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放淤改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2000036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放淤改土
分类号: S275.7
页数: 7
页码: 332-338
摘要: 引黄淤改早在宋朝即有放淤肥田记载,但多在中游。至民国时期,山东省建设厅曹瑞芝倡导在黄河下游利用虹吸工程引黄放淤。由于当时缺乏灌溉知识,工程不配套,且需款甚巨,筹措无源,只作试验而罢。
关键词: 放淤 放淤改土

内容

一、放淤过程
  引黄淤改早在宋朝即有放淤肥田记载,但多在中游。至民国时期,山东省建设厅曹瑞芝倡导在黄河下游利用虹吸工程引黄放淤。由于当时缺乏灌溉知识,工程不配套,且需款甚巨,筹措无源,只作试验而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沿黄人民十分关心,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同时,积极支持引黄放淤改土。1950年在利津县綦家嘴修建了山东黄河第一座引黄放淤涵洞。当年投入运用后,淤填了背河坑塘洼地800亩,改造了部分盐碱地,成效显著。1958年8月18〜28日广饶县(今垦利县)利用小街溢洪堰放淤,总放水1.2亿立方米,受水面积15.6万亩,水退后有2.5万亩碱地变为良田。1966年引黄复灌后,水电部指示:“引黄放淤加固堤防,改良土地盐碱化,在方向上是值得积极提倡的”,“要求作出具体规划”。随着引黄渠首的兴建,为引黄放淤创造了条件,尤其十八户放淤工程和南展宽区的兴建、运用,对放淤深化了认识,加快了步伐。自1970年组织十八户放淤至1980年组织南展宽区大放淤止,共引水落淤面积达40.33万亩,其中利津2.0万亩,东营区(原博兴龙居乡)1.0万亩,垦利37.33万亩。引黄放淤方式有国家投资举办大型放淤(十八户、南展宽区),国家扶持社、队自办小型放淤(如曹店大队)和引黄灌溉沉沙淤地。
  二、淤改纪实
  十八户放淤:十八户放淤既是在黄河河口地区进行大型引黄放淤试验,也是河口治理规划的组成部份。1969年5月由垦利县、惠民地区黄河修防处、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所、中科院地理研究所等单位派员组成十八户大型放淤实验队,后改为指挥部。1970年实施放淤试验成功,引起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1975年清华大学水利系部分师生又参加了试验。
  淤区位于垦利县黄河入海口右侧,西靠黄河,东临渤海,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15公里,总面积400多平方公里,约60万亩。由于地处海滨,85%以上土地盐碱,不能耕种,约有10万亩勉强耕种,亩产不过50公斤,群众迫切要求放淤改土。1969年建成十八户放淤闸,设计引水200立方米每秒,同时完成淤区工程。淤区工程设计分5个条渠,条渠宽度出闸进渠宽为500米,向下逐渐增加宽度至尾段达到3000米。但3、4条渠建成后均大于设计宽度,遂在上游大条渠内增加小顺堤,以增加输沙能力。各条渠堤高按300立方米每秒流量水面线超高0.5〜1.2米,顶宽3〜4米,边坡1:2。淤区内人口3.9万,其村庄按当年设计水位修围村埝,随着地面升高逐年加修,以群众自办为主,每方土国家补助0.05兀(见图5—2)。
  从1970〜1979年先后进行5次放淤,历时105天,共引黄河水16.8亿立方米,引进泥沙0.7963亿立方米,淤地27.3万亩。总过水面积35万亩,其中落淤1米以上者5.6万亩,0.5〜1.0米者4.5万亩,0.3米左右者17.2万亩。落淤土质纯沙土5万亩,壤土6万亩,粘土16.3万亩。通过放淤扩大耕地面积9万亩,提高耕地质量6.7万亩(见表5—6)。
  十八户放淤区工程布置图 图5-2
  十八户淤区五年放淤情况统计表 表5—6
  注:摘引自惠民地区《黄河志资料长编》。
  各次放淤以1975年三条渠放淤效果较好。三条渠上端有格堤相隔分为南北两条,先在南分渠挖引水渠3.5公里,分渠始宽390〜500米,向下展宽,至6.5公里处口宽1500米,由此处南北分渠合一,宽3500米,向下逐渐展宽为4700米。放淤尾水由防潮堤预留2500米宽的缺口排泄入海。淤区中阻水点较多,原八干、南北渠堤、永安至下镇公路等均横穿淤区,虽影响向下输沙,但也为上端落淤均匀创造了条件。本年共放水3.7亿立方米,进沙0.19亿立方米,淤地5.17万亩。其淤积厚度和土质分布情况见下表:
  1975年放淤落淤情况表 表5—7
  十八户大型放淤试验,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但由于第二期工程投资停止,原规划设计的排水、灌溉、人畜吃水、衬砌输沙渠道和防潮堤溢水埝工程均未做,也未按设计要求运用管理,致使条渠上部淤积过快,泥沙没有输送到计划的尾部,再加排水不畅,返碱较快,影响种植,未达到应有的效益。
  南展宽区放淤:南展宽区辖博兴(现东营区龙居乡)、垦利县6个公社(乡、镇),71个大队,近5万人口,土地面积18.5万亩,其中可耕地7.83万亩,重碱地1.87万亩,非耕地7.43万亩。重碱地和非耕地占土地面积的57.6%,人均占地3.65亩,其中好地仅有1.35亩。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产量低而不稳,群众反映说:“三种六补不拿苗,种一葫芦收两瓢。吃粮靠国家,化钱靠救济。购粮证得换成'塑料’的”。
  经过博兴曹店、垦利县林子搞小片放淤成功,1979年初惠民地委、行署,决定在南展宽区放淤改土。利用曹店分凌放淤闸和胜利、路庄涵闸虹吸引水。上至清户干渠,下至展区末端,包括垦利展区全部和博兴龙居公社三个大队土地共15万亩。放淤工程有:闸前围埝破除,建输水渠堤,破除南顺堤、胜干、路干、虹吸干沟渠堤等阻水工程,计土方16.68万立方米,投资11.75万元。放淤期间的防守,南展堤由垦利出工,清户北渠堤由博兴岀工防守。展区群众搬迁7月底全部完成。7月30日利津站流量1030立方米每秒,31日8时曹店闸开闸放水20〜50立方米每秒。8月19日利津站流量增至4070立方米每秒,最高含沙量每立方米109公斤,出闸最大流量539立方米每秒。同时胜利闸、路庄虹吸也开启放水,胜利闸最大流量22.4立方米每秒,路庄虹吸4条出流量7.2立方米每秒。至8月26日止,总引水量6.24亿立方米(曹店闸5.76亿立方米,胜利闸0.41亿立方米,路庄0.067亿立方米),总落淤3260万立方米,淤地面积8.2万亩。沙、淤分布丘家石家以北,七里井以南为沙土,淤积厚一般1.5米以上,最厚口门处达2.5米,面积为1.3万亩;七里井以东至南展堤,以北至南顺堤系两合土,淤厚一般在1.5米左右,面积约0.7万亩;南顺堤以北均系红淤土,一般0.5米左右,面积6.2万亩(见图5—3)。章丘屋子闸泄水畅
  南展放淤情况图 图5-3
  通,8月7日开闸最大泄430立方米每秒,闸前最高畜水位11.8米。放淤结束,展区内尾水6000万立方米,分别由王营、路干闸排入内河。此次放淤垦利董集、辛庄两公社受益大。1980年种小麦5万多亩获得丰收,总产达500多万公斤。1981年总产达到1361万公斤,较放淤前的1976〜1978年年均总产669万公斤翻了一番。
  通过此次放淤,使展区中部社队改变了生产条件,博兴县龙居公社,垦利县宁海公社群众迫切要求大放淤,惠民地委、行署决定1980年南展继续大放淤。春季做了破除麻湾闸前围埝、开挖引河;南展堤加固;修筑闸后导流堤1500米;破除曹店闸后输水渠宽50米及修筑格堤等。总计完成土方53万立方米,投资45.32万元。计划利用麻湾闸引水沿导流堤上行淤淀老于村西南,然后沿南展堤方坑洼地下行。当博兴境内水位达到12米时,清户干渠破口过水,水走曹店闸后引河隔堤以东(隔堤防止两闸之水顶托)。过胜干与曹店之水汇流入垦利宁海公社。利用曹店闸之引水淤宁海。一切准备就绪,但黄河水小沙枯,全年只有三次小洪峰,最大一次利津站3100立方米每秒,且持续时间短,利用麻湾闸开闸几小时,水落闸不进水,放淤未成。惠民地委、行署决定展区今后几年暂不进行大放淤,集中力量搞好农田基本建设。
  小片放淤:自60年代末,在引黄复灌的同时,经过沉沙起到了改良土壤的作用。利津宫家、王庄闸采用自流淤背之法使宫家、崔家、冯家及王庄、买河、张窝、左家等村近堤之撂荒地淤成沃土,小片淤地逐渐兴起。1970年垦利县林子大队利用胜利闸引水沉沙淤地1500亩,1971年小麦丰收,不仅一年改变了吃国家统销粮的历史而且向国家贡献小麦5万公斤。1976年博兴县曹店大队以48天时间边扒房边建简易房1100余间,全村搬上新房台,放淤一个月淤地1000余亩,次年夏粮丰收,总产28.5万公斤,除留足群众口粮外,第一次向国家交售余粮2.5万公斤;1977年垦利辛庄公社(现胜利乡)统一组织常家、路家、宋家、徐王、大白等村利用胜利闸、路庄虹吸淤地3200亩;董集公社利用刘王水库蓄水沉沙淤地近万亩;1980年利津县店子、王庄、盐窝等公社在国家扶持下,修放淤闸4座,利用宫家、王庄闸及扬水站引水放淤、改良土壤2万余亩;1982年垦利宁海公社利用路庄虹吸在大张片进行块淤,做围堤3万立方米,投资1.8万元,淤地3600亩;1983年博兴县龙居公社在曹店闸干渠上又修建小型分水闸及放淤工程,放水40余天,淤地2400亩。至1983年,小片放淤共10处,放淤改土41700亩(利津20000亩,东营区3400亩,垦利18300亩)。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东营市黄河志》

黄河三角洲的开发日益引起世人瞩目,《东营黄河志》的诞生,为根治黄河提供了重要史料依据,也为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令人鼓舞,催人奋进!

阅读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