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垦利年鉴2005》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20001974
颗粒名称: 农业
分类号: F30
页数: 18
页码: 213-230
摘要: 2004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1.9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农业增加值6.4亿元,比上年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3922元,比上年增加14.9%。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农业发展

内容

综述
  【概况】2004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1.9亿元(现价,下同),比上年增长16.7%;农业增加值6.4亿元,比上年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3922元,比上年增加14.9%。全县种植业总产值4.25亿元,粮食总产4.9万吨;林业总产值0.21亿元;畜牧业总产值2.97亿元;渔业总产值4.19亿元。
  【农业综合开发】2004年,承担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2个,总投资684万元,农业开发配套资金384万元,建成后年可新增产值979万元,实现利润315万元。其中,西宋乡0.9万亩低产田改造项目,投资342万元,年新增农业总产值403万元,利税143万元。永安镇0.9万亩低产田改造项目,投资342万元,年新增农业总产值576万元,利税172万元。以上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已建成运行。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2004年,全县粮经比例由2003年的4.2:5.8调整到了4:6,强化种植业的“三品”建设,棉花、冬枣、蜜桃、大棚高档瓜菜、高蛋白大豆、专用玉米等优质作物面积不断增加,农产品优质率不断提高。畜牧、水产两大主导产业不断发展。全县畜牧养殖小区总数达到180多个,奶牛存栏达到5108头,良种肉羊发展到13万只,肉蛋奶总产量达6.14万吨;渔业养殖面积44.5万亩,其中,海水养殖面积28万亩,淡水养殖面积16.5万亩,完成水产品总量7.95万吨。
  [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建设】2004年,全县农业龙头企业落实省级无偿资金15万元,市级无偿资金100万元,县级无偿资金80万元。重点扶持了7家企业,新上扩建项目7个,新增投资额6153万元。全县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由2003年的10家发展到了16家。其中,省级2家、市级8家,固定资产已达25293万元,农产品加工原料处理能力达到512万吨,从业人员3073人。在建的龙头企业有8家,总投资9188万元,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75530万元。龙头企业生产基地面积扩大到6万亩,带动种养户1.5万多个。从事主导产品专业运销的中介组织成员和运销业户达1200多人,年运销量占全县主导农产品的90%以上。
  [农业科技与教育】2004年,农业适用新技术在全县得到进一步推广与普及,农业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58%左右。一是大力推广保护地栽培技术。全县保护地栽培面积达到了34万亩,其中棉花地膜覆盖达到了32.48万亩。另外,冬暖式大棚也发展到了1700栋。二是大力推广化学除草技术。重点在棉花、小麦、水稻、大豆等作物上加以施用,全县化学除草面积达到了40余万亩。三是推广平衡施肥技术。主要施用于棉花、小麦、瓜菜等作物,推广面积达到了25万亩。四是推广化控技术,主要在棉花、瓜菜上施用助壮素、缩节胺等,推广面积达到30余万亩。五是在全县棉花及瓜菜生产上推广乙烯利催熟技术,面积达到35万亩左右。六是推广小麦半精播4万亩、水稻稀落谷育壮秧技术2万亩、立体栽培1万亩左右、引进种植彩棉3000余亩。
  2004年,在全县实施千村万户科技培训工程。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709期,参加授课的教师多达102人,培训农民44470人。培训内容涉及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劳动力技能培训等,发放科技书籍31400册,印发明白纸17.8万余份,现场拍摄照片1396张。通过培训,使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科学种田水平得到进一小提高。
  【农民负担监督管理】2004年,垦利县严格按照中央关于减轻农民负担工作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农村税费调整政策,暂停收取农村公益事业金、取消农村特产税及附加、降低农业税税率3个百分点。全年直接面向农民收取农业税及附加451万元。其中,农业税322万元,农业税附加129万元,人均负担27元,比上年减少29.7元,减负率达52.4%,全县劳动力承担两工52万个,比预算减少11万个,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
  【农村集体财务管理】2004年,加强对农村集体财务的管理,完善财务公开制度和民主理财制度。进一步在全县遍推行村务大事村民公决制度、村级事务阳光操作工程等,把财务公正和民主理财制度真正落到实处。进一步加强对全县农村会计的业务培训工作.为搞好村级财务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加大对农民负担专项资金的审计力度。对全县7个乡镇农民负担专项资金进行了细致地审计和检查工作。审计资金1112.4万元。其中,农业税附加资金212.8万元、两工“以资代劳”895.7万元、“一事一议”资金3.9万元,有效地杜绝了各类农村经济违纪现象的发生。
  【植物保护】2004年,依据各点监测调查数据,发布病虫情报9期,其中长期预报2期,短期预报7期,撰写“棉盲椿象防治技术”、“斜纹夜蛾暴发成因及防治技术”等意见稿8期,发布农药病虫信息3期。据统计,全县病虫草害发生面积346.87万亩次,指导防治面积378.12万亩次,其中综合防治296.2万亩次,推广生物防治90.6万亩次,预计挽回粮食损失11016.15吨,挽回皮棉891057吨。植物检疫工作疫情普查面积达37万亩,调运检疫鉴证80余批次。
  (宋庆瑜李新成刘玉明)
  种植业
  【粮食生产】2004年,全县粮食播种总面积173265亩,总产50362吨。其中,夏粮68115亩,总产28753吨,平均亩产273.4公斤。在秋粮生产中,全县玉米种植面积46560亩,总产13882吨;水稻24015亩,总产11312吨;高粱1485亩,总产366吨;大豆28005亩,总产2072吨;地瓜1905亩,总产817吨;杂粮3180亩,总产304吨。
  【棉花生产】2004年,全县种植棉花324810亩,皮棉总产2.29万吨,平均亩产65.6公斤。全县棉花面积占全县耕地面积的67.7%,创历史最高记录,成为全县农民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
  【瓜菜及油料生产】2004年,全县种植瓜菜64435亩,总产86400吨,年均亩产1340.9公斤。其中:莲藕6100亩,总产9150吨;油料作物2670亩,总产243吨。油料作物中,花生种植2145亩,总产202吨,芝麻直225亩,总产11吨。
  (宋天瑜李新成刘玉明)
  林业
  【概况】2004年,垦利县林业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深入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以林业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为依据,以增加农民收入、增强林业经济实力为落脚点,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和特色产业建设,全县林业事业有了长足发展,林业生态县建设全面拉开了序幕。被省绿化委员会、省妇联授予“三八绿化工程”先进集体,被市林业局授予林业行政执法先进单位。全县共完成成片造林4469公顷,比上年增长23%;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0.3公顷,比上年增长50%;林业育苗160公顷;新建冬枣密植园433公顷,比上年增长16%;新建桑园11公顷;新增花卉面积2.3公顷,比上年增长13%;柽柳封育4500公顷,比上年增长11%;全民义务植树30万株,比上年增长17%;果园建设实施规范化管理1500公顷,老果园实施高科技改造220公顷,分别比上年增长20%和9%;果品产量1.5万吨,比上年增长24%。
  【林业育苗】2004年,随着垦利县造林绿化事业的发展和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活动的全面启动,林业种苗有了较快发展,种苗市场不断升温,种苗产业规模不断膨胀。全县种苗市场水平不断提高,真正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格局。全年完成育苗面积24.6万亩,可提供各类苗木655万株,先后推广的用材林良种有欧美杨、107、108、L35杨及廊坊杨、三倍体毛白杨等。经济林良种主要有:冬枣、密桃、大雪枣、沾化冬枣、红提葡萄等。种苗比例品种搭配合理,名、优、特、新苗木也开始逐步向本土化发展。
  【植树造林】2004年,共完成成片造林面积67033亩(不包括去冬完成的4000亩)。其中,速生林46955亩,冬枣密植园6400亩(折合标准园12800亩);新建绿色通道70公里,造林6584亩,其中新建路域绿化工程40公里,造林4384亩;水系绿化完成50公里,造林4164亩;新建林网折实面积7130亩;完善林网2万亩;封滩育林60000亩。全面完成了东青高速公路绿化和黄河旅游南线绿化工程。其中,东青高速公路绿化完成规划面积1573亩,修筑台田765亩,小埂64.9公里,共完成投资683万元,顺利通过市、县两级验收。黄河口旅游南线工程绿化长度40公里,造林4384亩,投资36万元。高标准实施了家园绿化工程。结合小康文明村创建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家园绿化工作,圆满完成了120个村、18所中小学校的绿化任务,植树45.1万株,县、乡投资达200多万元,超额完成了植树任务。
  [经济林建设】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下发以来,垦利县认真贯彻落实 《决定》精神,加快林业产业化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培育地方特色产业。形成了“东枣西桑中蜜桃” 的产业格局。2004年,抓住冬枣这一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大农民致富快的产业,圆满完成1.3万亩扩展工程,在冬枣面积已达3.4万亩的基础上,又建设标准化基地12处,达6500亩,使全县冬枣园面积达到4万亩。强化以“五七片”为中心万亩优质蜜桃园基地产业区的综合管理,大力实施绿色无公害化生产,提高了蜜桃、苹果等水果的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全民植树,绿化家园
  冬枣生产迅猛发展
  【森林资源保护】2004年,按照国家、省、市关于切实加大林政执法力度的工作部署,积极开展林业专项斗争,切实做到“依法治林,依法兴林”。一是结合全民义务植树和专项执法活动,利用电视、广播、宣传单、横幅、宣传车等多种形式加大对林业法律、法规的宣传,进一步强化全民爱林护林的自觉性,营造了比较好的社会执法大环境。二是以林业联合执法为中心,切实保护全县森林资源。继续实行部门间和部门内部各执法单位间联合执法,并深入实施社会服务公开承诺制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责任、目标,简化了办事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执法力度;认真开展“爱鸟周”、“春雷行动”、“绿箭行动”等专项活动,严厉打击了涉林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保护了森林资源;严格林木采伐管理,规范审批程序,做到能不伐的不伐,能少伐的尽量少伐,同时,及时对批采林地的更新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和验收;充分发挥木材检查站作用,抓好木材的运输管理。年内共检查车辆860余车次,检查、检疫木材13000余立方米,办理证件145份,做到文明执法、热情服务;根据《国家林业局、国家经贸委、农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开展木材经营加工单位清理整顿工作方案》的要求,对全县从事木材经营、加工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进行清理整顿,对符合条件的依法核发或换发《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对不符合经营条件的进行取缔,进一步清理规范了木材流通和加工市场。三是以执法为手段,积极创造良好的招商引资软环境。严格执行市、县行政审批事项改革方案,在规定的范围内开展执法工作,做到不超范围、不超标准;实行林政执法社会服务公开承诺制,将涉及林政执法的项目、标准、范围、程序、时限等事项向社会公开,并制成展板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公布了投诉电话;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做到着装整洁、文明礼貌、热情服务。在严格执法,保障社会正常秩序的前提下,行政处罚注重法定原则,教育与处罚相结合,以教育为主,严格执法程序,积极为企业、外商和个体工商户开展优质服务,为经济发展创造宽松环境。
  【千村万户科技培训工程】千村万户科技培训工程是市委、市政府2004年为民办的十件大事之垦利县林业局认真制定了一系列具体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落实各项督导措施,建立建全了培训档案。一年来,共举办各类不同内容的林业科技培训班82期,完成年度计划的164%,培训人员达5358人,完成年度计划的107%,发放科技明白纸12000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工程开展中结合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在群众认识程度高的乡镇,选出8个县级示范园片,采取举办科技培训班等形式,定期强化标准化技术的普及,同时积极组织示范园果农和附近村群众参观学习,加大对生产的指导,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带动提高了附近冬枣园的管理水平。积极与团县委、县妇联联合组织妇女、团员青年开展葡萄、冬枣管理等培训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合千村万户科技培训工作的实施,采取多部门联合,“送科技下乡,赶科技大集”,发放冬枣标准化栽培技术材料,普及科技知识。在县电视台举办科技讲座,出动宣传车宣传发展冬枣的优惠政策以及冬枣的发展前景,在全县农村营造出了发展冬枣致富奔小康的浓厚氛围。
  (陈忠奎)
  畜牧业
  【概况】2004年,垦利县畜牧局围绕建设全省畜牧大县强县,以建设小区、培植大户为重点,推进规模化饲养,大力发展奶牛、肉牛和肉羊生产。同时搞好畜禽疫病监测防治,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率达到100%。全县畜牧业产值达到2.97亿元(现价)比上年增长22.5%,全年肉蛋奶总产量6.14万吨,比上年增长56.6%,全县存栏牛4.9万头、羊22.9万只、家禽325.9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2.4%、18.5%和7.3%。
  【疫病防治】2004年,继续加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率达到100%,全县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
  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为严格控制动物发病率和死亡率,使疫病防治工作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山东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结合本县实际,垦政办发[2004]20号文件印发了《垦利县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项目总体目标是以促进畜牧业生产发展,保障动物及其产品出口创汇和人民身体健康为目的,严格控制动物疫病,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提高对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扑灭的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增强对重大疫病、外来疫病的快速反应能力,全面提高动物防疫总体水平。县畜牧局加强无疫区项目队伍建设,一是抽调技术从员组成项目建设小组,并聘请专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培训;二是设立畜牧兽医监督所,下设三个分所,分别配备防疫监督专用车,分片负责全县的动物防疫监督工作,具备了检疫、执法、办案、技术监测等能力。加快无疫区项目化验室建设,建立健全畜禽良种档案、牲畜户口档案和兽药生产经营企业档案。至年底,已累计投入资金160多万元,基本达到项目建设要求,并通过省级验收。
  禽流感防治2004年,为切实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确保人畜安全,一是加强了领导。经县政府决定,1月,成立了垦利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制定《垦利县高致病性离流感防治应急预案》(垦疫防字〔2004〕3号),成立突发疫情处理预备队,并进行严格培训。二是加强宣传,普及防治知识。共印发禽流感综合防治技术明白纸、禽流感防治知识问答5000余份,发放到各畜禽饲养场和规模养殖户手中。在县电台开设专题,电视台开辟“特别关注”专栏,宣传动物疫病防治知识,增强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三是做好防疫物资储备,无偿为群众提供消毒药品和疫苗,并组织群众集中开展消毒灭源活动,投放各类消毒药品5.2吨,对490个规模养殖场、12000个社会散养户及环境消毒757万平方米,流通加工场所及环境消毒150万平方米,水库水源消毒3400万平方米,达到不留死角,无缝隙覆盖的要求。对全县22个村48672只禽类进了了强制免疫,建立免疫档案。四是对城区禽类和兽药经营市场进行整顿。对全县25个禽类加工厂(户)、32个交易市场、340个宾馆饭店进行了重点检查。五是设立道路检查站。从畜牧、公安、交通、卫生、防疫等部门抽调25人在东青高速路垦利出口处设立检查站1处,昼夜24小时值班,对过往车辆进行严格消毒,共检查消毒车辆4455辆、猪3549头、大牲畜196头,切断了疫源的传播途径。2004年,全县没有禽流感疫情发生。
  动物疫病普查为切实做好全县商品畜禽场疫病防治工作,及时从源头上控制疫病的发生蔓延,县畜牧局组织各乡镇于2004年3月中旬对畜禽场和养殖公司的基本情况、免疫、疫情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并组织采血和实验室检验。共采集血样11235份,进行牛、羊、猪、鸡15种疫病以及免疫效果监测。此次普查共抽调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和领导干部60余人,召开相关会议3次。普查基本情况:①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辖区内共调查规模养殖场35处,社会散养户500户。普查各种畜禽饲养量为牛4.1万头、羊14.27万只、猪5.03万头、鸡235万只。②动物疫病监测基本情况。按畜禽饲养量进行抽检,牛、羊、猪、鸡分别按1%、0.5%、0.5%、0.5%比例共采血样11235份进行了监测。③全县共有动物防疫监督站1处,从业人员9人;动物门诊16处,从业人员53人;畜禽屠宰场7处,从业人员28人。通过普查,进一步摸清了全县动物疫病底数和流行状况,为做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奠定了基础。
  【畜牧科技】2004年,一是抓好科技服务网络。加大与各大专院校和上级业务部门的联系,邀请专家教授到垦利县举办畜牧养殖技术讲座和培训班,传授先进技术,培养技术人才,努力提高畜牧系统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县畜牧局班子成员及业务技术人员实行包乡镇、包养殖场责任制,工作重心下移,为畜牧养殖户提供一线服务,着力抓好良种良法推广、市场信息传递、畜牧实用新技术普及。重视人才引进,充实畜牧兽医服务队伍,2004年,共选进畜牧兽医专业大学生6人,分派到了各乡镇养殖园区。二是抓好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建起了黄河口奶牛合作社、胜坨镇东旭牧业干头奶牛养殖基地等畜牧业科技示范基地,积极引进优良品种,并推广应用畜牧实用新技术,以点带面,辐射带动畜牧业向高品质、高科技、高效益方向转化。三是抓好畜牧业科技推广。积极向国家、省、市申报畜牧科技研究项目,争取上级的资金扶持。垦利县“优质肉羊纯种繁育及杂交改良技术推广”项目已被市科技局列为市推广项四是抓好“千村万户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通过面授、讲座、现场技术指导、发放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积极对畜牧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共举办科技培训班39期,培训人员3567人次;开展科普赶大集、现场解疑4次,发放技术资料明白纸10240份,咨询人数2060人。
  【畜牧执法】一是严抓各类疫病防制工作。切实加强领导,成立重大动物疫病防制指挥部,组建突发疫情处理预备队,健全完善各项疫病防制制度和措施,全面开展疫病防免疫工作,真正做到有机构,有队伍,有能力实施各项疫病防治工作。:是严抓检疫监测工作,切实排查隐患。开通了疫情直报专网,并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切实加强动物防疫监督、监测,严格进出活畜禽的检验检疫工作,真正把各类疫病控制在了萌芽状态。三是积极开展兽药饲料和兽用生物制品专项市场整顿,进一步规范、净化兽药饲料市场,有效地维护广大养殖户的利益,打击了不法经营行为。四是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切实做好禽流感和牲畜口蹄疫等疫病防治工作,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率达到了100%,无疫病传染事件发生,确保了全县畜牧业生产的安全。
  【畜牧小区建设】2004年,全县已建成肉羊养殖小区29个、养鸡小区9个、养猪小区34个、奶牛养殖小区28个。其中,新建续建各类小区39个。奶牛养殖业作为全县畜牧业发展的重点,增长较快。奶牛养殖以农民集资入股建小区的形式为主,散养户较少,其饲料来源以青贮料、玉米秸和苜蓿为主,全年新增标准化青贮池35个,1300立方米。全县奶牛养殖小区28个。其中,新建续建21个,奶牛存栏达到5104头,比2003年增长150.7%。
  【品种改良】2004年,全县共有肉牛改良点、冷配点11处,其中肉牛改良点8处,冷配点3处,存栏利木赞、西门塔尔、海伏特、夏洛来等良种公牛12头,年改良肉牛万余头。市场良种羊价格的大幅下滑给养羊业造成很大损失,特别是一些以饲养纯种波尔山羊等为主的饲养场区,由原来购入时的每只1~2.5万元降至不到1000元,影响了群众进行良种肉羊改良的积极性。
  【畜牧龙头企业】2004年,在加强畜牧龙头企业建设方面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原有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东营万得信食品有限责任公司2004年进一步扩大投资,实施了肉牛加工改扩建项目,已经完成基础设施改造,已在上海和哈尔滨筹建两个办事处。公司产品有牛高档部位肉、后部位肉、前部位肉等几十个品种,其中高档肥牛、羊和相间肥牛羊成为风靡全国的肥羊牛火锅的极佳原料,倍受消费者青睐。东营市海鹤工贸有限公司2004年加大生产设施投入,先后投资600万元在
  奶牛养殖小区
  县开发区新征土地20亩,建起3600平方米的高标准现代化厂房和2400平方米的五层综合办公大楼,购置了先进的生产设备流水线,配备高标准的产品化验室和精密的产品检测仪器,使生产、生活环境大有改观。同时,公司注重人才引进战略,先后聘请数位经验丰富的高层肉食技术、肉食科研和企业管理人才,为企业的正规化、现代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公司正积极努力申请完成ISO9001质量体系管理认证和ISO914000环境认证,申请办理出口经营自主权,努力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实现出口创汇。二是畜牧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完善。全县共成立各类畜牧合作组织21个。有效解决了个体养殖户自身难以解决饲养管理方面的难题,并提供各种技术服务,帮助养殖户和龙头企业建立利益共享机制,综合提高畜牧养殖效益,对加速畜牧产业化、一体化进程,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三是新上企业发展较快。东旭牧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较大规模的养殖企业发展迅速。四是加强与外地畜牧业发展较快地区的交流。3名同志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挂职锻炼,学习其发展奶牛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和经营模式,赛罕区的4名专家到垦利县举办培训班,促进了全县奶牛业的发展。
  东旭牧业有限责任公司东旭牧业有限责任公司(胜坨镇皇殿村奶牛养殖小区)始建于2004年3月,股份制合作公司,以奶牛养殖、良种繁育为主。占地97亩,设计养殖规模1000头。固定资产投资180万元,企业计划总投资2000万元。牛舍采用了彩钢瓦、自动饮水器、自由采食槽等全市一流的先进设施,为提高产奶量打下了良好的设施基础。公司采取能人大户控股,农户自愿参股的形式,且参退股自由。至年底,已完成牛舍及配套设施建设,小区内奶牛存栏量达到650头,其中北京黑白花奶牛300头、澳大利亚纯种奶牛250头。
  【奶牛比赛】2004年,为大力宣传推广优质高产奶牛品种,进一步提高奶牛饲养管理水平,并配合全市畜牧会战工作,12月14曰,垦利县首届奶牛养殖比赛在胜坨镇东旭牧业有限责任公司举行。在全县奶牛养殖场(区)中经过初选,确定13头奶牛参加比赛。从市畜牧局、胜利油田兄弟单位请来的专家作为评委,按照国家对奶牛的评定标准,从乳用特征、尻部、肢部、乳房等部位30多个项目分别给予打分,然后综合各部分的成绩,最后永安镇24顷奶牛场、黄河口奶牛合作社恒祥奶牛场、西宋乡北于奶牛场的奶牛分别获得奶牛冠、亚、季军奖,饲养户亦分别获6000元、5000元和4000元的奖金;黄河口镇获得了奶牛养殖冠军乡镇称号,获得奖金1万元;胜坨镇东旭奶牛场、黄河口奶牛合作社恒祥奶牛场获得了标准化养殖小区奖,分别获得5000元和3000元的奖金。
  (苟俊宾)
  海洋与渔业
  【概况】2004年,垦利县海洋与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渔业发展的意见》,以名优新品种引进、工厂化养殖、龙头企业建设、示范园区建设、远洋渔业为重点,深化结构调整,充分利用浅海、滩涂、内陆水域三大资源,加快培植优势水产品养殖、海洋捕捞、水产品精深加工三大产业,为促进海洋与渔业经济跨越式发展和建设水产大县强县夯实了基础。全县水产养殖面积29668公顷。其中,淡水养殖面积10667公顷、海水养殖面积19001公顷,分别比上年增长了3.49%、3.23%和3.64%;有海洋捕捞渔船535艘、计9897千瓦,排水总量6430吨,分别比上年增长6.57%、21.33%和7.71%;全县渔业总产值4.19亿元,比上年增长13.3%;水产品总产量7.95万吨,比上年增长8.9%。其中,海洋捕捞产量2.2万吨,海水养殖产量3.5万吨,淡水产品产量2.25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4.35%、16.67%和12.5%。
  【淡水渔业】2004年,全县累计淡水养殖面积10667万公顷。其中,池塘养殖面积5334公顷,水库增养殖面积5333公顷。推广湘云鲫养殖面积300公顷,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2000公顷。县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采取措施,在抓住新品种引进推广的同时,继续把河蟹和南美白对虾等品种作为优势产业来抓,并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的思路,积极向产业化方向迈进。一是发展河蟹养殖。全县河蟹面积4666公顷,主要分布在永安镇、县水稻农场、西宋乡、垦利镇等乡镇。县渔业技术部门大力推广大规格河蟹养殖技术,在2003年成功实施了“黄河口毛蟹大规格养殖”试验的基础上,2004年推广河蟹大规格养殖面积200公顷,平均亩产大规格毛蟹60公斤,平均规格达到120克左右,亩效益为1600多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二是发展南美白对虾精养和半精养。全县南美白对虾淡水(半咸水)养殖面积达到2000公顷,其中精养半精养面积1000公顷,精养池平均亩产南美白对虾300公斤以上,平均规格12厘米,半精养池平均亩产南美白对虾200公斤左右。三是积极发展名优品种养殖。共引进湘云鲫苗种300万尾,养殖面积300公顷,分布在垦利镇、永安镇和胜坨镇,通过一年的养殖,最大规格达到400克,该品种在引进试验成功后,将成为垦利县淡水养殖业的重要替代品种。
  【海水养殖】2004年,全县海水滩涂养殖面积19001公顷,新增面积667公顷,浅海养护面积11333公顷。全县海水养殖继续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优质、高效水产品养殖为重点,努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推进渔业产业化经营。一是调整品种结构和养殖方式,促进产业化升级。对虾和梭子蟹养殖产量达2890吨,产值11318万元,养殖面积7668公顷;在全市首次进行牙鲆网箱养殖试验,每亩增收1500多元。二是海珍品养殖实现跨越式发展,成功养殖海参面积70亩,投放苗种41万头。三是现代化养殖模式取得新的突破。在红光现代渔业示范园内规划了一处333.33公顷的设施渔业区,引进了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省海水养殖研究所、中科院水产疾病防治中心三家科研单位开发160公顷,进行工厂化养殖和海参养殖,计划投资4500万元,预计2006年全部完工。这是全市最大的现代化设施渔业项目。目前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注册了金海田海珍品有限公司,一期工程投资120万元,建成工厂化养殖车间3000平方米,海参养殖试验池1.33公顷,并投放海参苗15万头。四是浅海养护品种向高中档贝类养护发展,新引进了菲律宾蛤仔和缢蛭苗种。在全市率先引进菲律宾蛤仔2400公斤进行池塘养殖,面积133.33公顷。全县四角蛤产量17000吨,文蛤产量520吨,青蛤产量800吨,泥螺产量2000吨,其它贝类产量8240吨。
  【海洋捕捞】2004年,全县投产渔船535艘从事近海捕捞生产。按照上级要求,全县海洋捕捞持续保持负增长,全年完成海洋捕捞产量2.2万吨,产值10010万元,同比增长了-4.35%和6.49%。在海洋捕捞中,鱼类捕捞量为7700吨,产值3818.6万元;虾蟹类产量4310吨,产值4106.8万元.;贝类等其它水产品产量9800吨,产值1967.36万元。利用中国渔政37181执法船出海检查9个航次,140余天,检查渔船878艘次,限期整改15艘次,禁止离港22艘,同时对5艘符合条件的渔船进行
  县领导在建设中的红光现代渔业示范园设施渔业项目指导工作
  了首期报废,为全年海上安全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水产品加工与流通】2004年,发展精深加工,培育龙头企业,组织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全县水产品加工总量3985吨,腌熏及罐制品230吨,饲料加工1300吨。东营市玉峰水产加工有限公司与韩国签订了河蟹加工出口合同,并完成了3吨的对韩出口业务,为垦利县水产品加工销售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东营市海盈水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投资550万元建设的年产300吨贝类精深加工项目也基本完成了基础设施的建设。
  实施多元化市场发展战略,在全国不同地区建设贸易合作伙伴关系,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重点扩大对我国西部省份的贸易合作关系与交流。全县水产品交易总量达到6万吨,对外交易额4.63亿元。渔业主管部门多次组织水产加工企业外出参观学习,参加水产品经贸洽谈会等活动,积极拓展国内市场,促进了渔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海域管理】2004年,加强《海域使用管理法》的宣传、海上生产秩序的治理整顿和海洋功能区划的编制实施。建立健全以海域使用审批制度、有偿使用制度和海洋功能区划为基础的海域使用管理制度体系,使海域管理实现了法制化、规范化。积极抓好国家级海域使用管理示范区建设。依法征
  收海域使用金200万元。
  【渔业科技】2004年,组织实施了“千村万户渔民科技培训工程”,共举办水产养殖技术培训班73期,培训学员4956人次,发放养殖技术资料10000余份,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养殖户的整体素质和技能。南美白对虾精养技术、河蟹大规格养殖技术、虾蟹混养技术的研究推广,为水产养殖业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海水池塘网箱套养牙鲆试验、海参养殖试验和工厂化养殖项目的研究为垦利县积极实施科技兴渔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渔业企业选介】东营市海盈水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4年,公司占地面积16.4公顷,现有职工30人,固定资产400万元,是目前垦利县最大的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也是一处集水产品加工、冷藏、保鲜、海珍品养殖试验为一体的现代化水产品加工生产基地。公司建成后,通过引进高新技术等方式,促进生产加工技术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将实现浅海增养殖、捕捞、加工及销售一条龙生产,年可生产各种优质水产品900吨,加工水产品300吨,并可为社会解决部分渔民的就业问题,项目投产后,年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利税300万元。
  山东金海田海珍品养殖有限公司,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成立,投资1500万元,计划建设2万平方米工厂化养殖车间和400亩高标准海参养殖池塘,项目建成后,年可生产优质水产品1000吨,实现产值5000万元,利税2100万元,并可辐射带动周边海水养殖面积4000公顷,将有效的调整优化全县滩涂养殖结构,提高渔业现代化水平和经济效益。
  (崔江华徐培清)
  海洋与渔业局举办千村万户渔业科技培训班
  农业机械
  【概况】2004年,全县农机总动力33.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5%。农用拖拉机保有量12369台,比上年增长0.63%。其中,新增5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56台。全年共完成机耕面积3.233万公顷,比上年减少26.2%,深耕1.72万公顷,与上年持平。机播2.688万公顷。其中,小麦精少量播种0.45万公顷。机收1.703万公顷。其中,小麦联合收割0.18万公顷。另外,组织各类机械190台(套)参加县农业综合开发会战,完成土方1306万立方米,占工程总动土量的96%。
  【农机供应】2004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农机供应渠道不断拓宽,个体网点逐年增加。有农机供应网点56个,经营额2710万元,分别与上年持平和增长2.26%。主要经营排灌机械(柴油机、电动机、水泵);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磨石机、碾米机、轧花机、榨油机、锄草机);牵引机械(机引犁、机引耙、播种机、收割机、铺膜机、中耕机、挂车);场间机械(脱粒机、扬场机);植保机械以及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拔柴机等。
  【农机培训】2004年,利用农业机械化学校组织拖拉机驾驶员、农机管理人员、农机修理人员、农机技术人员、农机操作手的培训。共培训各类技术人员3880人,新训驾驶员218名,复训驾驶员3600名。
  【农机推广】农机推广是农机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的桥梁,是连接农机生产者的纽带。主要分:农机机具推广和农机技术推广。2004年,推广农机具有 LXTL_12/L—2/L—20型悬挂二铧犁、镇压器、ZBLL—9型播种机、ZBJML—6L—Ⅱ型小麦精播机、4GL—140型收割机、牧草打捆机、4MC—2型拔棉柴机;推广的农机技术有ILSL—3型、2FL一535QD型施肥技术、拖拉机不拆卸检识技术。
  【农机管理】2004年,认真做好农村网络的规划布局,修配计划的安排,维修技术的推广应用,维修企业的经营管理。一是对农村机械维修点进行监督检查、技术指导和规范化管理。二是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农机维修人员、农机配件经营人员的职业资格进行考核评审工作。三是严格按照《山东省农业机械技术维修考核工作意见》,积极组织农机维修人员进行技术考核培训,全年审核农机修配网点294家,农机维修人员586人。
  (宋庆瑜李新成刘玉明)
  水利水务
  【概况】2004年,垦利县水利建设以灌区节水配套改造、田间节水工程为主攻方向,努力增强水利的资源保障和基础支撑作用。
  双河干渠节水改造工程和五七片万亩节水灌溉示范工程按期竣工。集中全县财力物力对11条干渠、排河进行全程高标准治理,动用土方357.08万方,工程量是往年的4倍。胜坨镇实施集中供水,全县实施农村饮水巩固工程23处,新建便民桥4座,水利建设总投资达1.1亿元。年增综合效益3700万元。
  全年引黄水量1.2亿立方米;抗旱灌溉农田34.53万亩。全县水利经济经营收入6334万元。
  【防汛抗旱】2004年,垦利县春灌引水供水工作较为特殊。入春以来降雨仅有20毫米,不足常年同期的50%,农田失墙严重。全县4万亩小麦需普浇返青水,30万亩棉田需大水压碱造墙,加之高效经济作物和水产养殖用水,全县春灌面积达37万亩,包括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生产用水,全县春季需水量超过了6000立方米。同时,由于黄河河床冲刷下降,主河道偏移,引黄闸引水困难。针对这些不利情况,各灌溉所不惜人力、物力,精心调度,加大措施,争得了全县春灌工作的主动权。永镇水库、东张水库等主要蓄水工程在年初蓄满,总蓄水量1.2亿立方米,灌溉农田34.53万亩。有力地保障了全县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需求,成为多年来引用水较好的年份之一。为全县的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保障。
  进入夏秋以后出现涝灾,全年降水量达751.11mm,自6月1日~10月31日全县累计降雨量645.91mm,比往年同期翻了一翻还多。面对极易引发大水的严峻形势,县乡两级防汛指挥部统筹调度,层层落实责任,大力加强防汛值班力度,确保了雨情、灾情的准确传报和全县安全度汛。
  6月3日,召开全县防汛工作会议,对防汛工作进行全面安排和部署,并与沿黄乡镇、办事处签定了防汛责任书;实行地方行政首长包河道制并签订了责任状;县水务局及时清理引洪阻水设施,清除临时便道6处,清理杂草段1000余米;交通、公路部门及时拆除架设在河道上的临时便道,保证了行洪畅通;县内河防汛办公室安排专人对广利河、永丰河、小岛河3座拦河闸进行检修,确保其启闭灵活,及时提闸排涝、落闸阻拦洪水倒灌;县防汛办公室修订完善2004年《垦利县内河防汛工作预案》,对全县12个雨情遥测站进行全面检查,确保24小时正常运行,实现防汛抗旱信息的预报准确。
  【大型水利工程建设】2004年,双河干渠节水改造工程是全市“三百”利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加灌溉面积6.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54万亩。工程2004年4月13日正式开工建设,9月30日主体工程全部完成。工程建设渠首泵站1处、衬砌干渠38.8公里,改造渠系建筑物45座,总投资5606万元。实施节水改造后,年节水2000万立方米,可彻底解决垦利县东部地区调水难、用水难的双河干渠节水工程问题,进一步增强我县中东部地区的水资源供给保障能力,年增综合经济效益1240万元。12月2日,市水利局、市财政局和市政府督察室联合组成验收组,对双河干渠节水改造工程进行市级竣工验收,认为双河干渠节水改造工程设计合理、施工科学、资金到位、质量优良,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标准,整体工程评价为优良工程。
  五七节水灌溉工程是省财政重点扶持的节水灌溉工程项目。省财政拨付专项扶持资金200万元。总投资430.55万元。该项目区位于垦利县东北部的五七灌区,南起小岛河,北至五七渠,西北起五七干渠二支渠,东至永建公路,涉及西宋乡和黄河口镇2个乡镇,共8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
  省重点扶持项目五七灌溉节水工程2788人。改善灌溉面积1.01万亩。工程建设渠首泵站3座、渠道衬砌8239米、配套建筑物30座。工程于4月开工建设,8月底竣工。斗级以上渠道全部采取混凝土预制板衬砌,项目区内土地平整、灌排分设、涵闸配套、水资源利用率达80%以上,有力地促进了项目区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效农业开发。
  【集中供水工程】2004年,实施的胜坨镇集中供水工程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重点工程之一。胜坨镇集中供水工程,建设日处理能力2万立方米的水厂1座,铺设各级输水管线28公里。水厂部分建设平流式沉淀池1座,设计能力为2.0万m³/d,双阀滤池一座,滤速7.2m/h,1000m3的清水池3座,采用整体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水库供水使用两级泵供水,一级泵设计清水离心泵10SH—6A型3台,二级泵设计交流稳压供水泵SGB54—50型5台。同时建设计量设施、管理房等配套辅助设施。工程2004年5月开工,2004年10月底竣工,完成投资1249.4万元。其中,市财政补助110万元,万达集团等受益企业以预交水费的方式投资500万元,其余639.4万元由县、镇政府自筹。工程完成后,使镇政府驻地及周边9个村2.05万人饮上自来水。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2004年,全县共安排骨干水利工程11处,总长度160.692公里,动用土方357.08万立方米,投资2265.86万元。其中排河疏浚治理工程8条,骨干渠道清淤工程3条。县办工程排河工程疏浚治理有小岛河、张镇河、三排沟、七干截渗沟、清户沟、总干排共6条,总长度90.4公里,动用土方122.49万立方米,投资375.36万元。市管河道疏浚治理广利河、溢洪河长度40.2公里,动用土石方200.8万立方米,改造维修建筑物11座,绿化面积5000亩,工程总投资1800万元。干渠清淤工程全县共清淤骨干渠道3条,包括五七干渠、十八户干渠和路东干渠,长30.5公里,动用土方33.7万立方米,投资90.5万元。
  【涝洼地治理工程】2004年降雨量偏大,造成垦利县的部分地块受灾,特别是永安镇的下镇地片和黄河口镇情况更加严重,为此实施永安镇、黄河口镇的涝洼地片治理工程。治理面积4.38万亩,开挖沟渠556条,动用土石方266.73万立方米,配套建筑物198座,投资897万元。
  永安镇涝洼地治理面积23100亩,开挖沟渠296条,动用土石方140.83万立方米,配套建筑物175座,投资579.7万元。黄河口镇涝洼地治理面积20700亩,开挖沟渠260条,动用土石方125.9万立方米,配套建筑物23座,投资317.3万元。
  【农村饮水巩固改造工程】2004年,市政府安排垦利县农村人畜饮水巩固工程23处,共解决3827户,12447人的农村人口新增缺水问题。其中,垦利镇3处、永安镇4处、黄河口镇3处、西宋乡3处、胜坨镇3处、董集乡4处、郝家镇3处。主要进行水源、管线、配电设施、管理房的更新改造。全部工程5月陆续开工,7月竣工。共开挖改造坑塘16处,维修、改建统一标志的管理房18处,安装水泵14台,压力罐10个,埋设管线80815米,完成土方12.64万立方米,总投资155万元。12月11日,进行了市级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
  【水利综合经营】2004年,县水务局下辖的4个管理事业单位,2个水工企业,以水利综合经营为主,年创营业收入6334万元。双河灌区灌溉管理所、十八户灌区灌溉管理所、东张水库管理所、五七灌区灌溉管理所,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以水利工程管理、维护,灌区内供水、排水,水费计量征收为主,单位水费收入与供排水成本费用基本相抵。垦利县水利工程公司系国营水利水电二级施工企业,主要承担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市政工程、公路桥梁工程、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该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建立了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完成产值5819万元,实现利税445万元。
  【水利执法】2004年,县水政监察大队成立5个水政监察中队,专职水政监察员56人,全部取得行政执法证和水政监察证,做到了持证上岗。
  【水法宣传】2004年3月,利用3月22日“世界水曰”及3月22日~28曰的“中国水法宣传周”、设水法咨询服务站1个,悬挂过街横幅3幅,张贴宣传标语30余条,制作永久性宣传标语2块,召开水法座谈会1次,散发宣传材料1万余份,出动宣传车10余辆次,对《水法》进行了广泛宣传,宣传履盖面积达98%以上。
  (崔士强)
  垦利县水稻示范农场
  【概况】2004年,垦利县水稻示范农场按照“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的总体思路,以经济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大力实施标准化无公害生产,发展观光旅游农业,努力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极大地促进了农场种、养殖业的发展。全年养殖河蟹8000亩,南美白对虾2800亩,湘云鲫2300亩, 水产品总产1536吨;种植棉花3500亩,总产875吨,实现总产值5300万元,利税3500万元。
  【湘云鲫实验养殖】2004年,为适应现代渔业生产发展要求,解决品种单一,效益差的问题,县水稻示范农场本着市场导向和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从湖南引进湘云鲫100万尾在万亩河蟹示范园进行试验养殖,
  养殖面积1300亩。经过5个多月的养殖,试验获得成功。湘云鲫平均体长达20厘米,亩产320公斤,总产416吨,当年实现产值670万元,利税400万元。
  【垦利县河蟹科技示范培训基地】按照县委组织部的部署,2004年5月,抽调专人负责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共改建教室3间,阅览室2间,实验室1间,修善宿舍10间;建设农村党员远程教育接收点一处;购置桌椅40套,图书500册,总投资30万元,达到了美观、大方、实用的要求。同时,积极协调有关单位,投资10万元对农场场区电网进行改造,完善供电设施,保证正常供电,为培训基地正常启用打下良好基础。
  【耐盐碱速生杨引种实验获得成功】2004年,县水稻示范农场与上海光兆植物速生技术有限公司进行技术协作,引进转基因毛白杨进行试验种植,并初步获得成功,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盐碱地的综合开发利用探索了新路子。
  【万亩河蟹示范园建设】垦利县万亩河蟹示范园位于水稻示范农场中心地带,是垦利县水产养殖业的科技样板园,在全县渔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充分发挥万亩河蟹示范园的带动作用,2004年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实行了“四统一”服务。即统一供水,统一购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二是增加科技投入。大力推广河蟹大规格无公害养殖技术和南美白对虾精养高产技术,推广面积3000亩,河蟹和南美白对虾平均单产分别达60公斤和300公斤。三是改善万亩河蟹示范园的生态环境。抓住春季植树的大好时机,搞好黄河口旅游南线稻改段路域、水库坝堤和水系绿化,共栽植苦楝、白蜡、速生杨84500棵,有利地改善了万亩河蟹示范园的生态环境,提高了生态效益。
  万亩河蟹园一角
  【壮大营销队伍,搞好水产品流通】2004年,为了搞好产品流通,提高农场知名度,先后两次组织干部职工赴上海、杭州、宁波、青岛等地考察水产、农副产品销售市场。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潜力,促进农产品销售。一是依托“大户”、“经纪人”、“公司”成立了农副产品购销服务公司,发展壮大营销队伍,走出去开拓外地市场,逐步形成了多渠道、多形式的流通格局。二是积极引进外地客商,拓宽销售渠道,打破了个别商贩垄断市场的局面,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江苏、乌鲁木齐等大中城市。三是搞好宣传,提高产品知名度。四是继续与挪亚实业公司合作,使水稻示范农场生产的黄河牌大米进入了大中城市,在超市流通。五是抓住了北方水产品批发市场销售品种转变的大好时机,迅速抢占北方市场,进一步提高河蟹在市场的占有率,加速了产品流通。通过走出去开拓外界市场,累计销售河蟹300余吨,大米50吨,并有效解决了河蟹滞销问题,河蟹价格大幅度攀升,比去年市场价格每斤高出8~12元,广大蟹农的养殖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丁常义)
  下镇地区农业综合开发利用日元贷款项目
  【概况】东营市协力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下镇地区农业综合开发利用日元贷款项目业主和企业法人,全面承担项目的筹备、建设与经营管理工作。
  根据项目的总体规划,2004年为项目建设的最后一年。共安排资金9940万元。其中,日元贷款1590万元,省预算内930万元,省财政专项1000万元,市级配套3240万元,县级以下3180万元。安排实施了下镇分干节水改造工程、永丰河中游治理、部分配套建筑物和青垦路以西高效农业示范点、五七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开发宜农荒碱地2万亩,万亩河蟹园配套提高及永安镇上农下渔项目233公顷,建设部分草场及防护林工程等内容。2004年12月,已完成投23099万元,其中外资14749万元,省配套1930万元,市级配套3240万元,县及以下3180万元。
  【综合开发项目】下镇分干节水改造工程该工程是以现状工程为依托,以减少渠道渗漏损失、提高骨干渠道输送水能力和挟沙能力为目的,对下镇分干10.4公里进行以渠道衬砌、建筑物改造为重点的节水改造,本工程共计土方挖方19.3万立方米,填方4.6万立方米,砌石6816立方米,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8149立方米。3月20日通过公开招标确定施工队伍展开施工,9月底全面完工。
  永丰河治理后续工程永丰河治理工程包括永丰河衬砌、永丰河绿化、永丰湖衬砌、永丰湖绿化、永丰河北岸绿化等五项工程。永丰河衬砌长度3.9千米,主河道宽26米,实行雨污分排,南岸设大口径排污管,接污水处理厂;河上游设有翻板闸,下游设有橡胶坝,非汛期时,闸、坝之间存清水,河道南岸设5处亲水平台,永丰湖设两处亲水平台。蓄清水后,形成河道、湖泊、水面、花草绿地、树丛、游船、人群相融合的景观。永丰河绿化工程和永丰湖绿化工程是永丰河衬砌工程的配套工程,永丰河两岸绿化宽度30米,民丰路口等几个主要部位绿化范围适当加宽,绿化长度2500米,绿化面积约75000平方米,永丰湖绿化范围为湖的东、南、西3面,绿化面积约18000平方米。另外永丰河北岸斜坡绿化,宽度8~10为,长1500米,绿化面积约12000平方米,整个工程于2004年9月全面竣工。
  镇兴水库扩建工程3月20日通过招标确定施工队伍开工建设,6月底竣工。完成土方220万立方,砼2000立方。
  五七灌区节水改造工程衬砌支渠2条,长度2.7公里,衬砌斗渠5条,长度5.2公里,改建扬水站2座。工程于4月开工,7月底完工。
  种植业投资1200万元,开发宜农荒碱地2万亩;投资260万元对万亩河蟹园进行配套提高;实施上农下渔233公顷,完成投资284万元;封育草场3万亩,完成投资300万元;沿胜利干渠营造防护林12公里,投资200万元。
  【设备招标采购工作】自2000年物资设备招标采购以来,根据市场情况和汇率变化,适度掌握采购进度。2004年,完成汽车I和农业机械两个采购包的招标,合同利用外资分别为352929189日元和335271320曰元。到2004年10月18日,20个采购包的采购任务全部完成,合同利用外资56.47亿日元。通过招标,比计划节省近13亿日元可利用外资。
  【资金管理和运营】2004年,下镇项目共安排资金9940万元。其中,日元贷款1590万元,省预算内930万元,省财政专项1000万元,市配套3240万元,县及以下3180万元,到2004年12月,实际完成投资23099万元,其中外资14749万元,省配套1730万元,市级配套3240万元,县及以下3180万元。
  金管理严格执行《山东省黄河三角农业综合开发利用日元政府贷款项目财务管理办法》和《东营市黄河三角洲利用曰本政府贷款项目财务管理实施办法》,项目资金做到了专户储存、专款专用,杜绝了截留挪用现象。对实施的每项工程进行财务核算,严格工程拨款程序,根据工程计划与实际完成情况,核定应拨付额,按进度拨款.实行项目负责人、分管县长和县长三人会签制度,严格资金拨付程序,并对资金的使用进行全程监督。积极争取省市配套资金5170万元。通过资金运营,向财政提供还贷准备金1.3亿元人民币。
  【对外宣传】黄河三角洲农业综合开发利用日元贷款项目是一个造福子孙后代的项目,公司在认真实施好项目的同时,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对全部完工工程进行整理,安装统一的项目标志,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出版画册等多种形式做好对外宣传,扩大影响,并通过《中国日报》、《大众日报》、《山东电视台》、《东营日报》专版等形式进行报道。
  【经济及社会效益)黄河三角洲农业综合开发利用日本政府贷款项目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项目。它的实施对全县社会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有效地解决了我县农业发展“受制于水”的问题,实现了“黄河来水能引、有水能用、有涝能排、丰蓄枯用”总库容3972万立方米的永镇水库和库容为2500万立方米胜利水库的建成,不仅解决了项目区的农业灌溉用水,还有效地解决了全县工业和县城居民生活用水,改善了垦利县的招商引资条件。同兴分干、路南干渠、十八户干渠、五七干渠、下镇分干、永丰河治理工程及农田排灌工程的相继完工,使项目区37300公顷农田得到有效灌溉,除涝面积达15万公顷。
  使全县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变为可能开发宜农荒碱地16万亩,改造中低产田20万亩。规划建设期后3年,种植业进入稳产期,粮食总产量14200万公斤,经济作物达1500万公斤。水产开发淡水养殖和上农下渔项目,开发面积2万亩,项目建成后,可年产淡水鱼1568吨,河蟹210吨,粮食1350吨。
  推动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万亩冬枣园、万亩河蟹园、万亩蜜桃园、万亩牧草园的建设,为全县发展畜牧业、生态绿色农业创造了条件。全县绿色生态农业在全县农业发展中比例达60%以上。
  有效地改变了全县的生态环境水库建设及水产养殖面积的扩大,草地的封育改良,增加了垦利境内的湿地面积;农田防护林及农田灌排配套工程的建设,有效地解决了全县土地的沙化和次生盐渍化问题。林木覆盖率由项目建设前的10.43%提高到现在的13%,到2005年将达到15%。
  使全县农民实现小康步伐明显加快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项目实施前的1999年增长37.7%;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22元,比项目实施前的1999年增长18.4%。
  (张中专刘新国)
  东营市黄河农场
  【概况】2004年,是东营市黄河农场终止破产步入正常运营的开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场上下迎难而上,积极进取,经济及社会事业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200万元,职工收入14600元,增长13.6%,计划生育工作已连续7年获一等奖,精神文明建设、信访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圆满通过市里的考核或验收。【维护社会稳定工作】2004年,从三个方面入手抓落实,切实维护了农场大局稳定。
  以解决职工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努力维护职工队伍稳定破产3年积压了大量遗留问题,能否将这些问题及时妥善处理好,解决好,是维系全场稳定的重点和难点。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一方面坚持公开、公正的原则,另一方面把处理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职工自身合法权益的维护上,放在解决职工反映强烈的焦点问题上,采取多种措施,努力维护农场稳定。
  一是补缴破产以来拖欠的4年职工养老保险统筹金。组成以劳资、财务、党办为主的联合工作组,拟定了关于补缴职工养老保险的暂行规定,提交农场四届七次职代会进行讨论、修改,对该补交的一个不漏,不该补交的一个不补。历时3个月,先后分两批共计支出近400万元,为530名职工补缴了4年的养老保险,公正、公平地解决了这一热点、难点问题,保护了最大多数人的切身利益,受到了职工称赞,维护了稳定。
  二是解决老职工家属的生活待遇问题。建场初期的老职工家属曾经为农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的青春无怨无悔地奉献给了农场的建设事业,到了晚年应该得到相应的生活保障,为此,按照有关规定,尽量放宽政策降低要求,使所有符合或基本符合条件的老职工家属享受到了此项待遇,避免了上访案件的发生,促进了农场稳定。
  三是为全场职工办理了东营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在农场资金紧张的情况下,筹集50万元为全场在职及退休职工办理了东营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解除了在职及退休职工的后顾之忧。
  四是变上访为下访,处理解决了大量苗头性矛盾和问题。2004年9月,退休教师转交地方后,其待遇增长了一倍多,由此引发了全场退休医务人员、退休农技人员等的来信和集体上访,强烈要求享受事业单位退休待遇。针对这一连锁性问题,场党委高度重视,两位主要负责同志主动下访,分头带领党办、老干科、劳资科等有关人员深入职工家中,进行面对面交流,按照上级有关政策规定给予了较为满意的答复,避免了集体越级上访事件的发生,维护了农场社会稳定。
  以解放思想为突破口,保证了职工思想稳定刚刚终结破产程序的农场问题较多,突出表现在职工思想参差不齐,等、靠、要思想严重,市场意识、干事创业意识不强。为了解放职工思想,加快发展步伐,5月,组织全场中层以上干部赴南方学习考察,及时组织“解放思想谋发展”大讨论,干部职工以各种形式积极参与、增强了职工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改革意识,为农场的改革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以“平安每一户”工程为切入点,维护农场治安环境稳定农场地域广阔,外来人员多而复杂,让每一个家庭都有安全感,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顺利发展农场经济的保证,也是维护农场稳定的一项重要内容。借助当地公安、边防的力量,成立了基层联防队,在总场保卫科、综治办的协调领导下,夯实网底工程,加大各居住区内治安隐患排查力度,提高治安防范能力,油区及农场社会治安秩序井然,全场没有一起刑事案件和恶性事故发生。为了防止新的矛盾转化升级,建立健全以总场保卫科为主的调解组织网络,坚持矛盾纠纷定期排查调处制度,把每一个苗头性问题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为维护全场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
  另外,农场为170多名遗属提高生活补助标准,由原来的每月75元提高到150元。筹集资金26.9万元妥善解决69名在破产期间达到退休年龄职工的退休问题。9月9日老人节,走访全场80岁以上老人。国庆节前夕筹集资金4万多元,为全场50多名残疾人员、常年病灾户发放了救济金。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力的稳定了职工情绪,维护了农场稳定。
  【农场改革】2004年,面对农场特殊时期的特殊形势,根据职工的心理承受能力,采取了“以稳定为前提,以改革内部管理体制,完善运营机制为重点,积极稳健,整体推进”的改革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是改革用人制度,加强队伍建设改变过去任命制的办法,全场科室及各基层单位的所有岗位,全部采用聘用制,实行竞争上岗,择优聘用。对各岗位进行动态管理,推行一岗双责任制,采取阶段考核与平常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把工作职责与稳定责任同时列入考核内容。增强了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危机感,为农场发展环境的稳定奠定了基础。
  二是改革产权制度,盘活存量资产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求,把农场闲置的房产、林业树林、水利设施等通过租赁、产权转移等形式予以盘活,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经济及社会效益。
  三是完善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2004年,根据农场实际情况,财务科制定严格周密的财务管理制度,明确财务审批权限及程序,加强监督约束机制,以大力压缩非生产性开支为重点,广开渠道,开源节流,对资金的管理与支出做了严格的规定:每项财务支出实行多支笔会签,对大项财务支出,须经场长办公会议集体研究决定。彻底实行财务公开,一个季度张榜公布一次,接受全场职工监督,年终向职代会报告财务运转及预决算执行情况。增长了财务透明度,促进了资金的合理科学运转。
  四是强化目标管理,提高管理水平针对各单位的任务及分工不同,组织制定了全场各个岗位的工作任务及责任目标,统一装订成册,装裱上墙,全员实行岗位责任目标管理,让每个管理人员都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并将各项工作量化、细化,由总场统一组织进行考核,采用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办法,把年终考核结果与其相应待遇挂钩,充分调动了各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是转变工作作风,加强机关队伍建设2004年,以增强内在素质为目标,努力建设学习型机关队伍。要求机关人员不仅要熟悉本科室业务,还要学习了解市场经济、金融、世贸、法律等多领域知识,真正让机关人员成为农场的智囊袋,智慧库。以立公仆形象为目标,努力建设服务型机关队伍。制定措施,强化公仆服务意识,号召机关干部把自己当作农场职工的服务员、勤务兵,以农场发展为已任,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为职工、为他人服务上来,真正把职工群众的利益实现好、发展好,努力形成干事创业、服务型的管理队伍。以带动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努力建设带动型机关队伍。机关管理人员必须转变工作思维方式,树立“经理人”的思维,解除国营二字的束缚,带头领办、创办自负盈亏的民营或公司性质的经济实体,充分发挥领头雁、带头人的作用,切实推动发展农场经济。
  【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2004年,农场重理发展思路,围绕土地这个农场生存根本,抓住一切机遇不放松,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打牢发展根基。产业结构调整、林果主导产业及良种繁育都得到了较快发展。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农业及农业经济有了较快发展一是抓市场机遇,农业经济得到了稳定发展。2004年,适时引导,大力培育发展棉花主导产业,促进了职工增收。全场职工籽棉平均单产370余斤,每亩纯利稳定在300元以上。全场实现农业财务收入447万元的预期目标。二是抓土地开发改造机遇,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抓住市农业开发的历史机遇,按照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投资180多万元,实施万亩深沟排碱项目。提高了土地产出能力,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同时,实施了5000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土方工程已经完成。三是抓市速生林建设机遇,改善了农场的生态条件。2004年春,利用市补贴速生杨资金90多万元,在全场范围内展开了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职工收入为目的的林业会战。种植速生林5000多亩,有效地改善了农场生产、生态条件,为调整产业结构开拓了一个新路子。四是抓“村村通”机遇,改善了职工生产生活条件。抓住助市、县“村村通”公路的机遇,投资37.5万元实现场场通公路,彻底改变了过去晴天满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状况,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利用土地开发资金,投资6万元清理原来淤积严重、水质及库容严重下降的人畜用水水库,净化了用水环境,改善了用水条件。
  社会事业有了进步2004年及时妥善处理几年来计生工作的遗留问题,投资1万多元购置了计生宣传展板,加强了计生政策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发放计生知识、宣传器材5000多份,开展咨询讲座4次,普及了计生知识。经过考核,全场的计划生育率、晚婚晚育率均达100%,连续7年在全市计生工作综合考评中获1等奖。
  10月,筹措资金50万元,为全场在职和退休职工办理了东营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解决了职工看大病的问题。积极与黄河口镇医院及相关单位联系,投资3万元为全场职工、家属、子女、退休人员办理了黄河口镇农村合作医疗,做到了应保尽保。这两个保障措施相互补充,构筑了农场职工健康的双重医疗保障体系。
  (刘福伍)
  东营市畜禽良种场
  【概况】东营市畜禽良种场为市属国有农场,系市直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位于垦利县境内,东濒莱州湾,北临黄河农场,西、南部分别与垦利县黄河口镇、永安镇接壤。辖3个分场,土地总面积4.5万亩,总人口960人,其中农场在职职工221人,离退休职工98人。主要产业为种植业、水产业、畜牧业和服务业。
  2004年,全场社会总产值突破5000万元,实现利税5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和9.5%;建成各类家庭农场200个,职均收入1.2万元,职工人均收入4000元。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果,场区社会治安秩序良好。圆满实现了年初确定的“经济增效,职工增收,场区平安,社会稳定”的工作目标。被农业部公布为全国首批 “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农场”。
  【场属企业的改革】2004年,通过采取“关、停、并、转、破,卖”等措施,将公有制企业彻底改为民营企业,使国有资产顺利退出,增强了场属民营企业的发展活力。全场千万元资产民企1家,百万元资产民企13家,10万元资产家庭农场30个。
  【积极争取上级的政策和扶】2004年,通过努力,争取到“一块牌子三个项目”,为本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力条件。“一块牌子”,即被农业部公布为全国首批“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农场”;“三个项目”,即被省水利厅立项并在当年实施的“防潮坝工程项目”、省农业厅立项并在当年实施的“500。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和农业部立项的“2万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项目”。
  【招商工作】2004年,在巩固过去招商引资工作成果的同时,新引进旅游观光项目1个。淄博客商徐安贞在本场投资1000万元,建设集旅游、观光、饮食、娱乐服务于一体的“滨海娱乐城”,现已投资80万元。
  【完善农田水利配套设施】2004年,投资63万元,对现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和完善。新建扬水站1座;开挖1500米的进水渠1条,支渠3条,总长2100米;新建进水节制闸3座,小闸门20对;架设高压线路3千米。对农业的投入,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支持海堤工程施工】2004年,市黄河南海堤工程动工后,农场在住房、交通、占地、用水等方面提供方便,在工程迁占赔偿等方面积极配合,确保了海堤工程的顺利施工,受到了市海堤工程指挥部的表扬。
  【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内部管理】2004年,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内部管理。一是为职工办了3件实事,安装了家庭闭路电视,改造了照明线路,维修了自来水管。二是实施“平安农场”工程,全场无重大刑事案件、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社会治安秩序良好,群众安居乐业。三是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机关工作人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增强了责任感和上进心,提高了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和办事水平。

知识出处

垦利年鉴2005

《垦利年鉴2005》

《垦利年鉴2005》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载了垦利区2016年度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发展全貌,反映了垦利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新情况和新成就,具有一定的年度特色、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

阅读

相关地名

垦利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