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方针 任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2000033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方针 任务
分类号: TU998.4
页数: 9
页码: 196-204
摘要: 一、方针:治黄应是防灾和兴利并重,上中下三游统筹,干流和支流兼顾的治黄方略。 二、任务:人民治黄以来,随着拦、蓄、分、滞洪水工程设施的增加,堤防抗洪能力的增强,对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暴雨洪水认识的深化,河道、河口淤积变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要求防洪任务不断调整。
关键词: 防洪方针 防汛任务

内容

一、方针
  1947年黄河回归豫、鲁故道,先后由人民政府接管。1949年黄委会提出:“治黄应是防灾和兴利并重,上中下三游统筹,干流和支流兼顾”的治黄方略。借鉴历史治黄经验,黄河下游贯彻“宽河固堤”的治河方针,恢复和强化堤防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制定了“依靠群众,保证不决口,不改道,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建设”的方针。1950年治黄会议提出“以防比1949年更大洪水为目标,加强堤坝工程,大力组织防汛,确保大堤不准溃决”。1951年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作岀《关于预防黄河异常洪水的决定》,提出“蓄水拦沙”“分洪滞洪”的治河方案。1952年制定了《黄河治理方略意见》。10月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听取王化云的汇报,对治黄工作作了重要指示,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1954年制定了《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1955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届二次会议通过了邓子恢副总理代表国务院所作的《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综合规划的报告》,并作出了相应决议,确定了“根治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的战略方针。人民治黄事业,从此进入“除害兴利、综合开发”的历史新阶段。
  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综合利用规划的第一期重点工程,也是除害兴利,综合利用的重大实践。当时曾认为三门峡水库建成投入运用后,黄河的洪水和泥沙已被三门峡水库及其以上的干支流水库所拦截,下游河水将变为清水,河床将不断刷深,河槽将日趋稳定,下游洪水威胁基本解除。开始修建下游多处枢纽工程,滩区修建生产堤等,削弱了修防工作,下游防洪出现被动局面。三门峡水库经过蓄水运用,发现库区泥沙淤积严重,1962年后两期改建成功,改“蓄水拦沙”为“滞洪排沙”。采取“蓄清排浑”的运用方式,使水库长期保持一定库容,继续发挥了防洪、防凌、灌溉、供水、发电等综合效益。同时强化下游堤防工程,确保了防洪安全。1963年国务院“关于黄河下游防洪问题的几项决定”,提出“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治黄方针,决定下游增设和强化分洪、滞洪、泄洪等系列工程。通过实践进一步认识到黄河治本是上中下游整体的一项长期任务。1973年在郑州召开晋、陕、豫、鲁四省治黄工作会议,提出了黄河十年治理规划。1974年国务院批转了规划,并指出黄河滩区应迅速废除生产堤修筑避水台,实行“一水一麦”一季留足群众全年口粮的政策。1975年淮河流域发生大暴雨,以淮河“75.8”型暴雨推估,黄河花园口站还有出现46000立方米每秒的特大洪水的可能。在郑州召开晋、陕、豫、鲁四省会议,研究防特大洪水的方案报告国务院。1976年,国务院批转四省和水电部的报告,肯定了“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治黄方针。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同志听取了黄委会关于治理黄河的汇报,并做了重要指示:“当前黄河上最重要的是解决防洪问题”。“今后黄河的规划、管理、使用要以防洪和灌溉为主,发电为辅”。“黄、淮、海大平原是我国的主要粮棉基地,又有中原、胜利两大油田,解除黄河威胁,在政治上、经济上具有重大影响……保证冀、鲁、豫和京、津的安全,这对国家是一个很大的安全因素”。从黄河整体看,采取“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防洪措施处理特大洪水,对黄河尾闾河段,应大力强化防洪工程,整治河道,疏浚河口,相对稳定河口流路,提高抗洪、泄洪、排沙、排凌能力。依靠强大的“人防”,保证黄河安全,给东营市工农业生产建设和黄河三角洲资源开发,创造安定的环境。
  二、任务
  晚清民国时期,黄河防洪没有任务指标。人民治黄以来,随着拦、蓄、分、滞洪水工程设施的增加,堤防抗洪能力的增强,对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暴雨洪水认识的深化,河道、河口淤积变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要求防洪任务不断调整。1949、1950年黄河下游以防陕县站18000立方米每秒为防御目标,保证济口流量8500立方米每秒不决口。1951年增辟了沁河、北金堤、东平湖滞洪区,防洪任务提高为防御陕县站1933年23000立方米每秒洪水。1954年八里胡同和伊洛沁河发生六次洪峰,将防洪任务改为防秦厂25000立方米每秒为标准。1956年考虑到1843年36000立方米每秒的历史洪水,又增辟了封丘大功滞洪区。1958年花园口出现洪峰22300立方米每秒洪水,考虑到三门峡水库拦洪,1963年下游防洪任务,改为确保花园口站22000立方米每秒,经东平湖分洪,艾山下泄不超过120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不决口,下游堤防按13000立方米每秒的排洪标准加培。当花园口站洪水超过22000立方米每秒时,向北金堤滞洪区分洪。1965、1966年河槽刷深,东平湖进水能力降低,该两年艾山以下按11000立方米每秒做准备。1967年又改为艾山以下按10000立方米每秒做准备。1976年国务院批复四省一部报告原则同意。在上拦工程未建成前,下游近期防洪任务:仍以防御花园口洪峰流量22000立方米每秒,经过东平湖分洪后,控制艾山下泄10000立方米每秒,保证大堤不决口。对于超标准的特大洪水,尽最大努力,采取一切办法缩小灾害。1985年国务院批转水电部《关于黄河、长江、永定河防御特大洪水方案的报告》对各类洪水做了具体安排,黄河防洪有了更明确的目标。
  三、洪水来源、特性
  (一)黄河下游形成的大洪水和特大洪水,主要是黄河中游托克托至龙门(面积12.97万平方公里)、龙门至潼关(面积18.46万平方公里)、潼关至桃花峪(面积4.79万平方公里)地区降雨所致。托克托以上来水一般为2000〜3000立方米每秒,最大可达5000立方米每秒,组成下游洪水的基流。托克托至三门峡,常同时出现暴雨,形成特大洪水,如1843.1933年。它不仅洪峰流量大,而且暴雨对中游黄土高原的强烈侵蚀,洪水携带大量泥沙,造成下游的威胁。三门峡至花园口区亦属暴雨区,常出现大洪水,如1761、1958年。该区特点是涨势猛,洪峰高,含沙量小,预见期短,对下游威胁很大。此外,黄河进入山东后,汶河洪水流入黄河,对了乐口以下河段的防洪有一定影响。1918年汶河洪峰流量达10350立方米每秒。建国后35年间,600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曾发生3次。一旦黄河、汶河洪峰相遇,对东营市黄河防汛影响较大。
  (二)黄河下游洪水特性:1.年内分布不均。洪水多集中在7月中旬至8月下旬。因中游地区期间暴雨多,强度大,历时短,形成的洪水多是峰高量小,表现陡涨陡落,一次洪水涨落的过程一般为12天,主要集中在5天。2.年际变化较大。洪峰流量历年最大值与最小值相比:干流河口镇以上为3〜4倍,以下为6~10倍;支流无定河、窟野河、泾河、北洛河、汾河和沁河等可达20〜30倍以上。3.下游洪峰递减。花园口以下,除山东汶河外无大支流汇入,洪峰流量向下游逐渐递减。1958年洪水,花园口站洪峰流量22300立方米每秒,高村站为17900立方米每秒,艾山站为12600立方米每秒,泺口站为11900立方米每秒,到利津站为10400立方米每秒。4.中游来水含沙量大。由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形成高含沙洪水。1950〜1979年,三门峡(或潼关)最大含沙量每立方米大于300公斤的21年,大于500公斤的5年。1977年8月三门峡及小浪底的最大含沙量每立方米曾分别达到911公斤和941公斤。泺口、利津站1973年和1977年是含沙量较高的年份(见表3〜1)。
  泺口、利津站高含沙量及洪峰流量表 表3—1
  上述洪水特性,对下游河道的冲淤变化和防洪产生重要影响。
  四、暴雨洪水
  (一)历史大洪水
  据历史文献记载,清朝康熙元年(1662年)盛夏至仲秋,陕西大雨60天,旧历八月九至廿五日连续17天降特大暴雨,泾、渭河岀现10-15日绝渡的特大洪水。北洛河、汾河、沁河、伊河、洛河都出现大洪水。“中游大地,诸谷皆溢,淹山走路,平地涌水,漂没人家无际,行旅皆绝”。“冀、鲁、豫三省相邻地区发生大暴雨,洪水八月十四日达开封,次日达曹县。……其洪水势较五月再涨之水更数倍”。
  乾隆廿六年(1761年)八月十七日黄河中下游发生特大洪水,来自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干流和伊、洛、沁河,西至陕西省,东至山东省及东南江浙沿海普遍降雨,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最大,前后降雨持续10天,集中降雨4~5天。造成伊、洛河大溢,水灌偃师城,丹河、沁河并溢,沁阳决北门入城。水到下游,开封上下决口15处。据推算,花园口洪峰流量32000立方米每秒。在河南省中牟县杨桥决堤夺溜,由贾鲁河和惠济河分道汇淮河入海。
  道光廿三年(1843年)七月十三至十五日潼关至小浪底河段,推算陕县洪峰流量36000立方米每秒,最大12天洪量119亿立方米,陕县万锦滩涨水两丈余。当地民谣说:“道光廿三,黄水涨上天。冲走太阳渡,捎带万锦滩”。水到下游,在河南省中牟县辛寨决口,黄河夺淮河入海。
  民国22年(1933年)8月6~10日,黄河中游降特大暴雨。南起秦岭北麓,北至无定河,西起渭河上游,东至汾河流域,托克托以下至陕县区间普遍降雨。因持续时间长,暴雨总量大,使托克托至龙门黄河干流洪水和泾河、渭河洪水同时遭遇,形成陕县站有实测资料以来的最大洪水,洪峰流量22000立方米每秒,12天洪量达91.8亿立方米。水到下游两岸堤防决口104处,受灾面积6359平方公里,淹没河南、河北等省67县,受灾人口320余万人。
  (二)建国后大洪水
  1958年7月15日,黄河流域中、下游连续降暴雨。陕秦黄河干流区间及伊河、洛河降雨量最大,包头至花园口区间降雨,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为降雨中心,垣曲降雨量达510毫米。三门峡至秦厂及伊河、洛河均出现有水文记载以来的最大洪水。1958年7月17日24时花园口站实测最大洪峰流量22300立方米每秒,水位94.42米(大沽基面下同)。19日4时到达高村洪峰流量17900立方米每秒,水位62.96米。23日12时到达泺口洪峰流量11900立方米每秒,水位32.09米。25日"9时到达利津刘家夹河站洪峰流量10400立方米每秒,水位13.76米。由于三门峡以上干支流先后发生洪峰,形成花园口站出现10000立方米每秒以上的流量持续81小时,最大7天总洪量达61亿立方米。利津站最大7天洪量达51.93亿立方米。洪水形成后,党中央、国务院极为关怀,在周恩来总理亲自指挥下,分析水情,决策战略,号召沿河党政军民全力以赴大力抢修工程,日夜防守、抢护,迫使洪水由原河道安全入海。
  1982年7月29日至8月2日,黄河中游地区受河套南下气流和台风影响,使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和黄河中游形成雨带。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及伊、洛、沁河流域降大暴雨。最大暴雨中心在伊河中游陆浑,7月29日降雨544毫米,最大降雨强度为1小时降87毫米,300毫米以上的面积达10000平方公里。山陕区间,泾、洛、渭、汾河也降大到暴雨。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及伊、洛、沁河相继涨水。三门峡水库下泄流量5000立方米每秒,沿途加水至小浪底站洪峰流量8520立方米每秒;伊河陆浑水库最大下泄流量806立方米每秒,沿途加水到黑石关洪峰流量为4040立方米每秒;沁河武陟站洪峰流量为4280立方米每秒。以上区间来水,形成花园口站从7月31日至8月2日18时,先后出现6400,11200和1530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7天洪量50.2亿立方米。10000立方米每秒以上的洪水持续52小时。水到艾山以上河段普遍漫滩偎堤。为减轻艾山以下防洪负担,中央防汛总指挥部与山东省委决定运用东平湖老湖分洪蓄水,林辛和十里堡闸先后于6日和7日开闸,最大分洪流量分别为1100立方米每秒和1330立方米每秒,9日先后关闸。老湖区最高水位42.11米,总分洪量4亿立方米。经分洪艾山7日3时洪峰流量7430立方米每秒,水位42.7米,泺口8日23时洪峰流量6040立方米每秒,水位31.64米,利津站9日11时洪峰流量5820立方米每秒,水位13.97米,洪峰以每小时运行14.5公里的速度安全入海。
  (三)东营黄河历年洪水
  东营黄河,地处尾闾。由于上游堤防薄弱,历史洪水不及于下,即成灾于上。故东营河道,堤防未经历史大洪水考验。自人民治黄40余年来,堤防加固,人防强大,战胜了伏、秋大汛,洪水安全入海。洪水途经东营河道,从控制站的利津站统计,1947〜1988年流量超过80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共5次。1958年7月25日10400立方米每秒为有水文记载以来的最大洪峰流量,东营辖区各站水位表现:利津站13.76米,麻湾站15.67米,一号坝站11.24米,罗家屋子站8.71米。1964年7月31日8650立方米每秒。1976年9月8日8020立方米每秒,此次洪峰不大,但因河道淤积而水位表现最高,利津站为14.71米,麻湾站16.59米,一号坝站11.81米,罗家屋子站9.63米。各站汛期历年最高洪水流量、水位见表3〜2。
  各站历年汛期最大洪峰流量及相应水位表 表3—2
  (续表)
  (续表)
  注:表中1949-1985年为黄河流域水文年鉴资料。1986〜1988年为东营修防处资料汇编统计。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东营市黄河志》

黄河三角洲的开发日益引起世人瞩目,《东营黄河志》的诞生,为根治黄河提供了重要史料依据,也为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令人鼓舞,催人奋进!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化云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