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海水养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090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海水养殖
分类号: S967
页数: 2
页码: 220-221
摘要: 本文描述了对虾养殖,罗非鱼海水养殖,贝类暂养。
关键词: 海水养殖 养殖方法 水产品

内容

对虾养殖
  境内人工养殖对虾始于1978年。1983年,养殖面积5.3公顷。1985年,刁口乡船厂投资17万元,建虾池66.6公顷,放养水面41公顷,收捕对虾6000公斤,每公斤收购价为17.50元,当年盈利4.08万元。1986年,大兴对虾养殖业,在刁口乡建立对虾育苗场,建起虾苗孵化场、饵料场、鱼种场等水产配套设施。1988年,全县对虾养殖面积1200公顷,总产量6710吨,获得对虾生产大丰收。1989年,全县对虾养殖面积1333公顷,因受渤海“赤潮”和出口影响,导致养虾业亏损。
  1990年,实行养虾承包制。全县从事对虾养殖单位24个,个体承包户4个,收获面积1438公顷,总产545.11吨,规格最大为14.1厘米,最小为9厘米,平均11.38厘米,总产值857.23万元。1991年,采用虾苗暂养技术,将1.5亿尾虾苗进行人工放流。
  1994年6月,全县1533公顷虾池90%的染上病毒,养虾生产遭受巨大损失。1995年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实行半封闭和全封闭自净养虾,减小放养密度,降低虾池污染,使养虾面积有较大幅度的回升,当年养殖面积1500公顷。1998年养殖面积1710公顷。此后养殖面积逐年上升,养殖技术日趋成熟。养虾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施工、承包经营、独立核算,按照“高起点、高产量、高效益”标准建设虾池,一般每个虾池面积3.33公顷左右。虾池呈“非”字型,单设进排水闸门,水深1.5-2.5米,设计每公顷产量1500公斤。到2002年,全县海水养殖面积3800公顷,其中南美白对虾养殖1200公顷,与日本对虾混养1133公顷,产量1833吨,产值5491万元。
  罗非鱼海水养殖
  罗非鱼原在淡水中养殖,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些养殖户曾在养虾池中进行罗非鱼养殖试验,证明罗非鱼在轻盐度的海水中也能生长繁殖,并能与对虾混养。1996年,县养虾示范场把罗非鱼与对虾混养,每公顷产罗非鱼2250公斤,产对虾450公斤,利润1.8万元。到2002年均保持相应的产量和效益。
  贝类暂养
  刁口海产品养殖工业化育苗
  1986年县水产局渔技站组织刁口渔民暂养文蛤180吨,获利5万元。1994年,利津实施水产示范乡镇建设工程,其中,在刁口乡实施以文蛤为主的滩涂贝类护暂养工程,投资20万元,护暂养面积1333公顷,并成立专门的管护队伍。配备专用管理船只。1995年,封护负1米以上浅海面积6666公顷,护养面积2万公顷,暂养面积1.33万公顷。2000年文蛤护养面积115公顷,产量1380吨,产值1104万元。2002年文蛤护养面积125公顷,产量1500吨,产值1275万元。
  2002年底统计,全县海水养殖面积发展到1.21万公顷,其中浅海护养8333公顷,产量2.15万吨,产值7952万元,滩涂养殖3800公顷,产量1830吨,产值5491万元。
  全县海水养殖业从2001年开始实行招商引资,共引进资金510万元,先后在刁口乡建立利津海光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利津盛海水产有限公司和盛海水产品加工利津分公司。外商投资促进了利津县海水养殖业的发展。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利津县志(1986~2002)》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6

《利津县志》(1986-2002),旨在存史以鉴兴衰成败之理,资治以寓因革损益之训,教化以启爱国爱乡之情,兴业以济人民富裕幸福之道。全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精心谋篇,广征博采,科学考证,去粗取精,实事求是地记述了 1986年至2002年我县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诸方面的发展变化,突出了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是一部融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权威性于一体的县情百科全书。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