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勃发展的李鹊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广饶年鉴2007年》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20000598
颗粒名称: 蓬勃发展的李鹊镇
分类号: F291
页数: 2
页码: 20-21
摘要: 李鹊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东营市交通主动脉,辛河一级公路纵贯全镇南北,新修建的兴广铁路穿越全镇东西。
关键词: 李鹊镇 乡镇发展

内容

李鹊镇地处黄河三角洲和东营市的南部,北距广饶县城8公里,南临临淄区,东与广饶县大王镇相接,西临淄博市和滨洲市,总面积66.44平方公里,3.7万人。李鹊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东营市交通主动脉—— 辛河一级公路纵贯全镇南北,新修建的兴广铁路穿越全镇东西。
  李鹊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底蕴丰厚。境内考古发现的西辛文化遗址始于龙山文化延至商周秦汉时期,是黄河文化和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化,营造出人文荟萃和英才辈出的文化氛围。东汉时期以勤劳孝亲而知名的董永,明朝时期以刚正不阿而彪炳史册的会元李舜臣、进士孙三杰,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战争时期的起义首领李金鏊,积极投身革命舍身掩护同志的人民英雄耿贞元都诞生在李鹊镇。
  近年来,李鹊镇党委、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夯基础、快发展、办实事”的工作思路,以事业凝聚人心,以实干推动发展,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2006年,全镇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23万元,比2004年翻了一番多。先后被授予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东营市文明信用乡镇等荣誉称号。
  工业发展迅猛,经济增势强劲。大力实施“工业强镇”战略,全镇工业企业已发展到110余家,初步形成了以面粉加工、石油仓储、汽车配件、建筑建材为主导产业的工业体系。其中,以广饶县中心面粉厂为龙头的面市委常委、县委书记赵豪志到李鹊调研县委副书记、县长田和友到李鹊指导工作绿色无公害蔬菜农业龙头企业粉加工企业已发展到16家,年加工小麦50万吨;以昌泰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石油仓储业,年油类仓储交易量达80万吨;科力汽配有限公司的刹车片年生产能力达到200万套。
  农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化水平较高。农业生产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生态环境良好,是黄河三角洲的粮菜主产区,东营市重要的粮菜生产基地。1991年成为黄河三角洲第一个粮菜生产区,2000年建设的广南蔬菜批发市场被国务院确定为农业部全国蔬菜篮子工程定点市场。规划建设了4个千亩蔬菜大方、6万亩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全镇林木覆盖率达到22.8%,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第三产业繁荣兴旺,城镇面貌日新月异。坚持把建设专业市场、发展商贸流通、建立现代物流业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规划建设了政府驻地首集市场、建筑建材市场;加快编制以李鹊火车站为中心的现代商贸物流园区发展规划,合理布局区划功能,积极做活做大粮食、棉花、煤炭等物流,带动李鹊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发展;结合实施超市进乡镇、放心店进村工程,积极引导商贸流通业向农村市场延伸,加快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已建成超市1家、放心店5家。实施了镇区净化、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城镇面貌明显改观。
  城乡统筹协调,社会事业和谐发展。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扎实推进文明李鹊、信用李鹊、平安李鹊、和谐李鹊建设,群众思想道德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大力实施民心工程,实施了集中供水、镇村道路改造工程,农村面貌和群众生活环境明显改善。扎实有效地开展了计划生育专项治理,计划生育工作开始实现重大转折。坚持不懈地抓好社会稳定工作,建立了干部信访包案制度,有效化解了老上访户问题,维护了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定期开展拉网式集中清理清查非法生产烟花爆竹专项行动,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和帮扶力度,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教育事业发展较快,教学质量明显提高。2006年全镇考入广饶一中114名统招学生,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计划从2007年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到2010年建成镇教育园区,促进李鹊东西部群众思想融合,繁荣小城镇发展。卫生事业发展较快,建成了3处农村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
  刹车片文化健身广场日新月异的小城镇建设

知识出处

广饶年鉴2007年

《广饶年鉴2007年》

《广饶年鉴》是广饶县人民政府主办、广饶县史志办公室承编的大型地方性综合年刊。旨在全面、准确、及时地记述广饶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方面的基本情况,反映广饶县“两个文明”建设的新成就、新进展、新问题,为各行各业提供咨询服务,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依据,积累历史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李鹊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