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耕作制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087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耕作制度
分类号: F307.1
页数: 2
页码: 201-202
摘要: 境内农作物种植,有一年一作、一年两作和二年三作等方式。1986年,全县总复种指数为140%,粮田复种指数为157%。一年一作的作物占耕地面积的55%;一年两作的作物占耕地面积的35%;二年三作的作物占耕地面积的10%。一年一作制主要种植棉花、花生、春大豆和水稻等;两年三作制主要是第一年种植春作物、冬小麦,第二年种植晚秋作物;一年两作制主要是冬小麦与夏玉米或夏大豆、夏高梁、绿豆等作物,以冬小麦为主体,套种或麦收后接种夏播作物,秋后再种冬小麦。1995年,随着棉花、瓜菜等经济作物面积的增加,粮食作物面积逐渐减少,经济作物面积逐渐增大,一年二作或一年多作的作物不断增加。全县一年一作的作物占耕地面积的45%,一年两作占16%,两年三作占39%,复种指数为149%。2000-2002年,一年一作的作物占耕地面积的41%,一年两作占18%,两年三作占41%。复种指数变幅145%一166%。与此同时,还使用套作、轮作、间作、混作等耕作方法。
关键词: 种植业 作物经济 利津县

内容

境内农作物种植,有一年一作、一年两作和二年三作等方式。1986年,全县总复种指数为140%,粮田复种指数为157%。一年一作的作物占耕地面积的55%; 一年两作的作物占耕地面积的35%;二年三作的作物占耕地面积的10%。一年一作制主要种植棉花、花生、春大豆和水稻等;两年三作制主要是第一年种植春作物、冬小麦,第二年种植晚秋作物;一年两作制主要是冬小麦与夏玉米或夏大豆、夏高梁、绿豆等作物,以冬小麦为主体,套种或麦收后接种夏播作物,秋后再种冬小麦。1995年,随着棉花、瓜菜等经济作物面积的增加,粮食作物面积逐渐减少,经济作物面积逐渐增大,一年二作或一年多作的作物不断增加。全县一年一作的作物占耕地面积的45%,一年两作占16%,两年三作占39%,复种指数为149%。2000-2002年,一年一作的作物占耕地面积的41%,一年两作占18%,两年三作占41%。复种指数变幅145%一166%。与此同时,还使用套作、轮作、间作、混作等耕作方法。
  轮作
  20世纪70年代开始提倡套作,90年代后,套作使用于棉、麦和蔬菜种植。2000年,冬小麦套种玉米、大豆、棉花等,占耕地面积的41.5%,粮菜套种占耕地面积的19.2%。2002年,全县麦套棉花、玉米、大豆、蔬菜等面积1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5.5%。
  轮作
  传统轮作方法是禾木科与豆科作物,俗称“换茬”。20世纪80年代以后,推行粮食作物与蔬菜轮作,棉花与粮食作物轮作。1995年,全县轮作面积18.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8%。2002年轮作面积2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1%。
  间作
  境内作物间作,多系夏玉米与夏大豆或高梁与大豆,即两行玉米四行大豆,或四行高梁四行大豆,或两行高梁与四行谷子。少有玉米与地瓜、棉花与芝麻或棉花与西瓜等作物的间作。1995年后,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果粮间作、枣粮间作、果菜间作和粮菜间作等。全县间作面积占耕地面积的15%,2002年,全县间作面积占耕地面积的20%。
  混作
  混作在20世纪50-60年代较为多见,随着生产条件的逐步改善,混作面积逐渐减少。常见的混作有棉花与芝麻、高梁与谷子、玉米与大豆等,80年代,有少量出现小麦田里混作小白菜、菠菜。90年代以后,混作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8%。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利津县志(1986~2002)》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6

《利津县志》(1986-2002),旨在存史以鉴兴衰成败之理,资治以寓因革损益之训,教化以启爱国爱乡之情,兴业以济人民富裕幸福之道。全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精心谋篇,广征博采,科学考证,去粗取精,实事求是地记述了 1986年至2002年我县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诸方面的发展变化,突出了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是一部融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权威性于一体的县情百科全书。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