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机关党建工作建设人民信任的法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2008中共东营市委纪事》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20000134
颗粒名称: 创新机关党建工作建设人民信任的法院
分类号: D916.2
页数: 3
页码: 507-509
摘要: 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机关党委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现有正式干警153人,其中党员124人,占81%。近年来,结合审判机关工作任务和特点,以建设人民信任的和谐法院为目标,创新机关党建工作,认真落实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大力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保证和促进了法院工作的快速发展。在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的基础上,被最高人民法院记全国法院“集体一等功”;省委、省法院和东营市委分别作岀了表彰或开展向我院学习活动的决定。
关键词: 党的建设 法院

内容

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机关党委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现有正式干警153人,其中党员124人,占81%。近年来,结合审判机关工作任务和特点,以建设人民信任的和谐法院为目标,创新机关党建工作,认真落实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大力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保证和促进了法院工作的快速发展。在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的基础上,被最高人民法院记全国法院“集体一等功”;省委、省法院和东营市委分别作岀了表彰或开展向我院学习活动的决定。
  一、坚持制度创新,建立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坚持管理创新,加强党建工作的组织领导。一是把支部建在庭上。通过支部换届,党支部由原来的6个调整为按庭室20个,在全院形成了党组书记、机关党委书记和党支部书记“一把手”抓党建的工作格局。二是突出应有位置。无论是庭室例会、全年工作计划还是绩效考核,党建工作都被确定为重要内容,做到与审判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奖惩。三是加强督查。党组会议每周召开一次,机关党委会每月召开一次;及时印发《党组会议决定事项通知》,增强了党员领导干部抓党建的责任感。四是党组支持机关党委开展工作。配齐配强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及成员,专职副书记列席党组会和民主生活会。
  坚持制度创新,实现党建工作的规范化。一是制订了《党组议事规则》、《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机关党委工作运行程序》等,严格按制度和程序办事,减少了随意性。二是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和党员自身建设。制订 《党组关于加强自身建设的决定》、《党组成员一日工作运行程序》、《干警业余时间行为准则》等。党组成员严格要求自己,生活上不搞特殊,工作上带头实干。在党组成员的影响下,广大党员遵纪守法成为自觉行动。近年来,无违法违纪案件发生。三是结合审判工作,出台《个人工作业绩考评办法》,加大对党员的考核力度,为每名党员建立实绩、廉政等9类档案。四是实行党务公开制度。党建工作情况及时向党员通报。每年制定党员发展计划,坚持发展党员公示制。近年来发展的20余名党员全部经过公示,保证了发展质量。
  坚持手段创新,增强党建工作的科技含量。通过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全员参与、突出效益,建成了以三网、“十二大硬件”、“十三套软件”为内容的基本覆盖法院工作的信息化体系。在局域网专门设置了党建工作模块,把党员信息、理论学习、党费管理等数据输入微机,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实现了党建工作的信息化和科学化。
  二、强化落实措施,增强党建工作的实效性针对党员思想脉搏,搞好教育整顿。党员教育工作扎实有效。一是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建立健全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披机制。二是以开展的“作风建设年”、“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等教育活动为载体,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工作,强化了党员的宗旨意识观念和大局意识。三是坚持和改进“三会一课”制度,每月举办《黄河口司法大讲坛》、《法官论坛》,对党员进行多层面的教育活动。
  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设立院长信箱,每年开展一次“我为法院献计献策”活动;为干警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每年组织一次体检,建立健康档案;逢年过节,院领导分头到干警家中走访,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党组织的关怀,激发了大家的积极性,在全院形成了人人向上、为集体事业做贡献的良好氛围。
  加强法院文化建设,增强党建工作的亲和力。连续7年开展全市法院“双十佳”评选活动;创办《党河口司法》理论刊物;每月举办一期名人讲座;每年召开一次理论年会;建立专业人才库;每天播放一条名言警句;每年举办元旦晚会;开展“慈心一日捐”活动,举办篮球、乒乓球、象棋比赛等;组织开展评选“巾帼建功”、“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等一系列活动。通过优化文化环境、营造文化氛围,党员的参与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大大增强。
  实施“素质工程”,为党建工作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先后与山大、北大等联办4期法律本科班,2期法律研究生课程班,每年选派优秀法官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中院已有硕士研究生和研究生占全院干警的56.2%;博士1人,在读法律硕士16人,在读博士1人;与中国石油大学联合举办了在职硕士研究生班。积极选送人员参加上级组织的业务培训。与北大法学院等高等院校建立教学实践基地,聘请江平等57名著名法学家担任法院顾问或咨询专家。7名高级法官被山东大学、石油大学聘为兼职教授。出版了《审判学》、《法院实用管理学》、《法院人才管理学》、《法院实用信息管理学》等20余部专著,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好评。
  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司法为民,建设人民信任的和谐法院,树立人民法院的良好形象以提高司法水平为重点,树立公正、高效形象。公正和效率是法院工作的主题,也是审判机关党建工作的核心内容。一是建立职责明晰、程序严密、运行有序的审判流程管理机制,实现立案工作网络化管理。2000年以来,我院未有超审限案件。二是改革执行体制和工作机制,解决“执行难”问题。探索出了“管案、管事、管人”和“责任制、考核制、追究制”相结合的工作模式,使执行裁决权;实施权有机分离。开通了联接金融、保险、土地、房屋、车辆、出入境等28个部门的协助执行网络,形成执行威慑机制。开展了涉金融案件集中执行活动。近年,案件执结率保持在96%,执行到位率87%以上。三是把做好败诉一方当事人的服判息诉工作作为法院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组织开展了“假如我是当事人”的大讨论,开展了辨法析理活动。集中力量对涉诉信访案件进行全面排查处理,对每一起案件、每一名当事人都实行领导、单位、承办人员层层把关,层层落实责任。邀请政法委、人大、政协、信访的人员参加联席会议,运用法律、经济和教育等多种手段解决涉诉信访问题。四是对司法技术鉴定案件实行归口管理,统一对外委托。
  五是针对各类纠纷案件持续增长的严峻形势,坚持用和谐司法、案结事了的理念指导审判工作,加大了诉讼调解的力度。在立案庭设立了民商事案件庭前调解合议庭,为当事人开辟了“绿色通道”,近年庭前调解率达到15%o审判法官在庭中、庭后反复做当事人的工作,力促调解,民商事案件调撤率达到64.8%;刑事附带民事调解率达到80.65%;行政案件做好协调工作,协调处理的案件达到40%;执行案件和解结案的达到16.47%。设立了特困群体司法救助金。今年以来,审结的案件服判息诉率为99.3%。
  严肃审判纪律,树立廉洁形象。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院长、副院长和庭长与每名干警层层签定无违法违纪目标责任书;向干警家属发放廉政倡议书;建立法官违法违纪举报中心,聘请18名执法执纪监督员,多次召开律师、当事人座谈会。落实了廉政说明、提醒、告诫“三项制度”,建立了廉政档案。利用典型案例对党员进行警示教育,督促增强遵纪守法和廉洁自律的意识。
  规范干警行为,树立文明形象。按照《法官行为规范》要求,全面规范司法行为。推行“起立、让座、倒水、听诉、解答、送出”工作法,严禁不文明用语;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在审判法庭安装了电子显示屏、触摸屏,配备了复印机、药箱、饮水机、花镜等;编印18种诉讼指南,定期向社会公布裁判文书。
  充分发挥职能,树立服务形象。加强法院党建工作最终要落脚到发挥职能作用、为党委中心工作提供司法服务上。围绕党委工作大局,制订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经济发展、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依法惩办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暴力犯罪、涉黑犯罪。开展了“三农”问题百村千户大型司法调研、万起企业纠纷案件专项调查分析、构建社会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课题等10余项活动。通过调研,使干警了解全局、熟悉全局,端正了司法指导思想,提高了服务的针对性。
  通过司法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较好地树立了人民法院的社会形象。同时,广大党员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深刻体会到了自己肩负的重大责任,坚定了做党的忠诚卫士的决心。

知识出处

2008中共东营市委纪事

《2008中共东营市委纪事》

《2008中共东营市委纪事》准确记述了区委工作的基本面貌,重点反映区委认真把握团结实干、统筹发展的工作基调,在转方式、调结构,谋长远、抓重点,搞改革、促开放,惠民生、保稳定上采取的一系列新机制、新举措,取得的一系列新成绩、新发展。《纪事》将作为区委的编年实录和交流党建信息、探索执政规律的有效平台,进一步强化党史资政辅政功能。

阅读

相关地名

东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