县工业委员会更名为“利津县经济贸易委员会”;成立“利津县地震办公室”,与县科委合署办公,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县委办公室机要科,更名为县委机要局;县公安局成立“利津县巡警大队”,为副科级行政单位;县城建委原城乡建设规划设计室更名为“利津县建筑规划设计院”,隶属关系未变。6月,新成立“东营鑫正会计师事务所”,为副科级社会中介机构,含原东营会计师事务所利津分所和利津县审计事务所的业务,是独立单位,县上无主管部门。8月,县委党校加挂“利津县行政学校”的牌子。9月,县地税局改为省垂直管理单位;撤销原利津县经济协作服务中心,成立“利津县油地结合办公室”,为正科级事业机构;县职业中专学校并入县职业教育中心,仍保留职业中专学校的牌子;邮政、电信分设两局。11月,县农业委员会与农业局不再合署办公。12月,成立利津县工商业者联合会机关,为正科级机构,与县委统战部合署办公;成立利津县科学技术协会机关,为正科级机构,与县科学技术委员会合署办公;原县财税大检查办公室,更名为“利津县财政监督局”,副科级机构,归属县财政局。至年底,全县党政群机关、县属事业管理机构、经济组织和中央、省、市业务部门领导为主的工作机构记载如下:中共利津县委员会办公室:信访局、保密局、机要局组织部:老干部局宣传部、政法委员会、县直机关党委、统一战线工作部[工商业者联合会机关与其合署]党校[行政学校](事业)党史研究室(事业)中共利津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利津县监察局与其合署]利津县人民武装部(军队编制)利津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人事代表工作室、法制科财经科、教科文卫科、老干部科利津县人民法院利津县人民检察院利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利北工作委员会计划委员会、经济贸易委员会商业贸易委员会、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协会机关、地震办公室与其合署]公安局、民政局、司法局、财政局人事局[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与其合署]劳动局、城乡建设委员会交通局、水利局、农业局农业委员会、林业局、粮食局卫生局、计划生育委员会审计局、统计局、工商行政管理局技术监督局、乡镇企业局环境保护局、土地管理局物价局、督査局史志办公室(事业)油区工作办公室(事业)政协利津县委员会办公室、提案委员会65学教文卫委员会、经济科技委员会祖国统一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事业)人民团体利津县总工会共青团利津县委员会利津县妇女联合会事业管理机构经济研究中心、档案馆[档案局与其合署]油地结合办公室、盐务局海洋与水产局、农机局、畜牧局文化局、广播电视局体育运动委员会、残疾人联合会农村合作基金联合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千二管理站经济组织供电公司、商业总公司、供销总公司物资总公司、外贸公司中央、省、市业务部门垂直管理的机构国税局、地税局、河务局邮政局、电信局、气象局、公路局石油公司、医药公司烟草公司[烟草专卖局与其合署]人民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农业开发银行财产保险公司、人寿保险公司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新华书店独立单位东营鑫正会计师事务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述1998年,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市场急剧变化的严峻挑战,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发扬伟大的抗洪精神,团结一致,开拓前进、创造性地推进改革与发展,圆满完成了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5.1583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2031亿元,增长17.1%;第二产业增加值12.1272亿元,增长23.9%;第三产业增加值3.828亿元,增长28.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726.4元,比上年增长19.6%。三次产业结构为36.6:48.2:15.2。全员劳动生产率12548元,比上年增长21.0%。全县财政总收入1.0023亿元,增长25.9%。农民人均纯收入2411元,增加330元。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业生产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培植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种植蔬菜4.8万亩,芦笋3万亩,新建桑园1.3万亩,新增“上农下渔”开发面积1万亩,新开发荒地1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5万亩。畜牧“十、百、千”工程顺利实施,培育了27个专业园区,118个专业村,1528个专业大户、畜牧业有了突破性发展。海水养殖面积2.6万亩,淡水养殖4.2万亩。路域开发21.1公里,有林地面积达37553公顷,森林覆盖率达12.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5.1029亿元。主要农林牧渔业产品产量如下表:产品名称 产量粮食 21.56万吨其中:小麦 11.14万吨棉花 3371吨油料 5028吨蔬菜瓜类 30.43万吨林果 1.90万吨肉类总产量 4.50万吨其中:猪肉 1.88万吨禽蛋产量 3.05万吨大牧畜年末存养12.39万头猪年末存栏 16.26万头羊年末存栏 53.48万只家禽年末存养 481.92万只水产品总产量 3.68万吨其中:海洋捕捞 2.08万吨海水养殖4900吨淡水产品1.11万吨二、工业速度和效益稳步提高:工业生产受亚洲金融危机、国际油价下跌和国内消费需求不足的影响,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全县工业战线贯彻中央扩大投资、启动内需的政策措施,调整结构,加快企业改组、改制步伐,转换经营机制,积极开拓市场,使工业经济形势逐步好转,经济效益有所提高。全县投入技改总投资2.2亿元,完成了纺织总厂设备改造,化肥厂甲醇生产线,三利食品公司1000吨恒温库,石油机械厂电热杆,利华益集团医药开发一期工程等重点项目,有力地带动了全县工业经济的发展。全年工业总产值50.1381亿元,比去年增长24.78%。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表:产品名称 产量食用植物油 10.40万吨白酒 1.00万吨布 800万米纱 5273.4吨服装 44万件木制家具 7.4万件水泥预制件 10万立方米砖 1亿块中小农具 1万件皮棉 3427吨原油加工量 36.3万吨汽油 0.7万吨柴油 0.7万吨煤油 10.2万吨燃料油 14.1万吨石油液化气1.18万吨合成氨 9368吨化肥 23973吨罐头 1078吨供电量 8060.7万千瓦小时自来水 294万吨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6309万元,比去年增长65.4%。化工厂保健品改造和污水处理工程、电业局电网改造和变电站改造等项目顺利完成,化肥厂甲醇生产线、三利食品厂恒温库等项目正式投产;工商局光彩事业一条街、广播局电视发射中心二期工程、盐窝公路、南宋浮桥等项目如期完工;凤凰公园扩建,城化公路、永馆路改建、一院病房楼、二院急诊楼等项目按期交付使用。建筑业加强内部管理、积极开拓市场,全年完成房屋施工面积21.25万平方米,增长4.02%;完成增加值14588万元,增长67.5%;实现利税总额820万元,增长15.49%;全员劳动生产率为3.96万元,增长51.72%。
  四、第三产业持续发展。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运输能力不断提高,新建公路52.4公里,年末公路总长达806.2公里(等级公路),公路密度为48.61公里/百平方公里。完成客运量51.2万人,增长3.0%;客运周转量3705万人公里,增长5.4%;完成货运量163.0万吨,货运周转量16232万吨公里,增长6.1%。邮电通信事业发展明显加快,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007万元,增长35.1%,全县实现电话程控化,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0464门,年末实有电话机14216部,电话普及率5.79部/百人,比去年增加2.01部/百人。消费品市场多数商品供大于求,价格走低,市场态势稳中趋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492万元,比去年增长16.2%。城乡集贸市场迅速膨帐,年集市贸易成交额达53162万元,增长91.2%。外贸部门审时度势,把握机遇,开拓进取,克服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不良影响,努力扩大出口,实现自营外贸岀口总额306万美元,增长60.2%。
  五、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社会各项事业长足发展。全县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项目26项、取得科技成果6项,其中2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4项达国内先进水平。申请专利3项。气象部门及时地预报了各种气象信息和自然灾害,实施人工防雹降雨作业,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教育事业继续发展,狠抓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开始起步,城乡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计划生育工作向深层次发展,加强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99%。城建、环保、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事业都有新的发展。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严打整治活动。积极开展工农共建活动,拓宽油地结合路子,支持油田建设,促进了油地经济的共同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有新的提高,在部分省市遭受水灾期间,人们踊跃捐款捐物、支援灾区,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
  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农业基础脆弱,受制于水的矛盾比较突出,产业化水平较低,龙头企业少,辐射带动作用不强。二是工业经济总量小,高新技术产品少,经济效益不高。三是县乡财政仍较困难,社会配套改革相对滞后。四是整体开放意识差,经济外向度仍然较低。五是社会治安仍存有一些隐患。上述困难和问题,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解决。
  气候条件〔气候概况〕1998年,县境平均气温14.0°C,较常年偏高1.5°C,为本县有气象资料记录(1962年)以来的最高值。除夏季平均气温接近常年外,其它各季平均气温均较常年明显偏高。年极端最高气温36.7°C(6月29日),年极端最低气温 -13.2°C(1月19日)。全年≥0°C的积温5198.7°C,较常年偏多555.1°C;≥10°C的积温4847.3°C,较常年偏多642.8°C。全年无霜期229天(终霜4月2日、初霜11月18日)。年降水量650.2毫米,较常年偏多100.9毫米,降水分布为冬、春、夏季较常年偏多,秋季较常年偏少。全年日照时数2736.8小时,较常年偏少73.5小时。日瞬时最大风速≥七级的大风日数11天。
  1998年的气候特点是:冬春季气温偏高,降水偏多,对小麦生长和春播有利。夏季无酷署、降水略多、日照正常、灾害较少。秋季气温高,光照充足,但降水明显不足,秋旱严重,对晚秋作物生长和秋种造成不利影响。综观全年的气候条件对工农业生产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为利大于弊,属丰年年景。
  〔自然灾害〕年内,县境发生的自然灾害频次较少,灾害较轻。人工防雹使全县三年无雹灾,功效显著。
  一、低温连阴雨灾害。6月1〜4日,连续4天连阴雨天气,降雨量38毫米,低温寡照。时当小麦灌浆期,由于低温、湿度大,寡照,各类病害易于发生,尤其是小麦赤霉病为害严重,导致小麦减产2〜3成。
  二、雨涝灾害。7月7日至10日,县境连降暴雨,各乡镇累计平均降雨量19568毫米,最大降雨中心270毫米(虎滩乡)。全县32万亩农作物受灾,损坏房屋850间,倒塌房屋114间、院墙2000米,冲毁台田220个、养鱼池238个。受灾人口11万人,经济损失1700余万元。
  8月7日,县境北部遭暴雨袭击,其中傅窝乡、汀罗镇、集贤乡、陈庄镇降雨量均在100毫米以上,最大降雨中心(傅窝乡)11个小时内降雨量达204毫米。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30.8万亩,成灾面积19万亩。倒塌房屋89间、院墙1200米,损坏房屋980间,冲毁桥闸22处、道路2500米、台田85个、养鱼池64个。造成经济损失8500万元。
  〔气象工作机构〕利津县气象局是国家气象部门设在利津县的直属事业单位,内设办公室、预报服务科、测报业务科。现有专业科技人员7人,其中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2人。
  〔气象工作〕1998年,气象局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针,落实省、市气象工作会议精神,突出气象服务这个中心,努力提高各项业务质量,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业务部门和地方政府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利津气象事业的发展和经济振兴做出了贡献。
  一、基础业务工作。一年来,气象局全体人员认真学习,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树立爱岗敬业精神,各项业务工作精益求精,业务技术和科学知识水平有新的提高,测报上岗考试全局参考人员一次考试合格,全部取得上岗资格。工作中,严格执行工作《规范》和各项规章制度,任务到科、责任到人,确保业务质量,经市局验收,综合业务目标达一级,获全市综合业务目标管理第一名。受到东营市气象局的表彰。
  二、气象服务。气象服务是气象部门永恒的主题和气象工作的根本宗旨。一年来,县气象局始终把为领导科学决策服务放在首位。坚持以科技服务为中心,以为农业服务为重点,积极开展公益气象服务和专业气象服务。年内共制作气象科技服务情报资料23份,农业气象旬报、月报25期,向县政府及抗旱防汛指挥部门电话汇报116次,书面报告7次。县广播局采用气象稿件5篇,《山东气象情况》发表3篇,《东营日报》采用气象科普作品2篇。可靠的气象资料,为县委、县政府和各级领导指挥生产、领导防灾抗灾提供了科学依据,得到了县领导和广大用户的好评。
  为拓宽服务领域,经多方努力,于3月28日开通了“121”自动答询气象服务电话,为全县人民及时了解气象信息、预知天气变化,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手段。经近一年的运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防灾抗灾。年内,县气象局高度重视人工防雹增雨工作,抓人员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素质;落实好值班守班和作业实施制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高标准的两库、两室、一台,保证通讯线路畅通和各项设备完好。在全体防雹作业指战员的共同努力和密切协作下,全年共实施防雹作业9次,增雨作业6次,发射炮弹3059发,使全县30万亩小麦免遭雹灾,为春播、夏播和秋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实现了“大灾变小灾,小灾变无灾,炮点防区无雹灾和抗旱增雨见成效”的目标,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四、精神文明建设。全局干部职工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以建设“改革创新、廉洁勤政、团结实干、高效服务的机关单位”为目标,开展了“四整顿”、争创安全文明单位和贯彻落69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条例》实施规范化管理活动。按着省、市局的要求,实施了“四室一场”改造工程,建成了高标准观测场,装修了微机室、多功能室、测报办公室和局长办公室。自己动手植树种花,美化环境。改建整修宿舍3套,使中级技术人员住房面积均达到82平方米以上,并安装了供暖设备。各项规章制度健全,执行严格,形成了人人讲奉献,工作创全优的良好风气,机关面貌焕然一新,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文明单位”。
  (张宝英刘晋秀)

知识出处

利津年鉴1999年卷

《利津年鉴1999年卷》

《利津年鉴》(1999年卷)内容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采用分行业记事的办法,系统地记载各行业、各乡镇两个文明建设的实况,所用资料为1998年度,与《利津年鉴》(1998年卷) 相衔接,保持了历史资料的连续性。

阅读

相关机构

利津县督查局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津县
相关地名
东营市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
盐窝镇
相关地名
陈庄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