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文艺创作和通讯报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王道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0634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文艺创作和通讯报道
分类号: J82
页数: 14
页码: 170-183
摘要: 建国前,王道村的诗词书画作者很少。在民间,有一定数量的民歌、民谣和传说故事,作为口头文学流传于世。自七十年代以来,先后有王在亭、王茂峰、王孟金等从事过文艺创作,通讯报道、书画、剪纸等,虽没有大块、大题材的文学作品,但就低层次的诗词、书画和新闻报道,不断有作品和稿件见诸于省、市、县报纸和广播电台。王在亭曾是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广饶县人民广播电台的业余通讯报道员。他撰写的新闻“舍己救人”、“茫茫雾海夜,悠悠鱼水情”曾在1978年和1985年《大众日报》“农村版”的头版报道过;写的小故事“贤中贤”曾在《胜利报》上发表;新闻“为出人才不惜智力投资”、“奖金送到小学校”、“治碱能手谈治碱”曾在1989年被东营人民广播电台采用、播发;写的“俺村有了小市场”、“王道劳力新春伊始下东海”、“十天三起事故,确实令人震惊”、“浓烟烈火乡亲情”、“八旬老人夸孙孙”等三十余篇新闻报道都被广饶人民广播电台采用。二十多年来,为上级新闻单位撰稿100多篇。
关键词: 通讯 文艺创作 广播

内容

建国前,王道村的诗词书画作者很少。在民间,有一定数量的民歌、民谣和传说故事,作为口头文学流传于世。自七十年代以来,先后有王在亭、王茂峰、王孟金等从事过文艺创作,通讯报道、书画、剪纸等,虽没有大块、大题材的文学作品,但就低层次的诗词、书画和新闻报道,不断有作品和稿件见诸于省、市、县报纸和广播电台。王在亭曾是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广饶县人民广播电台的业余通讯报道员。他撰写的新闻“舍己救人”、“茫茫雾海夜,悠悠鱼水情”曾在1978年和1985年《大众日报》“农村版”的头版报道过;写的小故事“贤中贤”曾在《胜利报》上发表;新闻“为出人才不惜智力投资”、“奖金送到小学校”、“治碱能手谈治碱”曾在1989年被东营人民广播电台采用、播发;写的“俺村有了小市场”、“王道劳力新春伊始下东海”、“十天三起事故,确实令人震惊”、“浓烟烈火乡亲情”、“八旬老人夸孙孙”等三十余篇新闻报道都被广饶人民广播电台采用。二十多年来,为上级新闻单位撰稿100多篇。
  王茂峰1978年入伍,在部队从事通讯报道工作。他撰写的“花星鱼成我志”、“茂名市民兵带头发展‘三高’农业”、“一面永不退色的红旗”、“走好三着棋,活了全盘棋”、“绿色情怀壮我行”、“谁进地方常委会”等稿件,分别获得了广东省茂名军分区政治部、茂名军分区政治部《民兵生活》杂志社一、二、三等奖,多次被中共广东省委、人民武装委员会、《广东武装》编辑部、广州军区政治部《民兵生活》杂志社、广东省茂名军分区政治部、茂名市广播电视局、《茂名日报》社评为优秀特约通讯员、优秀通讯员。1999年、2000年被编人《当代中国优秀人才、专家名人录》、《当代世界名人录》,其个人传略已编人《当代中国人才库》。
  王孟金躬耕教坛三十多年,从1987年至今一直担任小学校长,但他爱好写作,从百忙中抽时间写作。他为王道小学谱写了校歌《多么快乐》;与吕剧爱好者王宗山共同编谱了小吕剧《退指标》;他写的《激发助手热情,促进干好工作》、《这些钱怎样花》在《广饶大众》上刊登,还有《美丽的果园,难忘的队日》等十余篇文章分别在《广饶教育报》和《丁庄时报》上刊出。
  王华东,从上小学一年级就爱好画画,起初仿照小人书画人物、画虫鸟、画花草。后来泥塑人像,扎布娃娃等。高中毕业后,1990-1996年到河北省泊头市“一品堂”书画院画鼻烟壶,用勾笔在玉石料子做成的瓶、球、壶内画人物、画动物、画山水、画花草,它的“清明上河图”、“龙腾虎跃”等鼻烟壶,形象逼真,栩栩如生,远销欧美各国。1997年又到上海市灯饰有限公司搞灯饰和陶瓷瓶画,产品畅销国内外。
  到2005年,全村各类艺术人才28人,在省、市、县各级报刊和电台发表较有影响的作品200余篇。
  王华东画
  王庆民画
  王增诗的作品李桂銮、刘新荣剪纸
  
  附一、各类文艺作品要目表
  各类文艺作品要目表
  
  附二、文学作品选载
  忆故园
  1944年8月,我参加革命工作前几年,王道村的社会环境很苦,那时日本侵略军还没投降,在王道村南小清河沿岸修了据点、炮楼,从炮楼上向王道、李道打炮,王道村幸无伤亡,李道村被炸死一人。日本鬼子初来王道时,曾开枪打死一名小学教员,后又将一名村民,抓入据点放狼狗咬死。鬼子、汉奸还时常进行扫荡。乡亲们闻听扫荡,不管白天、夜里、刮风、下雨,赶紧离家逃难,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鬼子、汉奸的苛捐杂税很多,欲把村民的血汗榨干。同时修炮楼,挖封锁沟等,劳役也很多,欲把村民累死。稍不顺眼,又打又骂,不把中国人当人看。
  1944年8月前,王道村的自然条件很差,全村耕地,除了几家种菜的少数地块,人工从小清河里提水灌溉外,大部分地田是旱地靠天吃饭。风调雨顺时有饭吃,一遇旱涝灾害,黄河决口,黄水淹没,东海涨大潮,土地被淹没就会造成粮食歉收或无收,饭吃不饱,只能吃糠咽菜,甚至吃树皮,挖野菜,有的离家出外逃荒。要饭。在这样的困难情况下,还得给鬼子、汉奸交苛捐杂税,服劳役干活,挨打受骂,老百姓真是无法生活。
  十年前,我曾先后三次探望故乡,所闻所见,与日本投降前相比,真有天壤之别。过去是生命无保障,现在是安居乐业;过去穿的是打补钉的粗布旧衣,,现在是细布服装有几套;过去粗粮吃不饱,现在是细粮吃不完;过去住的是土坯垒墙,秫秸泥巴盖顶的屋,现在大多是砖墙瓦房;过去村里只有少数几辆自行车,现在几乎家家都有;过去是黄泥街道,现在是沥青路;过去出远门,主要靠步行,现在骑自行车摩托车,乘长途汽车很方便。家乡的巨变首先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也和王道党支部历任负责人,以及全村父老兄弟努力建设家乡密不可分。令人高兴,赋诗如下:
  别梦依稀忆故园,感慨万千涌心田;
  旧村旧貌已过去,新村新景展壮观;
  人文发展商贸盛,交通便利达乡城;
  田连阡陌灌渠多,富裕康乐好生活;
  英才辈出辉相映,雏凤清於老凤声。
  王兴州
  2005年8月21日
  入伍抗战
  (王连登)
  少小从戎为国酬,黄河两岸战倭寇;
  血染红旗青纱帐,不适东洋誓不休。
  清平乐,忆黄海巡逻
  (王连登)
  清秋重见,思念齐鲁眷,日夜巡逻风漫漫,水溅海魂衫遍。水天一色相连,波涛汹涌齐天。风雨同舟共勉,梦回巡海当年。
  渡江历险记
  (王在民口述,王在亭整理)
  浩淼的江面上,人民解放军的万舸争渡,国民党的舰艇横冲直撞,天空中标着青天白日旗的国民党飞机,时而升空,时而腑降,侧立着机翼,盘旋在江面上,所到之处,炸弹似雨点,配合着长江南岸国民党顽军长江防线上的大炮,在江面上溅起几丈高的水拄。就在这飞机、舰艇的马达声、炮弹爆炸声、各种枪支的射击、船舰相互碰撞声中,有一解放军战士,在江水中时隐时现,一手高举匣子枪,一手奋力拨水,奋不顾身地向长江南岸泅渡——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28军82师245团特务连侦察排长王在民。
  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后,毛主席发出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上级部署部队做好渡江作战的准备工作。4月1日,王在民接到命令:渡江侦察敌人阵地情况。晚上,他带领侦察排全体战士,乘木船在20多里宽的江面上,躲过敌人的巡逻舰艇,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侦察任务,摸清了敌人在三个多月来所营造的千里长江防线上某一敌阵地的情况。要渡江,必须要有船。因为王在民出生于北方农村的小河岸边,会游泳、会驾船,领导又叫他搞船,训练船工。王在民深入群众,搞到了72条船,并负责训练。历经近20天的时间,为渡江作战做好了一切准备。
  1949年4月21日晨,在毛泽东起草的电报:“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号召下解放军开始渡江。因此,就出现了前面那动人心弦的壮丽场面。王在民在波涛汹涌、战火纷飞的江流中,冒着炮火、冒着急流和敌人舰艇的冲撞,扫击,勇驾木船,带领战士们破浪前进。突然,一颗炮弹在船的一旁爆炸。木船被掀翻,船上的人,有的被炸死,有的被淹死,会水的随波逐流,凭天由命。王在民在急流和炮弹爆炸声中,挣扎了两个多小时,江岸在即。这时,我先头部队已摧毁了敌军防线,先时登岸,向江南进军。王在民被江水泼落在岸边,等他苏醒过来时,部队已走远。他找到一老乡家,要了一身衣服穿上,马上南下追赶部队,追了四十多分钟,才赶上部队。
  在这次渡江战役中,王在民荣立二等功。
  “不怕死的跟我来”!
  1948年5月的一天,一名八路军战士,骑着高头大马,胸前戴着大红花,走在去某团部的路上。这是八路军某连的炊事班长——二级战斗英雄王道生,要去团部参加授奖庆功大会。
  故事还得从桃凌港战役结束后说起。
  我八路军某连奉命向北作战略转移。正在行进中,突然发现一帮国民党顽军尾追而来,据估计大约有两个营的兵力,犹如恶狼扑食,大有把我某连生吞活剥之势,我某连官兵处在危急之中。连长李大勇机警地带领全连战士住进一小村庄,命令迅速占领村围墙,固守村庄,以备敌军进攻。并设法向上级联系,寻求增援。炊事班的十几名战士在班长王道生的带领下住进了防空洞,准备开火做饭。
  不多时,敌人攻击开始了。他们分别从庄围墙的四面八方,架着梯子向围墙上爬。我八路军战士也在围墙内爬上了围墙,冒着敌人的炮火与从外面爬上梯子的敌人面对面地进行搏斗。从敌我双方的兵员配备上看,敌强我弱,力量悬殊很大。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终因敌众我寡,我伤亡很大。敌人虽然伤亡也不小,但他们依仗人多势众,仍在不断的疯狂进攻。正在极其危急的关键时刻,李连长发现了在防空洞中的炊事班。他对炊事班长王道生怒吼着:“我连伤亡惨重,敌人就要攻破防线了,你们还在无动于衷。王道生同志,我命令你,带上全班战士,携带武器和弹药,负责村西边这段围墙,决不能让敌人前进一步!”“是”!王道生斩钉截铁地回答!并向炊事班的战士们发出命令:“不怕死的跟我来!”
  敌人的进攻又开始了。他们既像蚂蚁搬家,又像恶狗咬尾一样向围墙上爬来,王道生指挥炊事班的战士们:“每个人坚守二十来米的距离,谁失落一寸围墙,军法处置!”
  由于炊事班的勇猛参战,我军顽强地固守阵地。很快在增援部队的配合下,使敌人狼狈逃窜。我八路军的阵地——小村庄保住了,老百姓都热泪盈眶地围住了李连长,说:“没想到你们这些做饭的战士,打起仗来还真了不起!”
  在团部召开的庆功大会上,王道生同志受到嘉奖,荣获“二级战斗英雄”光荣称号。
  送兴周七言律诗一首
  (王重光)
  入蜀工作数十年,为国奔忙一日般。
  幸籍都会探故里,得偕天伦乐家园。
  巍峨房舍屹河侧,耋稚提携话街前。
  电杆行立灯光亮,机车飞呜叫声连。
  暖房静坐言为重,寒夜清淡茶当先。
  雅情仿若桃园会,浓意如处兰亭间。
  八字宪法贯彻紧,四化建设捷报传。
  分首面别音容在,再得重逢何胜欢。
  注:兴周,即王兴周,四十年代参加革命,现在四川工作。王重光,四十年代参加革命,曾在上海市工作,退休后在家,于1998年逝世。此诗是王兴周在八十年代来家看家,回蜀时送别所写。
  茫茫雾海夜悠悠鱼水情
  (王在亭)
  1985年春,王道村民王玉红、王云烈、王玉银等10多人在广利港以东的汪河上扎着卧铺,拉大网捕鱼。
  这天夜间的四点左右,正在睡梦中的人们,突然被有人呼喊的求救声惊醒。王玉红等人赶紧起身,驾上小渔船,顺着汪河,循着喊声,寻找求救的人。
  此刻还不到涨潮的时间。河面上大雾弥漫,冷风劲吹,几米之内辨不清事物。小船穿行于茫茫的大雾中,就像进入了茫茫无垠的世界。喊声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王玉红等人循着喊声向前猛划。只见海边的浅滩上,一艘解放军海军舰艇搁浅了。舰艇上的几十名海军战士都在手忙脚乱、惊慌失措地呼喊着。原来是舰艇在起锚时,一名海军战士不小心被锚缆缠断了左腿。他们打算送伤员去医院,但是因为水位太浅、舰艇太大,进不了广利港,只好呼叫拉鱼的小船前来救援。
  王玉红等人闻知此情,急忙将小渔船靠到了舰艇边。村民王玉银急步跨上了舰艇,把受伤的海军战士小心地背到了小船上,王玉红等人互相轮换,在浓雾中吃力地摇着船橹,急急地向广利港行驶。这时潮水开始上涨,东北风逐渐加大,但大雾还没有回收的势头,人们的心里非常着急。小船好像有意和人们过不去,不是走不动,就是不走正道。他们费了好长时间,可小船还是没有走出多远。时间就是生命。早一分钟赶到广利港,伤员就少受一份痛苦,伤情就会早一分钟治愈。一个人摇橹力气小,他们就两个人、三个人一起摇,并且勤加轮换。船上的其它人,有的照护伤员,有的观察方向和路线……几个小时过去了,在大家的相互配合下,终于把海军伤员安全地送到了广利港医疗所,进行了临时急救,后又转到油田中心医院,经过治疗海军战士转危为安。
  海滩救助,鱼水情深。事后,北海舰队领导派人带着礼物、锦旗和感谢信,来到王道村委会,向助人为乐的王玉红等村民表示衷心的感谢。王玉红等村民握着海军官兵的手说:“不要客气!拥军爱民,鱼水情深,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曾在1985年《大众日报》“农村版”发表)
  九九消寒图
  (王保光)
  相传当年王保光用诗组成了两头牛,根据王西田回顾口述,这里将其中一头牛的诗整理,即“九九消寒图”供大家欣赏。另一头牛的诗失传。
  一九初寒才时冬,一人言情下江东,
  梁山一百单八将,一人为首宋公明。
  二九说冬天气寒,关张二人动脚拳,
  刘备一龙分二虎,二牲祭天在桃园。
  三九纷纷雪霜生,三人苦活树字荆,
  打灶分家田三娆,三决黄河久不清。
  四九天冷冰上行,四杰大闹汴梁城,
  四大弟子擒不住,四请王母下天宫。
  五九天长日渐暖;唐朝五虎下西川,
  五马连环势难破,大破罗城无苟践。
  六九春打六九头,六郎南京贩水牛,
  六邓城头连声喊,六国七川齐担忧。
  七九河开如水还,七人七匹奔阳关,
  七步成章曹子鉴,七擒孟获孔明见。
  八九南来雁北游,杨家八虎壮幽州,
  八个儿子八只虎,两个闺女两条龙。
  九九已尽是春光,九天仙女下天堂,
  九州十府万民乐,经九余三万民望。
  仲秋节偶作
  ——王兴道于1992年仲秋节作
  改革开放喜空前,举国欢腾舞翩跹。
  十亿人民齐努力, 中华腾飞换新天。
  教学楼落成抒怀
  (王兴道于1999年6月1日)
  教学大楼平地起,巍峨屹立展英姿。
  村民宿愿今实现,丰功伟绩昭后裔。
  邓公英明堪果断, 高风亮节史永志,
  村干高瞻又远瞩,大胆创新勇拓辟。
  薄助沧海粟一粒, 区区小事不足齿。
  我为建楼添砖瓦,喜庆校园花满枝。
  
  退指标
  (小吕剧)(王孟金词王宗山曲)
  (快板)甲:党的政策真是好,王道面貌大改观。
  乙:千亩园林果满枝,万倾棉田花满园。
  丙:虾儿旺,蟹儿圆,万亩芦苇连成片。
  丁:村头奶牛养殖场,东海另有一重天。
  甲乙:俺村铺下致富路,高产农业大发展。
  丙丁:丰收喜讯传四方,
  村民个个笑开颜。
  合:笑开颜。
  (白)乙:俺村这回可富起来了。
  甲:不光富起来,这里还有个动人的故事呢!
  丙:俺也知道。
  丁:俺也知道。
  丙丁:咱就给大家讲讲这个动人的故事吧。
  甲:好。(唱)小两口王泉和李兰。三十出头正当年。
  有个女儿叫单单,聪明伶俐讨人喜欢。
  乙:(唱)小两口为致富把奶牛上,计划不周遇困难。
  求亲告友把资金筹,备不足资金犯了难。
  合:(唱)犯了难,犯了难,半途而废心不甘。
  人生走不尽的坎坷路,锅里无米难做饭。
  丙:(唱)夫妻俩吃不香,睡不下,梦里也喊“钱,钱,钱”。
  不几天王泉掉了五斤肉,李兰她圆脸变长脸。
  丁:(唱)小单单叫爹爹不理,喊声妈妈也不开言。
  小天使受冷落满腹委屈,望望爹看看妈珠泪涟涟。
  甲:(唱)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过难关。
  乙:(唱)计生协把“独生夫妇”来扶助,出资金帮助他俩过难关。
  丙:(唱)计生协关键时刻雪中送炭,激动的夫妻俩热泪涟涟。
  
  丁:(唱)王泉他紧紧握住领导的手,李兰她抽抽噎噎泣不成言。
  甲:(唱)小两口披星戴月精心管理,获丰收当年收益过万元。
  合:(唱)这个故事讲的好,计生政策处处周全。
  甲:(唱)唱到这里算一小段,
  乙:(唱)感人的情节还在后边。
  丙丁:请讲。
  甲乙:(同时)好。
  甲:(唱)次年初夫妻俩受照顾,批二胎计生办发给通知单。
  乙:(唱)小两口手捧指标双手颤,感动的热泪滚滚湿衣衫。
  丙:(唱)王泉讲党的恩情似海深,
  丁:(唱)李兰说计生政策暖心间。
  众:(唱)党的恩情似海深,计生政策暖心间。
  甲:(唱)小两口晚上开了个床头会,
  乙:(唱)你一言我一语彻夜难眠。
  丙:(唱)王泉说党的恩情要报答,
  丁:(唱)从今后党叫咱咋办,咱咋办。
  甲:(唱)这个说要致富就要轻装上阵,
  乙:(唱)那个讲咱可别拉着碌碡上南山。
  丙丁合:(唱)讲的好,想的妙,奔小康孩子多了是负担。
  甲:(唱)小两口床头把方案订,
  乙:(唱)咱夫妻不生二胎只要小单单。
  丙:(唱)夫妻俩去计生办把二胎指标退,
  丁:(唱)对领导推心置腹把看法谈。
  甲:(唱)镇领导竖起拇指把他们夸,
  乙:(唱)表彰会奖励现金两千元。
  丙:(唱)夫妻俩表彰会上把言发,
  丁:(唱)小两口计划生育树典范。
  甲乙:(唱)优生优育政策好,利国利民众口赞。
  合:(唱)轻装上阵奔小康,生活美满乐开颜,
  真人真事真动人,劝大家学一学王泉和李兰。

知识出处

王道村志

《王道村志》

王道村有着悠久的历史。自明朝洪武二年先祖来此立村,至今已有636年。先辈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默默耕耘着这片挚爱的热土,养育了一代代优秀子孙,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王道村有着光荣的传统美德,是一个团结和睦的大家庭。现全村5个姓氏5个家族,在不同的年代,因不同的原因聚居于此,不论人村先后、宗族大小,皆能尊老爱幼、睦邻友居,同舟共济,共同维护王道村大家庭的利益,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亲和力。

阅读