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现河庄油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营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155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现河庄油田
分类号: P618.13
页数: 2
页码: 117-118
摘要: 现河庄油田位于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西段,为一北东一南西走向的鼻状构造。该油田共有63个小断块,至1997年底已探明39个断块,分布在四个大断块区(河10、河31、河50、河68),主要含油层系为沙一、沙二、沙三段,分为19个开发单元。共计含油面积42平方千米,地质储量8634万吨,动用储量6929万吨。现河庄油田油层断层多,断块小,构造复杂。
关键词: 东营 石油 开发

内容

现河庄油田位于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西段,为一北东一南西走向的鼻状构造。该油田共有63个小断块,至1997年底已探明39个断块,分布在四个大断块区(河10、河31、河50、河68),主要含油层系为沙一、沙二、沙三段,分为19个开发单元。共计含油面积42平方千米,地质储量8634万吨,动用储量6929万吨。现河庄油田油层断层多,断块小,构造复杂。油田含油层系多,储量相对集中。油田相继在东营组、沙一段、沙二段、沙三段发现油层,主要含油层系为沙二段油层,油层埋藏深度1700~3100米,一般深度2370米,含油井段长达1400米。现河庄油田油藏类型多,油水关系复杂,根据油层的沉积特征及构造可分为断层控制的构造油气藏、断层和岩性控制的构造岩性油藏、岩性控制的岩性油气藏3种类型。由于各断块的位置高低、开发程度和油藏类型不同,天然能量相差悬殊。
  天然开发阶段自1964年4月开始试采,河2井射开沙三段油层3层、7.5米,用4毫米油嘴获日产油12.6吨。1975年7月河50、河31、河43断块投入开发,1977年1月河10、河68断块投产。至1977年11月,油田共投产56口井,日产水平1152吨,建成年产35万吨生产能力。该阶段开发特点是压力、产量下降快,无水采油期短,油井见水早,含水上升快。
  注水开发阶段1977年12月~1983年,先后对河50、河31、河68、河10等4个主要断块的8个单元进行注水开发,共投注转注水井11口,日注能力达到1932立方米。至1983年底,共有生产井57口,日产水平1344吨,水井11口,注采比0.54。该阶段开发特点是地层压力基本稳定,平均总压降从注水前的1.87兆帕,平缓地下降到1983年的2.15兆帕,含水上升得到控制。
  详探扩边、综合调整、扩建产能阶段1983年12月~1989年6月,通过不断滚动扩边,断块接替,综合调整,补孔接替,放大压差生产,油田产量连续增长,储量得到充分动用。至1989年6月,全油田有油井294口,开井237口,日产油水平2741吨,综合含水84.3%,水井71口,开井64口,日注水平8123立方米,注采比0.42,累计产油491.56万吨。该阶段开发特点是产液量、产油量大幅度上升,地层压力有所下降,含水上升速度加快。
  产量穗产阶段1989年7月--1995年12月,通过三维地震及钻井资料,滚动勘探开发受断层、岩性双重因素控制的隐蔽油藏和沙三段岩性油藏;精细油藏描述,加强主力油藏屋脊高部位,边角滞流区的补充完善;对局部井网进行注采调整。该阶段储量动用充分,主力油藏递减大,全油田产量出现大幅度下降。至1995年底,油田有油井414口,开井249口,日产液水平16360吨,日产油水平1704吨,平均单井日产油水平6.8吨,综合含水89.6%,累计产油1268.04万吨,采出程度18.24%。
  综合挖潜阶段1996~1997年,通过复杂断块完善井网,老区主力块控水稳油,加强沙三段油藏滚动勘探开发,陆续发现河146、河143等断块,建成10万吨产能,通过综合挖潜,油田产量持续稳定在55万吨以上。
  至1997年底,有油井489口,开井244口,日产液水平17857吨,日产油水平1613吨,综合含水91%,含水上升率为零,产油1516.76万吨,采出程度22.08%,水井数113口,开井93口,日注水量10528立方米。
  第四节天然气开发
  胜利油田的天然气资源主要由气层气和溶解气(伴生气)组成。东营区境内的气层气主要分布在胜坨油田、东辛油田,溶解气(伴生气)分布在全部油气田中。油田伴生气随原油一起采出,在集油站通过油气分离器将油气水分离。1966年12月31日胜坨油田1区宁3井作为第一口气井投产,日产气10万立方米。
  胜利油田开发初期,除一部分天然气作为原油保温燃料外,剩余天然气放空燃烧。1965年始,天然气进入居民家庭和食堂、锅炉房作为燃料使用。至1990年,约有11万居民常年使用,上千台小型锅炉夏季使用。这部分天然气消耗量占总产量的1/3左右。
  1971年5月,垦利县化肥厂投产,油田天然气开始综合利用。这座小化肥厂原设计年产合成氨3000吨,每日使用伴生气2万立方米。1971~1975年(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油区地方和油田内部陆续建成天然气做原料的中小型化肥厂11个,甲醛厂2个,炭黑厂1个。后因油田内部供气不足和环保等原因,关停并转6个工厂。至1995年底,还有8座中小型化肥厂使用天然气,年用气量4000万立方米左右。
  1976年,以天然气作为主要原料的齐鲁石化公司第二化肥厂30万吨合成氨供气工程投产,标志着天然气的开采、集输、加工形成完整体系。1986年胜利油田油气集输公司成立,使天然气的开发管理走向专业化管理的轨道。通过不断采用先进技术,实行科学化管理,天然气已成为列入国家计划的产品。胜利油田每年向二化供气3.4亿立方米左右。除个别边远油田尚有少量放空外,绝大部分天然气都得到充分利用。
  80年代后期,胜利油田逐渐投产一批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燃气轮机发电机组。1985年,建成东营压气站50万立方米/日天然气深冷分离装置。到1995年已建成投产此类装置3套,还有其它3~25万立方米/日中小型天然气深冷装置17套,年天然气处理能力为9.37亿立方米。
  胜利油区天然气资源紧缺,动用程度较大,未动用的储量比较分散且远离供气管网,动用难度较大。至1997年底,胜利油区累计探明天然气储量1708.24亿立方米,标定可采储量513.64亿立方米,动用储量1415.28亿立方米,动用程度82.8%。其中:气层气含气区31个,含气面积219.5平方千米,探明储量320.64亿立方米,占22.6%。投入开发24个含气区,动用储量284.68亿立方米,动用程度88.8%。共投产气井332口,开井144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东营区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0

本书分二十五篇,内容包括:行政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石油;城建环保;农业;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商业;财政、税务、金融;政党、政协;政务;公安、司法;军事;教育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