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强村简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广饶年鉴2000》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6603
颗粒名称: 经济强村简介
分类号: F291
页数: 3
页码: 279-281
摘要: 经济强村简介菜园村菜园村位于镇政府驻地,184户,752口人,村委会辖4个村民小组。村两委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巩固、加强、提高集体经济的同时,突出抓了二、三产业。充分利用小城镇开发的独特优势,先后办起了衡器五金铸造厂、家具厂、建筑安装公司、胜利综合厂、椭圆形齿轮流量仪表厂等集体村办企业。同时发展了商贸、饮食、服务、运输、加工等个体业60余家。先后有28户村民按照城镇建设规划布局,建成了商住两用楼和别墅式住宅楼,并形成了商业一条街。“三提五统”、“农业税”等一切应由农民负担的费用,全部由村财政承担。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增强,村两委加强了公益事业的建设。1999年,与镇政府联合,投资新建了小学教学楼和高标准幼儿园,改善了教学环境和学习条件。
关键词: 城镇 发展 大王镇

内容

菜园村菜园村位于镇政府驻地,184户,752口人,村委会辖4个村民小组。村两委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巩固、加强、提高集体经济的同时,突出抓了二、三产业。充分利用小城镇开发的独特优势,先后办起了衡器五金铸造厂、家具厂、建筑安装公司、胜利综合厂、椭圆形齿轮流量仪表厂等集体村办企业。同时发展了商贸、饮食、服务、运输、加工等个体业60余家。先后有28户村民按照城镇建设规划布局,建成了商住两用楼和别墅式住宅楼,并形成了商业一条街。“三提五统”、“农业税”等一切应由农民负担的费用,全部由村财政承担。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增强,村两委加强了公益事业的建设。1999年,与镇政府联合,投资新建了小学教学楼和高标准幼儿园,改善了教学环境和学习条件。
  大王东村王东村有320户,1121口人,耕地面积958亩。1999年,全村实现社会总产值8036万元,农业产值3100万元,人均纯收入3380元。
  该村位于阳河东岸,潍高路以南,小王路由该村通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是发展经济、招商引资的最佳地带。有橡塑厂、制砖厂、密封件厂、钢材批发市场等年产值超500万元的企业5处,个体私营业户58户,运输专业户16户。王东村商贸长廊,是大王镇城区开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镇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贸易场所。1999年度已竣工62栋商住两用楼,现有饮食、服务、加工、维修、橡塑、建材、电子、副食等私营业户45家,为商贸街的全面开发,奠定了基础。全村实行农田统一耕翻、统一播种、统一浇水、统一品种耕作,所有费用,由集体负担。加大对蔬菜大棚的资金投入,全村165个高标准冬暖式大棚,安装了先进的滴灌设备,种植了高产、优质、高效系列品种蔬菜。对全村街道进行了硬化、美化,建设了高标准的村委大院。积极开展争创文明户、文明村民等活动,办起了农民科技学校、图书室、老年人活动室。多次被县委、县政府和镇委、镇政府授予“经济强村”、“十佳文明村”、“花园式”村庄、“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社会治安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河沟村河沟村位于阳河东岸,潍高路南侧,大王经济开发区内。有420户,1562口人,总耕地面积1038亩。1999年,全村实现社会总产值5767万元,农业总产值802万元,工副业产值4965万元,人均纯收入3380元。
  河沟村党支部、村委会积极带领村民投身经济建设,先后建成中小型企业10多处。1999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沿潍高路两侧进行商业开发,共建设高标准商住两用楼260余间。积极引导有基础的农户从事建筑业、运输业,组建建筑工程队、运输队6个,实现年产值930万元。全村共有建筑、运输、商业网点、服务、饮食、加工等工商企业90余处。在经济不断增长的同时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0万元建起了高标准的村委办公楼。该村多次别被县委、县政府和镇委、镇政府授予“经济强村”、“精神文明先进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李桥西村李桥西村位于大王镇政府的西北,有389户,1389人,土地面积1673亩。1999年,社会总产值达到86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30元。有80多户在村骨干企业有股份,有40多户从事个体私营经济。李桥西村的企业以橡胶加工为主,固定资产100万元、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8家,以生产各种规格的胶管、PVC管、内外轮胎为主导产品。其中恒丰橡塑厂拥有固定资产950万元,年产值达3000多万元,从业人员1100人。其产品除销售全国各省外,还出口柬埔寨、越南等国家。

知识出处

广饶年鉴2000

《广饶年鉴2000》

本年鉴主要记述2000年广饶县行政区内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重点反映广饶县“两个文明”建设的新成就、新进展、新问题。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