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企业简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094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企业简介
分类号: F406
页数: 5
页码: 255-259
摘要: 本节描述了利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利津县雅美纺织有限公司,正和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凤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利津县农机厂,东营市铁人抽油杆有限公司,利津县建材厂, 利津县建筑安装公司, 东营市第四印刷厂,东营市第二食品厂。
关键词: 企业工业 企业组织 利津县

内容

利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前身为山东省利津石油化工厂,厂址在利津县永莘路55号。1993年8月开工建设,1996年建成7万吨/年催化裂化工程、3万吨/年气体分离工程和120吨/小时污水处理场。1997年,建设30万吨/年常减压工程、15万吨/年催化裂化改造工程、10万吨/年超临界溶剂脱沥青及5万吨/年减粘联合装置工程。1998年、1999年实施汽柴油产品精制和污水处理装置技改项目。2000年4月至8月,对催化裂化装置进行扩产技术改造,使催化裂化装置主体设备加工能力达到30万吨/年。2001年采用先进技术进行1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技术改造项目。同年改制为利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注册资本7048万元。公司员工733人,下设办公室、生产科、原油科、销售科、供应科、行政科、劳资科、财务科、保卫科、设备科、计质科、安全监督科、基建科等科室及催化车间、常减压车间、动力车间、丙烯车间、成品油车间、电修车间、仪表车间、机修车间、净水车间、原油车间、销售车间、化验车间、消防队、司务处等。
  2002年公司拥有160万吨/年常减压、35万吨/年延迟减粘、35万吨/年灵活双效重油催化裂化、5万吨/年气体分馏、20万吨/年超临界溶剂脱沥青及10万吨/年减粘联合装置、30万吨/年落地油处理装置、15万吨/年汽油精制及25万吨/年柴油精制联合装置和150吨/小时A/O工艺污水处理等8套装置。主要原料为原油。主要产品有90#无铅车用汽油、0#.-10#柴油、煤油、溶剂油、石油液化气、聚合级丙烯、渣油、高速公路沥青、焦碳、MTBE、苯酐等十余种产品。
  利津县雅美纺织有限公司
  厂址在利津县城西关,占地面积9.3万平方米。原名利津县麻纺厂,1970年建成投产,设计能力为年产麻袋220万条。1986年,投资427万元,新上1条年产300万平方米的静电植绒生产线,11月投产。后由于产品销售不畅,静电植绒生产线停产。1992年更名为利津县纺织总厂,由于产品滞销,连年亏损。1994年起,原厂房陆续改建棉纺织项目。1998年,改制组建为利津县雅美纺织有限公司。2002年,公司拥有FA系列纺织设备4万锭、2万精梳无结头纱生产线,年产普梳纱10000吨(折20支标准纱),精梳纱950吨;主要产品有各种配比和不同规格的纯棉、涤棉、粘棉、腈棉等混纺纱;资产总值达到8488万元,员工1050人;实现总产值19106万元,销售收入17620万元,利税总额514万元,上缴税金399万元,实现利润115万元;出口创汇1490万美元。
  正和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前身为利津县化肥厂,厂址在河口区海盛路56号,为国有中一型企业。始建于1975年。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3000吨合成氨,1977年建成投产。厂区面积97014平方米,建筑面积13500平方米,固定资产4600万元。1982年因亏损停产。1987年重新启动,1988年扭亏增盈。1989年,经技术改造,达到年产7000吨合成氨生产能力。1991年,增到年产1万吨合成氨生产能力。是年8月,新上年产200吨缓蚀剂生产线,当年投产。1992年,与青岛化工学院联合开发的LD-I污水缓冲剂试制成功,被胜利油田广泛采用。1994年,投资200万元,新上年产300万条的塑料编织袋生产线,与化肥生产形成组合型、配套化生产。1995年,各项指标创历史最高记录,列利津县经济效益最好的企业第三名。2001年11月,化肥厂改制并更名为正和化工有限责任公司。2002年底,企业员工268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0人。实现总产值2489万元,销售收入1851万元,利税163.4万元,上缴税金124.8万元。
  山东凤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前身为山东凤凰制药厂,1999年3月建成投产。2001年8月按照股份有限公司要求改制为山东凤凰制药有限公司,2002年11月整体变更为山东凤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850万元。公司占地面积14.7万平方米,其中老厂区占地面积3.67万平方米,位于东营市东城曹州路51号。新厂区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位于利津县城津二路198号。公司拥有固定资产9400万元,员工560人,其中中专以上学历人员占96%,药学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占21%。公司下设办公室、行政办公室、生产部、销售部、市场部、物料部、企管部、质管部、科研开发部、技术设备部、保卫科等科室及制剂车间、动力车间、提取车间、饮片车间、成品仓库、中心化验室等。
  公司严格按照GMP标准设计建设,生产装置采用动态提取、真空浓缩、喷雾干燥等先进工艺,主要生产设备有德国克纳汉素公司的铝塑包装机、意大利伊玛公司的全自动胶囊填充机、美国纯化水反渗透系统和敦汉布什冷水机组、日本喷雾干燥系统、澳大利亚除湿机以及比利时空气晶过滤器等。公司于1999年7月通过国家药品GMP认证,是全国第8家、山东省第一家通过药品GMP认证的企业。2002年公司拥有胶囊剂、颗粒剂、片剂、合剂、糖浆剂、煎膏剂六个剂型,年生产能力达到胶囊剂8亿粒、片剂5亿片、颗粒剂3000万袋、合剂5000万支、糖浆剂300吨、煎膏剂300吨。主要原料为中药材。主要产品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三类中药新药复方川芎胶囊、天丹通络胶囊、金石清热颗粒,保健品活,力胶囊,以及一百余种药典药品。2002年7月复方川芎胶囊被国家科技部列入“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天丹通络胶囊被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公司成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现代中药产业化示范企业,全国医药行业十佳品牌,山东省著名商标,山东省拟上市重点企业。公司全年实现总产值18450万元,销售收入1716万元,利税21999万元。
  利津县农机厂
  位于利津县城利一路18号,为国有二型企业。始建于1958年,占地面积35735平方米,其中,生产区占地23208平方米,生活区占地12527平方米,房屋占地9996平方米。全厂设有8个科室:办公室、生产科、技术科、财务科、供销科、销售科、质检科、总务科,有5个车间:翻砂车间、金工车间、机加工车间、农修车间、锻工车间,分15个班组。设有卫生室、托儿所和浴池等生活设施。
  农机厂有职工183人,其中,固定职工171人(1—3级工67人,4-6级工54人),计划外用工12人。全厂有科级干部11人,助理工程师1人,技术员8人;管理人员37人。
  该厂以机械加工、制造和维修为主,有机械设备160余台,其中:金属切削机械设备78台、锻压机械13台、锻造机械14台、动力设备11台、电器设备29台、其他设备9台。起重运输工具有ST式吊车1辆、ST桥式吊车1辆、3T式吊车1辆。以各种不同型号的角钢、槽钢、圆钢、平板、薄板、卷板等原料铁为生产材料,主要生产75型榨油机、7C-1.5T农用拖拉机挂斗、7C .E-1.5T自卸农用拖车、油田用30吨泥浆罐、80吨钢制吸泥船、油田压水用五井配水间。修理5-8T解放、黄河汽车起重吊及油田机械配件和承接各类机械的修造业务。
  在企业管理方面,实行/—长负责制和厂部、车间、班组三级管理形式。
  1986年完成工业产值262.42万元,固定资产141.4万元,实现利润19万元,交纳利税23.6万元。
  1987年6月,利津县农机厂更名为“山东省利津县机械厂”,1989年10月兼并县农具厂。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项目逐步推向石油产业。1991年正式更名为“东营市第二石油机械厂”,成为国营中型石化通用机械制造企业,是东营市骨干企业。主要生产设备185台,其中大型、先进精密设备11台。企业占地面积39800平方米,生产车间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厂设9科2室,5大生产车间,6个生产班组。全厂职工473人,工程技术人员51人,中级以上职称7人,初级职称31人,全厂职工平均技术等级5-7级,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七五”期间,通过大规模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形成了以年产150万米抽油杆为主,同时生产石油化工机械设备和石油机械配件产品的生产能力。1992年通过“星火计划”抽油光杆项目验收。年产值达2500万元,固定资产1123万元,净值1098万元,创利税300万元。该厂开发生产的D级系列抽油杆,填补山东省空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获省经委、省科委、省工行科技进步三等奖,东营市技术进步奖。1997年后,该厂生产经营主要依附于胜利油田,同时胜利油田进入后期开发阶段,原油产量减少,油田内部实行市场封闭式管理,加之老产品结构不合理,导致企业效益日渐下滑,市场萎缩,资不抵债,1999年10月破产改制。
  东营市铁人抽油杆有限公司
  其前身是东营市第二石油机械厂,该公司由具有法人资格的私人承包经营。有职工20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0人;固定资产1800万元,注册资金1000万元,总资产3000万元,年创产值5000万元,各种生产设备300台(套)。是以生产石油通用机械及配件、机械加工等为主的骨干工业企业,是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三抽设备网络成员单位,中国石化设备资源市场成员厂。
  主要产品有D级系列抽油杆、抽油光杆(年产量达200万米)、超高强度抽油杆及其接箍(年产26万件)、电热杆、逆变电焊机、野外电焊工程车,石油机械配件、石油化工产品及管道涂敷等几十个品种,主导产品为D级系列抽油杆,规格有CYG16(5/8)、CYG19(3/4)、CYG22(7/8)、CYG25(1),该产品主要采用优质低合金钢精工制造,具有强度高、耐疲劳、耐腐蚀等特点,适用于大泵径、深泵挂、大排量、重负荷的中深井,技术指标均符合SY/T5029-1995标准和美国石油协会制定的API标准规定,各种规格抽油杆均为省级以上优质产品。用于稠油油井和高凝油油井的电热杆加热功率大,提高产量,增效显著。铁人公司技术力量雄厚,生产设备优良,具有先进的现代化工艺和一流的管理水平,建立健全了一整套符合IS09002和GB/T10300系列标准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并整体通过了IS09002质量体系认证。产品远销大庆、新疆、中原、华北等全国十几个省、自治区。2002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189.1万元(现价),实现工业增加值341万元,创利税504.8万元。
  利津县建材厂
  系县经委主管的集体所有制企业,1983年11月建成,1992年厂内设砼制车间、机加工车间、步砖车间、钢窗车间和9个科室,拥有各种电气机械58台套,固定资产总值268万元,年产混凝土预制件5000立方米,铝合金门窗、空腹钢门窗等2万平方米,年总产值200万元,利税20万元。2000年4月破产改制,被原企业3名职工购买,成为股份合作制企业,更名为津泉建筑安装公司,主要产品仍为建筑用混凝土预制件。
  利津县建筑安装公司
  成立于1956年3月,为县属集体企业,到1986年,已发展成资质三级的建筑施工企业。公司占地1.32万平方米,拥有办公、宿舍和车间用房0.35万平方米,下属4个施工队,一个预制件厂。到2002年企业拥有固定资产417万元,其中,生产经营性固定资产300万元,有塔式起重机12台,井子架14台,砼搅拌机28台,砂浆搅拌机18台,钢筋弯曲机、切断机、张拉机等机械设备150台套。公司下设10个项目部、2个预制厂、2个水电暖安装队、装饰装修队、防水工程队、防腐保温工程队、设备机修厂、铝合金制品厂、木材加工厂等20多个独立核算单位。形成了多元化经营,一条龙生产,具备了从设计、基础设施施工到主体施工,砼与木铁构件制作、工业设备与水、电、暖、卫、安装、内外装饰、特种工程施工等总承包服务的能力。1994年以来,公司完成工作量1500万元,实现利税292万元,其中1996年创产值600万元,实现利税124万元,人年均劳动生产率4.5万元。公司干部职工1219人,其中季节工600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0人,二级项目经理4人,三级项目经理6人,各类专业持证上岗人员84人。
  公司先后承接了县委会议楼、县粮贸大厦、检察院办公楼、县政府办公楼、地税局办公楼、土管局住宅楼、东城明月小区29号、22号楼、中心医院病房楼等一大批工程,创优良工程60多项,优质工程10多项,工程合格率达100%,其中县地税局办公楼被评为省优工程;县中心医院病房楼获东营市建筑工程质量“金洲杯”(市优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连续6年被评为省建设系统先进企业、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1998年以后,由于体制陈旧,管理机制落后,工程欠款增多,企业经济效益出现滑坡,公司历经三次改制,均未成功,至2002年处于半停产状态。
  东营市第四印刷厂
  原称利津县印刷厂,是县经委主管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厂内设排版、铅印、装订车间和瓦楞纸箱厂,主要生产纸箱、纸盒、食品医药包装盒。于1998年实施破产,企业破产后,被个人购买,成为民营企业,更名为津城彩印厂。
  东营市第二食品厂
  前身为利津县糕点加工厂,厂址在县城利4路5号,占地面积2.14万平方米。1986年初,从北京市西城区面包厂高薪聘请分管技术的副厂长,新上“京式”面包生产线,企业当年扭亏为盈。1986年7月又从北京市第三食品厂高薪请来一名高级中、西点技师,新上中点、西点生产线。1988年5月新上港式、法式面包生产线,主要产品有中式糕点、西式糕点、炸点、冷饮、京式;港式、法式面包、月饼等8大系列,130多个品种。“津”字牌精粉桃酥和提浆月饼获“山东省商业厅优良产品”称号,儿童蛋糕获省“儿童生活用品优秀产品”奖。产品畅销济南、淄博、潍坊、德州、滨州、莱芜、东营等地(市)33个县(市、区),有180多个网点。1989年5月,更名为东营市第二食品厂。1991年4月县委县政府决定该企业由股级晋升为正科级单位。1989年新上小型饼干生产线一条。1996年新上火腿肠生产线两条。1994年5月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更名为东营市食品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同时保留东营市第二食品厂牌子。1995年市第二食品厂评定为中(二)型商办工业,成为东营市食品行业的骨干企业。1998年实施产权制度改革时,县化肥厂与县商业总公司签定租赁协议,租赁该厂,租赁期为30年。并将市第二食品厂更名为利化食品厂。由于种种原因2000年4月终止协议。企业恢复原名称。东营市第二食品厂于2000年6月1日进入破产清算程序。2002年9月破产。之后,职工全部自谋职业,原厂房、设备被个人购买,成为分散经营的个体食品加工作坊。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利津县志(1986~2002)》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6

《利津县志》(1986-2002),旨在存史以鉴兴衰成败之理,资治以寓因革损益之训,教化以启爱国爱乡之情,兴业以济人民富裕幸福之道。全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精心谋篇,广征博采,科学考证,去粗取精,实事求是地记述了 1986年至2002年我县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诸方面的发展变化,突出了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是一部融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权威性于一体的县情百科全书。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