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美德新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1400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美德新风
分类号: D648
页数: 4
页码: 657-660
摘要: 本文描述了从1986-2002年,利津县不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社会新风进一步发扬光大。
关键词: 道德教育 品德教育 利津县

内容

1986-2002年,利津县不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社会新风进一步发扬光大。
  廉洁勤政克己奉公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一些廉洁勤政、克己奉公的农村党支部书记得到领导好评和群众赞扬。
  利津镇崔林村党支部书记王友成勤勤恳恳,一心为公。例如,给村里修路整天靠在工地上,此时恰逢自己家里盖房,他舍小家顾大家,将盖房工程承包给外村的工程队,包工包料,多花10000元。他认为: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事;村里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自己损失万元,可村里修路却节省下40多万元。
  平时他从不乱花村里一分钱。饭店里找不到他的影子,上级来人赶上吃午饭,他大都是留在家中,让妻子炒几个小菜招待。为群众办事外出食宿自己掏钱,从不让村里报销。村里清财时没有牵涉到王友成一分钱。他曾两次带村干部去北京考察设备,都是往返时间一天,早晨四点走,次日凌晨回,饿了在地摊上吃碗面条,没舍得在北京住上一宿。两次去北京,竟然连天安门都没去看。
  王友成对村民百般体贴。村民刘俊峰还不起贷款,他拿出2000元帮他还上;困难户王太和老人无儿无女,生活拮据,多年来的水电费都是王友成代交,老人的稻田,王友成一家人“承包管理”。老人走路不慎跌破头,王友成的女儿帮老人抓药付钱;老人扭了胳膊,王友成的儿子带老人去医院看病。
  汀罗镇毛坨村党支部书记张玉亭,1998年任党支部书记以来,勤勤恳恳,为群众办实事。身先土卒,带领群众开发治理荒碱地,修建水库,引进优质葡萄品种,发展经济作物。修筑柏油路,建设文化大院,为民造福。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推行殡葬改革。2002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00元;全镇综合考核连续两年排名第一。
  扶贫帮困热心公益
  为加快小康文明村步伐,许多人在自己致富后,伸出援助之手,扶贫帮困,兴办公益事业。刘文占、黄瑞爱是突出代表人物。
  陈庄镇(原集贤乡)李呈村的刘文占,热心传授技术帮助乡亲致富,人称“蘑菇大王”。1977年高中毕业回乡参加农业生产。1981年开始试种蘑菇。经历无数次试验和失败,1985年成功,1986年脱贫致富。这时,他想到自己富了,应该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于是便开始免费办培训班向群众传授食用菌栽培技术。当年,有本村9户、邻村5户种植蘑菇一次成功,户均收入3000多元。在他的带动下1991年集贤乡成为食用菌生产专业乡。随着食用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刘文占投资8万元建立了“东营市黄河口食用菌实验场”,成立了食用菌研究会,向种植户提供信息、技术、物资等系列化服务。1993年,他被集贤乡党委、政府聘为乡科协副主任。后又被聘为前刘乡、利津镇科技副乡镇长。自此,他奔波于全县蘑菇种植户间,为全县发展食用菌生产做出了积极贡献。
  盐窝镇黄村黄瑞爱,十多年来一直热心公益事业,诚意扶贫帮困。她从1982年开始从事个体经营,艰苦创业,和丈夫共同办起了固定资产达100多万元的黄河加油站。1999年丈夫不幸去世,她忍受着失去亲人的痛苦,依然搞好企业经营。在加油站急需人手的时候,把自己的儿子送到部队服兵役。她致富不忘国家,不忘众乡亲。每逢年节她都带上面粉、肉、鸡蛋和现金,到镇敬老院看望老人。村里有一对双目失明的夫妇,多年来一直受到黄瑞爱的照顾。盐窝镇中学盖教学楼,她捐款3万元;村里办诊所,捐款2000元;建利津黄河公路大桥,捐款2000元。听到新疆受灾的消息后,她在服装店挑选7件新棉衣,送到捐赠办公室。2001年,黄瑞爱被评为全市军人好母亲。
  老有所为无私奉献
  近17年里,在全县的离退休干部中,涌现出许多老有所为、无私奉献的先进人物。王日明是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干部,曾任利津县副县长、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85年离休后,牢记共产党的宗旨,以服务社会为己任,老有所为,无私奉献。他特别注重关心教育青少年一代,先后担任东营市关心下一代协会理事、利津县德育顾问团顾问、利津县实验小学校外辅导员。1989年以来,他坚持为利津一中、实验学校、利津镇中学等8所学校担任业余政治教师,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编写出政治教材,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成为青少年一代的良师益友。他争取县委、县政府的支持,成立“利津县书画协会”,培训书画学员500余人。创建“利津县气功协会”,发展会员90多人。他连续6年被县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990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先进儿童少年工作者”称号。1991年荣获省委宣传部等四部门颁发的“青少年良师益友奖”。1995年被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1996年被评为东营市“十佳市民”。
  马迎奎,利津县人大常委会原主任,退休后任县老龄委常务副主任兼老年大学校长。他退休不退志,一心扑在老龄事业上,经过不懈努力,全县老人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书》25000余份,3万多名老人办理了《老年优待证》,每年给农村70岁以上老人免除集资提留款100多万元。他担任老年大学校长期间,多次外出到济南、青岛、淄博、桓台等老年教育先进地区学习经验,走出一条“学、乐、为”相结合的办学路子。《东营日报》、《山东老年》、《中国老年教育》先后刊登过他的事迹。1996年被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局评为“老有所为奉献奖”,2000年度被评为“全市十佳文明市民”,多次被县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拾金不昧助人为乐
  1988年后,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的深入开展,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的事迹明显增多。
  本志仅举如下几例:
  1991年,利津黄河河务局王庄段职工刘玉兰拾到5000元人民币,当即归还失主。失主赠给她一块书有“雷锋再世”的镜匾,表达感激之情。
  1992年10月31日,利津镇赵家夹河小学四年级学生赵志强、李幼然在黄河大堤上捡到一个钱包,内有300元,遂跑到学校交给老师,及时归还失主。
  1994年11月23日深夜,汀河乡北码二村女医生杨桂美得知光前村陈成花即将临产,即带上手术包赶往产妇家。她怀着四个月的身孕在漆黑的路上一连跌了几个跟头,在接生孩子时早已筋疲力尽。孩子虽然顺利产下,可产妇突然大出血,情急之下,桂美跪在床上用右手紧压出血管,用左手给产妇打止血针,整整忙了一个半小时。凌晨,产妇终于转危为安,杨桂美却因劳累过度晕了过去,自己腹中的孩子不幸流产。
  见义勇为舍己救人
  2001年3月24日,利津黄河河务局职工扈廷奎、王英增等在滨州参加机淤施工期间,看到当地一家居民发生火灾,他们见义勇为,冒着浓烟大火,冲入房内,救出2人。当地群众对他们交口称赞。
  2002年7月16日,黄河以每秒2300立方米流量,达到人工调水调沙以来最高洪峰。约10时40分左右,正在利津县张家滩护滩附近查险的黄河防汛队员远远发现一人在河水中挣扎。段长冯景和见此情景,立即组织人员准备救人。可是,由于洪水太大,落水者离岸200多米,需要游过一处走溜的深水区域,没有好水性和充足的体力是没有把握把落水者救上岸的,搞不好还要搭上自己的性命。关键时刻,县河务局职工刘歧、李吉同、成文泉、纪延泉四人挺身而出,冒险涉河救人。他们合力将已昏迷不醒的落水者救上岸,经急救,小马村农民马成温得以生还。
  尊老爱幼移风易俗
  尊老爱幼是利津人民的传统美德。从城镇到农村,这方面的事例很多,此处仅举一例:
  南宋乡五庄村郑伟凤(女),15年精心护养孤寡老人,在当地传为佳话。郑伟凤出生在一个农村干部家庭里,母亲是村妇联主任。她自12岁开始就担起了护养本村69岁孤寡老人商其美(女)的重担。15年如一日,像亲闺女那样,帮老人做饭、挑水、打扫院子、洗衣服、梳头,陪着老人谈心解闷。每当老人生病时,她把自己积攒的钱拿出来为老人请医取药,买营养品。郑伟凤24岁那年,有人给她介绍对象,她提出的第一个条件是允许她带养孤寡老人,为此,婚事一度遇到波折。但她坚定不移地说:“不答应条件,决不嫁人。”一位煤矿工人被她的高尚情操深深感动,主动向她求婚。结婚后,她带着老人加入了自己幸福的小家庭。在家中她像对待亲娘一样,精心照料老人。在她的精心护养下,老人度过了八十四岁生日。1991年老人病故了,弥留之际,老人紧紧握着郑伟凤的手,泪如泉涌,亲不够这位善心的好闺女。1991年郑伟凤被评为东营市十大杰出青年之一。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深入进行,移风易俗活动在全县广泛展开,汀罗镇裕后村是县委推广的典型。该村在改革开放后,由贫穷变富裕。但由于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群众办婚事丧事,不光大摆宴席,大讲排场,还搞一些封建迷信的东西。据此,村两委决定以改革婚丧嫁娶为移风易俗的突破口,创建文明、节约的新民俗。经过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排除了各种阻力,村里建立了民俗改革领导小组和红自理事会,制定了《裕后村改革婚丧陋习的规定》、《婚丧改革实施细则》和《红白理事会章程》。党、团员干部带头执行,办婚事“不摆酒席,不请客送礼,不用送嫁客,不用吹鼓手”,一切听从红自理事会安排。理事会提供锣鼓、播音、录像设备,并主持婚礼。对旅行结婚,喜事简办的给予奖励。村里每年元旦举办一次集体婚礼,由村干部主持,致贺词,为新人戴花,婚礼既节俭、又隆重。办丧事,红白理事会承担治丧任务,布置追悼会场,安排接待亲友吊唁、就餐,主持追悼会、吊唁、向遗体告别等,取代了传统磕头、拜祭、敬鬼神等迷信活动。理事会配备了收录机和音乐磁盘,放哀乐取代吹鼓手,挂黑纱戴白花取代披麻戴孝。村里投资建立了劳动人民纪念堂,骨灰盒统一摆放,耕地内的坟头全部平掉。全村每年可节省丧事费用2-3万元。
  募捐救灾捐资助教
  利津人民历来就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
  1991年7月份江苏、安徽等地区发生特大洪涝灾害。为支援灾区人民渡过难关,县委、县政府发起募捐活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和城镇群众纷纷参加,全县213个单位1.1万多人,共捐款71466.22元。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分别开展募捐活动向灾区捐款捐物。县妇联、团县委在全县妇女、青年中开展了“为灾区献上一片爱心,送去一份温暖”的活动。全县妇女、青年共捐款3000多元,寒衣2040件,为灾区儿童购买书包102个,并派专车送往灾区。年内,全县还为筹建山东省残疾人学校捐款60021元,为本县集贤乡皂坝头村特困病灾户陈其彩捐款2000多元。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捐资助教的社会新风逐步形成。捐资建设“希望工程”,扶持贫困生就学的事例城乡皆有。尤其对孤儿的成长为全社会所关注。北岭乡七三村郭巍,因家庭离散成了一名孤儿。社会各界纷纷向他伸出救援之手,乡政府把他送进了福利院,县乡团委把他列为“希望工程”重点救助对象,学校为他免除一切学习费用。他在学校学习刻苦,成绩优秀,连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团干部”。在福利院他主动帮助工作人员买菜做饭、打扫卫生、服侍老人。1999年,他被评为“全省优秀希望工程受助生”。温州市教育实验区外国语学校得知郭巍的事迹后,破格录取他为高中部学生,并免除他在校期间的一切学习费用。获此殊荣的希望工程受助生,山东省仅有两名。8月29日郭巍赴校学习,临行前共青团东营市委、利津县和北岭乡的有关负责人前往送行,并赠送1000元现金和部分书籍。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利津县志(1986~2002)》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6

《利津县志》(1986-2002),旨在存史以鉴兴衰成败之理,资治以寓因革损益之训,教化以启爱国爱乡之情,兴业以济人民富裕幸福之道。全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精心谋篇,广征博采,科学考证,去粗取精,实事求是地记述了 1986年至2002年我县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诸方面的发展变化,突出了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是一部融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权威性于一体的县情百科全书。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