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粮食产业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2000049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粮食产业化
分类号: F321
页数: 3
页码: 319-321
摘要: 全市粮食工作的重点是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推进实施粮食产业化经营,实现做大总量、做实项目、做响品牌、做优资产、做活市场的目标,促进粮食行业发展壮大。实施龙头企业带动主导产业战略,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产地,产地连农户的运行机制,带动基地和农户发展。
关键词: 粮食发展 粮食产业化

内容

东营市粮油企业有存储企业、粮油经营企业等。至2007年底,全市共有各贸易企业、粮油食品加工企业、粮油食品类粮油企业998家,具体情况见表10—1。
  2007年全市粮油企业情况统计表表10-1说明:1.“三证”指工商登记证、税务登记证、卫生许可证。
  2.城区粮油食品店指市区和县城范围内的粮油食品店、超市粮油经营柜。
  3.农村粮油食品店:指乡镇以下粮油店、粮油门市部。2000年,全市粮食工作的重点是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推进实施粮食产业化经营,实现做大总量、做实项目、做响品牌、做优资产、做活市场的目标,促进粮食行业发展壮大。鼓励龙头企业以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实施龙头企业带动主导产业战略,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产地,产地连农户的运行机制,带动基地和农户发展。
  垦利顶力食品厂与北京化工大学等大专院校合作,实施后延工程一从豆粕中提取大豆低聚糖、大豆异黄酮等高科技产品,在综合开发方面将回收的“豆清水”研制生产成“蛋白露” 饮料,并利用蛋白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的“豆渣”作原料,生产综合高效饲料,探索出一条有效的“企业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路子,实现农民增收入,企业增效益,形成产供销一条龙良性循环机制。
  该企业2001年下半年到垦利县建林乡、西宋乡、下镇林场、军马场等大豆主产区进行调查、摸底,在基本掌握大豆面积、产量、质量、品种基础上,与乡、村达成协议,在较为集中的大豆产区,以村为单位,以大户为基础,统一供应大豆良种,统一管理模式,统一保护价收购,设立集中收购点,同农户签订合同保护群众利益,进一步调动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促进黄河三角洲大豆特色产业发展,并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2002年,山东半球面粉有限公司实施技术改造,日处理小麦750吨.年转化粮食25万吨,经济规模迅速膨胀,技术装备达国内先进水平,通过IS09001质量体系认证,取得国家绿色食品证书。半球面粉有限公司推行订单农业,向农民推广优质小麦种植, 累计为农民增收2000多万元。粮食购销企业密切配合龙头加工企业实行订单粮食收购,夏粮收购时抽调专人, 腾出专仓,建立专账,严格照订单合同价收购优质小麦,帮助加工企业逐步走上“企业+基地+农户”的路子,实现农工商一盘棋,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
  2003年上半年,山东半球面粉有限公司先后被批准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同年4月,山东半球面粉有限公司收购拥有国内先进设备,当地原料具有质量和价格优势的济宁金乡面粉厂,日加工量扩大到950吨,经营规模继续在全省保持领先。该公司积极发展跨行业经营,投资1.2亿元建成规模为年产6万纱锭的山东半球纺织有限公司,12月投产运营。半球纺织公司的建成投产,是粮食企业走出粮食“圈子”,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一次成功尝试。
  2005年5月25日,国家农业部组织的全国跨越计划优质小麦项目经验交流暨现场观摩会在广饶县召开,推广山东半球集团发展订单农业、做大粮食产业的经验。8月,山东半球面粉公司荣获产品质量全国免检、定量包装C标志。年内,山东半球集团优质小麦基地达到30万亩。
  2006年,山东半球面粉有限公司为了实现企业发展的规模效益,又投资1.2亿元对半球纺织项目实施二期工程,当年车间主体工程建成,并订购、安装设备,投产后规模达到10万纱锭。公司不断调整优化产品结构,纺织精梳S80、S120等高附加值产品成为主导产品,大大提升了企业市场竞争力。半球纺织公司全年生产纱线6000余吨,实现利税1100万元。
  4月,山东半球集团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全国放心粮油进农村先进单位,并被商务部确定为全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单位。
  9月,山东半球面粉公司“半球”品牌被国家商务部授予中国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称号。
  1998〜2007年,半球集团累计收购优质小麦100余万吨,每500克价格高于市场5〜8分钱,为农民增收1.2亿元。由于半球面粉公司的龙头拉动,广饶县每500克普通小麦高于周边地区2〜3分钱,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促使优质小麦基地不断扩大,被列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被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河口千乘面粉公司积极改进工艺,提高面粉产量和质量,成为带动河口及周边经济发展的市级龙头企业。
  东营市粮食产业龙头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见表10-2。
  2007年东营市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情况表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东营市粮食志》

该志收录了自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以来的粮食史实,重点反映了建国以来特别是建市后东营地区粮食流通发展变化,史料翔实, 记录全面,为研究东营市粮食流通工作提供了历史依据。 粮食历来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东营域内的粮食流通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抗战时期,三县抗日民主政府相继设立粮食工作部门,筹集粮草,服务抗战,开辟了清河军区、渤海垦区新天地。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东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