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官和生于1958年2月,汉族,山东利津县人,省委党校大学文化(山东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毕业)。1981年1月参加工作,198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01〜1984.10:利津县北岭公社农经站农经员;1984.10〜1985.06:利津县北岭乡团委书记;1985.06〜1985.12:利津县北岭乡党委组织委员;1985.12〜1988.03:利津县大赵乡党委副书记(其间:1985.10〜1989.10中央农业广播学校利津分校学习);1988.03〜1992.11:任利津县大赵乡党委副书记、乡长;1992,11〜1994.09:利津县虎滩乡党委书记(其间:1992.10〜1994.06曲阜师范大学自学考试大专班政治教育专业学习);1994.09〜1997.02:利津县陈庄镇党委书记(其间:1995.09〜1997.12山东省委党校业余本科班经济管理专业学习);1997,02〜2001.04:东营市海洋与水产局副局长、党组成员;2001,04〜2006.07:东营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2006.07〜2007,12:东营市海洋与渔业局党组副书记、调研员;2007.12〜:东营市粮食局党委书记;2008.01月〜:东营市粮食局局长。
燕立志生于1955年4月,汉族,山东广饶县人,省业余大学文化(山东干部函授大学经济管理专业毕业)。1980年7月参加工作,198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07〜1985.05:东营市粮食局东营区分局会计、团总支书记;1985.05〜1989.11东营市粮食局东营区分局副局长;1989.11〜1993.03:东营市粮食局计划科长;1993.03〜1995.06:东营市粮油贸易公司经理;1995.06〜1996.04: 东营市粮食局办公室主任;1996.04〜2001.04:东营市粮食局副局长、党委委员(其间.1996.09〜1998.07山东干部函授大学经济管理专业在职学习);2001.04〜:东营市粮食局副局长、党委副书记。缪钦然生于1956年8月,汉族,山东广饶县人,省业余大学文化(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经济管理专业毕业)。1978年5月参加工作,198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05〜1984.07:山东广饶县农林局会计,1984.07〜1985.08:广饶县农牧局政工组长;1985,08〜1987.07:在广饶县委党校干部中专班文科学习;1987.07〜1987,09:广饶县农牧局办公室副主任;1987〜09〜1991.08:广饶县花官乡党委副书记;1991.08〜1993.10:广饶县稻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1993.10〜1998.04:广饶县稻庄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其间:1993,09〜1996.07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在职学习);1998.04〜1999.04:聘任垦利县政府副县长;1999.04〜2002.12月:垦利县政府副县长;2002. 12〜2003.01月:东营市粮食局党委委员;2003.01〜:东营市粮食局副局长、党委委员。
杨忠起生于1965年12月,汉族,山东广饶县人,省业余大学文化(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毕业经济管理专业毕业)。1984年7月参加工作,198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07〜1987.11:东营市粮食局牛庄区分局主管会计;1987.11〜1992.05:东营市粮食局主管会计;1992,05〜1995.06:东营市粮食局财务基建科副科长(其间.1993.09〜1996.07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在职学习);1995.06〜1999.09:东营市粮食局财务科科长;1999.09〜:东营市粮食局副局长、党委委员。
许钦勇生于1956年8月,汉族,山东广饶县人,省委党校大学文化(山东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毕业)。1976年5月参加工作,1981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05〜1978.06;广饶县稻庄镇驻村工作组组长;1978.06〜1982.07:广饶县稻庄镇税务所税务助征员;1982.07〜1984.07:广饶县城关镇税务所税务专管员;1984.07〜1985.12:广饶县花园乡纪检委员;1985.12〜1986.10:广饶县花园乡党委副书记;1986.10〜1990.03:广饶县花园乡党委副书记、乡长;1990.03~1991.08;广饶县花园乡党委书记;1991.08〜1991.12:广饶县盐务局党委副书记、盐场党总支书记;1991.12〜1993.10:广饶县经协办、外经办党组书记、主任;1993.10〜1995.12:广饶县商贸委外经委党组书记、主任;1995.12〜1996.10:广饶县商贸委外经委主任(其间:1995.09〜1997.07山东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在职学习);1996.10〜2001.04:东营市粮食局(粮油企业集团总公司)党委委员,市粮油企业集团总公司副总经理;2001.04〜:东营市粮食局党委委员、工会主席。
胥和堂生于1955年12月,汉族,山东垦利县人,大专文化(解放军炮兵学院地炮军事指挥专业毕业)。1976年2月参加工作,197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02〜1978.12:陆军201师炮兵团指挥连侦察排战士、副班长、班长;1978.12〜1979.11:陆军201师炮兵团2营5连指挥排排长;1979.11〜1982.09:陆军201师炮兵团122榴弹炮2营3连连长;1982.09〜1984.08:解放军炮兵学院地炮军事指挥专业学员;1984.08〜1987.12:陆军201师炮兵团司令部作训股副股长、股长;1987.12〜1992.04:东营市外贸公司科员、副科长;1992.04〜1992.12:东营市外经贸委劳动服务公司经理;1992.12〜1997.06:东营市外经贸委出口商品基地办公室主任;1997.06〜2001.09:东营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对外贸易管理科科长;2001.09〜2003.04月:东营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发展和加工贸易科长;2003.04〜2005.03:东营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副调研员;2005.03〜:东营市粮食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刘兴文生于1959年12月,汉族,山东寿光县人,省业余大学文化 (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经济管理专业毕业)。1984年7月参加工作,199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07〜1986.09:东营市粮食局东营区分局办事员;1986.09〜1988.07:山东广播电视大学东营分校人事管理专业学员;1988.07〜1992.05:东营市粮食局组织人事科科员;1992.05〜1995.06: 东营市粮食局劳资科副科长(其间:1993.09〜1996.07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在职学习);1995.06〜1996.10:东营市粮食局组织人事科科长;1996.10〜1998.10:下派任东营市东营区史口镇党委书记;1998.10〜2001.09:东营市粮食局办公室主任;2001.09〜2005.04:东营市粮食局人事教育科科长;2005,04〜:东营市粮食局副调研员。
彭刚生于1969年11月,汉族,山东章丘人,大学文化(山东农业大学林学专业毕业)。1992年7月参加工作,199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2.07〜1993.09:东营市垦利县建林乡团委副书记;1993.09〜1995.07:东营市粮食干部职工培训学校科员;1995.07〜1997.04:东营市粮食局办公室科员;1997.04〜2001.09:东营市粮食局办公室副主任,兼任团委副书记;2001.09〜2005.06:东营市粮食局办公室主任、政策法规科科长;2005.06〜2006.07:东营市粮食局产业发展科科长;2006.07〜:东营市粮食局副调研员、监督检查科科长。
二、离任领导干部(以到市粮食局任副局级以上领导职务时间为序)张克秀生于1939年8月,汉族,山东寿光人,初中文化。1956年4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04〜1959.09:垦利县民丰公社供销社统计员;1959.09〜1960.01:北镇财贸干校学员;1960.01〜1961.9:广饶县供销社办事员;1961.9〜1965.04:广饶县煤建公司统计员;1965.04〜1965.09:惠民地区行政干校学员;1965.09〜1973.03:广饶县财政局预算总会计(1966.3〜1966.7:山东省财贸干校学员);1973.03〜1977.11:广饶县财政局副局长、局长;1977.11〜1982.06:广饶县粮食局局长;1982.06〜1983.10:广饶县商业局局长;1983.10〜1983.12:东营市供销社副主任;1983.12〜1991.03:东营市粮食局副局长;1991.03〜1994.11:东营市财政局副局长,市财校校长、党委书记;1994.11〜1997.08:东营市工商联党组书记(1995〜1997年:东营市第三届政协委员);1997.08〜1999.12:东营市粮食局调研员;1999.12:退休。
肖洪鼎生于1930年2月,汉族,辽宁复县人,高中文化。1947年10月参加工作,194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10〜1951.04:中国人民解放军41军123师368团炮连排长;1951.04〜1955.10;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41军炮兵教导营文化军事学习;1955.10〜1956.01:中国人民解放军41军123师炮兵503团榴炮连连长;1956.01〜1957.08: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炮兵指挥军官训练大队学习;1957.08〜1959.12:中国人民解放军41军123师炮兵503团炮连连长;1959.12〜1962.04:石油部华北石油勘探处组织科科员;1962.04〜1978.12:胜利油田生活办科员、科长,1978.12〜1983.12:胜利油田行政处副处长;1983.12〜1988.03:东营市粮食局副局长;1988.03〜1990.12:胜利石油管理局生活管理处调研员(副处级);1990.12离休。
陈海棠生于1942年7月,汉族,山东利津人,初中文化。1960年7月参加工作,196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07〜1964.05:海军高级专科学校警通连战士;1964.05〜1965.07:海军高级专科学校保密室收发员;1965.07〜1970.08:海军高级专科学校校务部军务处参谋;1970・08〜1976.03:第三海军学校训练部参谋;1976.03〜1977.07:海军第二炮兵学院士兵训练大队训练参谋;1977.07〜1979.12:海军第二炮兵学院士兵训练大队九队副队长;1979.12〜1983.12:海军第二炮兵学院士兵训练大队十一队队长;1983.12〜1984.12:海军第二炮兵学院院务部副团职助理员;1984.12〜1985.11:东营市粮食局调研员;1985.11〜1992.05:东营市粮食局纪检组长;1992.05〜1993.04:市粮食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1993.04〜2001.04:东营市粮食局(粮油企业集团总公司)党委委员、工会主席;2001.04〜2002.07:离职;2002.07:退休。
张俊才生于1957年3月,汉族,山东利津人,大学文化。1980年7月参加工作,198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07〜1981.09:垦利县粮食局西张粮管所干部;1981.09〜1982.06:垦利县粮食局储运股干部;1982.06〜1984.07:垦利县粮食局储运股副股长;1984.07〜1985.02:垦利县粮食局副局长;1985.02〜1993.04:东营市粮食局副局长;1993.04〜1994.12:东营市粮食局局长;1994.12〜1996.04:东营市外经委副主任(正县级,其中1995.01〜1996.04兼任东营市口岸筹备领导小组副组长);1996.04〜1997.12:东营海关筹建处主任;1997,12〜1999.04:东营海关副关长;1999.04〜2001.04:青岛海关驻枣庄办副主任;2001,04〜2005.04:德州海关关长;2005.04〜今:潍坊海关关长。
李秋明生于1928年1月,汉族,江苏徐州人,初中文化。1949年7月参加工作,195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07〜1954.10:徐州市贸易公司、粮食公司业务员、科员;1954.10〜1961.12:惠民专署粮食局副科长、科长;1961.12〜1965.03:惠民专署粮食局副局长;1965.03〜1975.08:惠民专署东营粮食局局长;1975.08〜1980.12:惠民专署东营办事处副主任兼粮食局局长;1980.12〜1983.07:惠民专署东营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1983.07〜1985.08:东营市商业局局长;1985.08〜1988.01:东营市粮食局党组书记;1988.01〜1989.12:东营市人大常委会常委、财经委主任。已去世。
颜承永生于1936年8月,汉族,山东齐河人,中专文化。1955年11月参加工作,195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11〜1957.10:志愿军总部工兵营5连军械员;1957.10~1960.10:陆军第23军69师207团4连副班长、班长;1960.10〜1961.03:陆军第23军69师207团4连司务长;1961.03〜1963.02:陆军第23军69师207团5连排长;1963.02〜1964.07:汉口高级步校学员;1964.07〜1966.06:陆军第23军69师207团5连、8连政治指导员;1966.06〜1970.10:陆军第23军69师207团3营副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副主任;1970.10〜1978.09:陆军第23军68师203团副政委;1978.09〜1983.04:胜利油田钻井指挥部党委副书记兼纪检书记;1983.04〜1987.04:东营市民政局副局长;1987.04〜1993.05:东营市粮食局局长;1993.05〜1996.01: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党委副书记;1996.01〜1996.09: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调研员(正处级);1996.09:退休;2007.9:去世。
初振荣生于1944年7月,汉族,山东东营人,省业余大专文化。1961年9月参加工作,197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9〜1964.9:广饶县油郭粮管所保管员;1964.9〜1965.8:广饶县李鹊粮管所出纳员;1965.08〜1975.10:广饶县西营粮管所防化员;1975.10〜1978.12:广饶县杜宋粮管所所长;1978.12〜1980.03:广饶县石村公社党委常委、革委会副主任;1980.03〜1984.06:广饶县石村公社党委副书记;1984.06〜1987.11:东营市粮食局牛庄区分局局长;1987.11〜1989.12:东营市粮食局东营区分局局长;1989.12〜1993.04:东营市粮食局副局长;1993.04〜1994.10:东营市粮食局(粮油企业集团总公司)副局长、党委书记;1994.10〜2000.01:东营市粮食局(粮油企业集团总公司)局长(总经理)、党委书记(期间:1995.09〜1998.07在山东省经济管理学院业余大专班学习);2000.01〜2001.04:东营市粮食局(粮油企业集团总公司)党委书记;2001.04〜2002.09:东营市粮食局调研员;2002.09〜2004.09:离职;2004.09:退休。
魏玉玲女,生于1954年5月,汉族,山东东营人,大专文化。1973年5月参加工作,197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05〜1977.09:东营市面粉厂职工;1977.09〜1985.02:惠民地区东营粮食局办公室文档员;1985.02〜1987.08:东营市粮食局办公室文档员;1987.08〜1989.08:胜利油田党校大专班党政管理专业学员;1989.08〜1990.11:东营市粮食局办公室文档员;1990.11〜1992.03:东营市粮食局组织人事科副科长;1992.03〜1993.04:东营市粮食局组织人事科科长;1993.04〜1997.10:东营市粮食局(粮油企业集团总公司)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1997.10〜1998.06:东营市粮食局(粮油企业集团总公司)党委副书记;1998.06〜2003.03:东营宾馆(市接待处)党总支书记;2003.03〜2003. 06:东营市残疾人联合会执行理事会党组书记、理事长人选,2003.06〜今: 东营市残疾人联合会执行理事会理事长、党组书记。
戴永昌生于1948年1月,汉族,山东梁山人,大专文化。1968年2月参加工作,197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02〜1970.01:邹平县人武部中队战士;1970.01〜1971.03:邹平县人武部会计;1971.03〜1973.10: 邹平县人武部秘书;1973.10〜1979.10:邹平县人武部政工科副科长;1979.10〜1983.04:东营市河口区人武部政工科副科长;1983.04〜1985.12:东营市河口区人武部政工科科长;1985.12〜1986.05:东营市河口区人武部副政委;1986.05〜1990.03:东营市河口区人武部部长(在河口区人武部期间:1984.10〜1988.12山东大学自学考试党政干部基础科专业学习);1990.03〜1993.09:东营市河口区人民政府副区长;1993.09〜1997.08:东营市粮食局副局长,粮油企业集团总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1997.08〜2004.05:东营市水利局助理调研员;2004.05〜2008年3月:离职;2008年3月:退休。
孙三民生于1956年10,汉族,山东广饶人,大专文化。1978年11月参加工作,197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09〜1976.09:广饶县斗柯公社联中民办教师;1976.09〜1978.11:广饶县农业学大寨工作队组员、组长;1978.11〜1981.03:广饶县委组织部办事员;1981.03〜1983.02:北镇师范专科学校政治系干部专修科学生;1983.02〜1984.07:广饶县委组织部干事;1984.07〜1985.05:广饶县小张公社党委副书记;1985.05〜1986.02:东营市驻牛庄区整党联络小组成员;1986.02〜1990.11:广饶县粮食局副局长;1990.11〜1994.10东营市粮食局东营区分局局长;1994.10〜2000.01;东营市粮食局副局长,市粮油企业集团总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2000.01〜2003.03:东营市政府驻北京联络处主任;2003.03〜2006.03:东营市政府副秘书长、驻北京联络处主任;2006.03〜2008.01东营市人民政府外事与侨务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2008.01〜2008.02:东营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党组成员、机关党组书记,市人民政府外事与侨务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2008.02〜今:东营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党组成员、机关党组书记。
韩秀梅女,生于1950年7月,汉族,山东陵县人,大学普通班,中级职称。1968年12月参加工作,1971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12〜1971.3:陵县滋镇小学教师;1971.3.〜1973.9:在山东大学中文系学习;1973.9〜1975.11:陵县郑寨公社妇联主任;1975.11.〜1984.4:胜利油田供应处保管员;1984.4〜1994.10:东营市妇联办公室主任;1994.10〜1997.11:东营市妇联副主席;1997.11〜2004.11:东营市粮食局纪委书记;2004.11〜2007.1:东营市粮食局助理调研员;2007.1〜:离职。
戴长生生于1948年8月,汉族,山东昌邑县人,大专文化。1968年12月参加工作,197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12〜1979.7:利津县前刘乡前刘中学教师;1979.7〜1982.7:利津县师范学校教师、团委书记;1982.8〜1984.7:利津县教育局干事;1984.8〜1986.1:利津县委宣传部干事;1986,1〜1988.7:利津县委宣传部副部长;1988.7〜1993.3:东营市纪检委研究室主任;1993.4〜1998.7:东营市纪检委常委、秘书长;1998.8〜2002.9:东营市粮食局副局长;2002.9〜2004.10:东营市粮食局副调研员;2004.10〜2008.08:离职;2008.08:退休。
李福杰生于1956年4月,汉族,山东广饶人,省委党校大学文化。1973年1月参加工作,197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01〜1975.01:广饶县花园公社民办教师;1975.01〜1975.05:广饶县花园公社工作组组员;1975.05〜1981.01:广饶县花园公社民办教师;1981.01〜1982.06:广饶县农林局经管员;1982.06〜1984.07:广饶县花官公社党委副书记;1984.07〜1990.04:广饶县小张乡党委书记(期间:1989.08〜1992.06在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党政管理专业大专班学习);1990.04〜1993.07:东营市物资局副局长;1993.07〜1994.08;东营市物资总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1994.08〜2000.01:东营市物资总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按正县级对待,期间:1994.09〜1996.12在山东省委党校业余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班学习);2000.01〜2001.04:东营市粮食局(粮油企业集团总公司)局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正县级);2001.04〜2007.12:东营市粮食局(粮油企业集团总公司)局长(总经理)、党委书记;2007.12〜2008.01:东营市物价局党组书记,东营市粮食局(粮油企业集团总公司)局长(总经理);2008.01〜今: 东营市物价局局长、党组书记。
第二节一、省级劳动模范东营市粮食系统(包括建市前三县)获省级以上劳动模范称号者名单如下(以表彰时间为序):谢洪涛1924年10月出生,济南市历城区人,初中文化,中共党员。1956年3月在山东省第一届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上被山东省人民政府表彰为“山东省先进工作者”,时任广饶县粮食局牛庄粮所会计。1980年退休。1981年9月去世。
谢洪涛1950年参加工作,曾任高青县粮食公司保管员,广饶县粮食局城管粮所保管员,牛庄粮所会计、副所长,县粮食局会计股副股长,辛集粮所英模人物会计。
李清海四川省五降县人,1958年7月在山东省第二次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上被中共山东委、省人委表彰为“山东省先进生产者”,时任广饶县泊西区码头粮站站长。1958年退职回原籍。
程继英女,1928年5月出生,江苏省东海县人,初中毕业,中共党员。1966年6月在山东省工业、交通、财贸方面五好职工代表会议上被表彰为“山东省五好职工”,时任利津县城关粮所南街粮油站售货员。曾任利津县招待所副所长,1991年在利津县宾馆离休。
程继英1959年在利津县城关粮所南街粮油站工作期间,丈夫因病去世,当时她才31岁。面对家庭的不幸,她工作没有退却,而是鼓起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在平凡的岗位上继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履行了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在家庭最困难的情况下,她时常拿出自己的钱和物品帮助烈军属、五保户,经常带着年幼的孩子,为孤寡老人送油送粮,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让人们充分感受到党的温暖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工作上,她善于思考,勤于探索,她曾把简陋的粮仓精心管理成“四无”(无虫害、无鼠雀、无霉变、无事故)粮仓,受到地、县粮食部门表彰。她十分爱惜国家的每一粒粮食,和同事们一道,利用空闲时间为国家捡回上万斤土粮。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把粮站的所有零活全部都包下来,修理仓房、装车卸车这样的脏活、累活,她也是一马当先,和男同志摽着劲干,从没有叫过一声苦,也没有多要过一分钱报酬。
周高金1934年10月岀生,安徽省含山县人,小学文化,1966年参加工作,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广饶县面粉厂技术员、工程师、副厂长。1989年10月在山东省职工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表彰电话会上被表彰为“山东省职工劳动模范”,时任广饶县面粉厂副厂长。1994年5月退休。
周高金参加工作以来,坚持自学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等专业知识,从一个仅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普通工人成长为技术全面的制粉工程师。1974〜1989年,共完成重大技术革新项目10项,设计安装中小型面粉厂11座,在滨州、东营地区享有“面粉加工厂专家”之誉。他1974年负责改进的气力输送装置,使生产效率提高30%;1975年研制的面粉出机自动过磅装置,使面粉生产实现自动化生产、一条线作业;1978年承担的粮食“三散”(散装、散存、散运)运输革新项目,获惠民地区科委革新成果奖;1980年设计安装的粗粮和香油加工车间,结束了广饶县粗粮供应不足和香油外出加工的历史;1985年用106天的时间,主持完成日产面条万斤加工厂的安装调试任务,创造了安装、调试、投产的高速度记录。十年间,他还先后承担过滨县、沾化两县的日产50吨面粉加工机组的设计、安装和调试任务;为本县的6个乡镇及2个村指导建成8处日产25吨的面粉加工厂,为发展粮食加工业做出显著成绩。他曾荣获“省粮食系统先进生产者”称号和“东营市建功创业劳动奖章,”1990年4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顾效舜1935年1月出生,广饶县大王镇人,初中文化,1954年6月参加工作,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乡镇党委书记、县粮食局局长、党委书记,县粮油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等职,1995年被东营市委任命为副县级干部。1995年4月在山东省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上被山东省人民政府表彰为“山东省劳动模范”,时任广饶县粮油总公司总经理。2000年2月退休。
顾效舜从事粮食工作40年,先后任保管员、防化员、会计、所长、局长。1983年任粮食局局长兼粮油总公司总经理以来,抢抓机遇,大胆改革,使企业一年一个新台阶。他独创“粮食银行”,代农储粮4200万公斤,通过流通经营转化资金3000多万元,成为企业发展的支柱,创社会效益700多万元,为粮食企业发展提供了保障资金,这一经验曾在在全国推广。他组织实验并推广半地下粮仓,节省资金100万元,节约土地20亩,获得省粮食系统科技成果三等奖。他根据市场需求先后主持建成的年产15000吨饲料厂、年产12万吨面粉厂和6000吨食品厂,年实现综合利润268万元。他热心公益事业,先后将个人11000元奖金捐赠给“希望工程”,使50多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县粮油总公司曾被授予“全国农村粮油食品和多种经营先进单位”“国家粮油购销工作先进单位”“国家粮食收购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并荣获“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他本人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粮食系统先进工作者、市优秀共产党员,1992年受市委记功奖励,1993年被县政府评为企业家,1994年被评为省优秀共产党员、市劳动模范、市优秀企业家,1994〜1995年先后被评为国内贸易部劳动模范、山东省劳动模范,1999年被授予广饶县人民奖章。
二、市级劳动模范东营市粮食系统获市级劳动模范称号者如下(以表彰时间为序):刘信芝1941年9月出生,广饶县人,小学文化,中共党员。1989年9月被东营市人民政府授予“东营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时任广饶县粮食局粮食供应站电工。2001年退休。
刘信芝在淄博黑旺铁矿工作27年,克服文化低、基础差的困难,坚持干中学、学中干,变成精通电工技术的行家。他成功地安装多种型号的卷扬机、电机车和车床线路,设计制造出功率大、耗能低的氙气自动控制装置,建议成立职工培训学校并业余授课1600人次,5600多个学时,1983年获全矿电工技术比赛第一名。1985年5月调广饶县粮食局粮食供应站工作后,正逢筹建日产10吨面条加工车间,他把原设计的明线改为地下电缆,不但根除了仓库重地有明线不安全的隐患,而且解决了后来面粉厂扩建不动地下电缆、不停产的问题。1987年他重新设计安装适合日产200吨等级粉车间的电力原理图、动力管线图,为企业节约资金2530元。在5个月的安装过程中,他每天加班3个小时以上,夜以继日,不辞劳苦,不计报酬,保证了等级粉加工车间提前2个月完成安装任务。他曾被评为山东省“冶金系统先进生产者”,淄博市重工业局“优秀共产党员”,广饶县和东营市“粮食系统先进工作者”。
张延义1943年4月出生,宁阳县人,高小文化,中共党员,1989年9月被东营市人民政府授予“东营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时任东营市面粉厂车间主任,2003年退休。
张延义1955年12月参加工作,历任济南玖联粮食加工厂技术员、厂工会主席,无棣面粉厂工会主席。1970年2月调东营面粉厂,历任质检员、技术员、制粉车间主任。他始终牢记和发扬工人阶级的主人翁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对工作认真负责,爱岗敬业,勤奋实干。他在做好本职工作、超额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积极组织和带领车间职工开展技术革新,参加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为企业解决许多技术难题,提高了工艺水平和技术指标,节能降耗增产增效,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他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国家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连年被评为企业先进生产者。1956年被评为“山东省粮食系统先进工作者,”1957年被评为济南市轻工业系统工会先进工作者,1987年两次被评为市粮食系统先进工作者,1988年被评为全省粮食系统先进工作者,1989年被评为全省粮食系统劳动模范,1990年获“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
姚凤莲女,1951年7月出生,巨野县人,中专文化,中共党员,1992年2月被东营市人民政府授予“东营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时任东营市粮食局东营区分局基西粮店营业员。2006年退休。
姚凤莲1968年10月参加工作,曾担任垦利县高盖公社民办教师。调东营区粮食系统后,先后干过付粮员、保管员、营业员,历任粮店门市经理、粮店经理、党支部书记等职务。她在本职工作中,精心钻研文化和业务知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对工作一丝不苟,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成为业务样样熟练的多面手。她始终坚持早上班,晚下班,经常为工作忙到深夜,那里工作忙、工作累,哪里就有她,一年下来,上班时间达到360天,从不计报酬。1986年冬,在丈夫去世,孩子小的情况下,她都没有耽误工作。1988年粮油调价期间,曾连续7天工作在粮店。对待职工群众满腔热情,关怀备至,对待顾客和霭可亲,助人为乐。她那种无私奉献的工作精神赢得人们的尊重和社会的赞誉。1972〜1987年,她连续16年被评为“惠民地区粮食系统先进工作者”“东营市粮食系统先进工作者”,1988〜1990年连续3年被东营市授予“十大行业服务明星”称号,1991年以后,先后获东营市“三八红旗手”、“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粮食系统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顾效舜1994年4月被东营市人民政府授予“东营市职工劳动模范” 称号(事迹详见本节省级劳动模范)。
王善让1954年6月出生,利津县人,中专文化,中共党员。1994年4月被东营市人民政府授予“东营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时任利津县饲料厂厂长、党支部书记。2001年企业破产后从事个体经营。
王善让任利津县饲料厂厂长以来,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大胆开拓,探索出从饲料加工到孵化、养殖、收购、加工一条龙经营模式,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连年增长,带动了市、县及周边地区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他立足于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在饲料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带领全体技术人员集体攻关,研制出“奥乐”牌水产、珍禽系列特种饲料产品,畅销山东、河北、安徽、广西、江苏等地。对虾饵料耐水性QC成果荣获全市粮食系统科技成果二等奖。他在企业管理上,注重制度建设,倡导科学管理和科技兴企,强化职工素质教育和职能培训,收到良好效果。他1989〜1993年连续5年被评为全市粮食系统“先进工作者,”1992年被东营市文明委授 “优秀服务员”称号,1992〜1993年被中共东营市委授予全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1年利津县饲料厂在产权制度改革中依法破产,王善让不等不靠,自主创业,筹措资金30万元,建起利津凤凰城宾馆,实现再就业。
郭念林1957年1月出生,邹平县人,初中文化,中共党员。1994年4月被东营市人民政府授予“东营市职工劳动模范”称号,时任东营市面粉厂一车间班长。2003年因企业破产下岗冈。
郭念林1976年入伍,在辽宁省本溪部队机修连,历任战士、班长等职,3次被团党委评为“学雷锋积极分子”和 “学雷锋标兵”。1983年转业至辽宁本溪钢铁公司,1987年6月调到东营市面粉厂工作,历任磨粉工、班长、制粉车间副主任。郭念林在工作中,始终牢记和发扬工人阶级主人翁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对工作认真负责,爱岗敬业,勤奋实干。他十几年如一日,坚持出满勤干满点,从不迟到早退。他吃苦耐劳,不计名利,脏活累活抢着干,经常利用休息时间精心保养设备,修旧利废。他立足本职,带领班组人员开展QC技术革新,使设备完好率、出粉率、吨粉电能耗、班产量等技术指标在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实现节能降耗增产增效,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国家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他连年被评为企业“先进生产者”,多次被评为全市粮食系统“先进个人,”1991年被东营市文明委授予“优秀服务员,“1995年被山东省粮食局、省人事厅授予全省粮食系统“先进个人”称号。
范本新1941年3月出生,沾化县人,高中文化,中共党员。1996年4月被东营市人民政府授予“东营市劳动模范”称号,时任东营市面粉厂厂长,2006年去世。
范本新1966年由惠民地区粮食局调来东营,先后任东营粮食分局财务股干事、股长、计划科科长,1990年12月任东营面粉厂厂长。他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依靠职工办企业,在全市企业中率先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工会开展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关心和维护职工利益。他坚持改革,锐意进取,率先在全市进行劳动制度、分配制度改革,创新企业管理机制。他扎实工作,严格管理,率先把岗位目标责任制引入企业管理,使企业经营管理达到全省同行业先进水平。他带领全厂职工拼搏实干,开展“创优、创新、创名、创效”劳动竞赛,使企业取得4项国家专利和多项市级QC成果,企业生产的“新柳”面粉获得省级免检、国家“绿色食品”称号,成为市级名牌产品,企业经济效益连年提高,跨入全市二十强企业。企业先后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全省粮食系统先进单位、省级消费者满意单位、全国优秀职工小家,荣立全市劳动竞赛集体二等功。范本新1992年、1994年两次被评为 “依靠职工办企业的好厂长,”1995年荣立全市劳动竞赛三等功。
周学舜1938年1月出生,广饶县人,初中文化,中共党员。1998年4月被东营市人民政府授予“东营市劳动模范”称号,时任广饶县粮油总公司工会主席。1998年5月退休。
周学舜自1990年以来,组织所属20个分公司建立工会组织和职代会制度,积极带领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凡企业生产经营、改革、调资、费用开支等重大决策都由职代会讨论通过。曾被国内贸易部在全国推广的广饶县“粮食银行”,就是他组织职工群策群力,在完善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壮大起来的。他对职工敏感的招待费用开支,坚持每半年向职代会汇报制度,遏制了公款吃喝送礼现象,促进了干部的廉洁勤政,累计减少费用支出11.5万元。他与工会一班人制定干部评议制度,每年评议干部一次,为党委任免干部提供重要依据。几年来,党委先后撤换9名不称职干部,推荐25名优秀人才走上领导岗位。他注重职工思想文化建设,投资25万元建起职工之家,成立职工文艺演出队,活跃职工文化生活。发动职工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提出建议556条,为企业增创效益68万元。带领职工深入开展双增双节,增收节支累计210万元。周学舜曾先后被评为县劳动模范、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市优秀工会工作者。
三、革命烈士崔长青崔长青生于1973年1月,东营市东营区史口乡人,1989年12月参加工作,共青团员,生前系东营市粮油储运公司职工。1993年3月19日,崔长青在同到市粮油储运公司寻衅闹事歹徒的英勇搏斗中光荣牺牲,年仅20岁。
1993年3月19015时许,胜利油田油建一公司服务公司任福友,伙同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职工李世收等6人持刀窜入东营市粮油储运公司院内寻衅闹事,对该公司临时工郭汝奎进行殴打并将其刺成重伤。粮油储运公司部分职工听到郭汝奎呼救声立即堵截作案后逃跑的歹徒,并将歹徒李伟抓获。这时,正在值班的崔长青听到喊声,勇敢地站在堵截歹徒的前列,面对手持凶器的歹徒毫无惧色,在只身堵截歹徒的英勇搏斗中,被凶狠的歹徒用尖刀刺入心脏,经抢救无效,光荣牺牲。
崔长青平时事业心强,热爱本职工作。1991、1992年连续被评为全市粮食系统先进工作者。他同歹徒英勇搏斗、光荣牺牲的先进事迹,在全省、全市广大干部职工中引起强烈反响。东营市粮食局党委授予他“见义勇为好青年”荣誉称号,追记大功1次,奖励人民币1万元。东营区公安局向全区发出“关于崔长青同志见义勇为,勇擒歹徒的通报”。共青团山东省委追授崔长青“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共青团东营市委追授崔长青“模范共青团员”称号。
1994年4月26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鲁政函民字〔1994〕25号函,批准崔长青为革命烈士。
7月22日,市委政法委、团市委在东营宾馆隆重召开向崔长青烈士学习动员大会,号召全市广大团员青年和政法战线的广大干警向革命烈士崔长青学习,争做一代跨世纪的新人。市委常委、秘书长贾其贤代表市委讲话,向崔长青烈士表示深切的怀念,向崔长青不畏强暴、勇斗歹徒、光荣牺牲的英雄壮举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崔长青烈士的亲属表示亲切的慰问。贾其贤在讲话中说,崔长青烈士是党团组织培养起来的一位优秀共青团员、人民的忠诚儿子,青少年学习的好榜样, 在崔长青身上,充分体现了时代精神、党的优良传统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贾其贤指出,学习崔长青,就要象他那样牢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在为黄河三角洲开发大业做贡献的过程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学习崔长青,就要象他那样忠于职守,干一行,爱一行,对工作极端负责任,不怕苦,不怕累,勤勉敬业,废寝忘食;学习崔长青,就要象他那样助人为乐,关心他人、团结友爱,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学习崔长青,就要象他那样尊老爱幼、艰苦朴素、乐于奉献、不讲索取、廉洁奉公、一尘不染;学习崔长青,就要象他那样爱憎分明,不畏强暴,敢于同坏人坏事作坚决的斗争,特别是在生死关头,不惜牺牲个人宝贵的生命。
副市长、市政法委书记姜振邦,市人大副主任李献军,市政协副主席张源泉,东营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李续以及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全市行各业的团员青年代表共计400余人参加大会。四、优秀共产党员高玉身高玉身1954年8月15日出生于山东广饶县大王镇,高中文化,1972年12月入伍,197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转业到广饶县粮食局,先后任司机、办公室主任。1998年4月任广饶县面粉厂(山东半球面粉有限公司前身)厂长。2000年9月,广饶县面粉厂改制为山东半球面粉有限公司,高玉身任总经理。高玉身为企业发展呕心沥血,长期超负荷工作,终因积劳成疾于2005年2月5日去世,年仅51岁。
高玉身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以坚强的党性、坚定的信念和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模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先后被评为全县优秀共产党员,省、市粮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省优秀粮油企业家。2005年高玉身去世后,广饶县委、东营市粮食局党委、中共东营市委、中共山东省委先后作出向高玉身学习的决定,市委追授高玉身“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向高玉身同志学习的决定》中评价“高玉身是我省新时期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他的先进事迹诠释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广饶粮食局组建高玉身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全市和全省报告50多场次,使高玉身精神成为激励粮食职工无私奉献、干事创业的宝贵精神财富。
高玉身在部队当驾驶员13年,13次获得团以上嘉奖,2次被国防科工委授予红旗驾驶员称号。1985年,高玉身从部队转业到广饶县粮食局当司机,一干就是十几年,他从不讲条件,有事随叫随到,吃苦耐劳,踏实肯干。后来被组织提升为县粮食局办公室主任,他忠于职守,对工作競競业业,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山东半球面粉有限公司在高玉身担任总经理的7年时间里,由一个规模和名声都不大的面粉加工厂,发展成为总资产1.2亿元,年创利税1200万元的山东省同行业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企业,跻身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并跨入全国面粉十大企业行列。
高玉身勇于争当排头兵,他到半球面粉有限公司上任伊始,就提出“在全省争知第一,在全国当标兵,在全球有位置”的奋斗目标。他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原设备大胆进行技术改造,新上多条现代化的生产线,建设国内一流的产品检测中心,采用 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他勇于探索,组织发展“订单农业”,建设优质小麦基地2万公顷,每年为农民增收1500多万元。他勇创一流,千方百计扩大企业经营,提高效益,先后与外地客商合资发展面包糠、塑编等项目,拉长产品深加工的产业链条,使企业逐步成长为省内同行规模最大、产量最高、效益最好的企业。他成功运作了省外直销、会员销售等现代化经营流通方式,在全国开辟40多个销售网点。半球面粉有限公司年销售收入达2.5亿元,年创利税1200多万元。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半球”产品达到两大系列,40多个品种,“半球”品牌连续8年保持省名牌产品、省著名商标、全国“放心面” 称号。
高玉身注重严于律己,保持一个党员领导干部清正廉洁的高尚品质。
他主动将经济交往中不能拒收的礼品、礼金上缴企业,几年来他带动班子上缴礼品、礼金折款120多万元,以一身正气赢得了职工信赖。他善待职工如亲人,倡议并组织职工为特困职工捐款5万多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