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供销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1002
颗粒名称: 第八节 供销工业
分类号: F274
页数: 1
页码: 305
摘要: 本章描述了1986年,县供销社有棉花加工企业2个,即陈庄油棉厂和利城油棉厂。1989年9月利城油棉厂更名为“利津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第一油棉厂”、陈庄油棉厂更名为“利津县供销合作社第二油棉厂”。1990年,利津县第三油棉厂建成并投入使用。1991年,供销社冷藏厂建成投产。截止2002年,县供销系统共有4家工业企业。
关键词: 供销管理 供销经营 利津县

内容

1986年,县供销社有棉花加工企业2个,即陈庄油棉厂和利城油棉厂。1989年9月利城油棉厂更名为“利津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第一油棉厂”、陈庄油棉厂更名为“利津县供销合作社第二油棉厂”。1990年,利津县第三油棉厂建成并投入使用。1991年,供销社冷藏厂建成投产。截止2002年,县供销系统共有4家工业企业。
  第一油棉厂
  1982年建厂,位于县城以北4公里,滨港路237号。占地面积210亩,固定资产2900万元,有干部职工180人。以棉花收储加工为主,主要产品为皮棉、短绒、棉籽油及其他棉副产品。设计年皮棉加工能力10万担。1995年开始进行多元生产,投资建设大豆浸出油项目。始加工能力为日处理原料50吨,后经1999、2000年两次技改,日加工能力扩大到600吨。注册有“鲁津”牌商标,用于棉花系列产品。2000年依托浸出油项目成立“鲁津油脂有限责任公司”。
  第二油棉厂
  1950年9月建厂,位于陈庄镇驻地,占地面积230亩,固定资产800万元,干部职工138人。主要产品为皮棉、短绒、棉籽油及其他棉副产品,年皮棉加工能力5万担。为摆脱对棉花的依赖,1996年投资400万元建设塑编生产项目,年产编织袋1100万平方米,并以此为依托成立“东营津发涂塑制品有限责任公司”。1998年,投资60万元,建成日产2吨的造纸项目,成立“第二油棉厂生活用纸有限公司”。2001年破产改制,成立“津发油棉加工有限责任公司”。
  第三油棉厂
  1990年建厂,位于北岭乡驻地,占地面积158亩,固定资产1000万元,有干部职工130人。主要产品为皮棉、短绒、棉籽油及其他棉副产品,年皮棉加工能力10万担。1999年,投资300万元,建成日处理大豆100吨的浸出油生产线,后经技改,扩大到120吨的规模。2000年8月,改制成“利津县同兴油棉加工有限责任公司”,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东营市万达食品有限公司
  其前身是利津县供销社联营冷藏厂,成立于1991年,是经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建议卫生注册的外向型蔬菜加工企业,以加工出口速冻、保鲜蔬菜水果为主。冷藏厂1998年改制,成立东营市万达食品有限公司。公司占地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有2吨/小时清洗、漂烫、预冷、速冻生产线一条,20吨/日速冻间2个,600吨低温库房、1300吨恒温库各1座。2002年,通过国际先进的蔬菜加工质量控制H P ccA体系认证。公司建有自己的无公害蔬菜、水果生产基地,其主要产品速冻白(绿)菜花、芦笋、韭菜、大葱、辣椒、圆葱、胡萝卜、蒜米、草莓、黄桃和保鲜蒜薹,牛蒡、冬枣等,产品出口日本、韩国、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利津县志(1986~2002)》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6

《利津县志》(1986-2002),旨在存史以鉴兴衰成败之理,资治以寓因革损益之训,教化以启爱国爱乡之情,兴业以济人民富裕幸福之道。全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精心谋篇,广征博采,科学考证,去粗取精,实事求是地记述了 1986年至2002年我县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诸方面的发展变化,突出了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是一部融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权威性于一体的县情百科全书。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