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宋乡党委书记于泮义
2003年,乡党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任务目标,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得到了较快发展。
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
全乡共有基层党支部44个,党员667名,其中女党员35名,占5.2%。一年来,乡党委坚持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切实加强党的建设。
(一)强“龙头”,党委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一是强化责任意识,明确目标任务。制定了西宋乡本年度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规划和西宋乡长期基层党建规划,实行了年度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出台了西宋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考核办法,做到了农村党建工作与其他中心工作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考核。二是狠抓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关系。开展了“奋发有为、争创一流”教育实践和思想、作风、纪律三整顿活动,实行了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强化了服务意识,树立了良好形象。实行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村制度,掌握群众第一呼声。认真开展了民主评议乡党政领导班子活动,积极征求基层党员、群众对乡党委政府的意见和建议,年终民主测评满意率在90%以上。三是坚持理论学习,提高整体素质。坚持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制定并落实了理论学习规划和年度计划,领导班子成员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不断提高。
(二)固“堡垒”,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组织保证。一是拓宽视野,选好配强村党支部班子。通过双票推荐的形式,先后调整充实了9个村的党支部班子,对8个村的党支部书记进行了调整。二是健全制度,使农村工作走上规范化。认真执行“双票双责两定时”、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成立了乡农村财务结算中心,实行村级财务“双代管”制度,加大了对农村财务的监管力度。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制定并落实了《村民自治章程》,建立健全了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和各项工作制度,选举出了党员议事会、村民代表议事会和民主理财小组,形成了运转协调的工作机制。推行了村级工作“阳光操作”制度和村务大事村民公决制度,村级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三是完善机制,提高农村干部的积极性。制定了科学的农村干部年度工作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实行村干部结构工资制,把每个村干部的工资与工作年限、管理幅度、工作完成情况相挂钩。实行了村干部退休退职制度,使退休干部的工资与现任干部的工资相挂钩,鼓励退休干部支持与配合现任村干部的工作,起到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农村干部的积极性。
(三)抓队伍,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夯实基础。一是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确保组织活力。2003年新发展党员21人,其中35岁以下青年14人,占67%,女党员7人,占33%。二是努力提高农村干部队伍素质,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加强党员活动阵地建设,各支部都配齐了“两机一室”,制定并落实了党员教育培训计划,形成了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认真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和农村党员干部科技培训基地建设,大力培养农村党员科技示范户,党员的“双带”作用显著提高。三是积极为党员发挥作用提供载体。坚持开展党员联系贫困户和党员联农户闯市场活动,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建制度,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实施细则,实行了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责任制,强化约束监督机制,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领导干部收受现金、有价证卷、公车私用、公款吃喝等问题进行了集中清理,规范财务报销制度,完善领导干部档案,及时跟踪干部的思想动向和家庭重大事项,深入细致地做好廉政监督工作。增强了党员干部的纪律观念和法制观念,提高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拒腐防变的觉悟和能力。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
2003年,全乡国内生产总值0.9812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4091万元、2120万元和3601万元,分别比去年增长10.7%、38.1%和10%。财政总收入444.9万元,财政预算收入193.66万元。社会固定资产投入1512万元,同比增长26%,农民人均纯收入2523元,比上年增加222元。
(―)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立足全乡实际,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同时,主抓林果、水产、畜牧、食用菌四大主导产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2003年全乡粮食作物总面积1万亩,经济作物总面积2.8万亩,粮经比例调整到26:74。一是粮食生产,坚持“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原则,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总产达到3278吨。二是通过大水压碱、改造利用荒碱地等多项措施,扩大棉花种植面积2300亩,全乡共种植棉花1.17万亩,农民仅棉花一项人均增收达600元以上。三是主导产业规模进一步膨胀,效益显著提高。林果业,标准化生产在全乡全面推开,新增冬枣种植面积4000亩,全乡总面积达10000亩;5000亩蜜桃进入盛果期,年产蜜桃1250万公斤,效益可观;水产业,淡水养殖面积稳中有升,达到17000亩,其中河蟹养殖面积6500亩。畜牧业,建成养殖小区12个,奶牛达到230头、小尾寒羊达到7000只、肉猪达到2500头;养鸡专业村10
个,鸡存栏量达到30万只。
(二)招商引资和民营经济取得突破性进展。全乡引进投产项目8个”到位外来固定资产投资3450万元,在建项目5个,到位外来固定资产投资1380万元,共到位外来固定资产投资4830万元。在实施招商引资战略的同时,有力地带动了民营经济发展。全年新增民营企业6家,新增个体工商户25户。
(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经济承载能力明显增强。注重完善水系设施配套,实施了北分干节制闸等工程建设,整合了全乡现有的水系,使3.6万亩耕地旱能浇、涝能排。实施了万亩上农下渔开发和1.35万亩荒碱地开发,修建两座“利民桥” °在争取上级支持的情况下,投资170万元, 新建了43.5公里的乡村公路,全乡公路总通车里程达到79公里。
(五)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投资近20万进一步完善了中小学“吃住行工程”。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万元,为乡医院购置了先进的救护车;投资10多万元,开工建设了全科门诊及发热门诊;投资6万元,使全乡90%以上的农户加入了农村合作医疗;全乡450户农民,安装了有线电视。积极开展农村文明信用工程、十星级文明户、“十送十创奔小康”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营造了良好的信用环境。
(六)深入开展严打整治和经济秩序整顿,社会政治保持稳定。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和信访“网底工程”建设。2003年全乡共发生上访案件11起,其中自办案件9起,处结率100%,协办案件2起,有效的维护了社会稳定。认真开展了市场经济秩序集中整顿活动,对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先后组织了多次安全生产“拉网式”大检查, 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创新工作与经验
(一)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发展自己的特色产业。乡党委政府立足农业乡镇的实际,按照“大规划、大调整、大发展”的思路,不断由优化产业结构,抓住林果、畜牧、水产、食用菌四大产业不放松,尤其万亩蜜桃园和万亩冬枣园的建设,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二)团结一致,顾全大局,凝聚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乡党委从加强民主集中制、健全完善民主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入手,从班子自身做起,加强团结协作,认真落实集体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整个党政班子形成了较强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始终保持着协调、团结、融洽、民主、严谨的工作氛围,为西宋乡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进步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三)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把实现农民富裕、农村繁荣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一切政策以群众得实惠为基点,一切工作以群众得实惠为归宿。时刻想着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把群众的关注点作为工作的重点,千方百计为群众办成一批普遍受益的实事、好事,起到了温暖人心、凝聚人心的积极作用。
(四)成功举办中国垦利首届桃花节暨绿色生态示范园规划研讨会。2003年4月18日,在西宋乡万亩蜜桃园成功举办首届桃花节,达到了以花为媒,广交朋友,畅叙友情,共谋发展大计,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聘请专家对全乡观光旅游农业进行了规划设计,其中东营市黄河口农业观光园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专家论证,万亩蜜桃园列入市旅游南线一级景点。
附:西宋乡党委书记、副书记、委员名单
书记:孙学田(2003年3月离职)
于泮义(2003年3月任职)
副书记:周天奎李会强孟宪锋
委员:陈新明董怀进张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