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利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2008中共东营市委纪事》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20000084
颗粒名称: 垦利县
分类号: D262.3
页数: 15
页码: 379-393
摘要: 西宋乡党委工作概况西宋乡党委书记周天奎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中共垦利县西宋乡委员会共有43个党支部,728名党员,其中农村党员580人。近年来,西宋乡党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以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纪律建设等方面加强党的建设,深入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开展了党员先进性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廉洁自律教育,狠抓党委自身建设、乡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和全乡党员队伍建设,加强农村群众普及性教育,强化了以规范工作程序为重点的农村工作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了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水平,努力提高干部群众对组织工作的满意度,为实现西宋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关键词: 党委工作 工作概况 垦利县

内容

西宋乡党委工作概况西宋乡党委书记周天奎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中共垦利县西宋乡委员会共有43个党支部,728名党员,其中农村党员580人。近年来,西宋乡党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以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纪律建设等方面加强党的建设,深入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开展了党员先进性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廉洁自律教育,狠抓党委自身建设、乡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和全乡党员队伍建设,加强农村群众普及性教育,强化了以规范工作程序为重点的农村工作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了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水平,努力提高干部群众对组织工作的满意度,为实现西宋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一)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大工作力度,深化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和《关于充分发挥乡镇党委书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直接责任人作用的意见》。扎实开展党建示范点创建活动,切实抓好软弱涣散农村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推进以村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落实村干部任期目标承诺制,不断健全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下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开展好村级工作规范化建设管理年活动,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管理民主”的要求,在全乡建立科学高效、规范有序、公开透明的工作运行机制。加强新建村级活动场所管理和使用,对中央和省、市、县财政支持修建的活动场所,与村签订确权责任书,明确新建场所的归属权、使用权和管理责任,充分发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作用。
  (二)抓好“四支队伍”建设,夯实农村基层党建基础一是以“六个好”为标准,以提高为农服务水平为核心,以形成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为目的,加强乡党委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二是建立健全晨会记录制度、工作日汇报制度、去向汇报制度、工作督查制、纪律检查制度和科学合理的机关干部考核体系,加强机关自身建设,强化机关纪律,转变机关干部工作作风。三是完善述职制度、谈话制度、考核制度三项制度,发挥好以农村党支部书记为主的农村干部队伍作用。四是坚持落实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完善农村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公开承诺制度以及农村党员“一二三”管理制度,深入开展“党员示范户”、“党员示范岗”创建活动,健全党员承诺、评议和处置不合格党员各项配套措施,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三)加强廉政勤政建设乡党委狠抓干部队伍勤政廉政建设,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树立人民政府的良好形象。坚持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大力推行政务公开,扩大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严格执行廉政建设各项规定,突出抓好干部廉洁自率、380中共东营市委纪事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纠正部门与行业不正之风等重点工作,以良好的形象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四)以党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2007年,我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创历史新高。地方财政收入381.3万元,同比增长30%;预计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620万元,同比增长19.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82元,同比增长17.03%;固定资产投入达到11152万元,完成全年计划1亿元的111.5%。
  1、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全乡发展蜜桃8000亩、冬枣5000亩。注册了“黄河口”、“西宋”牌林果商标,黄河口蜜桃被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2007年通过国家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万亩蜜桃园被省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被省科协认定为“省级科普示范基地”,西宋乡生态农业观光园被山东农业大学确定为教学科研基地。全乡建有各类养殖小区11个,养鸡专业村10个,蛋鸡饲养量达到45万只。海上捕捞渔船数量达到160只。全乡食用菌投料量达到260万公斤。
  2、工业和民营经济蓬勃发展。规划了占地8200亩的黄河入海口农产品深加工基地。投资4900万元的山东雪松羽绒加工项目落户加工基地,绿禾公司水果加工项目、肉鸭加工项目正在积极推进洽谈中。全乡棉花加工厂、饲料加工厂等私营企业达到7家。个体工商户达到260户,注册资金300万元。
  3、旅游工作迈上新台阶。2007年,黄河入海口生态农业观光园被国家旅游局认定为“AA级旅游景区”,已成为东营地区规模最大的农业观光园区、山东知名的现代农业示范区。成功举行第五届桃花节和第四届采摘节。
  4、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每年投入近千万元抓好基础设施建设。2007年完成大三合片、西兴片、西宋片3个土地整理项目,对五庄片4000亩重度盐碱地实施综合开发,全乡实现新增耕地3000亩。全乡新修公路130公里,37个村村村通公路,16个村实现了户户通公路,形成了完整的公路交通网。同时积极争取上级公路养护资金,培训规范养护队伍。乡村二级投资600余万元,突击工作近三个月,使我乡群众全部喝上了真正意义上的自来水。投资125.18万元完成“三网”绿化工程博新路单侧长度6.8公里的绿化工作;双宋路、五七片林网、小岛河水系的测量工作已全部完成;双宋路、宋建路、小岛河水系绿化正在积极建设中。
  5、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教育工作,抓好学校布局调整,达到“122”格局。学前教育工作步伐得到了进一步加快。投资240余万元,建设幼儿园教学楼一座,成为我乡历史上第一幢办公楼。积极实施“三名工程”、“班班通”工程,教学质量和成绩明显提高。卫生工作,全乡农民合作医疗入保率均在90%以上。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发展到11处。民政工作,进一步加大对困难群众和特殊社会群体的帮扶救助力度,投资近百万元实施敬老院扩建工程。我乡敬老院被评为市“一级敬老院”,全乡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自2004年连续达到100%。建设农村特困群众安居工程,共建安居房145套。计划生育工作,创新管理服务新模式,计划生育家庭幸福指导站社区化管理服务模式在市、县推广,偏远分散乡村实行计划生育家庭幸福指导站中心站管理服务模式现场会在我乡举行, 计划生育工作考核成绩连续六年获得全县一等奖。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以下,计划生育率达到98%以上。实施广电通信工程,铺设有线电视光缆40公里,有31个村庄接通了有线电视信号;建设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38个,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逐步迈向规范化,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单位。西宋乡蜜桃科技协会基地被确定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省级规范化站点”。实施“两进”工程,改造农村放心店11个、农家店5个,新建二十一户综合服务中心一处。清洁能源工程进展顺利。新建沼气池950个,安装太阳能250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绩斐然,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西宋乡小康文明村创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已有14个村创建为市级小康文明村,多次受到了市、县两级党委政府的表彰奖励。开展了多项文明评选活动,不断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涌现了“全国优秀炮手”、“2007年全县劳模”李来贞等一批爱岗敬业、成绩突岀的先模人物;挖掘推广了乡村好医生王培杰先进事迹,王培杰被评为“全省十佳医师”、“十佳文明新人”,并被推选出席省第九次党代会。
  7、抓好民主法制建设,推进和谐西宋发展进程。“四五”普法顺利完成,“五五”普法全面展开,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健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体系,畅通信访渠道,及时调处各类矛盾纠纷,积极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劣食品药品农资等违法行为。全乡无恶性案件和重大事故发生,保证了政令畅通,维护了社会稳定,群众生活安乐祥和。
  三、创新与经验(一)积极创新"支部+协会+基地"的党建工作模式。在西宋乡万亩蜜桃基地内,有赵屋、新立等十个村都以种植蜜桃为主,为了发挥产业规模效益,赵屋等10个村成立了蜜桃协会。乡党委在蜜桃基地内建立了党总支,辖基地内10个蜜桃种植专业村,党总支书记为协会会长,各村支部书记为分会长。基地内总支部通过支部,支部组织协会,组织基地内的农户,统一组织技术培训、苗木购置和果品销售等,统一组织协会和各项生产经营。“支部+协会+基地”模式建立以来,群众的种植管理水平明显提高,销售渠道明显畅通,群众的收入明显增加。
  (二)结合小康文明村创建活动,大力实施“点线带动”战略,精心打造了三条小康线:宋坨、五庄、卫东、赵屋、新建、新立、牧场、苍州等村连成第一条“小康线”,十八户、大山、大三合、小三合、北河、朱家等村为第二条“小康线”,胜合、沈家、夹河、东张、中张等村为第三条“小康线”,点线结合形成“辐射面”,在主导产业、交通、群众意识、生产生活等各方面连成一片“生态片”,逐步成为了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片建设典型,其中胜合村旧村改造事迹成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的典型。
  (三)坚持走“创新旅游产业强乡,发展蜜桃冬枣富民”之路。以建设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为切入点,运用市场机制和招商引资,积极吸引外来客商多方融资,规划开发百果园、采摘园、文化园等项目,建设园内游径,提升文化内涵。截止2007年,西宋乡已成功举办了五届桃花节和四届采摘节,共接待游人50余万人,旅游收入近千万元,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西宋乡党委书记、副书记、委员名单书记:周天奎副书记:吕景亮隋艳珍委员:董怀进陈新明杨华张峰382中共东营市委纪事董集乡党委工作概况董集乡党委书记杨同起2007年,董集乡党委在市、县两级的坚强领导下,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全乡党员干部素质明显提升,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明显增强,为全乡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先后被授予全市“五个好”乡镇党委、“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县级以上荣誉称号。
  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董集乡现有党支部69个,其中农村支部33个,企业支部29个,机关支部2个,事业单位支部5个。共有党员856人,其中农村党员693人,女党员95人,35岁以下党员159人。
  (一)狠抓党委自身建设。一是抓好理论学习。通过开展周六学习日、党委学习班等形式,深入学习党的先进理论,努力提高理论水平。二是加强团结协作。把党委会、民主生活会、党政联席会、周六学习日作为班子成员在重大问题上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的阵地,做到大事多研究、小事多通气。三是建立重大事项集体表决制度。在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掌握实情,反复论证比较,综合考察咨询的基础上,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具体要求,提交党委会, 集体讨论,表决决定。
  (二)狠抓支部班子建设。一是抓好农村党组织建设。通过村“两委”换届选举,进一步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村“两委”班子“双高双强”型人才比例达到了94.2%。采取下派机关干部挂职担任支部书记或通过工作组进村集中整治等措施,积极做好后进村集中整治。二是抓好企业党组织建设。通过选派党建指导员,建立科级干部党建联系点,全乡建立非公有制企业支部29个,实现了党建工作全覆盖。三是抓好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五个好”站所评选活动,提高机关事业单位正规化管理水平。突出抓好协会党组织建设,努力推动协会组织创新发展。
  (三)狠抓干部队伍建设。一方面,突出抓好机关干部队伍建设。以机关正规化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行“四个一”工作法,机关干部队伍作风明显转变,营造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同时,抓好干部培训工作,全年开展干部培训21次,机关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升。另一方面,突出抓好农村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激发了村干部工作热情。以远程教育为平台,不断提高村干部“双带”能力。搞好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建立了一支120余人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
  (四)狠抓党员队伍建设。一是搞好理论武装。以远程教育网络为载体,扎实推进党员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工程。二是开展教育活动。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改进作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大力加强党员队伍作风建设。三是加强正规管理。以严格落实党内生活制度为重点,突出抓好“三会一课”制度落实,认真抓好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承诺制,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党员队伍建设得到明显加强。
  (五)狠抓工作机制建设。一是认真落实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乡党委与各支部签订党建目标责任状,年底对照责任状进行考核验收。领导干部落实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使一些党乡镇、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383建后进支部及时得到了帮扶。二是建立健全村级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落实《村务大事村民公决制度》,继续坚持“两定时”集中办公制度。制定完善了《农村财务管理暂行规定》,对农村四项经费实行限额制度,堵塞了农村乱开支的漏洞。三是积极推进制度创新。探索建立村干部“双向述职述廉”和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工作落实。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2007年,董集乡大力实施“工业强乡、农民增收、城镇建设、和谐保障”四大战略,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全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亿元,同比增长39.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37亿元,同比增长89.2%;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723万元,同比增长3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46元,同比增长18.5%,综合实力跃居全市乡镇第六位,实现了六弱变六强的历史性跨越。
  (一)坚定不移走工业强乡之路,着力打造“经济强乡”。一是招商引资发展迅猛。紧紧抓住招商引资不放松,不断在扩张总量,提升质量上狠下功夫。董集西郊工贸基地内已落户企业39家,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2个,过五千万元项目6个。2007年全乡新增规模以上企业7家,总数达到25家,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继续位居全县前列。二是工业经济增势强劲。突出抓好工业经济运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到38.9亿元,销售收入39.6亿元,利润9.9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76.08%,173.31%,312.72%。三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对工贸发展基地实施了绿化、亮化、美化工程。为进一步配合做好广利河治理工程,投资290万元实施治污导污工程,工贸基地项目承载能力明显增强。
  (二)千方百计谋农民增收之策,着力打造“富裕农家”。一是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土地整理23000余亩,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大环境,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二是加快推进观光农业建设。大力推进以“亲近黄河风情游”为主题的农业休闲观光项目开发,以滩区农业生态观光园为载体,投资100万元修建了一纵两横三条道路,投资200万元高标准建设了蔬菜地块1000亩,果园1000亩,观光农业实现破题。三是加快推进养殖规模扩张。全乡新建肉牛养殖小区15个,其中刘家、小官两个村的肉牛养殖规模达到千头以上,全乡存栏肉牛突破5000头,一举成为全市肉牛养殖龙头乡镇。四是加快推进劳务输出步伐。按照“订单培训、定向培养、定向输出"一条龙服务,积极打造“董集劳务”品牌。全乡在外务工人员超过3500名,创造劳务收入5000万元,成为农民最直接、最重要的增收途径。五是加快推进“三网”工程建设,着力打造农村增收的新平台。
  (三)精益求精筑城镇建设之基,着力打造"城郊新区”。一是着力打造布局合理的办公新区。投资360万元建设了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中心,投资460万元建设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办公场所,改善了机关干部办公条件,机关效能进一步提高。二是着力打造功能完善的宜居新区。董兴花园一期工程已经全部完工。投资1.7亿元,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的二期工程正在加紧推进。三是着力打造设施一流的文教新区。投资1400万元建设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的董集中学教学实验综合楼,工程建成后教育教学环境将得到彻底改善。四是着力打造规划合理的城郊新村。依托房台拓展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村庄规划,搞好农村示范住宅建设,群众居住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四)不遗余力抓社会民生之本,着力打造“和谐家园”。一是小康文明村创建成效显著。全乡已有12个村成为“市级小康文明村”,成为全县市级小康文明村建成率最高的乡镇。二是困难群众救助成效显著。高质量建设了30套384中共东营市委纪事安居房,全乡安居房总数达到100套。认真抓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工作,困难群众的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三是社会事业建设成效显著。投资600多万元对6条农村公路进行了翻新改造,方便了群众出行;县乡投资400万元,新建5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4处农村文化大院、200套沼气池;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乡中学在中考成绩综合评比中取得了全县乡镇第一的好成绩,史无前例地实现了“七连冠”。四是安全稳定工作成效显著。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打黑除恶”、“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百日安全”等各类专项整治活动,努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三、创新与经验
  (一)在经济建设方面。按照“抓工促农兴三产”的思路,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了全乡经济跨越发展。在工业上,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两大关键。大力引进投资规模大、资源消耗少、带动就业多的大企业。按照“落实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投产”的思路,积极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质服务,促进了工业经济的跨越发展。在农业上,突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两大关键,做大做强劳务输出和畜牧养殖两大产业。在服务业上,突出生态旅游和现代物流两大关键,突出抓好“金岸田园”项目建设,尽快打响“亲近黄河风情游”特色品牌。
  (二)在生态建设方面。按照“一网、两环、三路、四带”的总体规划,加快实施“三网”绿化工程,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努力增创发展新优势。在规划设计上,聘请园林绿化专家对全乡“三网”绿化工程进行全面规划,力求规划高起点、大手笔、无缝隙、全覆盖。在工程建设上,突出路域绿化这个重点,严把“台田修筑、压碱改碱、水系配套、植树造林”等“四个关口”,初步建立起了“三路一网”的框架体系。在机制创新上,积极探索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做活“项目造林”和“大户造林”两篇文章,走市场化运作的新路子,促进了“三网”建设的永续发展。
  (三)在城镇建设方面。按照“一园带三区”的工作思路,以董兴花园建设为总抓手,加快推进办公新区、商贸新区、文教新区建设,努力实现小城镇建设新突破。紧紧抓住董集毗邻主城区的区位优势,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运作,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的“三个转变”,即:实现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由加快发展向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努力打造布局更加合理,经济更加繁荣,功能更加完善的城郊新区。
  (四)在党的建设方面。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在农村党建工作中,以发挥远程教育网络作用为着力点,以创建“五个好”党支部和“五个好”远程教育站点活动为牵引,突出抓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不断增强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机关党建工作中,深入开展“一岗四联”活动,大力推行“四个一”工作法,党员干部能力素质明显提升,为民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在非公有制党建工作中,以推行“三三制”学习法为载体,实现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全覆盖。
  附:董集乡党委书记、副书记、委员名单书记:杨同起副书记:袁金龙张全武委员:王培勇宋江美宋新立张月强垦东党工委工作概况垦东党工委书记翟向军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办事处党工委下设机关、林场、老干部三个党支部,共有正式党员80名,其中女党员9人,占11%。在党的建设中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建立起“联动、联建、联合”的“三联”机制。“联动”:由党工委协调牵头,把办事处机关、周边区域油田、规模企业等7个党组织联系起来,建立了工作联动、信息共享的党建工作新模式。定期沟通情况、商讨介绍党建经验、取长补短,相互促进,调动了辖区各单位党组织参与党建的积极性,增强了党建工作合力;“联建”:党工委与东营力诺、胜利绿野、油田303队等单位每年签订《续党缘、话友谊、共成长协议书》,定期开展联谊活动,油地企携手,促进了党建工作的动力;“联合”:把流动党员管理、结对帮扶、为民干好事实事等工作联系起来,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二)不断加强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工作中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反对“家长制”、“一言堂”,形成了一个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统一的意识,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重要工作部署、重大问题、干部任免等事项全部由班子集体讨论通过。班子成员坚持集体领导下的负责制,每一名班子成员既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又为工委集体的全局负责。党政一把手担负起了“班长”的主要责任,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计划生育、招商引资等工作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工作中虚心听取每一位班子成员的意见和建议。每一名副职,对自己分管的工作恪尽职守,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团结一致,共同致力于垦东各项事业的发展。
  (三)公开运行行政审批,积极推进政务公开。政务公开透明运行是政风行风的重要体现。一是突出工作重点。紧紧抓住公开、透明、监督这三个环节,在进一步深化上做文章,努力精简、简化审批程序和审批过程,最大限度地缩短工作流程。二是公开服务承诺。实行了工作服务承诺制度,将服务承诺和行政审批项目、程序向社会公开,方便业务办理。同时,公布了2部监督投诉电话,便于群众监督投诉。三是加强“窗口”管理。认真落实一站式行政服务大厅,确定专人进驻行政审批中心,为广大客户提供高效快捷的“一站式”办公、“限时办结制”服务,凡到大厅办理业务的人员,首位承办者必须全过程负责到底。每项业务都明确两个承办人,实行AB角制,保证工作不空岗,进一步净化了审批服务环境,大力促进了经济发展环境建设工作的开展。
  (四)坚持制度创新,用制度规范行为。狠抓机关规范化建设,约束规范干部职工行为,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同时,自觉强化廉政建设,落实监督制约机制,严格管理和监督检查,对违规违纪现象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迁就。今年以来,没有发生一起投诉案件。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2007年,党工委、办事处按照“守土、稳定、发展、贡献”的工作思路,解放思想,转变作风,调整思路,励精图治,干事创业,推动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向前发展。除圆满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外,重点386中共东营市委纪事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强职能,维护利益。在加快发展的同时,我们牢牢抓住完善职能,加强统一领导,强化核心地位不放松。在深入的调查研究基础上,以“理顺机制,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突出垦东办事处的领导核心和枢纽作用”为目标,积极向上级争取增设职能,以此来维护好垦利县的最大利益。经过不懈努力,新增设了建设分局、环保分局、行政执法分局,县安全生产监察大队垦东中队和垦东油区工作办公室五个管理机构,为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自建设、环保两分局设立以来,通过两年多的工作,工作成效十分显著,开创了垦东建设、环保工作的新局面。
  (二)打基础,提升形象。2007年度,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聘请专家编制了《垦利县垦东总体规划》,2007年3月份正式组织实施,垦东在发展方向上把握住了主动权和主导权,走上了科学、规范、和谐发展的轨道,改变了以油田为主,我方受制于人的局面;2006-2007年度投资1500多万元(县政府投资500万元)组织实施了垦东办事处综合执法服务中心一、二期工程建设。2007年11月23日完成整体搬迁,实现了建设、环保、安监、油区办、地税等部门的合署办公,进一步加强了对垦东地区各单位的管理协调力度,聚集起各单位的整体合力,形成聚集效应,以此来维护好垦利县的最大利益。这是垦东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标志着垦东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三)抓稳定,促进和谐。垦东全部处于油区,辖区没有村落,大部分系外来流动人口,来自全国五省十几个县区,成份复杂,不少针对油田谋取暴利的不法分子混淆其中。因此,垦东油区治安是重中之重,油区平安事关垦东大局。近年来,党工委、办事处按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区域一盘棋的工作方针,充分发挥了垦东派出所主力军作用,协调周边区域内油田、地方十支治安力量,建立了油区治安“联防、联治、联动”的治安管理机制,实现了“信息共享、警力联动、运作高效”的新模式;与孤东采油厂每年开展“保油田生产、保地方平安、建文明油区、建文明单位”的双保共建活动,建立了良好的工作机制,形成了互相支持,互相谅解的亲密关系;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我们对公共场所、企业、机关等不定期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按要求进行关、停、整改,保持了垦东辖区安全稳定的良好秩序。
  截止目前,垦东辖区没有发生一起影响大的治安案件,没有发生一起上访案件,没有一名法轮功练习者,招商引资企业生产经营秩序平稳,实现了油、地、企三方共赢。
  (四)扩财源,积极贡献。多年来,党工委、办事处积极组织和协调地税、交通、土地、油区等职能部门,自觉服从全县大局,认真履行自身职能,每年超额完成上缴任务,为全县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建设、环保两职能部门设立以后,积极扶持油田三产企业发展,工作中做到把关适度,服务到位,手续简便,多方面为企业提供方便。通过联合执法活动,引导了多家油田三产企业到垦利注册纳税,仅东胜集团兴东公司一家企业年纳税就达600万元,税收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另外,通过招商引资等措施,吸引东营力诺、胜利绿野等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工业项目相继落户,形成了富有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创新与经验(一)完善各项制度,狠抓自身素质提高,努力建设规范化单位。以垦东综合办公楼启用为契机,狠抓机关规范化管理,加强学习,严格管理,在提高自身素质上下工夫。用机关规范化管理来约束干部职工,实现软件硬件相协调,全面提升垦东整体形象。
  (二)发挥规划作用,加快基地建设,巩固自身发展条件,实现跨越式发展。以《垦东总体规划》为依托,在垦东综合办公楼建设的基础上,加快基地建设,逐步配套完善交通、旅游、休闲、餐饮等基地功能,膨胀基地规模,聚集人气,为实现跨越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坚持油地合作,实现油地双赢。针对油区工作点多、面广、线长、量大的特点,抓住服务这个根本,把工作做细、做实、做具体,努力协调好油田单位与地方群众之间的关系,注重做好油田开发建设过程中的服务工作,妥善、及时地化解苗头性、倾向性的纠纷,有效保障油田的开发建设,赢得油田的理解和支持, 油地关系更加融洽和谐。
  (四)以人为本,共享发展成果,努力建设和谐单位。工作中从小处着手,从细节切入,抓住以人为本这个关键因素,进一步改善广大干部职工生活饮食水平,大力建设健身娱乐设施,逐渐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附:垦东党工委书记、副书记、委员名单书记:翟向军副书记:王成华委员:王玉柱韩继辉崔建新丁国琦唐涛红光党工委工作概况红光党工委书记孙伯彦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中共垦利县委红光渔业工作委员会,是中共垦利县委派出机构,下设四个支部,分别是红光工委机关党支部、红光新村党支部、老十五村党支部、红光渔村党支部,共有党员67名,其中机关党员23名,农村党员44名,机关女党员5名,农村女党员9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15%, 本科以上学历的占2.6%。
  (一)认真抓好机关、农村党的各项工作,切实为红光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1、扎实组织开展“解放思想,改进作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红光工委认真贯彻市委、县委的决策部署,把教育活动作为事关红光发展大局的大事来抓,按照各个阶段的要求和安排,认认真真部署,扎扎实实推进。广大机关党员干部立足“破旧、克满、戒躁、纠散、反奢、防片”六个方面的要求,认真查找和改正自身存在的问题,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以及生活作风得到全面改进。同时,坚持把“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作为开展教育活动的落脚点,大力开展党员公开承诺活动,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改善渔业生产条件、提高渔民生活条件等方面,要求每名党员干部都要作出公开承诺,为渔民群众做好2-3件实事,并严格兑现考核制度,整个活动共有23名党员分别与村贫困群众结成对子,累计为群众办好事120余件,388中共东营市委纪事切实将教育活动办成了群众满意工程。
  2、狠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村级工作规范化程度明显提高。一是加大村“两委”班子培训力度。针对村基层组织小、散、远的实际,通过集中培训、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认真组织各村“两委”班子成员学习上级文件精神,提高政治政策水平,培养干事创业热情。在全县开展“解放思想,改进作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期间,组织各村“两委”成员和部分党员代表一同参加学习,重点从思想和作风上加以引导和教育,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切实将教育活动的成果从机关延伸到了农村。二是加强基层村务工作规范化建设。按照“制度明细化、内容实际化、操作规范化”的要求,对村级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重新修定,使之更易于村干部掌握,更能为村民接受,更利于村级工作开展,并通过制度上墙见报和开展集中宣传等多种形式,在广大渔民群众心中树立了一道制度化标尺,村务工作更加规范、有序和健康开展。三是进一步加大各村财务管理力度,严格执行行政村合同、印章、工作程序“三监管”管理制度,落实“阳光操作”和财务公开,形成了村级财务管理的钢性制度,有效地堵塞了村级财务管理漏洞。
  3、狠抓组织发展工作。严格落实“十六字”发展方针,进一步规范组织发展程序,切实履行“双票”推荐、全程公示、组织员谈话、政治审查、入党考试等各项程序,做到该有的程序一个不漏、该有的环节一个不缺,真正把作风正、能力强、文化程度高的优秀人员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把好入党关口,2007年共发展预备党员4名。
  4、切实做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一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按照创建规范化管理站的有关要求,红光工委通过多种形式筹集资金为各行政村远程教育管理站重新调整了办公室,购置了必须的办公设施,充实了教育课件,远程教育工作环境明显改善。二是狠抓管理员队伍规范管理。切实落实村级管理员资格认证制度,组织工委、各村管理员按要求参加了上级组织的培训班,并对管理员及培训情况进行了如实登记,统一发放了市里印发的《管理手册》。三是切实发挥远程教育作用。各级党代会、上级重要会议等重大活动期间,积极利用远程教育网络进行收看和学习,并充分利用农村冬季休闲时期,组织广大农村党员及行政村配套组织人员,进行重点集中教育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先模人物、典型事迹介绍、法律法规党课知识讲座、致富信息、养殖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依托红光渔业高科技示范区,根据渔业生产实际,多次邀请海洋与渔业部门的专家开展渔业技术培训,进一步拓宽了渔民的培训渠道,2007年农村党员干部参加远程教育培训率达到了98%,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紧密联系当地工作实际,坚持以配套完善红光渔港建设,提升渔港功能为重点,以养殖新技术推广、新品种引进为突破口,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速度,通过一年来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和开展创新性的工作,经济社会及各项事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共完成海水养殖面积1.8万亩,实现了水产总量8600吨,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48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00元,红光区域内呈现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可喜局面。
  (一)加大矛盾纠纷和安全排查力度,切实搞好社会稳定工作。一是重点搞好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对出现的上访案件依照《信访条例》和有关政策依法进行调处,并对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引发的上访案件也高度重视,慎重调处。如对原红光一、二、三捕捞队、船厂的186名渔民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做过细致的乡镇、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389思想工作,力求问题妥善解决。今年渔民群众情绪一直比较稳定,截至目前没有出现新的上访事件,社会稳定工作明显好转;二是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2007年,红光工委曾多次会同边防、县海洋与水产局、安监部门对海上、陆地开展较大规模的集中安全生产检查,未发现安全事故及隐患存在。
  (二)关心教育、计生工作及弱势群体,确保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保持同步发展。一是加大了教育设施投入力度。红光中心小学校舍历年紧张,教职员工宿舍拥挤,学生活动场地狭小,学前班不能开办,学前儿童不能进校园。面对这一现实,红光工委向多方筹措资金11万元,新建教室四间,并对原有的教室、办公室、教职工宿舍、校园环境进行了修缮和整理,基本满足了教学需要;二是加大对弱势群众和困难群众求助力度,完成了安居工程建设,在风暴潮到来之前,住房困难群众喜迁新居;三是加大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力度。5月份会同公安、工商等有关部门人员,对红光所有空挂户口、流动人口开展了集中清理清查,共清查流动人口601人、复查36人、办证29个、落实当地管理57人,计生工作有了新的起色;四是积极做好农村医疗保险工作。目前已有529人参加了农村医疗保险,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8.5%。
  (三)立足工作实际,大力发展旅游业经济。一是召开领导班子会议,认真总结07年以来旅游业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根据旅游业目前的现状及形势,本着“查问题、找原因、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探索旅游业发展新思路、新办法。二是对07年制定的旅游业发展的有关制度及措施,对照08年旅游业出现的问题,本着“留优除缺、力求完善”的思路,逐一进行审定和修改,进一步建立健全旅游业各项制度和措施。
  (四)立足渔业发展工作实际,积极引导渔民转产转业,加快渔业生产结构调整步伐。发展是主题,人才是关键。近年来,我处始终站在“科学发展、为民谋利”的高度,把提高渔民科技素质作为渔业发展的突破口。一是紧紧抓住全县开展“千村万户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的大好时机,广泛开展渔民科技培训,并通过邀请渔业部门技术人员举办培训班、发放明白纸、外出考察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广大渔民群众的科技素质。二是大力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方针,办事处分别在07年和08年组织单位技术人员及各行政村部分养殖能手,到江苏大丰市、山东海阳市和威海市等渔业生产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和技术。通过外出参观考察,既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又增强了渔民对发展养殖业的信心和决心,效果显著。截止目前,我处共举办渔业知识培训班20余次,组织外地考察学习10多次,培训各类渔业技术人员和骨干231名。这一战略方针的实施,为我处渔业、水产业及养殖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三是立足“新品种、高效益”两个关键,对现有渔业养殖结构进行了有效调整,并通过建立渔业示范区、发展高效生态渔业、重点推广海珍品养殖技术和虾蟹贝主体渔业养殖技术等方式,极大地弥补了渔业发展结构的不足。截止目前,红光现代渔业示范区开发面积达到5000多亩,已成为目前全市最大的现代渔业示范区,并初步建成了全市科技含量最高的海水渔业产业化科技示范中心,有效扩大了我处渔业生产养殖的开发空间。
  附:红光党工委书记、副书记、委员名单书记:盖乃高(2008年3月离职)孙伯彦(2008年3月任职)副书记:孙春峰杨文亮委员:白英山姜子健390中共东营市委纪事社区管委会党工委工作概况社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商岩一年来,垦利县社区党工委紧紧围绕城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以加强城区管理为重点,以搞好社区建设为依托,不断完善社区党的建设的新机制、新格局,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进一步加强了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努力提高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战斗力和影响力,使垦利县社区党建有了新起色。
  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
  (一)组织概况目前,垦利县社区党工委共有8个基层党组织,包括县社区管委会机关党支部,城区派出所党支部和6个社区居委会党支部,党组织组建率100%,共有党员87名。其中,55岁以上的占18.4%,36-54岁的占47.1%,35岁以下的占34.5%,女党员占40.2%,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43.7%,中专以上学历的占62.1%。
  (二)党的建设社区工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了对各社区居委会党支部的领导,根据各党支部党员情况,进行了党员走访,摸清了党员底数,组织辖区内的居民党员及工商户党员等参加组织生活,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开展工作,各社区党支部除定期不定期组织辖区党员学习外,每周定时定点在社区内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庆祝发展、稳定的大好形势,并在“元旦”、“五一”、“七一”、“十一”等重大节假日期间组织寓教于乐的群众文化活动,深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做好城区“三个文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7年,共有5名同志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组织补充了新鲜血液。
  为了确保社区党建工作进一步扎实开展,社区工委成立了由工委书记任组长、分管副书记任副组长的党建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党建成员具体抓的领导体制,为社区党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按照上级党委的要求,社区工委把社区党建工作与社区建设和社区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年初,与各所属党支部签订了《社区党建工作责任书》,对社区党建工作任务目标提出了明确要求。根据“一岗双责”制,对每个社区支部职责范围内的党建工作进行了细化、量化,进一步明确了社区干部在党建工作中应负的责任,确保了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年底,组织了党建工作考核组对各支部的党建工作按百分考核制进行检查考核,对成绩优秀的前两名支部进行表彰奖励。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一)不断自我完善,社区规范化建设又上新台阶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垦利县社区党工委于2008年元月16日迁入原县财政局办公楼办公,彻底改善了社区机关办公条件。继续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投入力度,筹集资金33万余元,对胜兴居委会办公用房进行了装修,并统一配备了内部设施。经县政府同意,提高了办公经费和居委会工作人员的生活补助,将居委会办公经费由原来的每居每年7000元提高到每居每年20000元,工作人员的工资标准也由750元、乡镇、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391950元分别提高到850元、1050元。
  不断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着力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为加强居委会规范化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2007年1月份,通过人事部门公开考选了4名大专以上学历的年轻社区工作人员,进一步提升了社区工作人员队伍的整体文化素质。
  (二)创新途径,以积极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化调整充实了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健全了组织网络。制定下发了《2007年宣传思想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明确了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开展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居民素质。各居委会充分发挥居民学校、远程教育、宣传栏的重要作用,组织居民开展了健康知识讲座、法律普及讲座、安全警示教育和反邪教宣传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思想道德建设活动,使居民们进一步参与到和谐社区创建活动中来,以活动促进居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丰富了居民文化生活。各居委会加大创建和谐社区工作力度,在资金困难、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与辖区单位实行资源共享,广泛开展了一系列共驻共建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在重大纪念日和节假日期间,开展了一系列特色活动。一年来,基本做到了月月有活动、天天有项目,极大地丰富了城区居民的文化生活。
  关心未成年人工作成效显著。组织开展了多次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和法制教育会,收到显著效果。
  积极开展“绿色社区”创建活动。通过优化社区环境、提高城区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素养,组织各居委会开展了以“树立生态环保观念,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构建社区绿色文明”为主题的“绿色社区”创建活动。目前,除新建的胜兴居委会外,其余6个居委会全部被评为市级“绿色社区”,为创建生态县奠定了基础。
  (三)以人性化服务为标准,构建一系列目标管理体系,使社区计生工作步入了规范化轨道2007年初与城区87个县直单位签订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责任书》,做到了目标明确,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形成了管理有序的目标管理体系。对国有控股企业实行了“法人代表责任制”,认真落实重点管理、一票否决、离职审计、追踪奖惩制度。
  加大了对下岗职工的计划生育管理力度,重点将往年未到站人员、夫妻双下岗人员列为重点管理对象,由单位负责组织免费健康查体,减少了违法生育现象的发生。
  (四)以提供优质服务为载体,社会保障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按照动态管理、应保尽保的原则,对城区内的低保户坚持每季度进行一次低保调查,对各单位和居民进行了详细的摸底排査,把生活困难、家庭收入低于生活保障线的居民纳入低保范围。2007年,城区共纳入低保183户,387人,月发放保障金68051元。12月份为每户低保户发放冬季取暖补助600元,合计发放10.98万元。
  认真做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2007年,垦利县城区共有142人享受到了医药费补偿金合计30余万元;为14人申请大病救助金73万余元,报销门诊医药费5.8万元,并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重新采集信息,调整了城区参保居民档案,调整后,居民可以就近到所属居委会办理报销手续,方便了居民群众。按照2007年市委市政府新政策的要求,采取“边宣传,边发动,边登记,边建档”的办法,为4044名城镇居民办理了2008年参保登记手续,收取医疗保险费用共计46.3619万元,并全部新建了个人参保档案。
  城区残疾人保障服务得到了有效落实。重度特困残疾人专项救助金发放及时。在全市开展的“科普助残进万家”活动中,各居委会扶392中共东营市委纪事持10名残疾人从事个体经营,帮助残疾人实现脱贫,辐射带动残疾人家庭年增收10%以上。为3名残疾人赠送了轮椅,为城区新增的20户特困重度残疾人家庭发放了特困重度残疾人救助证。
  做好了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严格把关,为36名下岗职工办理再就业优惠证,并及时给他们提供就业信息。
  城区武装工作走向制度化、正规化。2007年重新进行了民兵整组,登记编排,重新组建了民兵应急分队和民兵连,并规范整理了武装档案。2007年,垦利县城区共有388人参加了兵役登记,预征对象57人,有31名适龄青年光荣应征入伍。连续五年来没有发生责任退兵事件,兵源质量得到接兵部队的高度评价。
  加快社会养老设施建设。垦利县康力老年公寓一期工程投入使用。入住规模达216人,有效缓解了当前广大居民的养老压力,为垦利县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认真做好社区慈善事业。社区慈善分会成立以来,发动广大居民捐款21828元,救助大病大灾家庭10户。
  (五)加大社会综合治理力度,综合治理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强化治安防范措施,努力打造平安社区。提高民警政治理论素质和业务水平,以“六抓”带队伍,打造素质优良的公安队伍。实行网格化巡逻,创立以三警合一为基础的“四三三”治安防控体制,突岀了防范这个难点,加强综合治理。2007年,城区派出所共接处警1439起,同比下降10.07%,其中各类刑事案件64起,同比下降36.22%,治安案件42起,同比下降27.03%,查结41起,依法处理各类违法人员36起67人;抓获现行犯罪嫌疑人22人;年内共管理重点人口16名,未发生一人重新犯罪;办理二代身份证3260个,管理常住人口27929人,出租房屋1546家,特种行业83家,重点要害部位77处,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和引起重大影响的社会丑恶现象。
  深化宣传教育,细化制度建设,强化监督检查,确保了安全生产无事故。深入开展了“安全生产月”和“百千万培训计划”宣传教育和大检查活动,制定了应急救援预案,成立了社区救援队伍。做好了“法律进社区”和“交通安全进社区”工作。
  积极做好信访工作,促进社会稳定。以居委会为依托,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积极了解社情民意,认真倾听群众呼声,特别关注弱势群体,将不稳定因素及时向上级汇报,配合上级机关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确保矛盾纠纷不出社区。2007年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31件,调处31件,处结率100%。
  (六)继续高度重视社区信息宣传工作,扩大社区的影响力,营造大社区氛围不断加强了与各新闻媒体业务的联系,投稿采用率大幅度提高,宣传成效显著。2007年,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文章7篇,在省级报刊、电视台、网站等发表文章7篇,在市级刊物、电视台等共发表文章30篇,在县电视台播出新闻41篇。特别是6月5日,振兴社区组织的“好邻居环保大比拼”活动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省电视台《正午时光》节目中同时播出,不但为社区赢得了荣誉,而且提升了我市的知名度。
  三、创新与经验为进一步促进和谐社区建设,联合县文明办在城区内开展了“好邻居”、“好邻居标兵”评选活动。这次活动历时3个多月,从宣传发动、居民组推荐、居委会初评、评委会复评到评选结果公示,共评选出“好邻居”100名、“好邻居标兵”10名。评选期间,各社区居委会开展了形式新颖的评选活动,城区居民积极参与,形成了争创“好邻居”、“好邻居标兵”的热潮。经过紧张筹备,6月26日晚,城区乡镇、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393“好邻居”、“好邻居标兵”颁奖晚会在黄河广场举行,市县领导出席了颁奖晚会,并为“好邻居标兵”颁奖。晚会中还运用多媒体穿插播放了“好邻居标兵”先进事迹影片,使居民群众对他们的事迹有了更直观、更详细的了解,激发起了居民以标兵为榜样,勤学文明知识、争做文明之事,争做文明之人,广泛参与到和谐社区建设中来的热情。
  继续完善了居民组长制度。充分调动居民组长的积极性,带动广大城区居民广泛地参与到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中来。各居委会定期召开居民组长会议,汇报前阶段工作,安排下一步工作任务,居民组长将各自负责居民组的户籍信息变动等情况整理核实清楚后,交居委会汇总,并及时录入家庭信息档案,使居委会对辖区内的居民变动情况有了及时、准确、详细的了解。居民组长已在社区各项工作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成为促进我县和谐社区建设的得力助手。2007年,由居民组长上报或协助制止的偷盗、抢劫案件就有10余起,处理矛盾纠纷37起。越来越多的居民组长积极参与到居委会组织的各种活动中来,在“慈心一日捐”活动中,他们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发动,使居民踊跃参与,累计捐款3700元。
  进一步完善社区居民信息管理系统。通过2006年3个多月的努力,全城区的居民家庭信息已全部录入微机,2007年我们完善了居民家庭信息档案管理软件的电子网络化管理工作,进一步核清居民家庭信息,确保居民家庭档案信息每月至少更新一次。使城区居民户籍管理不断细化和深化,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城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我县城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认真做好“科普社区通”试点工作。为更好地在社区群众中营造崇尚科学、崇尚文明的良好氛围,在开发区、胜兴居委会进行“科普社区通”试点工作。成立了科普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科普工作制度,积极落实“四个一”即“一栏、一队、一校、一站”建设,多方筹集资金建立了科普宣传栏、画廊,分别组建了53人、57人的两支科普志愿者队伍,创办了教学设备先进齐全,教师队伍相对稳定,能容纳120人的居民科普学校和集教学、文化、娱乐、健身于一体的居民科普活动站。在居民小区、学校、企业等人员密集的地方进行了以“普及科学知识,共建和谐社区”为主题的大型科普知识图片展2次,组织居民收看科普宣传教育警示片6次,有近1000人接受教育。举办“社区文明建设”、“常见疾病防治”、“女性身心健康”、“家庭安全知识”、“民事案件纠纷调解”、“反对邪教,珍惜生命”等知识讲座,使科普知识普及到每个家庭。
  在今后的工作中,垦利县社区党工委将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推进城市化建设的要求,以加强社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扩大党在社区工作中的覆盖面,增强社区党的工作影响力、渗透力和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广大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推进垦利县城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协调、健康发展。
  附:社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副书记、委员名单书记:商岩副书记:曹玉松李洪江委员:袁森才李希红谢美荣关永胜

知识出处

2008中共东营市委纪事

《2008中共东营市委纪事》

《2008中共东营市委纪事》准确记述了区委工作的基本面貌,重点反映区委认真把握团结实干、统筹发展的工作基调,在转方式、调结构,谋长远、抓重点,搞改革、促开放,惠民生、保稳定上采取的一系列新机制、新举措,取得的一系列新成绩、新发展。《纪事》将作为区委的编年实录和交流党建信息、探索执政规律的有效平台,进一步强化党史资政辅政功能。

阅读

相关人物

周天奎
相关人物
李来贞
相关人物
杨同起
相关人物
袁金龙
相关人物
张全武
相关人物
王培勇
相关人物
宋江美
相关人物
宋新立
相关人物
张月强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垦利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