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庄镇党委工作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2004年中共东营市委纪事》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20000226
颗粒名称: 陈庄镇党委工作概况
分类号: D05
页数: 3
页码: 380-382
摘要: 全镇共有党总支6个,党支部121个,其中农村支部95个。全镇共有党员2341名,其中农村党员1715名,女党员457名。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严格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党委书记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第一责任人,直接调度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关键词: 陈庄镇 党委工作 工作概况

内容

陈庄镇党委书记杨成学
  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
  全镇共有党总支6个,党支部121个,其中农村支部95个。全镇共有党员2341名,其中农村党员1715名,女党员457名。
  (一)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严格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党委书记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第一责任人,直接调度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把党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议程,制定了长远规划和年度目标,定期召开党委会议研究党建工作,认真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包村责任制。每年倒排4-5个后进村,党委书记和镇长每人包一个后进村,党政其他领导成员每人包一个后进村或联系一个村,以工作组驻村、部门包村等措施对后进村进行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党委书记扎实践行直接责任人职责,带头到所包村驻村蹲点,深入开展了“干群心连心,政府进农家”活动,机关干部吃住在村,政府工作重心下移,有效地拉近了政府与群众的距离,促进了整体工作开展,保证了农村稳定。2003年,全镇成立了5个党总支,分工负责各自责任村,进一步理顺了工作关系,完善了工作机制,基层组织建设空前加强。
  (二)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在镇机关,根据业务职能和特点,定岗定编,全体机关干部一律打破身份界限,实行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对机关干部任职情况进行公开评议,实行优胜劣汰,对优秀人员优先提拔重用,对不称职人员采取组织谈话、集中学习等方式帮其整改。在农村,健全完善两委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村党支部换届调整一律实行“两推一选”,提倡推广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人兼和两委成员交叉任职。积极开展“双培双带”活动,引导选举经济能人任村支部书记,带动全村经济发展。利用农广校、农函大、科技培训基地等积极开展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在完善党员发展程序的基础上,努力吸收35岁以下,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致富能手进入党组织。积极发现培养后备干部人选,建档立卡,重点培养,彻底解决了村级组织后继乏人的问题。探索出了对农村无职党员进行管理之渐进四势工作法,努力发挥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农村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
  (三)党的作风建设。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了民主议事制度和决策程序。镇村两级严格落实政务、财务公开制度,在定期公开的基础上,重大事情随时公开。根据农村实际,在全镇推行定时定点办公制度,村干部集中办公,定点解决村级事务,实行村务大事民主议决制度,按5一10户出一村民代表的原则,全镇各村均成立村民代表会议,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村务大事,均由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
  (四)党风廉政建设。始终从讲政治的高度出发,教育引导领导成员和机关干部维护个人和集体形象,增强为民服务意识,塑造积极向上的工作作风。一是注重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班子成员会议,以会代训等有效方式,宣传有关政策规定,使廉政意识深入人心。二是加强警示教育。通过一些大案要案的查处及身边的反面典型教育,使全镇党员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反腐倡廉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做到警钟长鸣。三是加强党性教育。组织农村党员进行自我检查,按照对号入座60条等措施,使基层党员干部端正了思想。四是强化各项政策措施的执行力度。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干部互相监督,全镇政务公开、村财镇管机制的实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
  2003年,陈庄镇党委立足实际,充分发挥区位、交通、资源优势,大力实施产业化富民、工业强镇、商贸扩城“三大工程”,努力实现招商引资、民营经济、城镇建设、骨干财源建设、油地结合“五大突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09亿元,比上年增长9.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865万元,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3500元。
  (一)招商引资,工业经济实现新突破。2003年,引进外来项目30个,其中已投产项目17个,在建项目6个,计划外来投资达1.6亿元,实际到位外来固定资产投资达9800万元。博远实验学校、绿宝庄园金卉草业、正泰粮油加工有限公司、博大食品加工有限公司、陈庄新世纪商贸城等一批外资项目相继落户。黄河口酒业有限公司、复混肥厂、郭屋乳品加工等一批骨干工业项目迅速壮大。
  (二)民营经济迅速膨胀。对辛河路、滨港路两侧商业街进行改造,投资4000万元建设了容纳500家私营业户经营的“贸源商城”。投资160万元对首集市场进行了改造,建成专业市场2处,为民营经济发展搭建了舞台。民营经济园区一期工程5万平方公里,已完成框架道路6条及电力、桥涵、供排水等基础工程,已有涉及化工、铸造、重交沥青、橡胶、服装加工等产业的5个民营工业项目在民营经济园区选址。
  (三)农业产业化上新水平。现已形成畜牧、水产、林果、瓜菜、食用菌五大主导产业,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依托博大食品有限公司,大力发展肉食鸡生产,全镇肉食鸡养殖户达310户,年出栏肉食鸡120万只,投资35万元建成了占地30亩、存栏规模200头的奶牛场,同时建成了一批肉羊、肉牛育肥场和肉鸡标准化饲养大棚。投资100万元建成了生猪定点屠宰流水线,实行机械化批量屠宰和加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养殖结构,引进名优特品种,在万亩渔农样板园放养南美白对虾1650亩。依托利富得公司,建设双抱菇大棚205个,发展双孢菇种植,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四)中心镇建设展新貌。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突出中心城镇优势实施商贸扩城战略,扩大建成区规模, 增加城区人口,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吸引更多的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向镇区聚集,带动中心城规模性扩张。“贸源商城”、“新世纪商城”、行政文教区、住宅小区、欧式一条街的建设为中心镇建设增添了新亮点。
  (五)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投资120万元完成了敬老院改建工程;投资160万元完成了首集市场改造,修建市场路2条;投资85万元建成了镇中心卫生院门诊大楼,实施了健康体系工程;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机制,加强管理,解决了农民因病返贫的问题;投资600万元建成了占地60亩、容纳1000余名学生的“金翰学校”,完成了“吃、住”工程,改善了师生教学和生活环境。投资450万元修建镇村公路31公里,使全镇村级公路通车里程达130公里,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三、创新与经验
  (一)实施“致富工程”,为农村经济发展找准好路子。2003年,先后组织党员干部群众500余人次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解放思想,开阔思路, 对照先进找差距,激发工作积极性。推广实施以“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为主题的“双带”工程,确立了发展食用菌双抱菇产业的发展思路,当年建设双抱菇大棚120个,并取得了巨大的效益,为群众致富奔小康又闯出了一条新路子。
  (二)实施“人才工程”,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积极推行“两推一选”,通过党员推荐与群众推荐,公开选举岀了一大批有能力、有魄力的能人任村支部书记;用“一推双考”的方式,公开选拔了一批年轻有为、有知识、有能力的青年妇女任村妇代会主任,建设起了一支政治强、作风硬、威信高的基层班子,塑造了一支想干事、真干事、能干事的干部队伍。在全镇农村中试行荣誉优待金制度和工作保证金制度,解除了农村干部后顾之忧,激发了内在活力。建立起农村后备干部“人才库”,解决了农村干部后继乏人问题。以“双培双带”工程为切入点,以致富能手和优秀党员为主体,建设高素质科技队伍,引导群众建立了食用菌、林果、水产养殖等行业协会,增强抵御市场风险和闯市场的能力。
  (三)大力实施“文明工程”,依法行政上新水平。突出政治文明建设,推进村级民主政治、民主法制和民主管理,在全镇农村推行财务、政务公开制度、定时定点办公制度、村务大事民主决议制度,进一步规范了村级工作。积极开展“科技致富示范户”、“文明信用户”等党员争创活动和“情注’三农’镇村干部思想大转轨系列活动”,举办了政策法规知识竞赛、书法比赛、征集“五新”好建议活动。发展党员实行“两推一选三公示制度”切实加强基层组织整顿,为做好农村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附:陈庄镇党委书记、副书记、委员名单
  书记:荆长安(2003年2月离职)
  杨成学(2003年2月任职)
  副书记:张官迎
  崔秀国委员:李志堂
  刘爱星
  高鹤令季向东宋湘安
  吴燕张光军单安居(不脱产)
  薛希让(不脱产)
  盖培江(不脱产)

知识出处

2004年中共东营市委纪事

《2004年中共东营市委纪事》

该书纪录了东营区委领导人的活动和东营区委的重要工作,总结了成功,借鉴了经验,对于今后的工作开展具有总结和借鉴意义。

阅读

相关人物

杨成学
相关人物
李志堂
相关人物
刘爱星
相关人物
高鹤令
相关人物
季向东
相关人物
宋湘安
相关人物
吴燕
相关人物
张光军
相关人物
单安居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陈庄镇党委员会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陈庄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