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社区工作人员工资报酬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2008中共东营市委纪事》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20000105
颗粒名称: 推行社区工作人员工资报酬
其他题名: 推行社区工作人员工资报酬考评机制深化社区规范化管理
分类号: F244.2
页数: 3
页码: 457-459
摘要: 加强社区工作人员队伍的规范化管理,是保证社区健康发展的基础工作和关键环节,是加快新型社区建设的重要保障。去年以来,我们黄河路街道南李社区从规范社区工作人员工资报酬管理入手,本着公平、公正、高效的原则,以岗位管理为基础,以民主为手段,以工资管理为切入点,推行了以定岗位、定报酬、严考核为主要内容的工作人员岗位目标量化管理机制,有效调动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推进了社区事务管理的民主化进程,保障了群众对社区集体事务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促进了和谐社区建设,解决了社区工作人员能上不能下,干与不干一个样的问题,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实现了从粗放式向规范化管理的转变。
关键词: 工资制度 工资报酬

内容

加强社区工作人员队伍的规范化管理,是保证社区健康发展的基础工作和关键环节,是加快新型社区建设的重要保障。去年以来,我们黄河路街道南李社区从规范社区工作人员工资报酬管理入手,本着公平、公正、高效的原则,以岗位管理为基础,以民主为手段,以工资管理为切入点,推行了以定岗位、定报酬、严考核为主要内容的工作人员岗位目标量化管理机制,有效调动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推进了社区事务管理的民主化进程,保障了群众对社区集体事务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促进了和谐社区建设,解决了社区工作人员能上不能下,干与不干一个样的问题,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实现了从粗放式向规范化管理的转变。
  一、立足实际,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加强社区工作人员管理的新路子南李社区位于东营市西城南侧,东邻西二路,西至西三路,南至南一路,北邻济宁路。辖区总占地面积55.2公顷,是一个典型的“村转居”。现有常住居民340户,1020口人,其中党员51人,居民代表29人,流动人口5000余人。近年来,社区“两委”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发展集体经济为重点,着力抓好新农村建设、村居改造、社区规范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1万元。形成了以南里集团、黄河口蔬菜批发市场、鑫昊物流市场、钢木材市场、鑫昊建筑工程公司为龙头的集体产业。2007年社区实现社会总产值2.5亿元。
  随着发展载体的不断壮大和社区事务的增多,社区集体供养人员的数量不断增加,2006年,社区集体供养人员数量达到16人,人员工资支出达到32万元,占集体支出的28%。同时,由于社区工作人员均来自于原村民,素质参差不齐,存在着服务意识不强、工作积极性不高、职责不清、效率偏低等问题。管理体制、管理方式的滞后,严重影响了社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群众对此意见较大。针对这一问题,社区“两委”立足实际,大胆创新,参照机关工作人员岗位管理制度,借鉴企业管理模式,打破原有的管理模式,按照“责、权、利”相结合,“绩、奖、罚”相统一的原则,将包括社区“两委”在内的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统一管理,按照工作岗位,确定工资报酬,建立了工作人员岗位目标量化管理机制,实现了由人员管理到岗位管理的转变,为社区的规范化管理开辟了一条新路。
  二、立足岗位,严格考核,实现对社区工作人员的规范化管理(一)确定岗位,明确职责,公开竞争。南李社区将工作人员分为四个层面:社区“两委”成员、专职人员(如计生专职主任、报帐员)、其他管理人员和临时聘用人员(如门卫、保安)。一是社区“两委”成员。年初,社区“两委”根据社区实际,共同制定年度工作任务,列出工作岗位,公布岗位目标任务及要求。召开“两委”专题会议,组织竞岗演说,由“两委”成员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实际,竞争岗位和分管的工作。二是专职人员。主要通过区、街竞聘产生,由社区负责管理。三是社区其他管理人员和临时人员。社区“两委”根据每年年初制定的社区年度工作计划和三年总体规划,确定工作岗位、职责以及需要增加的其他管理人员和临时人员数量,在社区内公示,采取自愿报名、公开竞争、全体党员大会和村居代表会议决议的办法确定人选。
  (二)明确工资,强化管理,绩效统一。工作人员确定后,由社区“两委”根据岗位实际,研究确定岗位任务、目标、工作要求和达到的效果,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作为工资发放和人员管理的依据。将社区工作人员的工资分为基本工资、责任工资、效率工资和综合工资四部分,其中,基本工资根据居民人均纯收入、人口数和集体收入等因素综合确定,其他三项工资分别占基本工资的一定比例。基本工资中,“两委”成员、专职人员和其他管理人员依次递减,临时聘用人员按从事的岗位协议确定,按月发放。责任工资为基本工资的30%,由分管工作责任、集体工作责任和工作力度三部分组成,按季度发放。效率工资为基本工资的70%,根据分管工资完成率、集体工作完成率、管理费用与效益比差来确定,根据考评结果按季度发放。综合工资为基本工资的50%,主要根据组织纪律、形象作风、创新精神、配合协作意识确定,年底统一发放。
  (三)健全制度,严格考核,奖优罚劣。为充分调动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发挥好社区居民的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南李社区始终把发挥民主、加强考核结合起来,围绕工资报酬的确定,建立健全了以“一月一小考、一季一中考、年终一总考”为主要内容的考核机制,为岗位目标量化管理机制的推行提供了保障与支持。一月一小考,即每月底组织社区“两委”和管理人员对每个岗位的责任工资和效率工资考评,分数计入季度考核和年终考核。一季一中考,即每个季度末,组织全体党员和居民代表对每个岗位工作完成情况、工作效率进行考评,考评结果当场公布,及时公示,作为发放责任工资和效率工资的主要依据。年终一总考,即每年年底,召开由社区户代表参加的考评大会,每个工作人员对照年初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计划进行述职,详细汇报一年来的工作开展情况、任务完成情况、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的工作打算,结合每月和每个季度的考评结果,最终确定每名工作人员的综合工资。对群众满意率达不到60%或工作任务完成率90%以下的,社区“两委”劝其辞职,不再作为来年聘用对象。
  三、初步效果(一)激发了社区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实现了服务零距离。社区管理人员工资考评制的推行,明确了每个岗位、每名工作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并与工资挂钩,有效调动了社区“两委”及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解决了过去存在的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孬都一样的问题,由以前的被动管理变现在的主动服务。南李社区计生专职主任王燕说:“工资考评制实行以前,没人愿意干计划生育这块,因为计划生育工作是一个磨破嘴,跑断腿,出力而不讨好的活,工资也不多拿。可自从推行工资考评制后就不一样了,多干多得、干好多得,一个月下来,比那些工作相对清闲的工作人员多拿好几百块呢,现在大家都抢着干,还真让我产生压力了。”南李社区管理人员工资考评制的实行,切实增强了工作人员的宗旨意识和忧患意识,转变了工作作风,社区工作人员积极主动地将各项工作责任落到实处,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水平。
  (二)推进了民主建设进程,促进了社区和谐。实践证明,村居的干群矛盾激化、村居不稳定,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由于村居“两委”工作不民主、管理不透明,村居民对“两委”工作不了解,对“两委' 工作产生了误会;另一方面,是一些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做事不敢民主,财务不敢公开,花钱大手大脚,背着群众为自己谋私利,侵害集体和群众的利益。社区工作人员工资考评制度始终坚持以民主为手段,无论是人员的确定、工资的标准还是工资的发放,认真落实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要求,居务、财务定期公开,给群众一个明白,避免了居民对社区“两委”不必要的误会,使社区呈现出人心齐、人气顺的良好局面,进一步促进了社区的稳定、和谐。
  (三)提高了素质,实现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动态管理。社区管理人员工资考评制实行严格的申报、审核和竞争上岗制度,优中选优,可以真正把那些政治素质好、文化水平高、敬业精神强、开拓意识强的优秀人员选拔到社区工作人员岗位上来。同时,年终考核制度全面考核了社区工作人员的组织纪律、形象作风、创新精神和配合协作意识,并与工资报酬和续聘相挂钩,使社区工作人员的自律意识明显增强,畅通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出口”,真正实现了动态、高效管理。

知识出处

2008中共东营市委纪事

《2008中共东营市委纪事》

《2008中共东营市委纪事》准确记述了区委工作的基本面貌,重点反映区委认真把握团结实干、统筹发展的工作基调,在转方式、调结构,谋长远、抓重点,搞改革、促开放,惠民生、保稳定上采取的一系列新机制、新举措,取得的一系列新成绩、新发展。《纪事》将作为区委的编年实录和交流党建信息、探索执政规律的有效平台,进一步强化党史资政辅政功能。

阅读

相关地名

东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