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气象测报和服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127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气象测报和服务
分类号: P4
页数: 2
页码: 561-562
摘要: 利津县气象站始建于1961年,初称气候服务站,后改称气象站。1986年,县气象站设办公室、测报业务科、预报服务科,在职人员9人。1988年3月9日,县气象站更名为山东省利津县气象局。1994年前属惠民地区气象局管理,1994年后归东营市气象局管理。2002年,县气象局设办公室、测报业务科、预报服务科。全局共有干部职工6人,其中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3人。
关键词: 气象测报 气象服务 利津县

内容

利津县气象站始建于1961年,初称气候服务站,后改称气象站。
  1986年,县气象站设办公室、测报业务科、预报服务科,在职人员9人。1988年3月9日,县气象站更名为山东省利津县气象局。1994年前属惠民地区气象局管理,1994年后归东营市气象局管理。2002年,县气象局设办公室、测报业务科、预报服务科。全局共有干部职工6人,其中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3人。
  气象测报
  气象观测人员每天3次定时进行地面气象观测并作出记录。每月初将上月的各种观测资料汇总成月报表上报省、市(地区)业务主管部门。每年初,将上年的各种观测资料汇总成年报表上报省、市(地区)业务主管部门。预报人员,每天分早、晚两次向县广播站、电视台传送当天的天气预报资料。1987年6月,安排使用甚高频无线电话进行天气预报会商。1989年、1990年,气象局测报、预报、农业气象三大主要业务连续两年达到一级业务目标。1994年1月1日,观测站由一般站改为辅助站,取消部分自记项目。
  1999年1月1日,观测站重新改为一般站,恢复各项自记项目观测。3月底,电视天气预报正式开通。5月,气象卫星接受站正式投启用。8月1日起,改用微机发报、编制地面观测报表。2000年4月1日一11月30日期间,增发天气加密预报,加密预报期间,每日8时、14时、20时发出预报。2001年1月起,常年进行天气加密预报。2002年,实现气象信息卫星传输、接收自动化、气象资源共享和发报、传输微机化数据处理。并筹备自动气象观测站建设。
  气象服务
  1986年以前,气象服务以公益服务为主体,重点是农业气象服务。1986年后,县气象局广泛运用预报、气象资料、农业气象周报、旬报,为地方政府提供年度、季度性长期天气预报、关键农时季节天气预报、防汛、灾情预报,为有关部门及用户提供短期预报。每年春播、麦收、秋收、秋种季节及时提供温度、雨情、灾情及天气趋势预报。通过广播电视向社会提供公益天气预报。有偿气象服务是气象工作改革中的新生事物,1985年开始推行,1986年始有行动,当年签订有偿服务专业合同28份,服务收费4615元。1987年,有偿服务范围扩大到工业、交通、水产、电业、保险等部门,业务额成倍增长。1990年,开展专项科技服务,对高大建筑物及易燃易爆设施进行避雷设施检测维修,消除雷击隐患。1992年3月1日,气象警报无线发射系统开始工作,当年进行有偿服务广播733次,播发气象综合信息288份,签订服务合同156份(其中农村98份),合同额8.01万元。1998年3月28日,开通“121”自动答询气象服务电话,公益服务进入千家万户。2001年,有偿服务稳步发展。在搞好专业用户气象服务的同时,与消防部门联合开展避雷设施检验及庆典服务活动。是年11月,在东营首家自行开发“利津县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并投入运行,实现气象信息传递自动化、现代化。2002年,在按时进行各项公益气象服务的同时,继续为专业用户提供有偿服务。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利津县志(1986~2002)》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6

《利津县志》(1986-2002),旨在存史以鉴兴衰成败之理,资治以寓因革损益之训,教化以启爱国爱乡之情,兴业以济人民富裕幸福之道。全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精心谋篇,广征博采,科学考证,去粗取精,实事求是地记述了 1986年至2002年我县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诸方面的发展变化,突出了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是一部融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权威性于一体的县情百科全书。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