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岭乡党委书记胡培强
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北岭乡党委现有党支部47个,党员912人。其中农村党支部35个,党员722人,女党员98人。
(一)突出党委“龙头”作用,努力加强自身建设。乡党委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认真开展了“思想、作风、纪律、工作”四整顿活动;按照“五个好”乡镇党委创建标准,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以完善民主集中制为重点,进一步规范了党委议事内容、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健全了民主生活会、财务管理、政务公开等制度,完善了乡村干部年度目标责任制等制度,认真解决新时期新形势下农村党建工作的突出问题。党委书记带头执行领导干部驻村蹲点制度,坚持记《民情日记》,实现了工作重心下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二)乡、村联动,扎实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以增强活力、实现党支部“五个好”的要求为目标,在全乡农村中扎实开展了村党支部“争星级、创五好”活动,涌现出了一大批 “五好”党支部典型。通过实施“致富、文明、人才”三大工程,不断创新建设内容,收到了良好成效。一是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大力实施“致富工程”。建设了2万亩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配套建设标准化育苗中心一处,引进了威海龙柏食品公司等蔬菜加工龙头企业,建成了占地180亩,全市最大的蔬菜专业批发市场。深入开展了党员干部“双带一帮”活动,发挥村两委和农村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现已形成蔬菜专业村27个,培养树立了一大批小康示范村,科技示范户120多户,全乡蔬菜种植面积已占到全乡耕地面积的75%,蔬菜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75%。二是以村级民主政治建设为重点,大力实施“文明工程”。推行村务大事村民议决制度、民主理财、村务监督制度,落实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各项措施,进一步规范了村级工作。三是以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为重点,大力实施“人才工程”。投资近20万元,建设了一处高标准的农村党员干部科技培训中心,加快对农村“领头雁”的培养,着力提高干部整体素质。培训中心依托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为实践基地,定期聘请省农业大学、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专家教授和本地“土专家”讲课,现已举办科技培训班20余期,培训人员2200多人次,为全乡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2003年1月被市委组织部授予“全市党员电教示范单位” 。
(三)积极开展争创“群众满意站所”活动。乡直各站所坚持紧扣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和特色,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着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乡计生办积极实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两个转变”,开展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计生优质规范化服务工作,连年获全县计生考核一等奖,并多次受到市级以上表彰奖励。乡农业综合服务站围绕全乡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优势,采取多种形式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促进了全乡蔬菜产业的膨胀壮大;其他各部门也相互交流,密切配合,比行风、比队伍建设、比制度建设,形成了奋力争先的良好氛围。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6亿元,同比增长14.3%;地方财政收入304万元,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3312元,增长7%。
(一)产业结构调整迈出较大步伐。2003年,全乡蔬菜面积达2.6万亩,新发展食用菌大棚200个,其中双抱菇大棚168个,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建成了奶牛生产基地,带动了畜牧产业的发展,培植了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投资370万元,完成了5000亩中低产田改造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扩充项目等基础项目的设施建设,新修桥、涵闸25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带动了全乡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招商引资、工业经济卓有成效。乡党委把招商引资和工业经济作为全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采取多种措施,千方百计招商引资,发展工业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年引进外来资金5042万元,工业经济不断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市场竞争力逐步增强,民营经济迅速发展膨胀。
(三)小城镇建设进程加快。按照《北岭乡中心街区详细规划》,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制定政策,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鼓励经商大户向小城镇集中,吸引更多的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狠抓 “脏、乱、差”和公路两侧乱占滥用现象的治理,不断加强环境建设,小城镇建设管理井然有序。2003年,投资480万元,新修村柏油路6条,总长度20公里,实现了村村公路联网,解决了部分群众行路难的问题;投资扩大和完善了村村通自来水工程,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5%以上,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
(五)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年内投资180万元,实施了农村远距离学生“吃、住、行”工程和“校校通”工程,解决了远距离学生的实际问题,改善了师生的学习生活条件。投资50万元, 完成了老年幸福工程,扩大了敬老院规模。投资80万元,构建了农民健康保障体系,全乡35个村全部实行了合作医疗,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了100%。积极开展文明村庄、文明信用示范户创建工作,建立红白理事会;组建文娱演出队,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政策法规,占领思想文化主阵地,全乡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三、创新与经验
(一)选好配强村级干部队伍。以抓好村党支部书记为核心的村级基层组织为重点,改变传统用人方式,严格“双推一选”程序,通过回请、下派等途径,加强考察、引导,让一大批年轻、有文化、威信高的优秀党员挑起大梁。注重对村级班子教育培养,利用乡党校和党员干部培训中心,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全乡村级班子整体素质、工作能力普遍提高。
(二)建立合理有序的人才梯队。实施“双培双带”工程,把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把勤劳致富的优秀党员培养成村干部;把好党员“入口”关,通过党员大会和群众代表会议推荐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吸收更多更优秀的青年加入党组织,为党输入新鲜血液,党员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落实无职党员“双定双联”工作责任制。制定出台了《实行农村无职党员“双定双联”工作责任制的实施意见》,各村拿出部分村务设岗定责,根据党员自身实际双向选择确定适宜的工作岗位,签定《目标责任书》;每名党员除履行岗位职责外,还分别联系5—10户群众,联系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村务,直接参与村务管理和决策,协助村两委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实施以来,全乡近600名党员积极参与,联系帮扶贫困群众3800余户,党员责任感、荣誉感、奉献意识明显增强,成为全乡干事创业的生力军,党支部在农村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提高。
附:北岭乡党委书记、副书记、委员名单书记:胡培强副书记:张锋李树彬委员:刘兆海张光照马功胜王泽武李云霞张景普尚玉星陈兴强(不脱产)薄万坤(不脱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