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乡村医生与合作医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刘集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236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乡村医生与合作医疗
分类号: R197.1
页数: 2
摘要: 建国前,刘集村先后有3处私人开设的药铺,经办人是刘谦光、聂柞楷、刘玉泉。建国后,政府在刘集村设立一处药所,由于当时条件所限,无公房,只得因陋就简,借用民房。该药所迁址数次,起初是在村民刘福寿家东院,1958年以后转到他家西院,后来搬到村民刘兴义家,再后来又搬到西小庄刘祖仁家。医生是曲方贡、刘芳溪,司药徐洪玲。
关键词: 刘集村 医生 医疗

内容

建国前,刘集村先后有3处私人开设的药铺,经办人是刘谦光、聂柞楷、刘玉泉。
  建国后,政府在刘集村设立一处药所,由于当时条件所限,无公房,只得因陋就简,借用民房。该药所迁址数次,起初是在村民刘福寿家东院,1958年以后转到他家西院,后来搬到村民刘兴义家,再后来又搬到西小庄刘祖仁家。医生是曲方贡、刘芳溪,司药徐洪玲。
  1966年,刘集公社在刘一村新建了第一处卫生所,此时医疗工作人员增多,有刘芳溪、徐洪玲、曹友彬、郝宝谦、李秀兰(女)、张沛文等。该卫生所的服务范围主要是面向刘集公社18个大队的社员。
  1970年8月,刘集卫生所撤销。当时上级要求每个大队都要办起一个医疗所,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四个大队合办一处医疗所—刘集卫生所。医疗工作人员有刘奎贞、许秀英、刘乐志、张振业。并由张振业任所长,许秀英任司药。
  刘芳溪由史口卫生院医生,被派往刘集卫生所任主治医师。
  1974年增加医护人员刘美亭、刘明华、王秀美3人。
  1978年,刘集卫生所撤销,由各大队自办卫生室。从此直到2003年,刘集村各村卫生所(自办)由下列人员经办:
  刘一村:刘奎贞
  刘二村:张峰山刘金铭
  刘三村:刘乐志
  刘四村:张振业张振明
  60年代末,全国农村实行合作医疗制度。刘集全村于1970年10月成立了刘集村合作医疗卫生所。当时有1名司药,3名医生,3人自制中草药,使村民有病能及时得到治疗,同时做到一人有病大家帮,减少病灾户的经济负担。
  全村参加合作医疗人数1867人,每人每年缴款1元。当时在条件差、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医务人员经常用针灸和中草药、土单验方为群众防病治病。为提高业务水平,刘芳溪经常组织医务人员学习业务技术,并到外地参观学习先进经验。通过学习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坚持做到“四个一样”(即白天晚上一个样,晴天雨天一个样,家人外人一个样,干部群众一个样)。
  多年来,合作医疗所的医务人员热情、认真的为广大群众服务,受到了广大群众的赞扬,也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多次表扬。曾出席县卫生先进集体代表会两次,公社卫生先进集体代表会多次。1974年刘乐志代表合作医疗卫生所出席惠民地区卫生工作先进集体代表大会。
  2003年8月,在区、镇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刘集全村投资10万元,在刘三村建起合作医疗全科医疗站,占地面积400平方米,业务用房面积190平方米。村民都参加合作医疗,每人每年交款10元,加上级有关部门扶持,村民就可享受所用药费的25%,最高到1000元。

知识出处

刘集村志

《刘集村志》

出版者:《刘集村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地:2004.1

本志共分十篇,内容包括:村庄、居民、经济、村区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文教·卫生、村民风俗、荣誉、人物。《刘集村志》是刘集村有史以来的第一部村志。她的问世,是刘集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是全村的一件大事。《刘集村志》是刘集村数百年来不平凡历史的精要概括。刘集村有着悠久的历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