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教育装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1326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教育装备
分类号: G639.28
页数: 2
页码: 593-594
摘要: 本文描述了1985-2002年县直学校增加了教育装备器材。
关键词: 学校建设 教学设备 利津县

内容

1985年统计,县直学校有教学仪器6916套,音体美器材627件套,藏书13128册;乡镇中小学教学仪器9180套,音体美器材796件套,藏书9180册。
  1986年市教育局要求,75%的初中和规模较大的小学教学仪器配备要达国家三类标准;农技中学要解决好实验和实验农林场问题;建成有5000册图书的图书室;县区要建立一个音像教学实验点。县教育局把教学仪器配套列入学校建设的重要日程。1987年县一、二中分别投资2万元,扩建改建仪器室、实验室25间。有4处乡镇中学实验室配备达三类标准,全县新增实验室12个,仪器室13个,仪器橱78个,实验桌205套,配备实验教师17人。1988年后执行实验室建设标准,组织达标验收。到1992年,利津镇中学和北宋、前刘、刁口中心小学实验室建设及仪器配套基本达国家二类标准。全县建成实验室90个,仪器室105个,配备实验桌872套,橱584个。理科教学仪器价值64.49万元,电教器材32.87万元,音体美器材29.18万元,藏书95268册。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全县学校教学装备配套步伐加快。1995年底,全县中小学全部建起各类实验室和图书阅览室。新增理科教学仪器34071件,音体美劳器材11313件,图书96486册,仪器橱391个,实验桌813套。利津镇、陈庄镇、大赵乡、北宋乡、傅窝乡、汀河乡6处初中配备了微机和语音设备,2处高中、2处职业学校、17处初中实验室建设和配套达二类标准。88处乡镇中心小学和学区小学达小学二类标准,小学达三类标准。同时加强了教学实验管理和人员业务培训工作。
  1996年后,加强电化教学工作。1998年全县中小学建设微机室、语音室9个,配备微机240台,投影仪326台,录音机628台,录放机45台,放映机1台,摄像机1台,电视机52台,教学录像带6523盘,照相机51架,建立教育地面卫星接收站6个。
  1999年2月县教委制定实验教学普及县工程意见,加快实验教学普及。要求乡镇中小学实验配套均达二类标准以上。中学实验普及率和毕业生实验技能合格率均达90%以上。当年全县新增微机176台,9处学校实现“三机一幕”进课堂,有4处学校被市确定为电教试点学校。
  2000年,县实验一、二校建成高标准的微机室、语音室,全县初步实现“两机一幕”进课堂和小学VCD电化辅助教学。高中配置了多媒体教室,12处初中配置语音室,6处初中实行多媒体辅助教学。
  2001年,全县学校新增微机402台,县二中、北宋镇二中、陈庄镇一中为省级电化教学示范学校。明集、陈庄两乡镇实现实验教学普及乡镇工程。
  2002年,实施信息技术教育“校校通”工程,新建微机室43个,配置多媒体教学设备和计算机网络设施16套,新增微机1154台,教育局建起教育信息中心,县直学校和乡镇初中分别建起校园网,全县“校校通”工程如期完成。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利津县志(1986~2002)》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6

《利津县志》(1986-2002),旨在存史以鉴兴衰成败之理,资治以寓因革损益之训,教化以启爱国爱乡之情,兴业以济人民富裕幸福之道。全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精心谋篇,广征博采,科学考证,去粗取精,实事求是地记述了 1986年至2002年我县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诸方面的发展变化,突出了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是一部融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权威性于一体的县情百科全书。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