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发展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129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发展概况
分类号: G512.3
页数: 2
页码: 572-573
摘要: 本文描述了义务教育的发展概况。九年义务教育,包括小学和初中学段的教育。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国民教育 利津县

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包括小学和初中学段的教育。
  1986年,全县有小学262处,教学班1262个(复式班107个),在校学生35481人;有初中27处(含一中、二中、县农技中学初中部和县直两处初中),教学班245个,在校学生14698人。小学为村办,初中乡镇办,规模小,有7个乡镇设有联办初中。1987年起贯彻国家《义务教育法》,把小学和初中阶段作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县城兴办九年制学校,乡镇小学和初中逐步形成规模办学和规范化发展。
  1988年4月,县人大第十届六次会议通过《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意见》,县政府发文宣布全县分四批实现,要求到1998年完成。当时全县处在农村小学的高峰期,有小学303处,教学点87个,1251个教学班(含复式班159个),在校学生29650人,入学率99%,巩固率98%,毕业率96%。初中23处,259个班,在校生14076人。是年,利津三中、五中下放给乡镇。1990年县实验小学招初中生,改为实验学校,为县第一所九年制学校。
  1991年,县人大十二届十二次会议通过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修订意见。
  1992年,利津镇率先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王庄、前刘、北宋、刁口4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全县“普九”工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是年11月,县人大十二届二十次会议通过《关于调整我县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规划的决定》,决定到1993年全县普及初等义务教育,1995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1994年5月,利津县通过了市政府对全县实现初等义务教育的验收。
  1995年,全县中小学布局趋于合理,校舍和各种设备、学生人均占地面积和公用经费达到规定标准。全县小学调整为104处,教学点165个,教学班870个(含复式130个),在校生25239人,入学率100%,残疾儿童入学率80.21%,毕业率100%,小学教育完成率99.8%。全县初中19处(含实验学校、二中初中部),246个班,在校生12315人,入学率99.1%,毕业率98.6%,教育完成率97.5%。是年11月,利津县“两基”工作通过省政府验收,跨入全国第二批实现“两基”县的行列。
  1998年实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程,要求到2002年完成,每乡镇设1处中心小学,15个班以上,设2-4处完全小学,10个班以上,取消学区小学,不再有复式班和教学点。乡镇初中,每乡镇l—3处。全县中小学布局趋于合理,规模扩大,办学效益提高。
  2001年8月,利津县被省政府表彰为山东省“两基”工作先进县。
  2002年,经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在陈庄镇办起博远实验学校,为全县第一所私立全日制寄宿式九年制学校。年底统计,全县5镇4乡有九年制学校3处,小学57处,教学班536个,在校生16155人,入学率、巩固率100%。有初中19处,教学班417个,在校生22020人,入学率99.6%,巩固率98.8%。
  1986-2002年小学、初中基本情况表
  注:学校所数中,1996年后,小学不合九年制学校,初中不合一、二中,含九年制学校。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利津县志(1986~2002)》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6

《利津县志》(1986-2002),旨在存史以鉴兴衰成败之理,资治以寓因革损益之训,教化以启爱国爱乡之情,兴业以济人民富裕幸福之道。全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精心谋篇,广征博采,科学考证,去粗取精,实事求是地记述了 1986年至2002年我县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诸方面的发展变化,突出了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是一部融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权威性于一体的县情百科全书。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