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故事传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王道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063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故事传说
分类号: I057
页数: 16
页码: 184-199
摘要: 故事传说包含一腚蹲掉了个县官、“神医”王柳、孝敬父母天经地义、祸起响场、幸运村的传说等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故事 传说 民间故事

内容

一腚蹲掉了个县官
  传说在明朝末年,王道村出了个女能人——叫懒妈妈子。因其丈夫名叫王懒,故得其名。她娘家是乐安县城东南朱家庄一带。有一年,她娘家兄弟犯了官司,自己无能为力,前来找姐姐帮忙——因他姐姐有本事。懒妈妈子想:为了娘家事,我不操心谁操心,我不受累谁受累!从此,她就三天两头地骑着小毛驴,来回百余里,去乐安县衙打官司。她每次到了大堂上,县官就首先叫他面朝外跪,趴在地上,褪下裤子,叫衙役用板子打腚,打完再问案。还问不出个青红皂白来,就退堂了事。以后上堂,每每如此,就是结不了案。
  后来,京里来了个巡按大人,经查理卷宗,发现了懒妈妈子的案子,一直不得了结,他要亲自审理此案。懒妈妈子被传至大堂,她如每次一样,又是面朝外跪,趴在地上,褪下裤子准备挨板子打腚。巡按大人见此情景,莫名其妙,坠入五里雾中。当定神之后,问她:“你一妇道人家,来到大堂之上为何如此不知羞耻!”“以前本县大人传我到堂时,就是这样打完再问案。”噢,原来如此。巡按大人把惊堂木一拍:“象此等无德无能之人,怎么能为百姓父母?为民办事?来呀,把乐安知县给我带上来!”知县被押到堂上,伏地跪倒,头如鸡啄米,恳求饶恕。巡按大人对其说:“你身为百姓的父母官,不仅不为百姓办事,反而变本加厉、欺辱百姓,真是恶贯满盈。来呀!给我把他的乌纱帽摘了,让他回家种地去吧!”
  事后,人们都当一大趣事,交口称赞地说:“懒妈妈子一腚蹲掉了个县官!” “神医”王柳
  王柳,王道村人,家境贫寒,从小学医,麻疹艺术精湛,传说颇多。
  一
  一天,他出门南行,同行的有几个人。在走到二村边休息时,有一群小孩在前面闹着玩。王柳抬起头,指着一个小孩说:“这个小孩虽然在玩,但他是个死孩子。”同行的几个人听后感到吃惊,正在玩着的孩子们听后也有点怕,吆喝着跑了。过了不大一会儿,那个孩子的家长和几个大人,来到王柳面前请教。与王柳同行的几个人都吓坏了,认为王柳这下可惹下了。可王柳振振有辞,说:“这孩子虽然出来跑着玩,疹子还没有痊愈”。孩子的家长不太相信,就说:“何以见得”?说话间,突然就看见几个小孩搀扶着那个小孩走了过来,脸色难看,浑身热的烫手。王柳指着小孩的前额说:“‘官疹,还在这里,若不治,几天就会没命的”。大人们听了,马上把王柳请到家里,让王柳给孩子治病。王柳拿出随身携带的银针,照着病灶穴位,就扎上了几根银针。“官疹”病除,孩子的命也就保住了。孩子的家长感激万分,这事一传开,都说王柳是“神医”。
  二
  一次,王柳出门,正行走之间,迎面来了一帮抬棺材出殡的。王柳也没在乎,躲着过去了。就在这时,他发现地上有些鲜血,顺着鲜血看去,血是棺材里滴出来的。他赶紧快走几步,赶上抬棺材的人们,就说:“棺材里的人还活着,不能埋”!抬棺材的人们都楞住了。王柳紧接着说:“快!开棺让我看看”。几个岁数大点的人商量了一下,心想,“死人”就当活人治吧!于是就把棺材打开让王柳诊治。开棺一看,是一个年轻妇女,因难产而“死”了。王柳仔细的诊断了一番,拿出随身携带的银针,找准穴位,只一针扎了下去。产妇立即长叹一声,还过气来。小孩也随之下生了。丧事成了大喜事,全家欢天喜地,盛情款待王柳。王柳临走时说:“你们细看看,小孩左手大拇指指尖上一定有个小针眼,是小孩的手抓住了母亲某一个内脏部位,把母亲抓‘死’了。”人们看后果然如此。都竖起大拇指,夸王柳是“神医”。就这样,“神医”王柳的名字就象长了翅膀一样在四乡八里传开了。
  三
  一次,在王柳出诊回来的路上,王柳同送行的人正啦的热乎,不觉采到一堆人旁边,原来是一帮人在帮忙为一户人家苫房顶。刚吃过午饭,两个青年在摔跤。王柳细看时,只见刚才摔跤的一个青年已经飞快的爬上梯子,王柳赶忙大喊:“快下来!你的命危在旦夕。”那个青年没有在乎,继续上了房顶,其他人也大惑不解。王柳见没有人理睬,只好和送行的人向前走去。
  大约半袋烟的工夫,五六个人跑的上气不接下气地赶了上来,来到跟前二话没说就双膝下跪,“王神医,请您赶快救人”!王柳说:“乡亲们,你们回去料理后事吧,已经来不及了”。来人还是不肯回去,王柳规劝说:“那个青年刚吃饱饭,摔跤时肠子挣断,他往梯子上爬时已经有些觉察,但他可能没有在乎,就是当时我下手抢救也已经晚了”。
  来人只好回去料理后事。从此,“神医”王柳就更加出名了。
  孝敬父母天经地义
  人生于世,长于世,源于父母。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教给我们最基本的生活技能,辛勤养育之恩,终生难以回报。所以说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父母儿女亲情,是人类最原始最本能的情感,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形成的基础情感,也是今后各种品德形成的基本前提。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说明孝亲敬老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最美好的道德。如果人类应该友爱,那么首先应该爱自己的父母,其次才能谈到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爱祖国……试想,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连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都做不到,谁还相信他是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呢?那么,又有谁愿意和他打交道呢?谁又相信他能够无私奉献、报效祖国呢?
  求学离家,独立生活,我们时常思念父母,思念那温馨的家。但是,你想得更多的,也许大都是父母对你无微不至的关爱:幼儿时对你的哺育呵护,病痛时对你悉心照料,委屈挨欺时给你擦干眼泪,对你衣食的操劳,对你行程的惦念,对你成长的担忧……是的,父母对儿女的系念更甚于我们对父母的牵挂。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满怀对母爱的深切感激说:“慈母的泪有化学分析不了的尊贵和深厚的爱在其中。”
  目前社会上一些不孝敬父母的行为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一味强调父母的养育之责,长期依赖父母的供养,或把父母的积蓄和家产据为已有;视父母为保姆,恨不能把老人最后的力气榨干;把父母当累赘,甚至把老人赶出家门,乞讨流浪。在世界上任何国家,一个哪怕是地位最显赫,或最富有的人,如果他不孝敬自己的父母,也不会得到人们的尊敬,甚至会遭到社会的强烈谴责。孝敬父母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也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祸起响场
  相传贺姓在王道原来只有一家,住在离王道庄北一华里处,筑台而居,后来被人们称为“贺家宅子”。当时贺家很富裕,过秋过麦都是套着骡子打响场,(响场,就是场院的四角挖上坑,坑里埋上个大缸,缸里盛上水,高出水面挂上铃铛,骡马的脖子上也带上铃铛,当骡马跑起来上下一片响声),很是威风。
  这一年,贺家正在打麦场,一县官从这里路过,骑的马被响场上的铃铛声惊了,县官从马背上跌下,摔死了。这下贺姓犯下了满门抄斩之罪,无一幸免。在官府前来抓捕贺姓全家人口时,顺便把贺宅放火烧了个净光。从此,贺姓就消失了。贺家宅子只剩下了一堆破砖拦瓦,一片废墟了。直到六十年代,还有宅台的痕迹。
  幸运村的传说
  传说,王道村自古以来就是个幸运村。王姓自来此安家落户,已经六百多年。六百多年来,王道村民经历过无数次的风风雨雨、大大小小灾难的侵袭,都是幸免遭劫,村民安然无恙。近代就有两例:
  一、神兵天降
  大约是1940年的清明节,土匪朱团和侯团联合夜袭王道村。这次来王道村夜袭是为了报复。当时,王道村在土匪朱团、侯团、薛团,还有国民党十六旅三团程建基部等方面的控制下,向他们交捐纳粮。假若行动迟缓,态度不积极马上就来一次骚扰、打击,村民们那能经得起这你来我去的肆虐。
  前些日子,土匪朱团和侯团,都派人来催捐要粮,村民们都感到很烦,村长也烦,孬而好歹地打发他们走了。
  土匪走了,村民们要求村长想办法打击一下这些土匪,村长很犹豫。迫于无奈,就召集村里有能力的几个人商量对策。决定用离间的战术,利用国民党十六旅三团程建基的队伍教训其他杂牌的土匪。具体部署是:村长出面挑拨,其他人帮腔加油。刚作好准备,三团团长程建基派连长崔乃胜带着人来催粮了。村长把崔乃胜连长他们让到了村公所,好烟好茶的招待他们。村里准备的其他人相继到了村公所。村长看人都到齐了,就开了腔:“前两天朱团和侯团的人刚来划拉个一千二净”。其他人接着说:“这日子没法过了,我们自己都没吃没用了。朱团和侯团的人每次都来到你们头里,来的比你们还勤。我们给你们留的那一部分,也被他们抠干净了”。这时的崔乃胜气不打一处来,憋了一会,说:“他们再来时给我们个信!”说完就带着随从走了。
  过了几天,朱团和侯团又来了三个催粮要捐的。村长一方面稳住他们,另一方面派人给住在尚道(离王道9华里)的崔乃胜队伍送信。过了不大-会儿,崔乃胜果然带着几个兵来了。进门见到朱、侯团催捐的人,掏出手枪,指着他们说:“王道村属于我们的管辖,你们要东西,上小清河以南的堤口一带。”说完就要押着他们回团部,走到小清河边,其中一匪要喝水,当他走到水边弯腰捧水喝之际,崔乃胜手起枪响,那个土匪就一头栽到水里了。其余两匪见事不好,拔腿就跑,崔乃胜连开两枪,两匪一命呜呼,同样栽到了河里。宰了三个土匪,本来应该是大快人心的好事,可是全村的人就是高兴不起来。以为,姓崔的打死人一拍屁股走了,他那还管土匪来报复?
  结果不出所料,就在1940年清明节的前一天,村里人得到一个消息:土匪朱、侯两团联合土匪薛团,就清明节之际,血洗王道村,给死者报仇。全村人惶惶不安,灾难来临了,能躲的躲了,跑的跑了,剩下的老弱病残,吃不香睡不宁。
  就在清明节的夜间,围子墙的大门开了,开进了一支队伍,看样子队伍走得很累,在大街上就地休息,合衣而睡,更无意骚扰村民。可是村民们并没有睡觉,心里都忐忑不安,都从门缝里观察着这支来路不明的队伍。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东方破晓,村外突然传来两声清脆的枪声,紧接着就是拿枪声、子弹上堂声、跑步声、喊杀声,刹时,枪响声,冲锋号声响成一片。村里的人不敢出门,也不知道谁打谁,喊声、枪声渐渐远了,人们来到街上,相互打听着,到底是谁跟谁打起来的。快到中午的时候,队伍回来了,战士们个个精神抖擞,看的出来就是凯旋而归。村民们这才知道,是杨国夫司令员率领的队伍,是共产党的队伍救了我们村。村民们拉着战士们回家,烧水、做饭、沏茶、倒水,把他们让到炕头上休息。在交谈中才知道,部队开进王道,就是早已得到情报来剿匪的,天亮时,朱、侯、薛土匪团来偷袭王道村正好和他们接上火,结果打了他个屁滚尿流,一败就是三十里。
  二、炸弹不炸
  那是1941年春节刚过,村民们还沉浸在节日的余兴之中。吃过早饭,仨一帮俩一簇的站在街上讲咕着什么。就在这时,日本鬼子的飞机在村庄的上空盘旋了一圈飞走了。没过多时敌机又飞回来了,在空中不停的转着。人们望着空中盘旋的飞机,吓慌了,喊声、哭声、叫骂声乱成一片。这时,从飞机上飞出三个明晃晃的东西,几乎在同时就落在了村里,一个落在了真武爷庙东山旁,一个落在王重新的南屋里,另一个落在王荣贵家的睡炕前。这时村里一片死寂,不知道灾难有多大。大人们都在祈祷着。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人们开始骚动起来,互相打听着,飞机扔下的到底是什么东西?人们开始一群一拨的跑向落下东西的地方围观。这边瞅瞅,那边看看,这究竟是什么东西?忽然,人群中冒出一句:“这是炸弹,大家都离远点!”炸弹?炸弹为什么不爆炸?
  区上很快派来了民兵和懂枪械的技术员,在村民的协助下把炸弹运到安全的地方销毁。
  至今一提起当年那件惊心动魄的往事,老人们都毛骨悚然。直到全国解放了,好消息接踵而至。有关这三颗炸弹没炸之迷,终于得到了答案:原来是共产党派到敌人内部的特工人员对炸弹做了技术处理,才出现了炸弹不炸的幸运之迷。共产党又一次使王道村村民免遭厄运。
  王松年轶事
  一
  松年,字金诰。王道村人,13岁时给一家办丧事的当外柜先生。李庄有一名于如林来送殡,在登记姓名时,松年如实写成了于如林,即“林”木之“林”。那客人有意要刁难王松年(当时王松年长的很娃气,在椅子上跪着写字)就说:“我是‘麒麟’的‘麟’,不是树‘林’的‘林’。”王松年随即回击说:“麒麟之为走兽,凤凰之为飞禽。”于如林也是个文人,当众受到了这个小孩的羞辱,感到无地自容。回家后向老人们说起此事,老人们说;“那孩子是王振声的孩子,是出了名的‘神童’。”从此“神童”就广为传开了。
  二
  1891年,小清河治理工程开工。时年王松年26岁,风华正茂,人们的口碑也不错。小清河副总指挥颜大人(省里派来的),来王道村设指挥部,特邀王松年(村里负责的也有推荐意见)当助手。这工程从朝廷到地方,从官员到百姓,都非常重视,总耗资二十万两白银,征调民工十万多人。这样宏大的工程,从设计到施工的严格程度,那是可想而知的。可王松年肩负着王道村民重托,请求颜大人为了王道村种地和交通的方便,把早已定好的施工路线(原定路线在王道村南200米左右),向南移出4华里。颜大人考虑到“情”与“义”的份上,又想到整个王道村种地的困难,决定先斩后奏,答应了王松年的请求。这样,王道村的土地就没有隔在河南岸的了。可北堤村的地反而有隔在河北边的。北堤村人发现移线对本村无利,又趁着星夜无人的机会,把定线向北移了近1华里(即现在小清河流经之处)就这样,几经周折,几经努力,王道村的大部分土地留在了河北岸。当时的方便,也是王道村后代人永久的方便,是王道村后代人永远的福分。至今,一提起此事,王道人无不交口称赞!
  三
  中年的王松年科考不第,后来生活又遇坎坷,他毅然选择了教书、行医的行业。在教书年间,有好多的大学生都是他的门下弟子,王玉珍就是其中的一个。王松年边教书边指导他们的写作。有一次,在辛桥教书的王玉珍因为五常庄要唱还愿对台戏,庄内的门面人物就请教书先生王玉珍写一副对台戏对联。这可难住了王玉珍。怎么办?忽然想起了老师王松年,何不前去请教。王玉珍早早吃了晚饭,步行三十多里路,回家向王松年老师请教。王松年帮他拟好对联,并教他以后要慎重做人。王玉珍诚恳地接受教诲,连夜返回辛桥学校,并写好了对联。
  第二天一开台,锣鼓声中人们凝望着那醒目的对联,真是主体清楚、对仗工整。特别是那些看戏的文人们,都翘起了大拇指佩服不已。王玉珍一夜之间大名远扬。
  四
  医术,王松年也有他的独到之处,他看病根据病情对症创方下药。在三柳村教书时,有一人得了一种怪病,见了人就怕、就躲,家人请遍了周围的名医,都束手无策。后听说王松年老师医术高明,请他去治。王松年见了病人也感到奇怪,病人不但怕人,还抓耳挠腮,象猴子的动作一样。王松年认真观察、仔细诊断,判断出病人得的是“猴子偎”。他和病人家属说:“你们剪上七个鞭梢,我再开上几服药,用砂锅一块煎汤给病人喝,一天三次,喝两天就好”。还真灵,喝了两天,病人就大有好转,,开始睡觉,睡醒了就想吃。七天后,就全好了。病人全家都很感激,带上礼物登门感谢。王松年说:“我看病不是为了东西,请把东西带回去,只要病人的病好了,我心里就很高兴了”。其他医生见了王松年问:“哪本医书上有此方?”王松年道:“你们怎么能看到,此方被订到装订线里了”。从此王松年的名字就传开了。
  王玉珍轶事
  一
  1946年,广饶县第七区区委在李道村召开全区为革命捐躯的烈士追悼纪念大会。当时区领导找到李道村当时的文人李荣吉撰写会台楹联。李荣吉很感为难,于是就来到王道村找老师王玉珍请教。一进门,看到王玉珍正在洗脸,就扑通跪在王玉珍面前:“老师,弟子前来有一事相求。”王玉珍问:“何事”?李荣吉把来意说明,最后说:“对联要反映出革命烈士为了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鞠躬尽瘁、勇往直前、肝脑涂地的大无畏精神,我还就是办不了”。王玉珍一边擦脸,一边说:“乜不好办吗!我说着你写着”。接着就随口说出了下面一幅会台楹联: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鞠躬尽瘁为人民,
  壮志未酬英灵升天惹的英雄齐落泪”。
  二
  王玉珍十五、十六岁的时候,曾参加过两次童试(考秀才),卷子虽然做得好,但都未考中。
  第一次科考的时候,卷子发下来一看,全是熟体。王玉珍用了不长时间就把卷子答好了。答完后,王玉珍感到有点饿,就顺手拿出带着的包子来吃。吃的时候,没有注意,撒到卷面上一点馅子,玷污了卷子。只因卷子脏了,落榜不中。主考大人对他说:“不要灰心,下次再来。”
  第二次参考,内容大多数都在熟体内。当他答完卷子时,主考大人从一边瞥了一眼,认为答的不错,就给玉珍端来一杯水让他喝。玉珍对主考大人这异乎寻常的举动感到受宠若惊。当他用颤抖的双手接过水杯时有点失衡,杯水外溢撒在卷面上,卷面被弄的模糊不清。结果又是名落孙山。
  三
  王玉珍曾被誉为“两县第一”的美名,在当时受到人们的称颂。
  有一年广饶、寿光两县联合招考公学教师,王玉珍参加了考试。考卷出了三道题:第一题是“一个瓮上一道缝”。考生们一个个都摸不着头脑,不知如何回答。王玉珍的答案是:破瓮。第二道题是“井深一丈,水深九尺,蛤蟆一跳三尺高,它几跳能跳出井来?”有的说三跳,有的说四跳,众说不一。王玉珍的答案是:一跳就跳出来。第三题是:“白菜出土别样型?”考生们又是一片茫然。王玉珍的答案是:十字花型。三道题独有王玉珍的答案十分正确,所以被誉为“两县第一”。
  四
  有一年,王道村的京戏班和吕戏班唱对台戏,要找人撰写戏台楹联。他们找到了当时的文人王玉珍,王玉珍根据各自的意愿,撰写了两联。
  为京剧班写的楹联是:
  “唱有两曰,曰喜怒,曰哀惧,日出腔口;戏是半虚,虚姻缘,虚富贵,虚动干戈”。
  为吕剧班撰写的楹联是:
  “您也唱,俺也唱,全靠听众论短长,长亦唱,短亦唱;您也玩,俺也玩,全凭看者分褒贬,褒亦玩,贬亦玩”。
  楹联一贴出,不论是唱戏的,还是看戏的,无不夸赞称奇.
  王彝斋轶事
  一
  1946年,王彝斋给国民党十五旅旅长张景月当副官长,驻地在寿光县田柳庄。这一天,他闲来无事,在街上闲逛。忽然,他发现一讨饭的很象自己村里的一个长辈人,但初见一面没有看清楚,于是他就跟踪了一段时间,最后确认这就是本村的一个祖老头子——王锡孟大叔,外号叫“傻京”。他急走几步,抢到讨饭的前面开了腔:“你认识我吗?”讨饭的吓了一跳,突然有一高大魁梧的军人拦在面前,他低着头,也不敢正眼仔细观看:“不认的。”“你再认认我!”这时讨饭的抬起头来,仔细认了认,但也没敢说是谁。“我不是‘药铺’吗?你不是王锡孟大叔吗?”王彝斋看到大叔胆怯不语,就开门见山,自报其名不容置疑地反问道。(王彝斋的乳名叫“药铺”)“是啊!是啊!”王锡孟唯唯喏喏地回答着。王彝斋把王锡孟领到自己的住处,安排了饭菜让其吃了一顿饱饭。
  王彝斋对王锡孟说:“大叔,你这样四处乱讨饭不行啊!你要饱了,但家里上年纪的怎么办?老婆孩子怎么办?你有力气,我给你想个法,多挣几个钱,回去好养家糊口。我给你写上个证明,你去推趟子盐卖俩钱吧!”王锡孟拿着王彝斋给写的证明,去盐局子里推了一车子盐,少说也有六、七百斤。当他推着盐过塌河时,自己推不上河崖来。这时,正好一支张景月十五旅的部队从这经过,发现王锡孟推的是盐,恐吓说:“你推的是盐!这不犯私吗?”“老总,我这里有个证明,你们看看。”说着从怀里掏出王彝斋写的证明,递给了一个当兵的,当兵的看了,“噢,是王副官的证明”。“快,快帮王大爷把车子拉上去”!大伙七手八脚帮王锡孟把车子拉上了河堤。后来,王锡孟推着盐,按王彝斋的嘱咐,专到兵营去卖,没用了一天的功夫就把盐卖完了。还卖了个好价钱,挣了不少钱,心里特别高兴。当他到王彝斋处表示感谢时,王彝斋问他:“怎么样啊?”王锡孟感激地说:“很好啊,这是再推一趟吗!”“还叫你推一趟?想的倒不错,就这一趟,你知道我是冒着多大的风险吗?”王彝斋沉思了片刻,又说:“这样吧,你再去贩趟子砚台,我帮着你卖了,再挣几个。”王锡孟去贩了一担砚台,王彝斋又给他写了介绍信,叫他到寿光县某中学找一女校长替他代卖。王锡孟按照王彝斋的指点,到了寿光县某中学,找到了女校长,递上了介绍信。女校长很热情地接待了他,并很快把他挑来的一担砚台全部卖完。到后来,王锡孟才知道,那女校长竟是王彝斋的夫人。
  二
  在一次战斗中,有一名八路军战士不幸被俘,押在张景月设的关押所中,张景月意欲除掉。王彝斋听说后,就到关押所中察视。在察视中,他通过询问情况,得知这一八路军战士一家三代都是跟着共产党干革命,他自己并且有打字、印版技术。王彝斋想,自己是贫苦出身,也深切同情共产党的革命。但因自己一时走错了道路,甚为内疚。现在这一根正苗壮的八路军战士将要夭折,绝对不行,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搭救他。第二天,他找到张景月说:“我手下缺一打字员,能否把那一被俘的八路军战士交给我当打字员?”张景月见王彝斋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自己也不好拒绝,就无可奈何地答应了。就这样,那一八路军战士在王彝斋的关照下,当打字员干了好多年。
  后来,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开始反攻,国民党的势力急转直下,开始走下坡路,日趋末落,张景月的十五旅也做了彻底灭亡的准备,把电台、发报机等器材全部埋掉,准备逃窜。王彝斋为了给打字员留一条后路,毅然决定,把打字员送走。为了安全其见,王彝斋亲自送出四十里,让他回家。临别时,王彝斋对打字员说:“你回去以后,再干八路也好,为农也好,那就随你的便了。”以后,小伙子又参加了八路军。那时,八路军缺乏电信器材。刚刚参加八路军的小伙子就领着八路军把自己亲自同国民党军队埋掉的电台机器、器材等刨了出来,为八路军在战斗中的通信设施提供了方便,大大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
  斑疹先生——王长青
  说起庄户医生王长青,表面看上去还真庄户,他穿着朴素,老实忠厚,说话慢言慢语,但人们一提起他来,都说他肚子里有东西,特别是看斑疹他还真有两下子。
  那是1969年春天,王道村生疹子的特别多,村民王孟良二子——王兵华生疹子,高烧不退,全家人心急火燎,到处请医抓药,病情就是不见好转。最后把邻村的几位有名的斑疹医生都请到了家里给孩子看病。刘道村的刘延生也被请了来。刘延生仔细地看了看孩子的疹子,感到病情严重,就对病人家属说:“这孩子的病我治不了,你们上医院或另请高明吧!”说罢就走了,其它医生把刘医生送走后,都感到束手无策。在这种情形下,孩子的父母着急得不知怎么办好。这时,王长青又上前看了看孩子的病情,说:“你们不要害怕,我看不至于象刘医生说得那么严重,我给他开个药方,吃下去十有八九会回头的。”于是提笔开了个药方,让人去药铺拾了来,给孩子喝了。说来还真灵,孩子的病情渐渐有了起色,在座的人看到孩子的病转危为安,个个都佩服不已。特别是病人的家属,真是高兴的不得了,见人就说,逢人就道,王长青治斑疹真是神医!那年王道村有200多人生疹子+在王长青医治下,没有一个出问题。
  从此斑疹先生王长青的美名就传遍了周边村庄。
  “楼后头”和“仲家湾”的来历
  据老人们传说,在很早以前,朝中有一位姓周的大人,下乡来进行微服私访,一天从我们这儿路过。正值中午时分,他就走到了王道村的东北角,看看下一个村庄还远,自己又饥又渴,就想到路边人家弄点吃的。路边一户姓仲的人家正在吃午饭,吃的是用黄蓿菜加豆躇子做的菜粥。一看到菜粥,可把那位周大人馋坏了,就禁不住对一位姑娘说:“姑娘,能给我碗吃吗?”姑娘说:“行,您稍等”!说着就给他盛了一满碗。那大人吃着,觉得又解饥渴又解馋,于是又提出了请求:“姑娘,能否再给我来一碗?”那位姑娘二话没说,又给大人盛满了碗。大人边吃边思量:这个姑娘心眼儿好,脾气又温和,我得认个干闺女。于是就跟姑娘叙说了一番,那个姑娘也很干脆的应允,接着就举行了认拜仪式。完毕爷俩进行了畅谈,谈话中周大人说:“再有个数月x天是我的60岁寿辰,希望闺女你也去给我贺寿,.去时什么都不要带,只带上点咱今天吃的东西就行。”
  结果到了大人寿辰那天,大小官员、亲戚朋友到了很多,寿筵摆了几十桌。寿筵开始,大人给大家介绍了他的干闺女,并让大家品尝了他干闺女所带去的贺礼——菜粥。各位赞不绝口,于是大把大把的赏银摆到了大人与闺女的面前。
  寿筵完毕之后,大人又留闺女玩了几天。临别时大人嘱托闺女回老家之后要用这些银两盖座楼,好好孝顺父母安度晚年,希望闺女常来,遇到困难就说……
  闺女回来之后,过了好长时间,干爹他们所赏赐的银两花去不少,但想起干爹所嘱托盖楼之事必须达成,于是就用剩下的银两盖了一座土楼。盖楼用去大量土,便挖成一个湾,大家取名叫“仲家湾”,从此,(现在王道村)村北的土地就叫“楼后头”,延续至今。
  姑子庵的传说
  姑子庵的遗址位于王道村正南500米,小清河北200米处,现在十五生产队所种植条田的南端。
  传说在十六世纪中叶,临淄一代有一名姓张的员外,家大业大,是远近闻名的富户,虽然先后娶了两房老婆,但只是生养了三个闺女,没有儿子。三姐妹个个才貌出众,聪慧动人,特别是老三,名字叫碧霞,从小聪明伶俐,泼辣大方,胆大顽皮。俗话说得好:天下的爹娘向小的。张员外对这碧霞更是疼爱有加,不论是什么事情,一般都由着她。碧霞也很懂礼貌,知大知小,很是博得众人的欢喜。她经常带着三五个丫环,女扮男装,到我们这一带打猎。同时还在我们村南选中了一块茅草地,盖起了一幢院落,长期有人在此看守,以便碧霞等随从来打猎时接脚、居住之用。
  有一次碧霞在涉猎中,坐骑不小心踏进陷坑,碧霞也受了伤,多亏了当地一位小伙子救了她。两人从此产生了感情,并且私定终身。这事遭到了张员外及家人的坚决反对。张员外本来想老大、老二出阁后,让老三招个上门女婿,‘以继承自己的家业,为自己养老送终。他说:“三妮儿,救命之恩我们当然要报答,但婚姻大事怎能这样草率。”说罢,便派人用车拉上吃的、穿的、用的,还有很多礼物,给那位小伙子送去,以报答救女之恩,但婚事必须了断。可那碧霞说什么也不从,要死要活的坚决不肯罢休。
  这下可难坏了张员外及家人,他们挖空心思,苦思冥想,办法用尽,无计可施。最后不得不命令管家带上护卫,对那小伙子进行威胁:“你穷小子,要识相点,给你二十两银子,赶紧滚蛋,滚得越远越好!否则,绝对没有你全家的好日子。”
  小伙子也自知出身贫穷,难以高攀。于是就含泪告别父母,自己闯关东去了。
  碧霞得知此事更是寻死觅活,不肯罢休。并偷偷跑来茅屋,说是誓死等着小伙子回来,非他不嫁。张员外派人把她们“请”了回去,但一有机会她们就又跑了过来。这样三番五次,张员外及家人只好软了心,不再难为她们。并且派人来把她们所住的茅屋,进行重建。据说当时建造得非常别致,楼台亭阁,绿树碧流,大门面南,上面《碧霞阁》三个大字很是耀眼夺目,在我们这个穷地方,更是显得英姿出众。不过竣工没有几天,人们就发现一块《望夫亭》的木牌已遮挡了《碧霞阁》。
  阁也好,亭也好,暂且不说。就说姑娘们的生活过得也算是不错,骑马射猎,游玩散心,反正有张员外作后盾也难为不着她们。她们还经常来村子里买东西、玩耍,村子里有什么难事她们总是热情帮助,因此她们与村里的关系非常融洽,深受大家的同情和喜爱。
  这样,一年过去了,张员外认为风波已经平息,便让人给碧霞找了个挺不错的小伙子,据说还是个秀才。张员外亲自找到碧霞说:“三妮儿,爹给你找了一好婆家,我已经和他家里说好了,让那小伙子来咱家,你们愿意在这里也行,啥时想回家去都行。”
  没想到碧霞还是不答应。“爹爹,不要再逼我,我今辈子是铁了心了,我就是出家当姑子,也不嫁别人。您老放心,我保证好好孝顺你们,绝对不能抛下你们。”
  结果,爹娘劝、两姐劝、七大姑、八大姨都出了面,碧霞就是不肯改变主意,事情就这样搁下了。
  又过了一年多,突然不知道从何处传过信来,说是那位小伙子在一次木料采伐中,不幸身亡。噩耗传来,整个《碧霞阁》再也没有往日的欢愉,碧霞更是整天以泪洗面。她想出家、想把此处改名为《姑子庵》,牌子都已经挂在了大门上,但最后还是想到了死……
  据说碧霞为那小伙子守孝3年,确元音信,时间一到她就将所有银两分给丫环们,打发她们各奔前程,自己却一把火与“阁”同归于尽。当村里的人们赶到时,已经是晚了。费了好大力气才找着了奄奄一息的碧霞姑娘,由于水源欠缺、火势又猛,昔日艳紫婀娜的“亭阁”化为一片废墟,只有那上书“姑子庵”的门牌被丢落在门前十几米的地方完整无损。
  消息传到张员外家,过了几天并未见任何动静,村里的人们只好将她安葬到离村不远的地方(现在村西南角二干以北的湾塘内)。
  说话的艺术
  批评造成隔阂鼓励激发潜能
  命令只是接受商量才是领导
  拒绝形成对立关怀获得友谊
  讽刺显得轻视尊重增加了解
  抱怨带来记恨宽容乃是智慧

知识出处

王道村志

《王道村志》

王道村有着悠久的历史。自明朝洪武二年先祖来此立村,至今已有636年。先辈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默默耕耘着这片挚爱的热土,养育了一代代优秀子孙,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王道村有着光荣的传统美德,是一个团结和睦的大家庭。现全村5个姓氏5个家族,在不同的年代,因不同的原因聚居于此,不论人村先后、宗族大小,皆能尊老爱幼、睦邻友居,同舟共济,共同维护王道村大家庭的利益,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亲和力。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