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码头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广饶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20000756
颗粒名称: 大码头乡
分类号: K928.5
页数: 2
页码: 333-334
摘要: 位于县城东北部,距县城25公里,面积101.5平方公里。2005年底,辖14个自然村,21个村民委员会,有9884户,32860人;其中女1652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09%。,人口计划生育率为98.8%。
关键词: 大码头乡 乡村

内容

位于县城东北部,距县城25公里,面积101.5平方公里。2005年底,辖14个自然村,21个村民委员会,有9884户,32860人;其中女1652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09%。,人口计划生育率为98.8%。
  2005年,实现生产总值4.1亿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1075万元、18973万元和10667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一6%、31%和2%。工业总产值4.8亿元,实现利税3533万元。农林渔业总产值32856万元;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008公顷,总产20802万吨;棉花3770公顷,总产4457吨;种植业产值11091万元。全年造林45公顷,森林覆盖率达10%;林果总产40吨;林业产值119万元。年末大牲畜存栏3222头,猪存栏1590万头,羊存栏773只,家禽存栏15万只;畜牧业总产值1914万元。水产品总量19013吨,渔业总产值7732万元。有水库2座,总蓄水能力560万立方米。农业机械总动力达37827千瓦,农村用电量515万千瓦时。乡镇企业总产值128亿元,利税9337万元,其中个体私营企业实现产值10.5亿元、利税7715万元。财政收入20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00元,比上年增加407元。有中学2处,小学4处,在校学生共2966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有医院1处。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53部。小康水平指数达到95%,有4个村达到小康水平。
  【“双规范双提高”活动】2005年,大码头乡开展“双规范双提高”(规范干部执政行为,提高干部综合执政能力;规范群众行为,提高群众参与村级工作的能动性)活动,全面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加强实践锻炼,提高农村干部的综合素质。每月8日召开由村“两委”成员和村民代表参加的干群恳谈会,以“实干亲民,实事惠民,产业富民”为主题,开展“当村干部为什么,当村干部干什么,当村干部留什么”的大讨论。二是健全完善制度,规范干部群众的干事行为。狠抓党委自身建设,制定《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十条履职守则》。加强机关管理力度,完善《机关管理制度》,对各机关部门工作实行百分制督评考核,形成“天天有汇报、周周有督查、月月有总结”的良性督查考评机制。规范村级工作程序,指导各村制定 《村规民约》、村级财务管理、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村干部定时定点集中办公、村级事务程序化管理、村账乡管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村级工作实行目标责任制考核,把村级工作不断推向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三是规范村级程序,增强群众参与村级管理的能力。坚持村内重大事务问计于民的原则,严格落实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村务公开制度,实行“三个延伸”,即:村务决策由村“两委”联席会议决策为主向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大会决策为主延伸,保障群众的决策权;村务管理由财务等一般性事务管理向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等延伸,保障群众的管理权;村务公开由常规内容公开、事后公开向群众点题公开、全程公开延伸,保障群众的监督权。对村务、财务实行“阳光操作”,使群众支持村干部工作的自觉性不断提高,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积极性明显增强。全年共为群众办实事、好事500余件,化解矛盾纠纷49起。
  【机关干部包村活动】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转变机关干部工作作风,乡党委、政府自4月始,选派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处事公正、为人正派的机关干部组成包村工作组,每周到村3天以上,在全乡形成村村有人包、人人都包村的工作局面。包村工作中,开展以“问民情、强班子、抓管理、保稳定、促发展”为主题的“五个一”活动,全程参与、指导、监督村级工作的各项事务,实行一包一年,一包到底。为保证包村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乡党委从包村力量、工作内容、人员管理、工作考核等方面制定一套严谨细实的工作机制,建立“干群连心卡”,做到情况在一线了解,问题在一线解决。同时建立“包村工作督办事项报告单”,由工作组通过入户走访、与群众面对面交谈、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在掌握好村情民意,排查出矛盾问题的基础上,每周末、月底报告当周、当月工作完成情况和下周、下月工作计划,由专人逐周逐月汇总,进行逐项督查,确保包村工作扎实推进,使每名包村干部自觉竭力地为民办实事、解难题、帮致富。全年共修建柏油路20公里,建设生产小桥3座,疏挖农田排涝沟渠8万米,新打吃水井3眼,每个村都疏挖了村内排水沟,埋设排水管道3000多根,建养殖小区6处,新上变压器2台,极大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农民增收拓宽了途径。
  【棉花产业】大码头乡始终把棉花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年内大兴农田建设,改良土壤,提高土质地力,新增耕地80公顷,全乡植棉面积达到4667公顷,形成规模化种植。高标准建设3333公顷优质棉生产基地,集中成片推广种子包衣、全程化控、配方施肥等植棉新技术,在杨宅村实施33公顷优质杂交棉示范推广项目,促进棉花品质不断升级。立足农业办工业,采取依托资源新上一批、建设园区聚集一批、招商引资引进一批、科技创新提升一批等措施,棉花加工企业发展到43家,年加工能力达到8000万公斤,年产值实现10亿元。充分发挥棉花协会职能,规范棉花市场经营秩序,定期为棉农和棉花加工企业提供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支持,不断拉长棉花产业链条,延伸产业领域,逐步向纺纱、织布等行业迈进,年内发展规模以上棉纺织加工企业2家,产值实现1860万元。实施经济园区与棉花企业建设互动战略,引导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的棉花企业向园区集聚,形成3处工业经济园区,成为鲁北地区最大的棉花生产加工基地。实施山东黄河三角洲棉花物流基地二期工程,对基础设施进行配套完善,大大增强辐射和带动能力,吸引棉花运销户2800多户,集聚棉花收购摊位980多个,同时带动其他行业的竞相发展,实现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知识出处

广饶年鉴2006

《广饶年鉴2006》

广饶年鉴是广饶县人民政府主办、广饶县史志办公室承编的大型地方性综合年刊。旨在全面、准确、及时地记述广饶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方面的基本情况,反映广饶县“两个文明”建设的新成就、新进展、新问题,为各行各业提供咨询服务,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依据,积累历史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大码头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