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2008中共东营市委纪事》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20000075
颗粒名称: 胜利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
分类号: D262.3
页数: 4
页码: 273-276
摘要: 胜利街道党工委书记刘俊强近年来,胜利街道党建工作按照市、区组织工作会议要求,以服务为第一要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加强街道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着力点,突出村居换届、工作创新、“三诺制”推行、为民办事全程代理,街道党建工作上了新的水平,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实现了有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党委工作 工作概况

内容

胜利街道党工委书记刘俊强近年来,胜利街道党建工作按照市、区组织工作会议要求,以服务为第一要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加强街道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着力点,突出村居换届、工作创新、“三诺制”推行、为民办事全程代理,街道党建工作上了新的水平,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实现了有好又快发展。
  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胜利街道辖区面积360平方公里,共辖6个行政村、7个社区居委会。全街道总人口近8万人,农村人口6027人。有基层党组织17个,其中村级党委1个。有党员433人,其中农村党员213人、社区党员90人、企业党员21人、机关党员109人。另外,妇女党员有91人,35岁以下党员132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党员200人,流动党员1人。近年来,街道党工委先后被市委、区委授予“五个好党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王营支部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另外还有15个基层支部、13个站所受到市委、区委表彰,97名党员受到街道以上表彰。
  1、重视班子的思想建设。结合各级教育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解决了班子成员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工作作风、服务质量、精神状态、运行机制和政策措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经常性的学习培训,使领导干部达到了武装头脑,提高觉悟,坚定信念的同时,提升了思想素质和政策水平。重视班子的廉政建设。制定了《招待定额包干、定点制度》、《关于干部进修学习费用报销的有关规定》和《预算外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民主评议、诫勉谈话、民主生活会、经济责任审计和质询制、问责制等制度,确保了干部队伍的廉洁自律。重视班子的作风建设。认真开好民主生活会,教育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求实务实抓落实,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2、加强农村党的组织建设。农村党建是党建的基础,街道党工委加强了以村“两委”班子为重点的农村党的建设。抓住村居换届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扬民主、严格程序,加强引导,认真组织,按照“双高双强”的要求配齐配好班子。2007年,村“两委”换届一次成功率达到100%,4500口人的辛镇村实现了书记、主任“一人兼”,村“两委”全部交叉任职,村支部书记、主任“一人兼”比例达到85%,村“两委”交叉任职比例达到90%,干部职数减少5人,平均年龄降低3.8岁。加强了村级班子的教育培训,村“两委”成员政治素质、文化水平、帮富带富能力大幅度提高,为新区建设、辛镇村拆迁及“三网”绿化等重点工程的实施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3、重视加强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把党员队伍管理与远程教育、三级连创、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增强了党员党性修养和党章意识。认真组织党员学习《关于中国共产党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规定》,教育党员及时足额上缴党费。在吸收入党积极份子工作中,严格把好理论培训、群众和党员评议、组织审查关,按照 “双高双强”标准从生产和工作一线发展党员,严格实行党员发展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保证了党员的质量。近三年来共发展党员38名,其中农村党员7名,经济能人5名。严格流动党员管理,落实党员评议制度,党员管理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
  4、找准载体,基层党建工作扎实有效。一是实施党员素质提升工程。加强党员政治理论学习,搞好党员群众科技知识培训。现农村党员掌握1-2门致富技术的占41.3%,年家庭收入超5万元的占30.5%。二是实施党员形象塑造工程。在党员中开展了党员服务区、设岗定责、“五好”党员创评活动,广大党员有了在新时期施展个人才能、展示先进性的舞台。自活动开展以来,参与党员服务区、设岗定责活动的93名党员发挥自身优势,在服务群众、参与管理等方面认真履行职责,树立了党员的良好形象。三是实施党建氛围营造工程。近年来,先后制作党建图板110块,粉刷永久性宣传标语60余幅,制作《村官一陈守田》等宣教片3个,以庆祝党的生日为重点举办活动8次。每年组织表彰优秀党组织、优秀党员,定期走访困难党员,为农村60岁以上无固定收入的党员每年发放补助300元,营造了浓厚的党建氛围。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2007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9.98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144万元,同比增长9.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68亿元,同比增长3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89亿元,同比增长31%。实现财政收入3835万元,同比增长2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66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了8.53%。以内。万元GDP能耗、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继续下降,圆满完成年度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1、坚持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一是大力增加农民收入。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突出培育林果、畜牧、水产等农业主导产业,积极实施优势农产品建设工程,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先后投资170多万元,配套完善了辛镇村2400亩果树示范园,规划建设了韩家村2600平方米畜牧养殖小区,建设完成了王营村南美白对虾养殖小区,设施水产养殖基地扩建工程全面竣工。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从55%±升到61%,农民的非农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从43%上升到48%。二是扎实推进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对农村劳动力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农业种养技术培训600人次,劳动技能培训120人次,农民种养技术水平和劳动技能进一步提高。三是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积极实施“四清五化八到户”工程,村容村貌不断改观。
  2、坚持效率优先,市、区重点工程顺利推进。站在全局的高度,积极配合市、区搞好广利河综合治理工作,圆满完成了2007年度的迁占任务。“三网”绿化工程扎实推进。按照高规格设计,高标准施工的原则,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投入资金1104万元,上阵大型机械3500台次,完成土方117万方,完成土方进度的90%以上。市区两级“三网”绿化工程现场会先后在街道召开,工程建设工作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3、坚持规范运作,辛镇村工作稳步推进。辛镇村二期41栋、1170户楼房已全部建设完成,并顺利交接,楼房分配和拆迁准备工作有序进展。进一步规范辛昌置业有限公司的运营,经济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村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壮大。进一步提咼村民生活补助标准,从去年1月份开始,在原来每人每月150元的基础上,提高到每人每月200元。适时引进物业公司,新村实现了正规的物业化管理,村民生活居住条件不断改善。
  4、 坚持多措并举,党的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提高——社会治安持续稳定。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突出抓好建筑市场、出租房屋等重点区块的集中整治。坚持油区、城区并重,大力开展“平安胜利”建设工作,狠抓了基层基础建设,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12.9%,辖区内无治安突出问题和治安混乱区块,为城市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着力解决信访突出矛盾和问题,街道未发生影响重大的到市去省进京上访事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搞好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辖区安全生产继续保持零事故的良好局面。
  ——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牢固树立“优化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夯实城市基础,提升城市品位”的工作理念,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做好城市拆迁改造建设,制止乱搭乱建行为,创造了亮、洁、绿、美的城市环境,顺利通过了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和全国“三灭”先进城市复审。
  ——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人武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区基层武装部民兵连“部室家”现场会在我街道胜利召开,辛镇民兵连被确定为全区试点单位。人口与计生工作扎实推进。强化利益导向机制落实,加强对育龄妇女的教育管理,确保了无计划外生育。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辛镇老年公寓运行规范,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文教、卫生、优抚等工作取得长足发展。
  三、创新与经验1、创新农村退职村干部管理机制。针对农村退职干部逐渐增多,部分退职干部作用发挥不够等问题,街道在如何加强对农村退职干部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健全“三个机制”,即:农村退职干部保障机制。制定了《关于对农村退职干部实行定期补助的规定》,对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连续任职满6年,村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连续任职满15年,支部委员、村委委员连续任职满25年的,根据任职职位、任职年限等条件,规定补助标准范围,每年给予在职工资30—80%的补助。并规定了因犯错误被免职的、自行脱职的、被劝告辞职的、已一次性处理的,不享受定期补助待遇;农村退职干部考核机制。将退职干部参加集体活动、完成交办的任务、党费交纳、建言献策、保护集体利益、自我约束及在党员群众中的影响等10项指标作为考核内容,每年由街道党工委、村支部对其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确定年度退职补助标准和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农村退职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对退职干部进行教育培训,要求培训时间不能少于10天,每年上报一次思想汇报。通过灵活多样的教育培训,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了解所思所想所盼,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提高了政治素质,确保了退职干部的“先进性”。农村退职干部管理的“三个机制”,实现了干部管理的延伸,成为街道团结退职干部、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的杠杆。
  2、创新干部考核管理评价体系建设。在抓好年中和年末集中考核的同时,对重点工作要进行专项督查,同时,创新股级干部和一般干部职工的评价体系建设,在全体干部中特别是股级干部中大力推行“末位管理”机制,对于股级干部,考核最后一名要调离工作岗位或取消股级干部待遇,对一般干部职工,考核最后一名要取消评先树优资格和提拔资格。同时,要强化考核的导向性,把督查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提拔、调整的重要依据。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干部主观能动性,使其发挥潜能,使股级干部真正起到带头作用,促进街道经济的发展。
  3、创新社区党员管理制度。在社区积极推行“双向三卡”制度。即“社区在职党员登记卡、社区党员记录卡和社区活动情况反馈卡”,实现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与社区党组织“双向联系、双向服务、双向反馈”的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驻区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和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活动与管理的长效机制,不断深化社区党建工作。自活动开展以来,已有78家驻区单位的1278名在职党员在中山社区登记报到,承诺义务巡逻、党课辅导、健康指导、法律知识咨询等20余种服务项目,并开展多项为民服务活动。如:开展了 “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知识讲座”、“全国高血压日义务诊疗”等活动,增强了广大居民的卫生保健意识;开展了 “青少年家庭教育知识讲座”、“科普进社区”等活动的开展,营造了浓厚的社区文化氛围,为广大青少年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环境。同时,针对“居民定向服务需求表”收集的居民需求,按照轻重缓急的不同分类处理,对于需要即时解决的,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尽快解决。对于不需即时解决的,或社区工作人员暂时无力解决的,社区党组织主动与各驻区单位党组织联系,借助登记在册的党员力量找到解决办法,截止现在共登记居民需求36项,解决34项。
  附:胜利街道党工委书记、副书记、委员名单书记:马学舜刘俊强副书记:张金红委员:李国昌(2007年10月离职)(2007年10月任职)陈吉强高玉明刘劳动王光伟

知识出处

2008中共东营市委纪事

《2008中共东营市委纪事》

《2008中共东营市委纪事》准确记述了区委工作的基本面貌,重点反映区委认真把握团结实干、统筹发展的工作基调,在转方式、调结构,谋长远、抓重点,搞改革、促开放,惠民生、保稳定上采取的一系列新机制、新举措,取得的一系列新成绩、新发展。《纪事》将作为区委的编年实录和交流党建信息、探索执政规律的有效平台,进一步强化党史资政辅政功能。

阅读

相关人物

刘俊强
相关人物
张金红
相关人物
李国昌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