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物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1420
颗粒名称: 第一章 人物传
分类号: I042
页数: 19
页码: 677-695
摘要: 本文描写了利津县人物其中李杏村,季华,彭子东,李克南,李岫文,魏青山,张天庆,汪校云,赵凯,于廷臣,王林,陈光桐,岳滋源,杨立德,扈荣山,王兰斋,李毓田,李焕昌,宫琴堂,彭一民,刘秉刚,王法尧,谢碧清,杨庆德,李吉祥,王友成,刘筱楼,石学孔,王同俊,张兆义,李占元,王建芝,李守俭等。
关键词: 人物形象 人物塑造 利津县

内容

李杏村
  李杏村(1891-1986) 利津县明集乡南望参村人,曾任国民党三十二军中将副军长、第二绥靖区济南防守司令等职。
  李杏村出身农民家庭,幼年在家乡读私塾6载,后入沾化县立高等小学堂就读。毕业后,相继在山东陆军学校、湖北武昌陆军预备中学和河北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1918年加入晋军,先后在商震部下任排长、连长、营长、旅参谋长、团长、旅长、中将师长、副军长等职。1933年初,任三十二军一四二师师长时,在冷口参加长城抗战,重创日军。冷口失守后,随商震撤至北平地区。1935年10月,李杏村被委任为河北省政府委员、省保安处长。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李杏村任河南省第十区(洛阳)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后期一度兼任河南省粮政局局长。任职期间,积极组织发展和训练地方抗日武装力量,受到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兼河南省政府主席程潜的赏识和洛阳地区人民群众的赞誉。1944年5月日军进攻洛阳,李杏村率部配合国民党第十五军与日军展开血战,后突围负伤脱险。
  1944年夏,李杏村在惩治地方恶霸势力时,伤及时任河南省政府主席刘茂恩的亲族,刘怀恨在心,进行报复,以诱骗的手段扣押李杏村,并枉加罪名,妄图将其置于死地。李杏村委托刘鉴等人四处奔走,多方求援,呼吁军事委员会上解此案。经过多次周折和斗争,始得转送重庆国民党军法执行总监部处理。最后李杏村以河南省粮政局的名义退交部分用款而终结此案。
  1946年6月,国民党政府发动反革命内战。同年冬,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保荐李杏村任济南防守司令。1948年8月济南战役前夕,李杏村应国民党华北“剿总”傅作义将军电邀赴北平,傅劝李出任天津警备司令,李杏村婉言谢绝,于同年10月由北平乘机赴青岛,翌年春去台湾。1986年8月22日在台北病逝,终年95岁。
  季华
  季华(1905一1986)女,原名季淑英、季浴华,利津县盐窝镇盐西村人,曾任济南市卫生学校工会主席。
  1905年2月15日,季华出生于利津县盐窝西村,后因黄河决口,全家迁至县境北部陈家庄。1921年再遇黄河水灾,随全家迁至济南。后相继在济南兢进女学、山东省立女子中学、济南女子师范就读。1928年济南“五三”惨案后,季华转入山东曲阜省立第二师范就读,在校参加进步学生运动。1929年毕业前,学校组织去南京参观陶行知办的晓庄师范时,季华得到在南京中央大学读书并从事地下革命活动的李竹如的鼓励和支持,考入南京国立中央大学艺专,从此与李竹如一起生活,并参加爱国学生运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季华积极参加南京师生和全国各地赴宁师生“抗议国民党政府不抵抗政策、捣毁国民党外交部、痛打外交部长王正廷”的请愿示威活动,她被野蛮镇压的国民党反动军警揪掉一绺头发。当时李竹如任中共南京中央大学地下支部书记,支部的秘密会议,经常在他们居住的房间召开。不久,反动当局勒令中央大学提前放寒假,驱赶外地学生回家,季华与李竹如回到济南。此时,以张苇村为首的济南市反动当局大肆搜捕进步学生,季华被捕入狱。不久,因查无实据,取保释放。1932年9月,季华与李竹如到北京办理正式结婚手续,然后一起去山东平原省立第五乡村师范任教。其间,她协助李竹如在校内从事地下革命活动,组织读书会,传播革命思想。李竹如组织师生编演洪琛的进步话剧《五奎桥》、《香稻米》及揭露满洲国的《大登殿》等,季华负责化妆和舞台设计。李竹如在家中组织革命师生集会,季华经常担负接待和放哨任务。1935年至1936年李竹如与季华相继回到济南,季华在济南市立实验小学任教,同时参与李竹如主持的济南《新亚日报》副刊编辑工作。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竹如奔赴抗日前线,季华带着不满4岁的儿子以手工卷烟为生,后在小学任教,艰苦度日。1942年,李竹如在山东抗日根据地牺牲。抗战胜利后,季华与儿子一起奔赴山东渤海区,先后在渤海公学、惠民中学、惠民师范从事教育工作。国民党军进犯山东解放区时,她参与组织学校师生开展增产节约支援前线活动,曾立二等功。济南解放后,季华作为政府代表,在济南私立福幼助产学校工作,后该校与山东省济南助产学校、济南市卫生学校合并。季华历任政治教员、党总支部委员、工会主席等职。195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年离休,处级待遇。1979年迁居北京。1986年9月29日病逝,终年81岁。
  彭子东
  彭子东(1906-1999)原名彭震英,利津县北宋镇彭家村人。中国大学毕业,利津教育界知名人土。
  彭子东于1926年毕业于山东省立惠民第四中学。1928年春北伐军进入山东,共产党人李竹如为了取得合法身份,进行革命活动,便联合国民党进步人士冯纪龙、赵旭之、彭子东等准备回利津开展工作,并先派彭子东为交通员前往准备。县城克复后,李竹如组织成立了国民党利津县临时党部,旋改为利津党务指导委员会。彭子东除分担党内职务外,还兼任县立第一高级小学政治工作。不久,李竹如的中共党员身份暴露,被迫离去。
  1928年济南发生“五三”惨案。当时,彭子东组织县立第一高级小学g币生示威游行,查禁日货,巡回讲演,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激发民众爱国热情。1929年,他被任命为利津县立小学校长。1930年考入北平中国大学哲学教育系。毕业后,先后在莱阳乡师和济阳乡师任教。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学校解散,他回到利津,不久县城沦陷。
  1938年初,华北第一路游击司令刘景良攻占利津,建立县政府,彭子东被任命利津县立中学校长。在校期间,组织带领全校师生在县境城乡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39年1月,日军第二次侵占利津城,学校停办,他回到乡下。不久,伪县政府决定恢复县立中学,拟聘请彭子东出任校长,他坚辞不应,激怒了伪县长,扬言要逮捕他,彭被迫于1940年逃往济南。后经济南教育界著名爱国人士綦际霖(利津县綦家夹河人)介绍,到济南师范任教。后又相继在益都中学、德州中学、济南五中等校任教。
  1948年9月济南解放。彭子东主动找到军管会要求复教工作。接着参加了中共地方组织举办的“教育研究会”,学习革命理论。不久,他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0年抗美援朝运动中,他支持唯一的儿子彭幼东参军,获得“模范军属”锦旗。
  1949年起,彭子东先后在济南三中、五中任教,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他知识渊博,诲人不倦,深受学生爱戴。数十年从事教学工作,桃李芬芳。
  彭子东于1983年离休,享受县处级待遇。离休后发挥余热,继续担任校外辅导员,关心培养下一代,并热心为《利津县志》提供了大量史料。1999年1月29日病逝于济南医院,终年93岁。
  李克南
  李克南(1907一1990) 原名苑新吾,1942年任中共沾南地下区委书记时,化名李文,后改为李克南。山东省沾化县费家村人,曾任利津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李克南生于农民家庭,幼年在本村读书,后入山东省立第四中学附设高小、第四中学就读。1929年中学毕业后,任本村小学教师4载。期间,由于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爱国主义觉悟大为提高。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李克南参加沾化县反日委员会,任宣传干事,组织青年学生游行示威,张贴标语,宣传抗日救国,检查与抵制日货。不久,抗日委员会被迫解散,他回村参加农业生产,同他人合伙开油坊。
  1940年4月,李克南参加冀鲁边区鲁北支队教导大队,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八路军阳信县大队一连指导员,中共沾南区委书记,沾化县民政科科长,惠民县政府秘书等职。抗战时期他任沾南区委书记时,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建立抗日基点户、基点村,发展与建立农村党的基层组织,改造乡村伪政权,发展地方抗日武装,建立抗日群众团体,遵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团结争取一切可以团结争取的力量,共同抗日。在他的教育帮助下,季姜堂的伪乡长买了国民党逃兵的两支枪,送交抗日民主政府。沙窝张村共产党员刘振声,组织了30多人的抗日武装小分队,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在抗日斗争的险恶环境里,李克南卓有成效地开展了敌占区工作,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李克南先后任利津县政府秘书,山东省人民检察院检察员,利津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任职期间,依然保持老八路作风,艰苦朴素,工作认真负责,坚持党性原则,秉公执法,清正廉洁,团结同志,关心同志。在年老体弱的情况下,带病主持工作,并下乡蹲点,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党员。
  李克南于1966年离休。1990年4月11日病逝,终年83岁。
  李岫文
  李岫文(1910-1990) 女,利津县利津镇大北街人。重庆市三十七中学校长,教育界知名人士。
  李岫文1910年8月6日出生于中农家庭。1927年在利津县立女子小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两年。其间,她参加学校的妇女促进委员会,利用课余时间,走上街头,深入家庭,宣传破除迷信,提倡妇女放足,上学识字。从1929年起,先后在北平大学附属高中部、北平师范大学就读。
  李岫文在北师大读书期间,由于经常接触进步师生,阅读革命书刊,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爱国主义觉悟大为提高。1935年她参加了北平“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1936年参加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群众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其间,她团结进步同学,宣传抗日救国,反对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和独裁专制,倡导民主自由,为党组织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1937年夏,李岫文在北师大毕业后,到山东滋阳教书。因抗战南下与党组织失去联系。此后,她辗转去了重庆,先后在重庆牛角坨戏剧学校、南溪第二社会教育团及巴县、江津等地工作。期间,李岫文曾一度恢复过党的组织关系,但因频繁变动,复又失去了与党组织的联系。
  1946年至1951年李岫文任重庆沙坪坝儒英小学副校长。1951年起,先后任重庆市教育工会副主席、重庆市第二十中学校长、三十七中学校长等职。
  她有较高的学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勤恳工作,奋力进取,为党的教育事业倾注了毕生精力和心血,做出了应有贡献。1956年12月,她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被评为重庆市优秀校长。1957年在中国教育工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教育工会全委会委员,先后被选为重庆市一至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文化大革命”中,李岫文受到不公正对待。1978年党组织为她恢复名誉,推倒一切不实之词。同年5月离休。1990年8月10日病逝于重庆,终年80岁。
  魏青山
  魏青山(1910一1999)原名魏树云,利津县利津镇北关人,曾任山东省监狱副监狱长。
  魏青山,幼年读小学4年。1930年去沾化县下洼镇当学徒,学习修理钟表和刻字手艺。出徒后,自营修表刻字铺,先在沾化县城,后迁至义和庄。抗日战争爆发后,沾化北部义和庄一带兵连祸结,日伪顽反复为患,店铺生意无法经营。1941年10月,八路军山东纵队三旅部队解放了沾化北部义和庄一带村庄。在共产党抗日救国政策的感召下,魏青山毅然弃商,投身抗日活动。后在中共清河区党委领导的“滨(县)利(津)沾(化)垦(区)抗敌同志协会办事处”任秘书。期间,魏青山与抗协办事处的杨少心、张洪勋等人,为争取民众团体和地方武装加入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了大量工作。
  1943年,在抗日斗争的峥嵘岁月里,魏青山受党组织派遣,以修表和刻字职业为掩护,潜入利津县城,搜集日伪的军事部署和活动情报,按时与清河军区(后为渤海军区)直属团政治处敌工股股长刘惠芳等接头联系,为打击日伪、胜利进行反“扫荡”斗争和解放利津县城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4年8月利津县城解放后,魏青山回到沾化县义和庄,携带自营的石印机加入渤海军区第四军分区生产股,建立北海银行印钞厂修械部,对外称利津县建华铁工厂,任副厂长。后建华铁工厂移交渤海行署实业处。1949年魏青山加入中国共产党。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建华铁工厂迁往德州市,后发展成为山东省重点机械工业企业德州机床厂,魏青山改任营业部主任。1954年被调入德州劳改队生建机械厂任副厂长。其间,该厂生产了大量的农用解放式水车、双轮双铧犁等农业机具,为建国初期发展地方工农业做出了很大贡献。
  1961年,魏青山被调往山东省劳改局直属的济南生建钢铁厂任副厂长。1962年调入山东省监狱任副监狱长,主管生产和技术工作。其间,省监狱逐步由原来只生产鞋服的罪犯监管场所,发展成为生产大型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大型国营企业。魏青山1980年离休,1999年4月病逝于济南,终年89岁。
  张天庆
  张天庆(1912一1993)山东省广饶县六户乡大许村人(今属东营区六户镇)。曾任利津县政府副县长、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张天庆出生贫苦农民家庭,幼年在本村读书5载,后学做木工,参加农业生产劳动。1940年春,八路军山东纵队三支队开辟小清河以北地区,中共清河区党政干部在广北六户一带开展抗日工作,张天庆受到革命教育,于是年夏参加大许村抗日自卫团,不久担任自卫团长、基干队长和村长。194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中,张天庆组织带领自卫团员、基干队员和村民,站岗放哨,盘查行人,挖抗日沟,实行空室清野,埋设地雷,封锁路口,积极开展反“扫荡”、反“蚕食”斗争。与此同时,他按照区委的部署和要求,依靠发动群众,冒着生命危险,掩护了数十名八路军伤员。
  1943年9月至建国初期,张天庆先后任垦利县七区征收队长、行政村长、区委文书、组织委员、副区长、区长等职。这期间,他深入基层,组织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息、锄奸反霸、参军支前、反蒋治黄、土地改革等项运动,工作勤恳负责,卓有成效。1950年6月张天庆担任垦利县农委主任后,遵照县委的部署和要求,带领工作组,先后在永安区和罗镇区农村进行结束土改试点工作,取得经验,指导了全县面上的工作。
  1952年至1966年,张天庆历任垦利县法院院长,垦利、利津县政府副县长,国营徒骇河农场党委书记,利津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县委常委、利津一中党支部书记等职。任职期间,他勤恳努力,尽职尽责,以身示范,克己奉公,密切联系群众,保持和发挥了一个老共产党员的优良品德和作风,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1955年春,任利津县政府副县长的张天庆指’挥与带领全县治黄员工,战斗在第一线,夜以继日,奋力拼搏,按照预期计划,胜利完成黄河滩头堵口任务。1961年秋至1963年,他任县委常委、副县长期间,正是经济严重困难时期,他带领县直有关部门负责干部,赴烟台,跑上海,下浙江,努力争取外援,千方百计购集代食品,为安排好全县人民的生活,发展农业生产,恢复国民经济做出了很大贡献。
  “文化大革命”期间,张天庆任利津一中党支部书记时,遭受严重迫害,多亏两位同学援救,才免遭不幸。1969年起,他先后任利津县招待所所长、县卫生组组长、县政治部副主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他服从组织安排,不计名利得失,忍辱负重,带病工作,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博得干部群众的好评。
  张天庆于1983年离休后,继续关心国家大事,关注利津经济建设。在年老体弱伤腿的情况下,还经常到学校、厂矿对青少年一代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1993年11月15日病逝于利津县人民医院,终年81岁。
  汪校云
  汪校云(1913-1997)上海市提兰桥区人。1937年4月投身革命,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红四方面军战士。
  汪校云出生于贫寒之家,为生活所迫,幼年随父亲四处奔波,饱尝了人生的磨难和艰辛。17岁进入上海一家磁器厂当学徒工一年,而后又到上海码头干装卸工数载,受尽了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也目睹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国民党政府的黑暗腐败。
  1937年4月,在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时期,汪校云满怀革命豪情,毅然离开家乡投身革命,参加了江杭游击队,转战于平湖一带。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至建国初期,历任红四方面军一师一团三营战士、班长,特务团侦察班长,华中苏皖边区警卫排长,华东军区卫生部重伤员医院管理员,华东军区新兵营管理员,华东军区教导团学员等职。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汪校云出生入死,转战南北,冲锋陷阵,英勇杀敌,先后参加数十次重大战斗,并两次荣立战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长期艰苦的战斗中,他的腿脚落下了伤残。
  建国后不久,汪校云从部队转业到利津县商业系统工作。他以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身份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工作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忠于职守,党叫千啥就干啥,表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他清正廉洁,艰苦朴素,深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汪校云从不搞特殊,晚年也没有向组织上提过任何要求,同时还再三嘱咐家属及子女不要搞特殊化,更不要给组织上添麻烦。
  1997年1月1日,汪校云病逝于济南医院,终年84岁。
  赵凯
  赵凯(1916-1986)原名赵毓遂,利津县利津镇赵家夹河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后勤部政治委员。
  赵凯7岁起在本村读私塾5载,后在利津县立高级小学、济南第一师范附小、山东惠民第四中学、济南正谊中学、北平山东中学高中部、北平辅仁大学就读。
  赵凯在济南、北平读书期间,经常阅读进步书刊,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1935年参加北平“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1936年参加共产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群众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他投笔从戎,走上抗日救国的道路。
  1937年9月,他与部分平津流亡同学一起南下山东青岛、济南等地,向人民群众进行抗日救亡的宣传教育。同年10月,中共党组织分配他到国民党七十七军一八一师石友三部做友军工作。1938年6月,赵凯在山东莱芜土门村经何志静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被调入石友三部任手枪营一连政治指导员。1939年初,由于石友三坚持反共立场,赵凯等一批共产党人和革命者离开石友三部,赴晋冀豫区党委党校学习。结业后,赵凯先后任山东《大众日报》社编辑,八路军山东纵队二支队(后改称山东纵队二旅)政治部教育干事、宣传干事、宣传队队长,莒南、日照县抗日民主政府民政科长、代理县长,滨海区建国学院教育科长等职。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赵凯经常带领武装小分队,辗转活动在敌占区和游击区,开辟抗日根据地。组织发动群众参军参战,发展地方抗日武装,建立基层抗日民主政权,发展抗日群众组织,同日伪顽进行短兵相接的斗争,参加大小战斗60余次。
  1946年冬,赵凯由地方调回军队,先后任滨海军分区教导大队副政委、政委。
  1949年2月,国民党黄安号军舰由青岛起义,投奔山东滨海军分区所辖新(浦)海(州)连(云港)地区。3月,赵凯调任华东军区警备三旅黄安号军舰政治委员。当时,国民党当局曾派飞机四处搜索,掷弹恫吓,妄图炸毁黄安号军舰。舰艇部分起义官兵,思想波动较大,有人暗地策反,企图将军舰开回国民党辖区。赵凯察觉后,及时向起义人员进行形势、任务和前途教育,稳定军心,保护了舰艇。不久,赵凯率黄安号军舰与当地陆军配合,赴奶奶山执行剿匪任务,荣立二等功。
  1957年,赵凯被授予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1961年被授予大校军衔。
  建国后,赵凯长期从事海军院校和海军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先后担任海军第一预备学校政治委员,海军高级专科学校政治部主任,海军通讯学校政治委员,海军东海舰队后勤部政治委员,海军东海舰队政治部军职顾问。数十年来,为海军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为海军部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献出了毕生精力。1986年4月28日,病逝于上海医院,终年70岁。
  于廷臣
  于廷臣(1918-2001)艺名筱白孩,利津县北宋镇吴苟李村人。著名吕剧艺术家,山东省第一个吕剧专业艺术团体的团长。
  于廷臣出生于贫寒之家,幼年随父母以乞讨为生,9岁时父亲因病无钱医治撒手人寰。在本村同族一些好心人的关照下,于廷臣入私塾随班念书3年。12岁拜广饶田庄的田书善、王顺田为师,学习上妆扬琴。学艺三年后出师,跟随师父在惠民、阳信、无棣、乐陵、商河等县流动演出,以维持生计。20世纪30年代末,于廷臣靠朋友关系到了济南,参加戏班义和班,在新市场风顺茶园唱戏。
  经过多年的潜心学习和艺术实践,于廷臣进步很快,他会戏多,行当全,除老旦戏外,其他角色都能唱。在济南风顺茶园以唱小生戏为主,所演《丁僧扫雪》,在观众中影响很大。
  1947年莱芜战役中,华东野战军活捉了敌中将副司令李仙洲。这时,驻济南的国民党军如临大敌,实行全市戒严,停止一切娱乐活动。因此,于廷臣断绝了生活来源,只得靠拉东洋车维持全家生计。
  1948年9月济南解放后,于廷臣又在风顺茶园演出上妆扬琴。不久,他被推选为义和班的负责人。1951年参加全省文代会,深受教育鼓舞,政治思想有很大提高。20世纪50年代初,于廷臣与李赵壁合写了现代剧《张大有被骗》,揭露反动会道门罪行,在济南演出20多场,场场爆满,成为山东吕剧发展史上第一个现代剧目。此后,他们又改编和创作了《王秀鸾》、《赵小兰》、《小女婿》等剧目。1951年10月山东省成立了第一个吕剧专业艺术团体一鲁声琴剧团,于廷臣当选为团长。1953年更名为鲁声吕剧团。1954年该团参加华东戏剧观摩会演,于廷臣获演员奖。1956年鲁声吕剧团被批准为国营济南市吕剧团,政府派干部担任团长,于廷臣任副团长。此间,他们按照文化部的演出规划,曾先后到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和福建等地演出,深受欢迎。以于廷臣为主要执笔改编和创作的《逼婚记》、《闹房》两个剧目,1962年晋京汇报演出,剧组人员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董必武、邓颖超的接见。“文化大革命”中,《逼婚记》等剧目被当作“大毒草”受到批判、禁演。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逼婚记》恢复上演,受到国家主席李先念的肯定和赞赏。后该剧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
  于廷臣艺术精湛,艺德高尚,在山东文艺界享有很高的声誉。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市劳模,并两次当选为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和济南市剧协理事,市政协委员。
  于廷臣退居二线后,仍致力于现代剧的创作,并不断整理优秀传统剧目。2001年1月21日病逝于济南医院,终年83岁。
  王林
  王林(1919一1990)曾用名王淑孔、王景明,山东省广饶县稻庄镇城坞村人。曾任中共利津县委第一任书记,军委装甲兵政治部副主任。
  王林出生于农民家庭,自幼聪颖好学,7岁入校,先后就读于广饶第一小学、广饶县立中学和济南惠商职业专科学校。1938年5月参加李人凤领导的山东淄博抗日武装三大队,不久,改编为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十团。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山东纵队三支队十团锄奸干事、连指导员,中共广饶县委青年部长、组织部长,清河区清东地委民运部长,清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垦利、利津、滨县县委书记兼独立营(团)政委等职。曾参加东范、南河、清水泊、解放利津城等数十次战斗。
  1943年春,王林任中共垦利县委书记兼独立营政委。其间,他除主持领导县委的全面工作外,还经常深入到敌占区和游击区,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发展地方抗日武装,改造乡村伪政权,开辟抗日根据地,并与敌人进行短兵相接的斗争。1943年冬,日伪军对清河地区进行“二十一天大扫荡”,王林率垦利县党政军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战斗,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1944年8月,利津县全境解放,9月建立中共利津县委,王林任利津县委第一任书记兼独立营政委。任职期间,他组织带领县委、县政府干部深入基层,广泛发动群众,开展锄奸反霸、减租减息和大参军运动。1945年春全县有千余名青年参军。在运动中,建立健全村级抗日民主政权,发展壮大了党的基层组织,普遍建立抗日群众团体。这期间,王林还率利津县独立营开赴前线,配合渤海军区主力部队作战,参加了解放蒲台和滨县城等战斗。
  王林在垦利、利津县工作期间,被誉为是“县委一班人的好班长”、“独立营的好政委”。
  解放战争时期,王林先后担任渤海军区教导团政委,华东军区随军学校政治部组织科长,军政干校组织部副部长,华东军政大学第二总队副政委。曾参加淮海、渡江等战役。建国后,历任华东军区装甲兵教导团政委,军委装甲兵政治部组织部长,第五坦克学校政委,装甲兵学院政治部主任,军委装甲兵政治部副主任等职。曾被中央军委授予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1984年5月离休。
  1986年5月,王林等部分在利津县战斗过、工作过的老领导,应利津县委、县政府的邀请,参加《中共利津县党史大事记》审稿会。会议期间,王林发表了许多热情洋溢的讲话;看望了健在的老党员、老干部;瞻仰了利津烈士陵园和北张革命烈土公墓。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展示了他的人格魅力和政治工作者的风采,给利津县的干部群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1990年12月,王林病逝于北京,终年71岁。
  陈光桐
  陈光桐(1921-1992)利津县北岭乡老台三村人,出生贫农家庭,幼年在本村读私塾,后考入县立第二高小,因家境困难,被迫辍学。为寻求生计,于1936年随父母迁往县境东北洼毛司坨村(后属垦利县,已被黄河水淹没)。
  1941年8月,八路军山东纵队三旅进驻以八大组为中心的垦区,相继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和抗日群众团体。陈光桐先后任自卫团长和村长。其间,他带领自卫团员站岗放哨,盘查行人,组织群众大挖抗日沟,埋藏粮食,实行空室清野,积极参加反“扫荡”、反“蚕食”斗争。1944年9月,陈光桐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任毛司坨行政村村长。任职期间,他组织发动各自然村的干部群众,垦荒生产,参军支前,减租减息,查田定产,交纳公粮田赋,还积极为驻该行政村的渤海军区后勤机关及兵工厂、被服厂、油坊、酒厂等单位搞好服务。尽管工作繁重,他都能圆满完成任务。
  1948年,垦利县老解放区实行民主建乡,陈光桐调任永兴乡党总支书记,后任垦利县丰国、罗镇区委组织科长、副书记,垦利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等职。1956年利津、垦利并县后,陈光桐任利津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县委副书记。期间,遵照上级党委关于加强基层工作的指示精神,他先后在罗镇区、陈庄公社兼任党委书记。陈光桐在基层铺下身子,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注重调查研究,认真抓好农村基层工作。1958年11月利津并入沾化县后,陈光桐被调任沾化县委书记处书记。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陈光桐关心群众疾苦,经常深入农村,深入群众,访贫问苦,同农村社队干部一起,研究搞好生产自救和社员生活安排。
  1961年10月恢复利津县建置后,陈光桐任利津县委副书记。1962年参加省委党校学习结业后,先后参加了全省整党试点工作和广饶县的“四清”运动。“文化大革命”中,陈光桐一度受到不公正的对待,1970年后,历任桓台县委常委、副书记,阳信县委副书记。1980年调回利津,被选为利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1984年8月退居二线,1985年离休。1992年3月28日病逝于利津县人民医院,终年71岁。
  岳滋源
  岳滋源(1922-2003)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岳家村人。曾任惠民专区交通局局长、利津县县长。
  他出身贫苦农民家庭,小学文化,青年时期,在中共地方组织的培养教育下,积极投身抗日救国活动。1941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广饶县区武委会干事、县独立营直属中队副队长、武工队副队长、讨张(景月)战役后方司令部搜索战场队长、广饶县委驻毛王工作队副中队长、广饶县一区区委委员、武委会主任、人武部部长、区委副书记、书记。在革命战争年代,岳滋源出生入死,不畏艰险,积极投身抗日救国斗争和参加土改复查、动参支前等项工作。他立场坚定,爱憎分明,勤恳工作,为革命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岳滋源先后担任广饶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委委员,北镇汽车运输公司党总支副书记、副经理,淄博专区交通局副局长,惠民专区交通局局长,利津县人民委员会副县长、县长,利津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惠民地区交通局副局长等职。期间,他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尽职尽责,出色的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即使在“文化大革命”受到迫害时,他仍然坚信党,忠诚于党的事业,为党和人民工作。
  岳滋源在利津工作期间,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率先垂范,团结同志,民主作风好,平易近人,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赞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离休后,仍然关心交通事业的发展,表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
  2003年2月24日,岳滋源病逝于滨州医院,终年81岁。
  杨立德
  杨立德(1923一1994)利津县利津镇西南街人,著名山东快书演员,山东文化名人。
  杨立德父、叔皆为山东快书艺人。其父杨凤山,为济南快书界苟(春胜)、黄(春元)、杨(凤山)“三将”之一。杨立德出生前后,父母相继去世,由叔婶抚养。4岁开始随叔父学唱快书。5岁,叔去世,与婶相依为命。6岁,婶带其摞地摊说书挣钱糊口。12岁,随其他快书艺人流浪说书。1939年底,到济南说书,渐有名气,人称“杨小麻子”(杨立德为麻脸)。
  1941年至1944年,杨立德先后到江苏、河南及山东省内一些城市演出。其间,结识许多艺人,他虚心好学,博采众长,不断改进自己的说书艺术。1945年,他在青岛两个电台定时演播快书,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知名艺人。1949年6月青岛解放后,他加入胶东文协所属的“友谊社”。1952年,调入山东歌舞团曲艺队任队长。1953年,先后两次参加赴朝慰问团为志愿军演出。1955年,调入济南市曲艺队任队长。1960年,济南市曲艺队改为曲艺工作团,杨立德任副团长。此后,他曾到北京、天津、上海、南京、青海等地演出。
  杨立德经过多年艺术实践,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创造出清口、表演化装,塑造不同人物性格的一套表演方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被公认为杨派山东快书。同时,他与人合作,先后改编了几十篇山东快书作品。其中《武松传》(37万字)于1982年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山东快书优秀唱段《武松装姑娘》、《马家店》、《大搬家》、《路遇》等先后由中国唱片社灌制唱片。快书《调房》、《侦察兵》、《拦花轿》、《武松》等节目先后在中央、省、市电台录制播放。另外,他还多次获得省级创作奖和表演奖,并为曲艺界培养了许多优秀演员。
  杨立德曾任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顾问,山东快书研究会名誉主席,济南市曲艺家协会顾问,济南市市中区政协委员。1994年11月8日病逝于济南,终年71岁。
  扈荣山
  扈荣山(1923-1991)曾用名扈梅坡,利津县利津镇小李村人,山东省劳动模范。
  他自幼胆量过人,12岁随父下海捕鱼,20多岁组织起10余条小木船,成立全县第一个渔业互助组,继而又转为新华渔业社。不久,他担任船长、渔业社社长。扈荣山带头出海,打头船,创高产,很快把新华渔业社办成名扬渤海湾的先进渔业社。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扈荣山富有开拓精神。在渔业生产中,他不满足近海捕捞,驾驶小机帆船带领大家冒风险,战恶浪,闯远海舟山,获得渔业特大丰收,为全社闯出了一条渔业高产的路子。1954年至1970年,捕捞量逐年有大幅度增加。该社被评为县、地、省先进单位,扈荣山也多次出席山东省和惠民地区渔业生产积极分子代表大会。1971年他离开新华渔业社时,该社固定资产由原来的6000元增加到100万元,另外还有30多万元现金。
  随着渔业生产的发展,办船厂势在必行。为此,刁口公社党委征求扈荣山的意见,他果断地回答说:“我去办!”1971年冬,扈荣山带领13名渔民,靠着6间小土屋,一盘红炉,办起了船厂。他身先土卒,带头苦干,既是厂长,又当技术员、采购员、泥瓦工、装卸工,克服种种困难,三个月后造出第一艘船。随后,经过几年的努力,共造出68艘新船,最大的180马力。扈荣山带领大家白手起家,用十几年的时间,逐步发展到拥有60多万元固定资产、25万元流动资金的综合型制造加工企业。
  1985年春,中共东营市委决定开发滩涂,发展对虾养殖,并将试验区定在利津。利津县委经过研究,决定将这个任务交给扈荣山。他虽已年逾花甲,决心挑起这副重担,大干一场,搞好滩涂养虾,不辜负市县两级党组织的重托。当年,扈荣山带领大家在一千亩滩涂试验区内,养虾成功,年纯收入10万元,为全市的滩涂开发事业铺出了一条成功之路。1986年发展到3000亩,1987年发展到5000亩,占全县虾池的一半,并且连年丰收。时任东营市委书记的李哗称赞他“为全市的滩涂开发立了头功”。扈荣山创办的造船厂,也被县委、县政府改为利津县第二水产开发养殖公司,任命扈荣山为该公司经理兼党支部书记。
  扈荣山连续6年被评为东营市优秀共产党员,并当选为市人大代表。1982年和1986年两次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劳动模范。
  1991年12月27日,扈荣山患胃癌病逝于利津县人民医院,终年68岁。
  王兰斋
  王兰斋(1924-2001)利津县明集乡马镇广村人。原任福州军区守备三师政委、军区后勤部政治部副主任。
  王兰斋生于农民家庭,幼年读私塾数载,勤奋好学,思想活跃,追求进步。1942春,受到中望参村中共地下党员张兆义的帮助教育,立志抗日救国。是年夏秋间,中共清河区党委派沾利滨武装工作团进驻利西地区,王兰斋聆受革命教益,积极投身抗日活动。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在中共利西区委的领导下,他积极组织带领本村党员和群众同日伪顽开展各种形式的斗争。1944年4月正式脱产到地方工作,先后任利津县区委宣传干事、宣传科长、县委秘书、盐窝区委副书记等职。期间,王兰斋以饱满的革命热情,组织发动群众参加减租减息、锄奸反霸、土地改革、参军支前等项运动。
  1947年4月,王兰斋参加利津县轮战营,任副营教导员兼一连指导员。他带领支前民兵随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二十八师转战于泰安、连城、鱼台、汶上、梁山等地,实施火线抢救32次,抢救伤员400余人,火线运送炸药、手榴弹、子弹一大宗,毙伤俘敌数十名。战后该营被华野第十纵队领导机关命名为“模范轮战营”,王兰斋荣立二等功。
  支前任务结束后,1947年10月,王兰斋由地方调入军队工作,相继担任华野十纵八十二团民联股长,第三野战军二十八军二四四团政治协理员、团宣传股长等职。其间,王兰斋先后参加豫东战役、陇海路破袭战、济南战役和淮海战役等,荣立三等功2次。
  新中国成立后,王兰斋历任师政治部宣传科长,军政治部宣传处副处长,团政治委员,福州军区守备三师副政委、政委,福州军区文化干校政委,福州军区后勤部政治部副主任等职。他虽身居要职,却始终保持革命军人本色,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孜孜不倦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军事科学知识,为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王兰斋于1983年12月离休。2001年7月21日病逝于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终年77岁。
  李毓田
  李毓田(1925一1987) 利津县盐窝镇十六户南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二级战斗英雄。
  李毓田生于贫寒之家,幼年失学务农。1942年随父母迁居利津二区章丘屋子(今属垦利县宁海乡)。1943年,他父亲被“扫,荡”日军烧死。同年10月,李毓田满怀家仇国恨参加了区中队。1944年区中队升级为垦利县独立营,不久转为利津县独立营。1945年12月李毓田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6年6月在德州战役中,他英勇顽强,冲锋陷阵,一人歼敌1个班,战后被评为战斗模范。
  1947年4月泰安战役中,李毓田所在的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八十五团一营二连,担任攻坚任务。战斗打响后,班长负重伤,由他代理班长。李毓田带领全班战土,奋勇冲杀,毙敌数十人,并抢占制高点,胜利完成了攻坚任务。战后荣立一等功。同年,在打击进攻山东解放区的国民党新五军的阻击战中,他带伤坚持行军打仗,胜利完成了任务。战后荣获三级战斗英雄称号。
  1948年夏,李毓田在华野第十纵队八十五团担任排长时,奉命参加河南上蔡阻击战。他们团面对的敌人是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十一师,全部美式装备。在这场恶战中,李毓田率两个班阻击一个营的敌人,打退敌军多次反扑,保住了阵地,赢得了时间,胜利完成阻击任务。战后李毓田荣获华东二级战斗英雄称号。
  在淮海战役中,李毓田担任华野十纵八十五团一营二连副连长。战役后期,他们连接受攻占金寺庙的任务。战斗打响后,连指导员负伤耳聋,失去指挥部队的能力,副指导员英勇牺牲(连长在不久前的一次战斗中负伤住院),他自己挑起组织指挥全连战斗的重担。在李毓田的率领和指挥下,全连战土经过浴血奋战,反复冲杀,白刃肉搏,激战半日,全歼金寺庙守敌500余人,胜利完成攻占和守卫金寺庙的任务。李毓田荣立一等功。
  淮海战役结束后,李毓田先后参加了渡江战役、淞沪战役和解放平潭岛战斗,均胜利完成战斗任务。
  新中国成立后,李毓田先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八军八十四师二十一团团长、福建省军区独立一师师长、二十八军副军长等职。1987年8月12日病逝于南京医院,终年62岁。
  李焕昌
  李焕昌(1926-2003)利津县北宋镇碾李村人,曾任中国人民大学代理党委书记。
  李焕昌生于农民家庭,8岁入读私塾。12岁逢遇卢沟桥事变爆发,不久,日军侵占利津县。1942年冬,他被日伪军抓去做劳工。翌年春与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工作队有了联系,聆受革命教益,遂投身抗日救国活动。1944年8月参加工作,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入渤海区各救会训练班学习,后任利津县大盖区青救会主任、各救会副主任等职,参加了减租减息、锄奸反霸和大参军运动。1946年底李焕昌调入军队工作,历任利津县大队四连指导员,渤海军区七师三团三营连副指导员,第三野战军三十三军九十七师团连指导员、团政治协理员和二九o团直属部队党委副书记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他先后参加了周(村)张(店)战役、昌潍战役及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参加战斗百余次。
  1950年经上海警备区推荐,李焕昌考入中国人民大学。1952年调校委工作,任校团委组织部长、团委副书记,青年团北京市委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委员等职,为加强学校团的建设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1955年至1966年,李焕昌先后任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研究班党总支书记,马列主义基础系副主任、党总支副书记,历史系副主任、党总支书记。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他受到不公正对待,曾被隔离审查和下放江西“五七”干校劳动。1971年被分配到北京师范学院工作,任政史地系主任、政教系主任、党总支书记、院党委委员。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校后,李焕昌调回原校,任法律系主任、系党总支书记、校党委委员,兼任北京市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理事等。1983年他被调到校部工作,先后任校党委副书记、校纪委书记,校党委代理书记等职,同时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教代会常设主席团主席、校务委员会副主任。
  李焕昌在中国人民大学长期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建工作,他注重抓领导班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各种行之有效的制度,加强党组织的发展和学校民主管理等。他工作勤恳负责,计划性强,一贯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身示范,团结同志,开拓进取。他处事为人的原则是“无所保(保自己),无所求(追求个人利益),无所惧”。
  1987年李焕昌离休后,被聘为中国人民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2003年8月19日病逝于北京医院,终年77岁。
  宫琴堂
  宫琴堂(1926一1992)曾用名宫墅,利津县北宋镇后宫村人。曾任海军南海舰队政治部文化处处长,山东省济宁商校党委书记、校长。
  宫琴堂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7岁在本村读书。1943年日伪军侵占利津期间,他曾被敌人抓去修据点、干劳务。在中共地下党员李英奎等人的教育帮助下,于1944年11月参加革命工作,先后任利津县一区农救会工作员、县各救会代理秘书等职。其间,他经常深入基层,组织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息、锄奸反霸和大参军运动。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受到县、区领导的表扬,于194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战胜利后不久,宫琴堂从地方调入军队工作,历任利津县大队四连副指导员,渤海纵队二十三团十一连副指导员,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二十九师八十六团特务连指导员,第三野战军二十八军八十四师二五一团特务连指导员等职。先后参加了豫东战役、济南、淮海、渡江、淞沪、平潭等战役,总计参战百余次。1949年5月在淞沪战役攻打杨行的战斗中,宫琴堂率特务连攻占了敌人的第一道防线,敌立即发动猛烈攻势,妄图夺回失去的阵地。特务连英勇顽强,浴血奋战,连续打退敌人的七次进攻,子弹打光了就在敌人的尸体上寻找使用。宫琴堂鼓动大家“要人在阵地在!”尽管特务连伤亡较大,但阵地寸土未失,坚持到最后胜利,受到部队领导机关的嘉奖。解放战争中,宫琴堂曾两次荣立战功,多次荣获部队嘉奖。
  新中国成立后,宫琴堂长期从事海军工作,曾担任海军南海舰队司令部军训处科长、南海舰队政治部文化处处长(师职)等职。他驻守南海前哨,保卫祖国边疆,并积极参与海军学院的筹建工作。对所在海军部队的政治建设、军事建设和文化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其间,他两次出席军党代表大会。
  1976年4月,宫琴堂从部队转业,任山东济宁商校党委书记、校长。多年来,在教育战线上,他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全身心地投入商业教育事业,勤恳努力,以身示范,团结同志,大公无私,保持和发扬革命军人的优良传统与作风,为商业教育做出了出色的贡献。
  离休后,宫琴堂仍关心国家大事,关心下一代成长,为党的事业做了大量力所能及的工作,多次受到上级表扬。1992年2月29日,宫琴堂病逝于济宁人民医院,时年66岁。
  彭一民
  彭一民(1927-2000)利津县利津镇彭家村人。著名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
  彭一民生于书香门第,7岁入学,在惠民岱北公学读书6载。1939年小学毕业后,在山东省立第一中学、天津北洋大学就读。1950年毕业于北洋大学采矿工程系,后留校任教。1952年参加北京地质学院的筹建及周口店实习基地的开辟工作,后赴长春地质学院攻读研究生,专修工程地质,并以优异成绩毕业。毕业后,任北京地质学院讲师,学院工程地质教研室秘书、副主任。1976年起任工程地质专业副教授、教授。
  彭一民长期从事地质教育工作和地质学的科研工作,他既是一位优秀的地质教育家,又是一名造诣很深的地质科学家。20世纪50年代北京地质学院建校之初,他参与培养了一批当时国家建设急需的地质人才,后来又负责指导工程地质专业国内及越南留学研究生。70年代后期参与创办地质地震专业,为国家的地震研究和防灾减灾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他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平易近人,诲人不倦,深受广大师生的敬重和赞誉。
  彭一民为地质学理论的研究倾注了毕生精力。多年来,他与人合作,先后出版了《土质学》、《地震地质学》、《全波震相分析》等学术专著;翻译了《黄土与滑坡》、《水文化学原理》等译著。曾参与《中国地质构造体系及其应用》、《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北京地区地震地质条件及地震地面运动反应分析》、《二维数值模拟与超声波地震模型实验及其在城市地质中的应用》等科学研究项目。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7篇,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曾荣获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
  彭一民在研究地质学理论的同时,参加了一系列国家工程地质的科学试验和实践活动,还在中国地震学会等多种专业学术组织及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等多种学术报刊单位任职。
  2000年10月12日,彭一民病逝于北京医院,终年74岁。
  刘秉刚
  刘秉刚(1929-1999)利津县利津镇菜园村人。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守备第一师后勤部政委。
  刘秉刚生于农民家庭,小学文化。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渤海纵队和第三野战军三十三军任战士、班长、排长、副连长等职。曾参加山东胶济西线战斗、潍县战役和济南、淮海、渡江、淞沪等战役,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后又荣获国防部授予的解放奖章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章。
  新中国成立后,刘秉刚积极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和保卫社会主义的事业。先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十三军二九四团和公安十五师四十五团任政治指导员、教导员等职。1958年入湖南长沙第一政治学校进修一年,后调任南京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工作。1967年奉中央军委命令调入北京市公安局工作,先后在政保处、内保处任政委、处长等职。1975年任北京市公安局办公室主任。1980年调任南京军区守备第一师政治部副主任、后勤部政委。1982年离休。
  多年来,刘秉刚始终保持战争年代的革命精神和政治热情,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职守,为党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襟怀坦荡,正直不阿,经受了各种严峻的考验。他生活俭朴,廉洁自律,诚恳待人,尊干爱兵,深受干部群众的爱戴和敬重。
  1999年5月18日,刘秉刚病逝于北京医院,终年70岁。
  王法尧
  王法尧(1932一1999)利津县北宋镇五庄村人。曾任山东滨州地区人大工委副主任。
  王法尧出生贫农家庭,幼年在本村读书和参加农业劳动。14岁参加革命工作。195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蒲台县城关区青救会干事,史口区团委副书记,博兴团县委部长,博兴县小营区委副书记、小营公社党委书记,惠民地区农业局局长,滨县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惠民地区科委主任,滨州地区人大工委副主任等职。
  王法尧长期从事农村基层工作,艰苦深入,作风踏实,密切联系群众,工作卓有成效。
  1979年至1984年,王法尧担任滨县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期间,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解放思想,勇于探索,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认真抓好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试点工作,因地制宜,合理安排粮棉种植比例,搞好农村产业化结构调整,为滨县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尽快解决全县人民的温饱,做出了很大贡献。1983年,滨县跨入全国农业第一批翻番县的先进行列,并成为全国4个农业总产值增长两倍以上的县(市),1984年受到国务院表彰。当时担任滨县县委书记的尹致中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滨县的工作之所以取得较快的发展,是地委的正确领导,方向对头;再就是因为有一个好的搭档——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法尧,他同我密切配合,想到了一起,干到了一起。县委、县政府两套人马同心同德,并肩战斗”。
  1984年王法尧调任惠民地区科委主任、党组书记后,积极为地委、行署当好参谋。他认真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建立高中级知识分子查体制度,颁发知识分子荣誉证书,奖励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激发了广大知识分子的工作热情,在省内产生了很大影响。期间,全地区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取得较大发展。
  1990年王法尧任滨州地区人大工委副主任后,加强民主法制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带头学法,努力工作。
  王法尧于1992年9月离休后,仍关心和支持全地区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积极主动为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献计献策,牵线搭桥。
  1999年10月17日,王法尧病逝于山东泰美宝法医院,终年67岁。
  谢碧清
  谢碧清(1937一1993)福建省仙游县人。外科主任医师,曾任利津县医院院长、党支部书记,中共利津县四至六届县委委员。
  谢碧清1955年高中毕业后,考入山东医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沾化县医院,任外科医生。1961年10月调利津县医院,先后任外科主任、副院长、院长、党支部书记等职。
  谢碧清在利津县医院工作30余载,他一直勤奋敬业,努力奉献。始终把治病救人看作自己的天职,不仅认真为患者医病,而且在精神上给予安慰体贴。他一直是本着少花钱治好病的原则,尤其是对经济上有困难的患者和农民患者,尽量减轻其家庭负担。“文化大革命”中,他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但胸怀坦荡,无怨无悔,仍然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治病。
  几十年来,谢碧清在外科医学领域里执著追求,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利津县许多大型外科手术,如胃大部切除、开胸及泌尿科、骨外科等手术,都是以他为首开创的。做计生手术万余例,无一事故。他很重视总结临床经验,撰写外科学术论文20多篇。在国家级刊物发表3篇,参加省市级学术交流10余篇,获优秀论文奖2篇。他领导外科开展的“针麻腹式输卵管结扎研究”,获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科研成果乙级奖。1980年,谢碧清晋升为外科主治医师;1987年晋升为外科副主任医师;1989年破格晋升为外科主任医师。
  谢碧清担任院长期间,积极争取多方支持,修建门诊大楼,扩建职工宿舍,增加病床,添置现代化医疗设备,是医院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他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任职期间,培养了一大批内、外科技术骨干。
  1991年,谢碧清患脑瘤,经长期治疗无效,于1993年3月12日病逝,时年56岁。
  杨庆德
  杨庆德(1942-1999)山东省邹平县长山镇后芽村人,曾任中共利津县委书记,东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杨庆德1942年3月生于农民家庭。1962年在邹平师范学校毕业,同年10月参加工作,196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广饶县文教科工农教研室教研员,齐河、广饶社教工作队队员,广饶县李鹊区委副书记、李鹊公社党委书记,广饶县水利局局长等职。长期的农村基层工作,使他增长了才干,得到了锻炼。从1986年8月起,先后任垦利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市东区开发建设指挥部指挥,东营市政府副秘书长、市东区开发建设指挥部指挥,市政府副秘书长兼河口区委书记。
  1989年5月至1993年3月,任中共利津县委书记。任职期间,他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殚精竭虑,克服困难,兢兢业业工作,为利津县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做出了积极贡献。
  杨庆德在利津工作的几年间,全县旱、涝、风雹等自然灾害较为频繁,对农业生产造成很大影响。1990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全县连续降雨16天,平均降雨779.23毫米,同时,部分乡镇还遭受风雹袭击,使全县17个乡镇、510个村普遍受灾。杨庆德和县六大班子领导成员全部深入抗灾第一线,指挥抗灾救灾。灾后,县委采取紧急措施,组织动员全县各级干部进行生产自救。
  针对灾情,杨庆德在全县各级党员干部会议上反复强调,要从大涝中总结经验教训,认真进行反思。并提出“全党全民齐动员,重整旗鼓再大干,综合治理旱涝碱,来年实现‘三个三’(三亿斤粮食、三十万担棉花、工农业总产值三亿元)”的奋斗目标和口号,给全县干部群众以很大鼓舞。是年10月,全县掀起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潮,上阵劳力98000人,机械590台,牲畜6547头,其规模之大,参加人数之多,完成工程量之大,前所未有。其间,杨庆德率县六大班子主要领导与县直机关千余名干部职工,赴前刘乡农田水利工程工地参加劳动。从此,利津县每年冬春都组织农田水利建设会战,大搞农田配套方工程,建设高产稳产田,为农业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农业开发、中低产田改造、交通、电力建设及县城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等方面,也都有新的突破和重大进展。如创办县内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东营三利食品有限公司”,建起全市第一座黄河浮桥,在东营市率先实现全县村村通电。
  杨庆德在利津县任职期间,曾带病工作,顽强同病魔斗争。1993年1月上旬县委召开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期间,杨庆德正患病住院,但他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婉言谢绝了医生的再三劝阻,毅然出席会议并作主题报告。此外,他还曾遇母亲病故、妻子腿部摔折的不幸,但他严格要求自己,用很少时间处理好家事,迅速投入工作。
  杨庆德政治思想强,工作魄力大,思维敏捷,作风干练,有开拓精神。他注重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1993年3月起,杨庆德任东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其间于1994年3月至1997年2月兼任东营区委书记。在东营区工作期间,他把工作着重点放到了工业、农业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上。
  东营区建区较晚,工业底子薄,由于机制原因,有些区直企业面临倒闭。区化工厂是全区最大的工业企业,已停产很长时间。1994年杨庆德到东营区上任后,首先启动了化工厂,组建班子,选调技术人员,亲自靠上抓,在不长时间内,使化工厂重新开工,规模不断扩大,效益显著提高。在化工厂的带动下,其他区属企业也有了较快的发展。
  他关心“三农”(农业、农村、农民),注重抓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实施了万亩桑田工程,千栋蔬菜大棚工程和三万亩棉田荒碱地开发。同时,对油地关系、社会治安、工人下岗、社会保障等热点、难点问题,冷静思考,深入调查研究,统一党委、政府一班人的思想认识,认真加以解决。
  1999年2月2日,杨庆德病逝于东营市人民医院,终年57岁。
  李吉祥
  李吉祥(1946-1998)利津县盐窝镇新董村人,曾任利津县委书记,东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山东省农业厅副厅长。
  李吉祥生于农民家庭,自幼聪颖爱学,读小学和中学的时候,品学兼优。1966年利津一中高中毕业后,于当年11月参加工作,196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齐河、广饶县社教工作队队员,利津县城关区庄科公社文书、城关公社团委书记、公社党委宣传委员、副书记等职。由于他密切联系群众,工作成绩突出,1975年当选为中共利津县委常务委员会委员,不久任城关公社党委书记。1976年又破格晋升为县委书记,并一度兼任县革委主任。1984年5月调任垦利县委书记,后又升任东营市政府副市长,山东省农业厅副厅长。
  李吉祥任利津县委书记期间,带领县委一班人认真贯彻执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党的工作着重点及时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1979年开始在农村抓点带面,推行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翌年全县农村有86.4%的农业生产单位建立起以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粮棉大幅度增产。利津县在推行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方面,既稳且快,位居惠民地区各县前列。
  李吉祥工作作风深入踏实,艰苦朴素,注重调查研究,访贫问苦,经常骑自行车下乡,有时步行。每遇旱涝等大的自然灾害,他食不甘味,夜不成眠。1979年的除夕之夜,傅窝公社滩区村庄被冰凌河水围困,他闻讯后当即前往,与傅窝公社党委书记杨志良一起,乘坐小木船,在流淌着密度较大的冰凌河水中,边破冰,边推进,冒着风险,艰难行驶。行至一千二村,当知道滩区群众安然无恙后方才返回,小船靠近黄河大堤时,已是大年初一早晨。
  利津是个农业县,农业生产条件脆弱,种植结构单一,农民收入低下。李吉祥抓住当时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主要矛盾,明确提出在全县狠抓“两个扩大”的口号,即扩大农田灌溉面积,扩大棉花种植面积。每年冬春他带领县委、县政府一班人,集中领导,集中时间,集中人力物力,大搞水利工程。每年开工前,他都要亲临现场勘察,并会同有关人员确定施工方案。1978年春开挖马新河时,李吉祥身先士卒,吃在农村,干在工地,带头驾车推土,被当地干部群众传为佳话。与此同时,他还着重抓了农业结构调整,合理安排粮棉面积,推广应用新的增产措施,实行科学种田,使全县棉花总产成倍增长,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
  李吉祥任利津县委书记期间,是利津县国民经济取得较快发展的时期。他为尽快解决全县人民的温饱,步入小康做出了很大贡献。
  李吉祥为政廉洁,不搞特殊。他经常深入基层,并在公社食堂就餐,如数交付粮(票)款。任县委书记多年,他的家属仍是农业户口。
  1988年3月,李吉祥当选东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在分管农业期间,为发展黄河三角洲的“两高一优”农业,尽职尽责,兢兢业业,不遗余力。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的10年中,黄河经常断流,农田灌溉用水严重匮乏。为此,李吉祥呕心沥血,不辞辛劳,跑济南,跑郑州,跑北京,找黄委和水利部门要水。1996年初冬,李吉祥已有病痛感觉,但因当时旱情较重,正值引黄灌溉,他带病工作,督促各县区抢水灌溉农田。是年底,他调任山东省农业厅副厅长,不久,赴海南参加会议。这时,李吉祥已感到自己病情较重,他忍着疾病的折磨,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仍坚持了一段时间工作。1997年2月下旬他到省立医院检查病情时,被确诊为癌症晚期。1998年5月1日病逝于东营市人民医院,终年52岁。
  王友成
  王友成(1951一2003)利津县利津镇崔林村人,东营市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
  王友成生于农民家庭,读过小学和初中。1970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复员回乡,先后在城关镇粮所和民政所工作。当时,城关镇西綦村缺少党支部书记,镇党委派王友成到该村挂职,结果西綦村被治理的有条有序。后来镇党委又派他到韩牛村担任党支部书记,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使这个昔日的落后村一跃成为先进村。此后又安排他到镇上担任民政助理员。1995年起王友成任崔林村党支部书记。任职期间,他舍小家,顾大家,致力于壮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先后组织修建5座水库,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的困难;发动和帮助群众建起7处面粉厂和96处养鸡场;动员36户农民入股,建起5000纱锭生产规模的纺纱厂,村里160多人在厂里就业。全村运输车辆发展到40多部,建起粮油加工、运输、编织等股份制企业13家,年产值过亿元。他带头捐款修路,把个人承包工程赚的15万元钱全部归公,用在兴办集体企业上。王友成深知群众的艰辛,十分珍惜民财,爱惜民力,清正廉洁,两袖清风。外出办公自己掏钱吃饭住宿,多年帮助困难老人支付水电费和医药费,舍己为公,一心为民。2002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96元,村级集体积累166万元。该村被评为全市“个体私营经济五强村”、“卫生模范村”。
  1996年以来,王友成先后被评为市、县优秀共产党员、“科技兴业带头人”称号,并当选为东营市第二次党代大会代表和市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03年2月26日王友成因公殉职。4月16日中共东营市委决定,追授王友成为“优秀党支部书记”,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开展向王友成学习活动,并组织巡回宣讲团宣讲他的先进事迹。《东营日报》头版头条刊载了他的事迹。《人民日报》也作了专题报道。
  附:上届《利津县志》立传人物补遗
  刘筱楼
  刘筱楼(1890-1959)原名刘凤舞,利津县陈庄镇韩垣北村人,利津县教育界知名人士。
  刘筱楼幼年家贫,父母含辛茹苦供他读私塾。青年时期先后在本村和南岭村教书。在教学中,他实行新的授课方法,备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被乡里尊称为“大先生”。期间,他经常阅读革命书籍,关心时局发展。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年底日军侵占利津县城。刘筱楼满怀抗日爱国激情,在校内学生和校外民众中,进行抗日救国教育,教唱抗日救亡歌曲。他教的学生后来大都参加了革命工作。不久,日军在盐窝、陈家庄等地安设据点,中共地下工作者进驻该地区,开辟抗日根据地。此间,刘筱楼掩护和帮助抗日工作干部,打击日伪和反动势力。
  利津解放后,1945年春,全县开展大参军运动。刘筱楼应县抗日民主政府邀请,配合大参军书写了大量标语、匾额和楹联,进行宣传发动,并做了许多家庭的动参工作。
  抗战胜利后,刘筱楼当选为渤海区参议员,194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期间,他积极参加“减租减息”、参军支前和土改复查等工作。
  1948年,县里选派刘筱楼先后任西双河完小和新台完小校长。任职期间,他本着“实施基础教育,培养国民道德”的宗旨和“民主办学”的指导方针,充分发挥学校党团组织和学生会的作用,把完小办成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教育群众和培养输送干部的基地。
  新中国成立后,他任垦利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秘书。尽管年事已高,仍不遗余力地为党工作。
  刘筱楼自幼酷爱书法,他的楷书工整俊秀,行书刚劲豪放,内蕴深厚,自成风格。
  刘筱楼于1957年退休,1959年病逝于家中,终年69岁。
  石学孔
  石学孔(1892一J979) 利津县北宋镇杨董村人。山东省农业劳动模范。
  石学孔出生于贫寒之家,自幼务农,解放前靠讨饭做短工维持生计。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蒲利滨工委委员徐敬之等进驻蒲利滨地区,开辟抗日根据地,石学孔的家成为他们从事革命活动的秘密场所和联络点。石学孔经常为抗日工作人员收集传递情报,对抗日工作作出了贡献。
  1945年春,利津县掀起大参军运动。石学孔响应共产党的号召,将自己唯一的女儿送八路军部队参军。石学孔送女参军的模范行动名扬三县(杨董村处在利津、蒲台、滨县三县交界处),对利津西南部地区的大参军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仅杨董村就有12人报名参军。大参军运动后期,石学孔的女儿参军未被批准,他又做工作送独生侄子参军。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号召农民“爱国发家,多种棉花”。石学孔从滨县引进“大紫棉”优良品种,种了10多亩棉花,实行合理密植,增施肥料,加强管理,当年取得亩产98斤皮棉的好收成。翌年,石学孔在县城西南部地区大力推广棉花增产经验,从而使这些村庄获得大面积丰产。1950年石学孔被评为县劳动模范,1951年被评为山东省农业劳动模范。
  在农业互助合作运动中,石学孔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杨董村参与组织第一个互助组,而后又参与试办全区第一处农业生产合作社,均成为连年丰产的典型,推动了全区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1979年5月29日,石学孔病逝于家中,终年87岁。
  王同俊
  王同俊(,903一1968) 利津县利津镇崔林村人,山东省农业劳动模范。
  王同俊出生贫苦农民家庭,自幼务农。抗战胜利前后,任崔林村农救会会长。其间,他积极组织带领群众参加“双减”(减租减息)增资和锄奸反霸斗争。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解放战争时期,王同俊带领群众搞好土地改革、参军支前、反蒋治黄和大生产运动。
  建国后,王同俊先后担任崔林村党支部书记、庄科乡党总支书记、中共城关区委委员、王庄乡养猪场场长。1953年至1957年,崔林村农业连年增产,五年内向国家交售余粮50多万公斤,受到县、区党委、政府表彰。196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以身示范,带头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密切联系群众,积极组织带领广大党员和群众,办互助组、办农业生产合作社,艰苦奋斗,发展生产,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被群众誉为“好带头人”。1963年崔林村向国家交售粮食5.4万公斤。
  王同俊于1957年和1963年两次出席全省劳模大会,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农业劳动模范。1963年,被县委表彰为“模范党支部书记”,并号召全县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向他学习。县文化馆还举办了王同俊先进事迹展览。
  1968年1月27日,王同俊病逝,终年65岁。
  张兆义
  张兆义(1905-1960) 又名张凤先,利津县明集乡中望参村人。是全县农村入党最早的中共党员。
  张兆义生于农民家庭。幼年读私塾七八载,闲暇常看中医中药方面的书籍。为谋生计,他下学后先是学做木工,后又与明集村的王子美、王子汉等人合伙开办中药铺。1935年,张兆义抵押了2亩家地做本钱,靠亲朋关系,自己到沾化县马营村开起中药铺,边行医,边卖药。他热心为病人服务,有请必到,精心诊治,对家庭贫寒的农民免费就医,深受群众欢迎。
  1936年,张兆义被沾化匪首李树栋抓去,折磨数日,后由其父变卖家产将他赎回。
  1937年,张兆义妻子病故,家有二老三小,生活极为困难,他继续行医卖药,维持生计。张兆义在行医中接触了中共地下工作者,受到教育影响,于1940年在沾化县义和庄一带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以行医作掩护,开展抗日宣传和地下革命活动。1942年,张兆义在马镇广和西望参村秘密发展苟仲甫、马文祥、王兰斋、马廷秀等6人为中共党员,并建立党支部。这是利津西部地区建立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也是利津县早期的农村党支部之一。尔后,他又在望参门、北张等村发展党员多人。
  1943年,张兆义任中共利西区委组织委员。在抗日战争的峥嵘岁月里,他积极配合利西区和中共沾利滨工委的抗日工作干部,开展革命活动。他家开设的中药铺成为党的地下活动联络站,还掩护过利西区委书记崔辉武和于涌泉等抗日工作干部。
  1944年8月利津县城解放后,张兆义被调到利津独立营当军医。1946年因病回家休养。1960年病逝,时年55岁。
  李占元
  李占元(1916一1979)曾用名李廷魁,山东省乐陵县唐家村人。曾任中共利津县委书记、惠民行署副专员。
  李占元出生贫苦农民家庭,幼时读过两年小学,后到杂货铺当店员。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共地方组织的教育帮助下,他于1939年11月在本村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任村党支部书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靖远县区委宣传干事、乐陵县区委宣传科科长、乐陵县委宣传部干事、杨盘区委书记、渤海区党委党校教育科干事等职。
  1950年3月至1961年初,李占元先后任惠民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惠民县委副书记、书记等职。期间,他跑遍了全县1200多个村庄,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指导工作。一年雨季,他柱着棍子,趟着没膝盖的水走遍了省屯乡的八方洼泊,摸清了积雨成灾的地情水情。秋后,他与阳信县委联系,动员两县群众开挖河道,解决了省屯乡的排涝问题。1954年全县遭受涝灾,秋种十分困难,为解决播种问题,李占元到地势低洼、受灾最重的皂户李区查看地情,与群众一起研究、一起实践,总结推广犁沟下种的经验,翌年全县小麦获得丰收。1955年,他号召全县人民搞玉米大豆间作套种,使粮食亩产由250斤提高到290斤。1959年,李占元坚决顶住社会浮夸风,被划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撤销县委书记职务,安排到淄博地委研究室工作。1961年3月复任惠民县委书记处书记。
  1961年9月至1964年3月,李占元任利津县委常务委员、第一书记、书记。期间,他带领县委一班人,认真贯彻执行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和一系列政策,在农村积极推行小段包工、包产到作业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允许社员经营少量的“自留地”,以及在荒洼地较多的社队搞“小开荒”,允许社员经营小规模家庭副业,增加收入,恢复农村集市,开放农村自由市场,允许社员自主经营等,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称赞。通过这些举措,对扭转全县严重经济困难和改善群众的艰难生活起了极为显著的作用。
  李占元在利津县工作期间,密切联系群众,注重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搞虚夸,不搞高征购,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关心体贴农民的实际困难,博得群众赞扬。
  1964年3月,李占元调惠民地区工作,先后任中共惠民地委农村工作部部长、惠民地区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惠民行署副专员等职。1979年5月31日病逝,终年63岁。
  王建芝
  王建芝(1917一I982)利津县盐窝镇大苟村人,山东省农业劳动模范。
  王建芝出生中农家庭,自幼务农。为人诚实忠厚,思想进步。1947年参加人民解放军,先后在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二十九师和第三野战军二十八军八十三师等部任战士、班长、排长等职。参加过鲁西南战役、豫东战役及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立三等功1次。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王建芝于1957年复员还乡,翌年担任大苟村党支部书记,后又当选大赵公社党委委员。任职‘期间,他大公无私,廉洁清正,带头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关心体贴群众,赢得了全村干部群众的信任和敬佩。1959年至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王建芝带领党支部一班人和干部群众,大干苦干,战胜困难,狠抓增产措施,抗灾夺丰收,使农业连年大幅度增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每年都超额完成国家粮食征购任务。1965年,大苟村被评为全县农村先进党支部。同年11月,王建芝出席山东省劳动模范表彰大会,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1970年以后,王建芝拖着虚弱的病体仍忘我工作,日夜为群众操劳。1982年4月13日,病逝于家中,终年65岁。
  李守俭
  李守俭(1922-1965) 利津县陈庄镇庄东村人,华东地区农业劳动模范。
  李守俭出生穷苦农民家庭,幼年失学,9岁开始参加农业劳动。解放前,深受阶级压迫剥削之苦。1943年日伪统治时期,他参加本村青救会,积极投身抗日救国活动。1944年利津解放后,他响应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号召,积极参加减租减息、锄奸反霸和土地改革等工作。
  为支援解放战争,李守俭于1948年参加轮战营,随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进行火线抢救伤员和运送武器弹药等战地服务。当年12月从轮战营中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随后相继参加了豫东战役、济南、淮海、渡江、淞沪等战役,荣立三等功1次。195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2年底李守俭从部队复员还乡。1953年春,他组织11户贫苦农民办起了全村第一个互助组,1954年由互助组发展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他任社长。这期间农业连年增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1956年李守俭办的初级农业社又发展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他当选为社长。
  1957年起,李守俭先后担任明星八社党支部书记、陈庄公社庄东大队党支部书记。他勤勤恳恳,废寝忘食地工作,集体经济逐年发展。1951年至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他带领党支部一班人,依靠集体力量,战胜困难,抗灾夺丰收,群众生 -活安定,还向国家交售余粮6万多斤。1963年2月,李守俭出席华东地区农业先进集体代表会议,被华东局授予农业劳动模范称号,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
  1965年9月,李守俭病逝,时年43岁。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利津县志(1986~2002)》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6

《利津县志》(1986-2002),旨在存史以鉴兴衰成败之理,资治以寓因革损益之训,教化以启爱国爱乡之情,兴业以济人民富裕幸福之道。全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精心谋篇,广征博采,科学考证,去粗取精,实事求是地记述了 1986年至2002年我县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诸方面的发展变化,突出了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是一部融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权威性于一体的县情百科全书。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