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利镇党委工作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2004年中共东营市委纪事》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20000213
颗粒名称: 垦利镇党委工作概况
分类号: D05
页数: 3
页码: 351-353
摘要: 2003年,垦利镇党委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总揽全局,遵循“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团结带领全镇人民,紧紧围绕发展目标,不断更新观念,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镇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均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 垦利县 党委工作 工作概况

内容

垦利镇党委书记迟法波
  2003年,垦利镇党委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总揽全局,遵循“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团结带领全镇人民,紧紧围绕发展目标,不断更新观念,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镇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均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全镇共有6个党总支,56个党支部,党员1282人,其中农村党员992人,占77.3%;女党员179人,占13.9%。
  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
  (一)高度重视党的思想作风建设。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开展学习宣传活动,把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宣传到村、到户。在全镇开展了“倡树求真务实公道正派干事创业”的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全镇科级领导干部认真查摆、着力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效率意识、境界意识和纪律意识,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树立领导干部“为民、亲民、利民”的良好工作风貌。重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结合“观念作风转变年”活动,要求党员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并大力开展了“联农户闯市场”活动,帮助农民建设畜牧养殖小区10个,发展冬枣种植7500亩。
  (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队伍建设。紧紧围绕“维护社会稳定、服务县城和开发区建设、加快经济发展”的三大任务,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因村施策,调整班子,优化结构,集中整治。通过“内举”、“回请”、“下派”等方式,调整支部班子12个,依法健全村委班子12个。对农村村两委实行了年度考核位次管理制度,根据考核分数对村两委进行排名并发放工资,极大地调动了两委成员的工作积极性,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在全镇推行了“村级工作规范化管理”制度,实行农村重大问题、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包村干部列席村党支部、村委会议制度。建立起农村退职干部生活补助制度,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2003年新建或翻修文化大院15个,28个村安装了闭路电视,并做好了安装现代远程教育设施的各项准备工作,加强对农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帮助他们增强带领群众奔小康意识和本领。
  (三)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制订并出台了多项廉政制度,完善了各种监督体制,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领导干部收受现金、有价证券、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等做出具体的规定,制止奢侈浪费,并结合“奋发有为、争创一流”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政府效率明显提高,树立起了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形象。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
  2003年,全镇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48亿元,同比增长1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83元,同比增长12.6%;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35亿元,完成全年计划任务的107%;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1769万元,同比增长10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66万元。
  (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配合县城新规划,推进旧房的拆迁改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三横一纵”四条主干路利兴路、厂兴路、广兴路和兴达路延伸工程已建设完成;利河路、大桥路两侧进行了商品楼建设;西双河村投资建设的西华苑小区已初具规模;实施了1.2万亩荒碱地整理项目,实施了东青高速公路路域及西河滩、永丰河、溢洪河水系绿化工程;投资279万元建设了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的镇中学学生公寓,彻底解决了学生住宿难的局面;建筑面积3010平方米的垦利镇卫生院正在紧张地施工中;占地60亩、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的星光老年公寓正在建设;投资2600余万的黄河创业中心正在建设之中,为垦利镇东部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组织实施了村村通公路建设,修建了大小桥涵27座,镇村公路29.5公里,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各项基础设施配套完善。
  (二)立足区域优势,加快全镇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发挥区域优势,抓住重点工程建设,认真抓好投资1200万元的垦利石化工业园建设,总投资4.5亿元的经纬综合物流园区商贸城、总投资1.2亿元的黄河口汽配城、投资1740万元的首集市场、投资3000万元的温岭小商品市场、投资2600万元的黄河创业中心等重点工程建设,已成为垦利镇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三)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农业。26个稻区村与胜利油田钻井农业公司签订了生态绿色水稻种植协议,全镇1万亩水稻实现绿色无公害生产,全镇棉花面积达到1.2万亩,总产籽棉210万公斤,冬枣面积7500亩,畜牧养殖小区10个,奶牛存栏136头,良种羊2000只,肉蛋奶总量5325吨,南美白对虾养殖3550亩,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49万吨,淡水养殖总面积已达3万亩。按照现代化生态农业的标准,重点抓了特种淡水养殖基地、鱼鸭混养基地、大河河蟹等淡水养殖园区建设,以利泉村为主的千头良种牛养殖小区建设也初具规模。
  (四)招商引资效果明显,促进了全镇经济腾飞。至2003年,共引进项目30个,其中完工项目8个,在建项目9个,合同项目13个,实际到位外来固定资产投资1.3亿元,全镇个体工商户达2368户,民营企业发展到359家,注册资金1.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23%、28%,实现总产值12亿元,实现利润6932万元,上缴税金896万元,为经济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社会全面进步。适应社会变革,积极采取措施深化各项改革:改进信访工作,积极应对,正确预测,果断及时地处理来信来访案件,及时消除各种矛盾和不利影响;推进教育内部体制的改革,实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全镇有13名教师落聘待岗学习,教师队伍进一步优化;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实行村务公开,推进村民自治;加强计划生育的管理,稳定低生育水平,计划生育率达到99%;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提高了工作效率。
  (六)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一方面围绕建设“信用垦利”,深入开展了“文明村镇”、“文明村民”、“文明诚信示范街”、“小康文明村”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了“四五”普法宣传教育,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另一方面坚持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调整了农村中小学布局,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构建了垦利镇农村服务体系,垦利镇卫生院综合楼正在紧张建设中;采取了有效措施,鼓励农民参与围城村的改造,逐步实施了城区村、园区村的规划建设;实施了村村通公路建设,为群众的出行提供了方便,使农村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得到了协调发展。
  三、创新与经验
  (一)一心一意谋发展,抓住中心不放松。始终坚持“发展兴镇”、“科技兴镇”的全局观念,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服务于发展。以招商引资工作为突破口,以点带面,促进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事实证明,抓住经济发展这个中心不放松,是全镇实现腾飞的必由之路,是经过事实检验的真理。今后要按照上级的有关精神,结合垦利镇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做好一切围绕经济发展这个中心的大文章,促进全镇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
  (二)立足镇情,发挥特色,加快发展。结合区域特点和镇情,借鉴外地先进的开放观念和管理经验,立足本镇实际进行开发和建设,而不是照搬外地发展模式,要突出发展特色,解放思想,加大开放力度,因地制宜走出一条具有垦利镇特色的快速发展之路。
  (三)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发展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因此在工作中始终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踏踏实实为群众办事,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理解和信任,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有效推动各项工作开展。
  (四)集中力量找准重点,解决好热点、,处理好难点。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实现重点发展,龙头带动,解决好热点,化解好矛盾,处理好难点,扫除发展中遇到的障碍,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只有在良好的发展环境中,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稳定、持续增长,推进全镇的现代化进程。
  附:垦利镇党委书记、副书记、委员名单
  书记:陈卫奎(2004年6月离职)迟法波(2004年6月任职)
  副书记:宁振民胥光远董强
  苟宏水陈建国刘国光(挂职)
  委员:张玉河高爱辉许学勤

知识出处

2004年中共东营市委纪事

《2004年中共东营市委纪事》

该书纪录了东营区委领导人的活动和东营区委的重要工作,总结了成功,借鉴了经验,对于今后的工作开展具有总结和借鉴意义。

阅读

相关人物

迟法波
相关人物
宁振民
相关人物
胥光远
相关人物
董强
相关人物
苟宏水
相关人物
陈建国
相关人物
刘国光
相关人物
张玉河
相关人物
高爱辉
相关人物
许学勤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垦利镇党委员会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垦利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