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图书馆
东营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东营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河流水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2000029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河流水文
分类号:
P343.1
页数:
2
页码:
101-102
摘要:
东营市过境河流有黄河、小清河、支脉河、淄河、泥河、阳河、潮河、挑河等,纳吐上游来水,承担防洪、泄洪及排涝任务。人工开挖的广利河、广蒲沟、溢洪河、沾利河、马新河、草桥沟及引黄灌区的骨干排沟,形成辖境及相邻地市排涝、排碱的河流水系。此外,泥河、阳河、潮河、挑河皆发源于上游相邻地市,在东营市辖区过境或入境,河道较短,仅有十几公里,流域面积较小,仅为几十至百余平方公里。
关键词:
河流水文
自然环境
内容
东营市过境河流有黄河、小清河、支脉河、淄河、泥河、阳河、潮河、挑河等, 纳吐上游来水,承担防洪、泄洪及排涝任务。人工开挖的广利河、广蒲沟、溢洪河、沾利河、马新河、草桥沟及引黄灌区的骨干排沟,形成辖境及相邻地市排涝、排碱的河流水系。
河道径流黄河左岸自利津董王南,右岸自东营区老于村西入境,由垦利入海,河道长130公里。滩区及河口区面积294平方公里。小清河发源于济南市,自博兴、广饶交界入境,由广饶、寿光交界出境,境内河道长33公里,流域面积585平方公里,防洪流量360立方米每秒。淄脉沟(同支脉河)发源于高青,自博兴、广饶交界入境,至广北农场入海,境内河道长48.2公里,流域面积1388平方公里,排涝流量343立方米每秒,防洪流量491立方米每秒。淄河发源于莱芜至广饶码头、丁庄乡交界处汇入小清河。境内河道长35.5公里,流域面积228平方公里,是小清河水系的主要山洪道之一。此外,泥河、阳河、潮河、挑河皆发源于上游相邻地市,在东营市辖区过境或入境,河道较短,仅有十几公里,流域面积较小,仅为几十至百余平方公里。
站网布设内河水文按流域水系,由省、地(市)、县分工设置水文、水位、雨量、地下井观测站网,按规定测报、整编。黄河水文站网,市辖河段始于民国20年(1931年),山东河务局在利津大马家、王家庄设置水标站。民国23年 (1934年)黄委会在利津彩家庄设置水文站,名曰利津水文站。后因花园口改道河竭停测,其散失不全的流量、含沙量、输沙量等片断资料,已收集到《191966第一篇概况〜1953年黄河流域水文资料》中。1947年黄河归故后,辖区河段主要险工设置水位站。1950年黄委会在利津刘家夹河设置水文站。1951年在垦利前左设置水位站,1952年改为水文站,1953年改为前左河口水文实验站。1954年在利津北部沿海设立刁口观潮站。此外,为加密水情观测,在麻湾、宫家至一号坝、四号桩、刁口、十八公里等先后设置11处水位站。随着尾闾河段的变迁,相继终止了小沙、罗家屋子、四号桩和刁口水位站的观测,尚有麻湾至十八公里等7处水位站。每届汛期各险工增设临时水尺,观测水位涨落。为适应河口研究,1964年后又设置浅海测验队、四号桩河床站、河口水文测验队等专业队伍。1972和1977年利津水文站被确定为水质监测、冰凌观测试验站,是山东黄河水文基本测站之一。
测验项目各水位站长年定时观测水位,凌汛期观测水温、气温、风力、风向及冰情现象,逐级报送水文系统和驻地修防处、段。利津水文站主要观测河流水文,包括入海水沙过程、河道大断面冲淤测量、水质化学离子流量及污染元素、气象冰情测报等。前左河口水文实验站(1971年并入济南水文总站)主要观测河道演变、滨海区观测调查、潮位观测、水下地形测量、底质调查及水下淤泥么重测验、海流测验、水温及含氯度测验、航测平面测绘、河口地形测绘等。还分别采样拦门沙形成与演变,不同流量级在河口滨海区的流速、流向、悬移质、河床质、含盐度及水深、水温、气温、风况、水色透明度等资料。为河口治理与三角洲开发建设,提供较为系统完整翔实的多站位数据。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黄河三角洲的开发日益引起世人瞩目,《东营黄河志》的诞生,为根治黄河提供了重要史料依据,也为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令人鼓舞,催人奋进!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